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汉女学堂 >

第232章

大汉女学堂-第232章

小说: 大汉女学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猜测,以后进了紫珠湖空间的人,将跟洗脑有同样效果。不过,应该会要她付出相应的东西,不会这么便宜她。
  电纸书所有的东西,一直都是付出一定代价,能得到相对应的东西。
  钱汝君没有孤军杀入东北,或者朝鲜。
  东北不是卫满朝鲜的天下,而是乌桓、扶余这些部族。甚至在大汉地图没有标记的族群,更不知道有多少。这些部族,大部分在历史没有留下痕迹,就死去了。
  他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没有人知道。或许,他们的女人会将血统留下。而男人在战场中失败之后,基本上没有办法留下性命。
  就算留下了,也不知道部族的历史了。因为那时他们还小,只能依附在毁灭他们的部族下生存。他们不会告诉他真相。
  不过,他们打仗其实跟打架差不多,而且习惯的是几百个人的斗殴。对于后代战争的形式,并不是很擅长。或许可以拿他们来练练兵。
  他们多半是游猎部落,所谓游猎,就是跟着猎物走,有部分人会补鱼。但以现在的捕鱼技术,他们能捕到的鱼其实刚够自己吃。
  也就是说,他们没有办法形成太大的群体。一个部落,几千个人已经是大部落。
  跟匈奴有本质上的差别。
  事实上,这些部族,一直都必须上缴猎物给匈奴。除非他们能让匈奴找不到。
  这些部落,多半被称为野人部落。即使是乌桓人、扶余人、朝鲜人都没把野人当自己人。
  野人的组织性更差,由于猎物不好保存,他们时常捕捉野人给匈奴人当奴隶,而匈奴对这些野人奴隶也不会特别爱惜,甚至没有食物的时候,会把他们洗乾净吃了。也算是他们人生难得一次的洁净。
  回到金麦城,钱汝君没有多做停留,看一切正常,有胡茬主持大局。钱汝君去学堂把人员招回来,上了几堂思想课,就前往海岛了。
  金麦城又多了很多人,让半年多没有回来的钱汝君,多了一种陌生感。


