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汉女学堂 >

第204章

大汉女学堂-第204章

小说: 大汉女学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大汉,知识流传不易,一个人或者一个家族能收藏到的书简有限。
  有时候,一本书简,一千多字,对他们来说,已经是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
  看论语的话有多简洁有力就可以知道这时期文字精简程度。
  所谓学富五车,根本只是后世一本大部头的书。
  所以这个时代,读会一本书的意思是,你要能倒背如流。跟人对话的时候,要能够原句引用。
  后世的文章,你背背看,能背个十几篇就了不起了。
  至于玄幻大神的书,你要背?自杀还比较快。
  后世,讲究得更多是读通。
  所以这个时代,十三、四岁的人把经典都读通,不是作梦,诸子百家,人家也没要你全会,会个四五家,读通一家,自成一言就可以了。
  然而,钱汝君认为掌一国大政者,采用一个性格还没有稳定下来的年轻人,简直是冒天大的危险。
  而三十、四十岁的人,性格稳定之后,就算再有外界的诱因,一般来说,性格不容易改变。
  也就是说皇帝能掌握臣子的个性。那时候,再用人,也比较容易判断这个人适合哪一种职位。
  “是。当官的人,必须掌握几种学问。地理、历史、数学、物理。而且他的了解,不能只是表面知识,而必须能够深入。学地理,能在家中坐,而通晓天下。知道山川河流的变化,知天文灾变。读历史,可以明兴替,知前代的得失,引以为戒。知数学,能运算统计。朝政,其实就是数字科学。把数字算明白了,就知道什么是缺少的,什么是多余的。而物理,能让百官明白万物变化的规则。依规则行朝政,就不容易有失。”
  钱汝君休息一下,继续说道:
  “除此之外,当地方官的人,可以读心理学。知百姓心理之变化。不过,或许不用教,有些人天生就能通心理变化。这几种学问,就是儿臣认为百官需要会的学问。自然,儿臣不是大学博士,说的话只是跟父皇之间的闲聊,父皇可以听过就算。”
  皇帝刘恒,怎么会听不出来钱汝君这是以退为进。其实很希望皇帝听进她的建言呢?
  钱汝君自从出现在皇帝面前,每一样的建议,或者奉献,几乎都对皇帝,或者大汉有极大的帮助。
  给他特别准备的蔬菜水果,别的不说,让他整天都能维持好的心情。
  就算不是给皇家的东西,而是给薄家饲养的马匹,卖给薄家军的食物,也让大汉出现了一支强军。足以跟匈奴单挑。
  如今,已经守卫边防的主力。
  至于给胡家生产的棉布,对大汉百姓的作用还感觉不出来。中产人家,倒是多了一种衣料选择。
  棉布比麻布穿着舒适多了。最重要的还是钱汝君给皇帝提供的棉甲做法。
  大汉的军事力量很强。做为后盾的少府,虽然有千般不是。但他的研发能力比起后世的相关机构,强上很多。
  钱汝君回到长安之后,看到的第一个变化,就是脚踏车已经出现,而且透过齿轮传动,水车又有别的设计产生。
  任何一个国家的先进科技,如果是官方研发出来,都会加以保密。钱汝君相信,
  大汉皇帝刘恒时代的少府,比起前世后世,都强上不少。
  有些发明,或许应用在军事方面,只是一般人,甚至她这个公主见不到而已。
  脚踏车发明出来,其他东西就不远了。
  可惜,后世贫民百姓都能骑上的脚踏车,以现在的冶铁能力,还不能大量生产。
  钱汝君一直纠结着,要不要把冶铁技术兑换出来。钱汝君知道,一旦冶铁技术改进,后多发明将涌现出来。
  但是想要冶铁技术改进,炼煤技术的投入,是不可避免的。
  而煤的大量使用,是污染的重要来源。
  看着大汉的青山绿水,钱汝君真的不想让环境恶化。
  大汉在战争对匈奴的弱势,其实不明显。钱汝君的做法是改良马种,改进士兵的身体。
  现在钱家农场生产的产品,有一半是奉献给军方使用。这也是朝廷虽然对钱汝君有些不满,但不敢动钱汝君。
  军方,不管是属于哪个阵营的,都承钱汝君的情。就算钱汝君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但是只要钱汝君一句话,又无关造反的事。他们就能派出一小队军人,让钱汝君指东打东,指西打西。
  皇帝也感受到这点,对于钱汝君因此感到纠结。
  幸好,钱汝君没有朝廷和军方一把抓,要不然,皇帝真的得把钱汝君限制在长安,不能去金麦逍遥了。
  钱汝君提出关于太学学程的看法,打确了皇帝一直以来的思维,他的脑中,大概有两种作法,一种是中央学堂式,就是看做官的需要些什么,就教他什么。钦天监的教天文,水文官教水利。要这么教,就得找些老经验的人。
  然而,在钱汝君的建议里,她把官员分为两种。具有决策权的正务官,具有执行能力的事务官。
  决策的官员,要能明白对错,而事务的官员,必须娴熟于实际政务。具有执行的能力。
  正务官对于事务不熟悉,可以聆听事务官的意见。然而正务官必须有事非判断的能力。
  大学,应该培养的是正务官,至于事务官,则为小学。
  这里的小学,可不是句读之学。
  但是大汉现在的朝廷,是小朝廷。所以官员人数,其实不太多。更多的只是胥吏。
  在钱汝君的意见里,胥吏也应该属于官的一部分。领国家奉禄。他们的考核,不应该提升官级,而是提升奉禄。


