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汉女学堂 >

第176章

大汉女学堂-第176章

小说: 大汉女学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上,这些设计也是有分价位的,特别有名的设计师,设计图给的价格就比较高,至于新出炉的设计师,价格就难免比较低的。
  如果能设计出有特色的服装,价格确是另外算的,不分普通设计师或者是新晋设计师。这是金麦城独特的规定。
  事实上,钱汝君非常重视这个产业,对于服装设计图,她派有官方人员,去审核设计,的结果对于特别有特色的服饰,就是有这位外派人员负责定价。
  这样一来很多想要搞鬼的作坊就会想要贿赂这位设计人作为外派人员,然而作为被钱汝君洗脑的一员,却是做不出违背钱汝君的事情。
  说起来,钱汝君对人性还是没有非常相信。
  想要贿赂这位负责人员的人也很奇怪,从来没有看过这么坚决,软硬不吃的人。但是也没办法,毕竟那是钱汝君的人,想要挑拨离间,也不知道要怎么做,只好乖乖摸摸鼻子认了。依照一般程序来作业。
  这些被认定为高级设计的东西,价格虽然比较高,但是很容易卖出去,反而比一般的设计更受欢迎。更令人觉得惊讶的是,买去的人,不是完全做高级单衣的人,很多事做大批量销售的。他们利用金麦城的交通网络,把这些衣服卖出去,往往也能卖出不错的价钱。
  只不过,现在还是手工时代,衣服的价钱,再怎么便宜,对于别的城池的人,还是比较贵,倒是金麦城的人,基本一个月的薪资买个四五件衣服,没有什么困难的。虽然薪资高,但是能赚的钱更多,老板们还是喜欢到金麦城开店。
  除了轨道运输以外,今年金麦城加入了一个新的运输方式,四通八达的水运终于大部分完工,河运码头终于联通城内各处,还有所有金麦卫城。
  基本上金麦县厅内已经可以通行于运河,只不过这些运河的归属权,都是钱汝君。想要使用运河需要向钱汝君交钱。运河比马车能够运输的量大多了,虽然速度慢一点,但对某些货物来说,是不介意速度的。
  这时候,已经三个旧县城已经把土地和店面卖掉的人才注意到,三个旧县城所在地已经改头换面。
  或许有人注意到这个改变,那就是金麦县县衙。钱汝君并没有同意金麦县县衙门搬去金麦城。所以金麦县县衙门一直在金麦县。比起后世明清,县卫门的大小大大汉,规模算是比较小。很多功能,被郡所掌握。
  县里虽然领朝廷薪水的人不多,但是领县令薪资的人并不少。不过,县令这两年来一直过着苦哈哈的日子。能发出去的薪资也不多。
  本来,他们也不会在意这些,没钱嘛!容易,向下面的人伸手就好了。
  但问题是,县城剩下的人只有小猫两三只。
  因为他们能直接管得动的人民,都往金麦县城迁移了。
  金麦城里住的人,他们能管,但金麦城城主府方面,却把这些事情包办了。先处理过再送到县衙门来处理。
  基本上只剩下签字盖章,然后归档。
  县衙门方面,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没人就没权,没权就没钱。他们逼迫不了县里的百姓,怎么挣钱?
  就算有少数留下来的百姓,那也穷得很,无知的很,所以才没有跟着去金麦城冒险。
  这几个月,县衙门里连薪资都发不出去了。穷得县长想要挂冠而去。
  幸好,这位姚县令也够聪明,懂得隐忍,并且一直对钱汝君示好,表示县衙一定以她为马首是瞻。
  钱汝君并没有这样就相信他,而是拿出契约合同让姚县长看,并且要求姚县长用官府的大印签下契约,里面书明了双方的责任义务,就算姚县长离任,到别的地方当官了,这个契约还是生效。
  其实钱汝君也明白,如果她没有公主的地位和权力,也没有金麦城作为后盾,这只契约就像是一张废纸。
  但是钱汝君需要这纸契约,来告诉金麦城上上下下,什么是她们的权利义务,不可以过度膨胀,当然也告诉姚县长,她需要他们扮演什么角色。
  钱汝君其实并不怕他们告到朝廷去。许多封国的人,做的比他们夸张多了。这些地方官的尿性就是这样,可没有国之大者,为国为民的胸襟。
  姚县长这之后,得到一叠申请书。这叠申请书是向金麦城申请经费的表格。姚县长可以按月跟金麦城申请县衙门上架人等,包含零时工的薪资,薪资标准按照金麦城标准给付。绝对比原本多,不会比原本少。薪资钱汝君会派人来拨付。让他们知道,他们领的是谁发的钱。
  至于姚县长想要地方建设,甚至是公务运转,的经费都能申报。可以说只要县衙门需要钱的项目,都可以申报,只要写明理由,金麦城都会拨款,看得到的项目好说,看不到的项目看成效,如果做不好,金麦城不介意自己来做,意思就是你想要黑钱,最好客气点。
  钱汝君给姚县长的薪资特别高,连县里的红白包等支出都包办了。还免费提供县衙门蔬菜肉品。其实很简单,就是想高薪养廉。看看大汉的官员,究竟有没有廉耻心。书是不是读到脚背去了。
  三个旧县城在金麦县刚好成三个犄角,位置比卫城的所在地方再远一点。如果看金麦县新画的地图,能够看出来,着四个城池,刚好平分金麦县。
  金麦县是海岸冲积扇地形,缓缓的倾斜向海洋落去,在钱汝君看起来,就是个中地理论的中地的合适地点,而那附近的土质甚至比金麦还好。


