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

第85章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第85章

小说: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自然然地招呼了,两人一起散了会步,又一起回去,一起吃了早饭。
    收拾了碗筷,江夏将一盏白果杏仁茶递给徐襄,笑着道:“过会儿我出一趟门,你要不要一起?”
    徐襄抬眼看了看她,竟意外地摇头拒绝了:“我就不去了。你带上长贵和长福,小心着些吧!”
    江夏也就是随口一问,对一起逛街并没有太多的期望,是以被拒绝了,也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随意答应着,回屋子换衣裳,准备出门了。
    她这里衣裳刚刚换了,正要出门呢,遥遥地听着街上传来一阵鞭炮声。
    这不年不节的,放什么鞭炮啊?听这声响还挺隆重的,响成这样,得同时放了十几二十几挂鞭炮吧?!
    心中疑惑着,江夏随口问旁边的彤翎和翠羽:“今儿啥日子啊?咋鞭炮响成这样……是不是有什么大铺子开业啊?!”
    翠羽看看彤翎,彤翎看看翠羽,两个丫头一脸惊讶地齐齐看向江夏。
    “你们?你们看着我干什么啊?我脸上有花?”江夏被两个丫头看的心里直发毛,下意识地摸摸脸,一边还开着玩笑。
    “姑娘,你不知道?”彤翎小心翼翼地问。
    “不知道啊,或者说,我该知道什么?”江夏更纳闷儿了,这俩丫头打什么哑谜啊?
    彤翎回头看了看翠羽,转回头来问:“姑娘,你出门作啥去?”
    江夏看看两个奇奇怪怪的丫头,很不以为意道:“我昨天琢磨的药膏子,自然要出去找一找有没有外伤的,试试药效去啊!”
    不过提起这件事,江夏心里有些没底。在三岔镇还好,可以直接去济生堂坐等伤者上门,或者直接将药膏子交给赵一鸣做实验去,可在这德州府,她可是真正的两眼一抹黑啊……
    啧啧,那天贡院里烧伤的好几个,不知道住在哪里,若是能够找到,她就送些药膏子上门,她配制的药其实心里还是有数的,不说完全不留疤痕,至少对外伤的生肌愈合,是很有效果的。
    这样的药不说秘方,就是所用珍稀药材也不少,亏得顾青茗和赵赫送了不少贵重药材来,不然,她还不舍得花钱买呢!
    白送上门,虽然她有自己的盘算,却也算是对那些学子的帮衬。
    唉,她眼下的能力也就送点儿药,再其他的,她还是无能无力了。
    江夏这里顾自神有天外,那边两个丫头都快惊讶的瞪掉眼珠了,江夏却并不知道。
    “姑娘!”彤翎不满地叫了一声。
    “啊,啥事?”江夏懵懵然回神,很疑惑地问着。
    “姑娘,你居然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你太不上心啦!”彤翎开口就是谴责。
    江夏挑着眉,完全不知道这谴责从何而来。
    翠羽拍拍彤翎的手,开口道:“姑娘,今儿是放榜的日子啊!之前,奴婢们还以为你姑娘出门,是去看榜呢!”
    “放榜?……你说放榜?”江夏随口复述了一遍,随即才一下子醒悟过来。
    她说今天早上看见徐襄有些不太对劲儿呢,起得早不说,站在菊花池子前那背影……寂寥落拓,无限凄清……
    他一定是觉得自己这一场没有希望了吧!
    哎,不对,他的卷子被交上的事儿,他是不是不知道?当时交卷子的时候,他还昏迷着,回来后,似乎也没人跟他提及这个!
    对,这事儿他不知道。她去跟他说一声去!
    走了两步,江夏又停住脚步。还是算了,她还是别告诉他了,万一告诉他让他生出些希望来,又紧接着失望……还不如一开始就当做没交卷子,那样不被录取也不会再承受第二遍的打击了。
    她还是别胡思乱想了,还是按原计划出门去吧。
    招呼着两个丫头正要出门,刚刚走到二门外,正准备上车呢,就听得大门外由远及近,传来一阵咣咣咣地敲锣声。
    随后,就听有人一路高喊:“恭喜临清府徐老爷讳襄高中德州府乡试……”
    江夏一下子愣住,伸手抓过旁边候着的长贵来,问道:“外头那人喊什么?我怎么听着有什么徐老爷?”
    仿佛为了回答她的疑问,外头又是一阵铜锣响,然后又是一声高声吆喝——
    “恭喜临清府徐老爷讳襄,高中丙申年德州府乡试头名解元啊……”