第三八五章 交换
  皇帝很想弱弱的跟钱汝君表示,朝廷缺乏财政补给,现在的收入,就很不够用了。想要把米粮变成可以流通的铜钱和布匹,有一定的困难度。
  大汉很大层面上,还停留在以物易物的阶段。
  事实上,当官的薪水,就是米粮,能把米粮卖高卖低,那是各凭本事了。朝廷发米粮的时候,就是米价大跌的时候。
  增加胥吏节薪水,皇帝是有心无力。为什么从古自今,所有人都认为贪官很正常,不贪才是奇怪的事情。从而拟定真正贪官的标准?那就是因为皇帝给胥吏的钱,真的太少太少,几近于无。
  但是官员想要推动政务,却离不开胥吏。
  看到皇帝的表情,钱汝君也知道效果,她主动转移话题,交待起她在金麦城所做的事。还有金麦城行事后得到的结果。
  皇帝很认真听,听完以后,陷入沉思,最后只给了钱汝君两个字。
  “乱来!”
  “父皇,儿臣真的不是乱来。百姓也是人,他们也想过人的生活。”钱汝君辩驳道。
  “违法乱纪。要不是你只在金麦这样做,真该把你抓去斩首。”皇帝说道。
  “那表示事情不是太严重。”钱汝君眼巴巴地说道。她可知道,大汉的刑罚有多么夸张。斩首已经算是轻微的了。
  但真正让皇帝下令斩首的人却不多。
  皇帝刘恒闭上眼睛不说话,良久以后才说道:“最近你让人送来的菜,味道有点变差。是不是你不在,钱家农场的人就开始玩忽值守了?你应该好好惩罚那些人。”
  “父皇的舌头厉害,一般人吃不出来的。我已经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保证今天的菜,就恢复原本的味道。”
  钱汝君知道,想要空间蔬菜提升到原本的程度,只有空间提升等级。
  而她感觉到,自从得到紫珠空间以后,空间里的蔬菜水果,味道有些微的提升,也就是说,可以弥补空间距离所产生的落差。
  所以钱汝君特别存了一些以前生产出来的空间蔬菜,送给皇帝享用。等她离开长安以后,再给皇帝换上新鲜生产的空间蔬菜。
  “孤更希望宫里的菜园子,能生产出同样好吃的菜。可惜,虽然宫里的菜,味道提升了。却达不到你种的菜的水准。”
  “父皇,你不能怪儿臣!儿臣所种的菜,也不是全部都能达到这个味道。这是特别为你种出的蔬菜水果。产量有限。”
  “你身为女儿,就知道欺负父皇。”
  皇帝刘恒说出这样的话,等于对钱汝君定罪,钱汝君能怎么办,只能跪下认错。但死性不改。
  皇帝也知道他不能改变钱汝君什么,想了一下钱汝君所作所为,还真的对他都交待的一清二楚。只是有些资料,才过于烦杂,他没有时间一一细读。
  他知道有些资料,对钱汝君来说,也是绝密,所以也没有交给别人。
  “马匹还是不够。你想想办法吧!听说你把马匹都抽到轨道运输了。对朕来说,轨道运输没有给边关战士一匹能追上匈奴士兵的马来得重要。”
  “父皇,轨道运输很重要,关系到后勤,有好的后勤,才能尽大汉的国力,打一场不平衡的战争。”
  “国内的战争好解决。他们翻不出什么火花。比较有问题的,是长城往北的那些游牧民族。匈奴一旦打过来,东北那个方向的几个族群,都会跟着闹腾。比较麻烦。所以战马应该优先供应北方。”
  在金麦城所做的事情中,皇帝最不满意的就是轨道运输占用马匹资源。
  “不是所有的马都适合战场,轨道运输用的马匹都是淘汰下来的马。没有占用战马的资源。若想要养更多的马,我们就必须要更大的牧地。只有金麦城那一块不够。”
  钱汝君咬牙说道。马匹要繁殖起来,其实挺快的。可是牧场的大小,决定了马匹供应的数量。
  而牧场,不能是普通的牧场,必须是用空间水灌溉的牧场。
  这段时间以来,钱汝君用空间水灌溉的牧场,进行了马匹品种的改良。但是成效有限。
  不过,紫珠空间的出现,让马匹改良的问题,出现新的变数。
  钱汝君发现,紫珠空间对于牲畜的品种改良有直接立即的效果。
  所以如果把种马和母马送进空间受孕,新的小马就会产生变异。而且变异会朝向良性发展。
  也就是说,钱汝君可以扩大马匹的养殖了。
  透过品种改良,她就不用非得到大宛弄来汗血宝马。
  空间出产的马,不会输给汗血宝马。
  “你能养更多马了?真正能上战场的马?”皇帝是知道钱汝君养的马,并没有全部都给他拉到战场。钱汝君给他的说法就是,这些马不适合战场。
  皇帝并不是不明理的人,也知道钱汝君说的是真的。才对于钱汝君把不适合的马送去轨道运输,一直没有说什么话。但看到这么多马在轨道上跑着,但长安这边又享受不到轨道的福利。甚至朝廷方面,都说轨道的好处,是钱汝君自己说的,实际上,都是马拉车,能增加多少速度。
  不过,皇帝的讯息来缘并不是只有钱汝君和朝廷。他同时派出了两支讯息来源。
  从这两匹人马传回来的消息。
  轨道的好处是真的。
  身为皇帝,他意识到,长安附近的如果要发展轨道,不能掌握在别人手里。就算钱汝君是皇义女,也不行。
  掌握轨道的人,必须姓刘,并且亲属关系,最好离他近一点。
  但为了怕影响到刘启继位,皇帝瞩意一个人。
  馆陶长公主刘嫖。
  一直以来,皇帝刘恒就知道刘嫖性子大剌剌的,并且很不安于室。但相对起来,刘嫖在经商方面,还是有一点能力。
  如果让刘嫖掌握长安附近的轨道运输,对皇帝来说,是最合适的。
  钱汝君需要更大的牧场,虽然是为皇帝养殖战马,但不是没有别的好处。所以皇帝刘恒,准备用牧场来换取轨道运输在长安的经营权。