第三二五章 大会议
  钱汝君也知道一个大城市不能很好的服务的周边的居民,必须在一定距离里建设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城市,要不然,这里的人就会觉得生活不够方便。在钱汝君的规划中,这几个县城就是要做小城市使用,附近的农地她准备开辟出来做为粮田。用来应付缴税。
  是的,钱汝君准备缴税,在金麦城她准备带头缴税,而免除贫民税。当然,她改变不了大汉的税则,但是只要总额超过,朝廷能说什么呢?
  看过钱汝君整个的政治计划,姚县长的心脏跳到快没力,钱汝君这个计划,到最后在他眼里只有两个字:政绩。
  有了这个政绩他升官有望。甚至能连跳两级,得到朝廷看重。
  如果钱汝君真的能拿出这么多税金的话。
  在钱汝君计划里,每个男人还是要当两年兵,然后退役时,成绩好的可以直接当职业军人。在别的地方,当军人,除非当管人的,能多吃点军饷才划算,但是在这里钱汝君承诺,不管是在金麦县内当兵,还是到边关服役,都能够拥有一个月一贯四铢钱,五十斤肉,一百斤菜的福利。
  这些肉和菜,都能留给家人。也能自用。
  这些菜和肉可不是普通菜肉,是金麦农场,也就是钱汝君重的养的。
  只要在金麦城呆过的人,谁不知道,金麦农场的作物和牲畜品质超过一般蔬菜水果肉类。
  现在金麦周遭的人,也已经习惯每日有肉的生活,别的不说,家里附近的水渠就能钓上鱼来吃,更不用说那一船船载回来的海鱼。
  海鱼刺比较少,肉质优越,价格便宜,让金麦城百姓,都懒得钓鱼吃肉了,直接买比较快。
  看着别的城市的百姓眼里这就是富豪的生活。
  现在钱汝君就牵着金麦城这辆多头马车前进,还不时得跟朝廷交涉解释,跟皇帝老父卖萌送好处。
  码头钱汝君决定盖成对外的码头,毕竟她的目标是开出去的。
  国家外交问题,毕竟是比较大的,钱汝君知道,这时候没有身份证,自然也没有护照。但她还是弄了一个类似海关的东西,但是她担心鸿胪寺的官员,不懂这些东西的作用。
  特别用一篇文章,洋洋洒洒得解释了一通。
  钱汝君的字经过几年的磨练,虽然称不上优秀,但已经是能看的地步了。重要的文件,她习惯亲自写。反正字丑就是特色,别人也懒得模仿吧!
  现在,船只出海补鱼很自由,没人管,不过,她算是给自己加个套子了。也或许,皇帝和鸿胪寺对海关方案不会有兴趣。
  其实,更应该设置海关的,是陆路运输。不过,目前,在边关比较常设的贸易集市,也只是收钱的。没有明确管理。
  钱汝君也不知道这东西,有没有用。就是想到,就写个建议给皇帝,算是提供一个方法吧!至于皇帝会不会过度联想。天知道。
  有时候,钱汝君都会被皇帝和朝廷的联想能力雷到。她当初做的时候,用膝盖想,都想不到有那个作用。
  这三年,真的忙得钱汝君头晕脑胀的,金妙如今也到了她当时穿越来的年纪,坚持要负担起一部分工作。钱汝君有点啼笑皆非。当初,她出来工作,而不在家装乖小孩,一切都是不得已的。在钱汝君想来,有哪个小孩子不爱玩?
  不得已,钱汝君将金妙安罝在码头部门。这个地方,一直有序的工作中,比较没有大事发生。
  其实钱汝君做决定的时候,除了少部分她心里有想法的以外。大部分时候都是大家开会,提出想法意见。
  开会这个方法,对于只想聊天打屁的人来说,就是浪费时间。往往一场会开完了,什么都结论都没有。或者上头一句话,把事情定案了。其实说到底,会是白开。
  钱汝君这里不一样,开会可是关系到收入,更关系到钱汝君对他的看法。
  开会前两天,钱汝君会把会议的主题,还有要讨论出的议案,都在开会通知上说明。
  开会当天,有看法和想法的人会提出,好的意见,钱汝君会收集起来。让大家再讨论,然后得出结论。并当场完善,付诸执行。
  在过程中,钱汝君赞许谁的意见,都会有人在陪边记录。
  当然,记录的人虽然重要,但是没有那个加入会议的脑子。
  与会的人,没有一个是没有喝过灵水的。甚至金妙每次都能加入讨论。并且得到颇高的积分。这也是钱汝君会同意金妙加入码头工作最主要的原因。
  现在的小孩真不能小看。其实,大汉九、十岁就在外面打工帮忙的,太多了。能幸福的在家当乖小孩的,说真的,也只有富贵人家可以。
  即使钱汝君强迫这里的孩子要上学。也只能强迫八、九岁上个两年学。再多,她也负担不起了。
  大汉生小孩的能力真是可怕,又没什么节育设施,金麦城看大夫虽然要钱,但金麦城的大夫多,还有官派医所可以治病。
  以前从来不看病的人,现在也看得起大夫了。加上卫生整洁做得好,每十日还规定要大扫除一遍,不知不觉,死亡率大幅下降。
  现在金麦城开城时间短,还不太感觉得出来,但住在金麦的人能发现,身边出现死亡的情况大幅大下降。
  除此之外,金麦城没有乞丐,出现乞讨的人时,金麦官方第一时间,会出面询问,生病的送去医所,不能工作不能治的,总能找出让你能做得事,换取吃饭钱。
  其他,就是租田地,要求去工作。如果真是懒人,什么都不想做,那会被赶出金麦,或者送到矿场当死囚了。
  现在金麦城,拥有大型碎石矿场,专门生产水泥。这里的工作比较脏比较累,用得多半是这些死囚,要不然就是高薪工人。
  死囚和工人待遇等级,完全不能比。高薪工人工作两年,完全就能全额买下金麦城里的一栋普级的房子。而死囚工人,在半年间,只能免费吃饭,喝水,没有薪水。算是金麦城的黑暗面了吧!