第四四二章 羊毛
  金麦城外的码头,现在停了一些渔船。
  码头建成,金麦城当局没有打算免费供应。毕竟,金麦城免费的事情太多了。在金麦城当局看来,出海捕鱼的,一定能丰收回来。所以缴交停舶费用是理所当然的。
  由于金麦城管理局暂时还不能判断海里鱼的价值。什么鱼多什么鱼少。所以现在还不能让渔船老板缴交渔货来充做停舶费用。只能收受现金和布帛。
  然而,布帛的价格又变低了许多。
  大汉吃养的人多,养羊的人也多。
  羊毛做的衣服,一向不是很舒服。虽然保暖,但不算太好的料子。
  钱汝君这次回来,看到满山遍野的羊,觉得不能让后世闻名的羊毛衫浪费。
  所以用积分兑换了大量的羊纺织相关书籍。
  令钱汝君感到惊讶是,这些书籍需要的积分不是太多。钱汝君前前后后只花了三千多积分。就得到全套,不需要后世的高科技机械,就能纺织出羊毛的技术。
  说起来,要纺出柔楚的羊毛衫,就需要棉花才行。
  以羊毛为经,以棉花为纬,能造就保暖又舒服的毛衣。在冬天成为最重要的衣料。
  钱汝君有很多知识产出是免费的。
  但她却被羊毛织造纳为私产。
  因为她知道,羊毛纺织,对大汉的帮助,还没有匈奴等游牧民族大。给他们好处,就是对大汉最大的背叛。
  她可以卖羊毛衫给匈奴人。但她不能把织造羊毛的方法给匈奴人。
  要不然,匈奴人养羊,就能满足他们食衣住各方面的需求了。
  所以织羊毛染色的技术还真的不能外传。
  将生产所需的机器都布置好之后,钱汝君开始让人到处收购羊毛。
  此时羊毛虽然有一点功用,但用处是固定的,多的羊毛就没用处了。往往会被弃置,或者当成功能比较低的物品。钱汝君收羊毛的动作,颇受淮河以北的人欢迎。
  淮河以南的,养羊吃羊肉的就比较少了。或许也跟相对于北方,羊长不好有关系。在南方,羊毛都会比较稀疏。
  不过,他们没下去收,倒是有人送到金麦来了。毕竟,还是能卖到不错的价钱。再从金麦城买些东西下去卖,来回可以赚两趟。对于走固定商路的人来说,这是还算划算的生意。
  食衣住行、柴米油盐,这些对人类是最需要的。因此,只要是有力的朝廷,都不会让这些价格变得太高。
  后世房屋的价格太高,就引发了许多人内心的沮丧,但总地来说,总有一些地方的房子买得起。所以心中还有寄望。
  真的让太多人没地方住了,人心就会乱了。
  里头对人们来说,最重要的,不可缺的,大概就是吃。其次就是穿了。
  尤其是女孩子,没穿衣服,根本不敢出门。这已经形成一种社会规则。
  住在北方的人,衣服是重要的。因为衣服的功能之一,保暖。
  羊毛衫能提供比棉麻丝更好的保暖效果。而且穿起来,没有现有的皮衣难受。其至在钱汝君的制衣手册里,好的羊毛衣服,可以做到通风透气。
  “这属于要保密的产业,还要跟之前一样找那些人吗?现在到处缺人手,恐怕不够用了。或者,我们要继续用‘家人’。”
  家人,就是买来的人。钱汝君可以束缚他们一辈子,包分配婚姻。
  前前后后,钱汝君已经买了不少人。也洗脑了不少人。但是钱汝君还是不觉得把太多人掌握在手中是一件好事。
  “关键技术用家人,其他的分开作业空间,还是让外面的人来做工吧!并且跟他们签好保密协定。要求他们不能说出去。”
  虽然知道保密协定不告谱,但也没有办法。不过,若是被抓到泄密。钱汝君真的会让对方生不如死。
  或许,所有的事业做大了,都不能祈求当个好人了。
  如果以人类的普通伦理道德来说,钱汝君也算是大坏人了。不过,伦理道德本身就是个悖论。想要做到完美无缺,可以说是不可能的事情。
  “要不然,羊毛产业,也放到海岛吧!不能时常出来,就不会有机会传播给别人了。顶多我们在那里多开一些店,满足他们的需求。”
  大汉的人,没有必要,还是不会到处乱跑的。除了在金麦待久了,取得安全感。
  “还有,找一些单身的人吧!”
  “女孩不是满十五岁就得嫁人吗?”钱汝君问道。
  “但男孩子没有限制啊!很多人到三、四十岁都娶不到老婆的。公主,你学堂的学生,都能找到足够的男女,这些纺织厂的需求没那么高。只要教会他属于他那一部分的技艺就行了。至于年纪大的男人,我们也可以找一些寡妇过去,他们的小孩也能跟这一起过去。”
  听到高洋把前后关系都分析了,钱汝君勉强同意。最后还是希望高洋“如果发现人才,还是让他回到金麦受教育。”
  羊纺海岛的人,注定不会给他们太高的教育。跟金麦城的人比起来,他们的待遇大大的不如。
  然而对他们来说,能上羊纺海岛,还是改变人生,吃饱肚子。
  朝廷那边,再度收到许多地方官的抗议函。
  要不是大汉的人会生,他们的人口就要减少了。即使如此,接近金麦城的地方,还是不可避色的出现人口减少的情况。他们的地方官,已经死命的鼓励当地百姓生育了。甚至提出官府帮人民养小孩。
  他们的确出得起钱,因为金麦城给附近城市的补贴并不少。
  只是,该跟朝廷抗议,他们一样不会少抗议。
  因为人口、税收是评价地方官员的重要依据。
  “就这么办吧!海岛交流的手段毕竟少一些。而且我们占的海岛,我们说了算,别人没那个能力上去。也没办去上去。”
  钱汝君知道,这边就算有台风,也不大了。几年才会有台风来一次。
  只是生产基地设在这里,成本就会高出许多。但想到新布料,比起种绵养蚕,成本还是低很多。以后设一个专线船运,大可以从海河运到内陆。