第三八六章 一视同仁
  听到皇帝替刘嫖要长安轨道运输,钱汝君楞了一下。她从来没有把交通占为己有的想法。这东西也不是多么隐密的事情。
  现在薄家也想参一脚,皇帝也想参一脚,钱汝君心中没有什么奋怒,而是欢喜无限。
  她孤军奋占太久了。
  而且后世有反拖拉斯法,她也担心一家独大的后果,会让江婉儿的手下产生懈怠心里。
  这下子不用人为的帮江婉儿建立竞争对手了。
  以馆陶长公主刘嫖的个性,谁挡了她的财路,她就会让谁好看。
  这样一来,江婉儿或许要动脑筋怎么样应对这个变局了。
  可是皇帝干嘛问她这件事,要做就去做,她说不要有用吗?
  但她马上想到了,想要经营出轨道运输,其实整个架构和运算是挺复杂的。没有人指导,真的是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而现在只有江婉儿有实际操作的经验,就连钱汝君也不知道她怎么搞出来的。
  “父皇?你这是要借用江婉儿?”
  “只是让她来长安指导一下你皇姐。之后还是会放她回去。听说你已经给她自由身。”
  “江婉儿对儿臣来说太过重要。儿臣能派她的副手来,她对轨道交通,颇有心得。”
  “副手的能力有江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