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汉女学堂 >

第251章

大汉女学堂-第251章

小说: 大汉女学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剩下的野菜他们是要送回船上去的。
  在船顶,他们种了许多的蔬菜。灌溉的用水是空间水。蔬菜成长的速度很快,但是他们的人实在太多了,不足以提供他们所有人吃。
  这些蔬菜主要提供钱汝君、淳于意、淳于缇萦三个人。
  剩下才是他们每一个人可以分一点。
  那样肯定是不够的,钱汝君也不会无视他们的健康。
  所以钱汝君教给他们在路途中摘野菜,并且储备起来的习惯。
  回船上时,他们可以继续享用。
  因为是替自己摘的野菜,所以每个人都算蛮勤奋的。
  钱汝君也算是给他们养成一个习惯。
  未来出现远行的时候,他们会一边寻找食物一边带着食物继续往前走,预防没有蔬菜食物水果吃的窘境。
  平常的时候你的生活可能很平静。
  但出门在外你就必须跟许多人的生活交错而过。
  这时候你可能跟他不会产生交集,也可能会产生冲突或者是对方临时需要帮助,但你必须考虑你是不是要帮助他。
  很多的事情就复杂纠结起来了。
  所以出门在外必须多做准备。
  就像这八百个人,也没有想到会延迟回来。
  但又不可能放着苦苦哀求的病人。
  尤其有些病人又比较难以治疗。淳于意给定了治疗方案,之后留下五十个人来照顾剩余的病人,其他人继续往前走。
  这五十人赶不上队伍没关系,直接回到船上去就好。
  船只会等到他们到达才开动。
  到达第二个村落的时候,他们继续这么做。
  所以等他们到达船只等待的地点的时候,人数仅仅剩下三百个人。
  不过钱汝君坚决淳于意跟淳于缇萦必须跟着大部队走。
  在其中的一个村落的时候,淳于意有意留下来,因为那里的病人病况特别的奇怪,他想要待在那里研究为什么她会得这个病。
  至于病,用淳于意的排除方法已经治好,要不然钱汝君也劝不动淳于意。
  “等你们这个事情结束,我一定要回来看看,这个地方离金麦城也不算太远,我以前还没来过这呢!”淳于意愤愤地说道。
  “哪里都不会缺病人的,毕竟大夫也要吃饭,总得赚点钱吧,有钱人才多少”
  “哼!”
  淳于意没有办法反驳,那就是他以前生活的模式。救治有钱人,来救济没有钱的人。差点把他自己都赔进去。
  如果不是他女儿,如果不是遇到钱汝君,他不敢保证他的人生态度不会改变。
  回到船上,洗了个澡,该出发的人又出发了。
  在轮班休息的人里面,钱汝君并没有安排自己休息,学生实习的过程她必须全盘监督。
  至于淳于意跟淳于缇萦,但是他劝他们最好只派一个人就好了,不过两个人都不听。