第四四三章 蒸汽
  船运的成本,比起陆运的成本,毕竟要低上许多。或许蒸汽马达,可以先用在船身上。
  而且煤矿的开采在幽州就可以进行了。甚至辽东东岛那里,就有地面的煤矿可以使用。
  只用在船只动力上面,所造成的污染,大自然完全可以消化。而且,也比较隐秘。
  大不了,陆地上用的船,不要用煤就好了。
  这一部分,钱汝君就真的不想秘密泄漏了。
  她交代钱汝君,去各地官府的地牢收集犯人。她决定给这些人最低阶洗脑。然后来挖矿,还有负责蒸汽引擎的制作。
  而船运这边的人,只负责用就好了。
  钱汝君没打算把蒸汽引擎传播出去。甚至用,钱汝君都不准备给别人用。
  也就是说,进入这一行业的人,将在未来失去很多自由。
  钱汝君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在进来之前,给你选择的机会。进去之后,除非接受第二阶洗脑,没有出来的机会了。
  想要接受第二阶洗脑,需要一百积分。
  也就是说,他们必须赚到能够换取一百积分的钱。要不然,钱汝君不会同意他们出去。
  不过,至少会给他们机会。至于什么东西能换到一百积分,钱汝君也列了一张表给他们。
  计划好,这一部分的工作,就必须交待人开始进行。等蒸汽引擎生产出来,钱汝君就要带学堂的学生,潜长白山和大白山去挖人参了。
  其实,除了长白山和大白山,环绕东北的山都能采到人参。但另外两个地方,有更多野人活动。钱汝君对那个地方,在没有充份了解之前,不会带着大队人马进入。
  女真人,此时不知道以什么样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所有族群的出现,都不会无中生有。
  蒸汽引擎和挖煤相关的积分,花费不少。钱汝君有种又变穷的感觉。不过钱汝君兑换来的知识典籍,并没有急着拿出来。因为这些人,还要经过一阵子的训练,才能投入引擎的生产的学习。
  这又是一个需要海岛的项目。
  此时,海岛还不算大汉的国土,钱汝君真的能把海岛当她的地盘。
  钱汝君也没有选择别的岛屿,而是北上把秦皇岛占领下来。她也不管现在这个地方叫什么岛。反正她依照以前的习惯,就叫它秦皇岛,也没有人会跳出来抗议。这个地方,接近矿产产地。
  想要发展引擎,需要得是很多基础的配合。铁匠在钱汝君集团里,地位愈来愈重要。几乎所有生产工具,都要他们帮忙生产。以至于,不管老铁匠教了多少新铁匠,都是不够用。
  而为了生产引擎,钱汝君又必须把一部分铁匠弄过来。不过,钱汝君只是找了一个地方,让他们分别生产不同的部分。最后到秦皇岛再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机械。
  钱汝君有点想让铁匠的功能升级,炼出更好的铁来。但钱汝君最后还是摇摇头,没有这么做。
  生产力变得快速,人类愈没有办法掌握自己,对于现在大汉的生活,钱汝君已经比较满足了。
  至于别人,其实对他们社会在进步,感觉日子愈来愈好,总比日子像在飞,让他们追不上,有安全感多了。
  码头属于钱汝君私人的区块,钱汝君踏了上去。船上除了运载了钱汝君之外,还要送去那里所需的物资。那里可还没有自给自足。除了鱼产,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产物。山上有些动物植物,比较特殊。但钱汝君也没有想要改变它们的生活。顶多占领一些地方,不让她们接近了。
  大汉人跟后世的广州人一样,什么都吃,吃不死人就行。不过,他们的目光,倒是没有放在草上面。太多的蔬菜,他们还不认得,也就没有兴趣吃。
  即使钱汝君把一些菜送上了餐桌,大汉有一部分人还是不爱吃。
  幸好,送来的学生不是太挑。能吃的他们都吃。或许以前穷怕了。
  温柔的建筑学,他们也快结业了。但有一点很无奈,他们认得的字,还是太少。精华的部分,温柔没有办法手把手教授。只能留下书籍。
  “这些孩子认字还是不行,不过已经算努力了。就是几个孩子,比较不珍惜。大概对他们太好了,放松了。”
  温柔对钱汝君说道。
  “难免的,并不是所有的穷孩子都是勤免的孩子。现在还没有进行到核心阶段,把他们送回去吧!至于他们去哪里,就随便他们了。不准他们留在金麦城。”钱汝君回应道。
  “这……不好吧!他们还是孩子啊?必须让他们有改过的机会。”
  “我们这里,其实不缺聪明人。只缺认份的人。他们出金麦城后,愿意改过的人。会活下去的。别的不说,温柔你教他们的。就足以让他们在大汉活得很好了。除非,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