第三二六章 画像
  金麦城的脚步,就像他各处都是活儿可做的日子一样,过得忙忙碌碌的,路上连一个闲人都没有。男男女女都能找到事儿做。即使留在家里照顾孩子的妇女,也都招了工作,多带了一些人家的小孩。
  年纪大的人也不担心没事给他做,有很多工作,很愿意给老人做。只是工钱少一点。
  不知道劳动是不是很能养生,金麦城的老人,常常觉得活力十足,竟然没有几个人愿意躺在家里等死。
  人家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说起来七十岁的人就该死绝了。
  但钱汝君给五十五岁以上的老人,特地提供每天三颗空间水果食用。
  再加上提供工作,让五十五岁以上的人,不知不觉竟然能做些店面的工作,有一些更是拿出积蓄,干脆租下店面,开始做起生意来了。
  而相亲大会的来临,金麦城最高层的女孩,即将踏下云端,找个男人嫁了,让整个金麦城都活跃起来。
  听说这个活动还要找金麦县以外的人来参加,很多人都愤恨的抗议说,要出嫁的女孩本来就少,好水怎么能流到外人的田呢!
  听到旁边的评论声,朱强的脸色很奇怪。忍不住,他问起身边的潇王爷,原本应该姓刘的金刀公子。
  金刀公子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看看二个月就产生大变化的金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