第四八一章 分道
  就这样,钱汝君学堂的学生们走走停停,陆续向北前进。
  当每个人都进行了十轮以上的医疗尝试之后。基本上,学堂学生的表现,已经从原本的生涩,变成如今的出色。
  淳于意点头说道:“这些学生可以了,至少出去医不死人,八成可以救活。”
  虽然说这话好像在骂人,但是对淳于意来说,这已经是极度的赞誉了。
  要知道这时候中医医疗还在发展之中,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每时每刻,淳于意的医学典籍都还在修正之中,没有最后定论。
  甚至连个简单的伤寒,对当代的大夫来说,都还是神秘莫测。
  后世人都知道,很多疾病,最开始的征兆都是感冒,所以伤寒后续的变化,是极为繁复的。
  即使是淳于意,到现在都没有办法所有的伤寒原因,整理出来。
  估计,整理出伤寒杂病论的张仲景,都没有办法说得明白。有哪些东西会引发伤寒。
  中医常说,西医只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其实对大部分的大汉大夫来说,也是一样的。
  拥有调理身体的能力的,都是道行比较高深的大夫。不要以为大汉所有大夫都是读通典籍,有很多医学方面的学问。
  许多大夫,只是会治些家传的病,其本身就认得几个字,会写些草药的名字。有些更是家传的手艺,不识字,只能通过一些长相,知道药材,不弄错就不错了。
  每年有钱看大夫,被大夫误而死的病患,在大汉不知道有多少。
  比较好的是,在大汉,即使是误医医死,人们一般也怀疑不到大夫的身上来。
  在调理身体方面,钱汝君的学生们,还在摸索阶段,其实也还不太清楚。以后他们大概没什么实作的空间,除非钱汝君专门画分出一组人马,专门研究医学,要不然,想要进一步,对大部分学堂学生是不可能的。
  这也是淳于意决定适可而止,能看病治人就可以了。没有要求学堂学生进一步发展。
  同时,他也觉得很可惜,要是这些学生,能投入医疗事业,将让大汉人口暴增。
  要知道,大汉生的孩子极多,一个人生个十来个都是正常的,但能活下来的却很少,可能仅仅只有一个。
  孩子死了就生,几乎是这个时代妇女的命运。幸好,当生孩子生出经验来以后,顺产的情形也比较普遍了。
  都还没有办法明确出它的原因。伤寒死亡的人仍然占大多数。
  淳于意面对的疾病也有近三层,他所不认识的。必须用猜测的方法来医治。
  所以即使是淳于意。能治好的病人也不过是九成。剩下一成的病人也能也只能缓解他的病情,还是得靠病人的自愈能力。
  要知道这已经是大汉顶尖的水平了。
  至于一般的大夫的水平能达到什么地步就可想而知。
  “真的够了吗?”
  钱汝君还是很担心。在她的印象中,一个医学院的学生要成材,必须经过七年的学习和实习。在这七年里,他们的课业比普通学生要重。所以出社会以后,他们的收入也会比一般人都高。
  她知道她的学生是天才,但他们才学半年的时间啊?
  印象中,能进医学院的高材生,智商貌似也不低啊!
  要知道学生的医疗水准关系的是她未来的生命。还有她未来征服地方的能力。
  她虽然不太会生病,但不保障会有强大的病菌突破防护让她生病。而且她也会受伤啊!虽然她的自我防御能力强大,让她看起来好像不会受伤……但这种防御能力,不能防止她遇到落石坍方能够躲开。
  她相信,这个时代还是有土石流的。
  土石流的发生,本来就是正常现象。被认为构成灾害,是因为使人的生命财产受到了损害。
  只能自然现象,超过自然的负荷,这种自然灾害就会发生。
  至于医疗征服,钱汝君是从历史学来的。
  西方能这么做,来自东方的钱汝君也能东施效颦,学一下,说不定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钱汝君知道,当个人能力弱的时候,人们只会想从你身上掠夺好处,不会有任何善意的回应。
  但当一个人遇到强大的人的时候,强大的人偏偏带着面包,分给你吃,这时候,你就会感恩载德。
  依据钱汝君曾经的记忆,天主教就是因为医疗技术的发达,最后才能够传教成功。当时西方的医疗技术,对于人能见得到的病,治疗特别有力。相对起来,没有统一标准,加上家传制、师徒制的学习,让真正的医术,不能大规模传播出去。
  而当时在西方,学校已经成立,并且有医学的教学。
  学校,能比师徒制、家传制把技术传给更多的人,而足够多的可以彼此研究的人,构成了学术的出现。
  在她曾经生活的这块土地。不管是北部、南部、东部、中部,都有同样的例子可以证明。一手拿刀,一手拿医书的方案,是有效的。而思想的传播,更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和认可。
  成功的医生莫不是顶尖的高手。
  所以钱汝君未来的计划里面,领着大批的医疗团队到达一片陌生的土地,得到众人的膜拜,甚至像亚历山大大帝一样。在不同的地方成立一希腊的模范城市。
  她也想成为东方的亚历山大。
  在一定距离成立一个中国文化传播的地方。
  在儒家文化还没有统治这块土地的时候,让思想还非常蓬勃,在撞击的时候,文化能传播出去,并且产生激荡。
  把中华文化传播出去。
  感觉就很有挑战性。
  钱汝君发现,能力愈大,她的心也变得愈大。总是超出她的能力,又好像不是不能去实行。
  而且钱汝君很好奇,如果她改变了世界的文化。那未来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不知道在描述里面她会不会成为文明传播的圣人。
  还是打击各地文化的魔鬼。
  不过用医疗技术而不是武力等级。成为圣人或者神明的可能性比成为魔鬼更高吧。


第四八二章 决定
  当钱汝君美滋滋的幻想着未来,自己如何自由自在的想帮人就帮人,想杀死匪徒就杀死匪徒,她才知道,自己有多么不自由。
  当一个人强大的时候,她才会讨厌束缚。钱汝君发觉,她此刻已经有强者的意识。
  当她陷入强者想像的时候,声道传来淳于意的声音。
  “我们也该离开了。我想要回学堂岛,继续把书完成,学堂岛现在很安静,正适合我好好写作。不用担心吃饭的问题。淳于缇萦会帮我解决的。东北,我们就不去。”
  钱汝君赶快把思绪拉回来,对淳于意说,她看到钱淳于缇萦无奈的眼神:“这太危险了。我让一些学生陪你一起回去吧!”
  钱汝君知道,现在淳于意的存在,的确拖慢了队伍前进的速度。他毕竟年纪已经大了,没有办法承受旅途的艰辛。
  “那这几个学生不就缺乏学习的机会了?那我可就罪过了。”淳于意摇摇头。他不知道钱汝君最终要带他们到哪里去,但从钱汝君谨慎的样子,也知道未来他们要面对的危险,恐怕并不简单。
  “以前这段路算是危险,但是现在好多了,你可能不知道,轨道运输,对北方的开发非常得力。只不过跟金麦城的轨道采用不同的系统。”淳于意说道。
  “这我倒是知道,因为这边的轨道主要要运送马匹,属于货运系统,而且为了预防匈奴人破边而入的时候,再利用轨道轨道深入内陆,我们做了很多的预防措施,但在客运上毕竟没有其他地方太方便。”
  “你是以你的角度在考虑问题,对我们来说有东西可以安全的载我们走,就已经很方便了,我们时常在外地走的人根本不怕这些东西。”淳于意努力想跟钱汝君说明白平民的概念。
  他知道钱汝君曾经是贫民,但是这段时间她是什么模样,他并不清楚,他认识她的时候,她已经算在不错的状况。虽然当时她行动好像有点问题。但她身边有帅哥照顾着她。看起来挺幸福的。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钱汝君最后没有嫁给这个帅哥。听说这个帅哥,另行婚配了。
  至于一夫一妻制,而且男人不准纳妾这件事,在淳于意眼里,太扯。
  传宗接代,开枝散叶,是这个时代男人的共同使命。
  他们是把自己当种马的。
  而一个富有人家,总认为他的的基因比一些穷人,更有延续下去的价值。
  事实上也是,很多平民百姓已经在历史上淹没时,还时常能够听到,谁是孔子第某某代之孙,谁是贾谊第某某代子孙。
  这些人的确拥有比平民更大的生存力量。
  在许多改朝换代的灾难中,仍然存留了下来。
  “还是太危险了。”钱汝君还是遥头,没有办法同意淳于意的看法。
  “我们会跟着商队前进的,这边有很多皮毛,药材,商人在行走,我们跟他们搭个火就好了。”
  皮毛?药材?钱汝君眼睛一亮,脑中又不争气的想法赚钱的方法。
  “如果你们执意要走,我派学生跟着你们回去吧!”钱汝君咬牙,下了决定。
  “就这样决定了。不能这样让你们这么辛苦的回去,不如这样好了,等这次回船,我让他们专程送你们回去,这次出来实习的学生,在外面呆久一点就好了,一来一回也不过20天左右,我们多带些钱,在路上采买,住宿,也就应付过去了。何况,你刚才提醒我了,这地方并不是没有生意可以做。”
  “坐船回去?这倒是比跟商队回去舒服。但对你们来说方便吗?”淳于意有点意动。
  “还好,这附近几个城市应该都有我们需要的人参,刚好可以走走看看。你就坐船回去吧!”钱汝君想到,他们距离辽东半岛也不远了。辽东半岛现在算是三不管地带。但这里毕竟还算是大汉的国土。建立有城池。千山山脉是长白山的余脉。或许也有人参被卖到这个地方来。
  “能不能告诉我你们要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