  ☆、179。第179章 回去吧

好在江夏的理智还是有所残存的,走了两步,她就意识到不对了。这会儿去通知徐襄很重要,但也要吩咐好人接待就要上门的报喜人。
    别的不知道,范进中举上也有,报喜人上门是要发赏钱的。隐约在什么文学作品上还看过,家里有人中举、中进士什么的,会有人上门道喜讨砚台毛笔之类的文房用具,寓意借福气,希望家中的小子们也能有出息,考出个名堂来。
    江夏的大脑飞快地转着,脚步一转折了回来。
    还好,她准备出门,长贵长福都在,彤翎翠羽也在。
    于是她直接开口吩咐:“长贵去门口迎着。长福打发个人出门买砚台毛笔,先买十套……不,先买二十套回来,再换些铜钱,这是二十两银子,除了砚台毛笔,其他的都换成铜钱!”
    长贵长福答应着就走,江夏略一转念,又大声道:“买些鞭炮来啊!”
    长福兴冲冲答应着去了。
    江夏又吩咐翠羽和彤翎:“你们俩一个去烧水,一个去准备果子糖块什么的,待会儿估计能用上……”
    将四个人都吩咐了活计,江夏这才匆匆往里头去。
    一进客院,江夏就看见徐襄负手而立,就站在屋门口,神色肃穆中透着一丝不敢置信和一丝隐忍的喜悦。
    一看这样子,就知道徐襄也隐约听到报喜的锣声了,连忙装腔作势地拱手道:“恭喜析文兄高中解元!”
    一听这话,一贯沉稳的徐襄也是眼睛一亮:“此言当真?”
    江夏笑着连连点头:“自然当真,我就是进来叫你去前头接喜报的!”
    说着,江夏匆匆奔进屋里,从随身的箱笼里取出四个五两的小银元宝装在怀里,出来拉着徐襄就往外走:“走吧!”
    两人赶到前头大厅里,报喜人已经到了,大门口乃至一进院里也挤满了看热闹的街坊邻里。
    这也是风俗习惯,报喜人一路敲锣高喊,就有人跟上来看热闹,比较实际的是,一般有了喜事的人家,都会撒赏钱,撒糖、果子什么的。
    江夏是完全没有经验,能有之前那几道吩咐,也是从文学影视作品中看过的。
    一见徐襄出来,负责招呼的长贵立刻高声道:“我们家二少爷出来了!”
    这话一落,立刻就有人在门口点燃了鞭炮,鞭炮声里,报喜人上前跪倒,将抄来的大红榜单双手举到徐襄的面前。
    徐襄看了江夏一眼,江夏就替他把喜报接了,同时抬眼看了看长贵,见长贵摇了摇头,这才从怀里拿出一个五两的银元宝递到报喜人手中,笑着道谢:“二位受累了,买杯茶喝喝吧!”
    两个人报喜人大喜,欢欢喜喜磕头谢了赏,笑嘻嘻退出去了。
    这边,彤翎用一只小笸箩端了一笸箩果子、花生栗子核桃什么的来,江夏一看,彤翎还挺明白的,里头还放了不少铜钱。自然有手脚利落的小厮接了过去,搬了张桌子往大门口一放,攀上去就站在桌子上撒起了果子糖块来。
    各色干果子、糖块夹着铜钱,撒出去叮叮当当一阵响,门口看热闹的人哄笑着拥挤着抢着去捡去接,一时大门口的喜庆气氛高涨起来。
    不多时,长福也带着买回来的毛笔砚台和铜钱回来了。
    几乎与他同时,又有第二拨报喜人敲着锣上了门……又是道喜,又是赏钱撒果子……
    前头的两个报喜人,江夏打发的都是五两银元宝,后边再来,就换成了两个一两的银锞子……
    紧跟着报喜人过来的,就有街坊四邻,也有完全陌生的人上门道喜讨福,自然有长福带人将毛笔或者砚台送出去。
    沸沸扬扬、喧嚣吵闹着,直从辰时末,闹腾到未初时分,围观看热闹的人这才渐渐散了去。
    江夏扶着明显有些倦容的徐襄往里走,一边叹息着道:“这些人可真能闹腾啊……”
    徐襄瞥了她一眼,失笑道:“哪里是一拨人,早换了不知几拨了!”
    江夏愕然,感情,人家是换着班来闹的!
    几个人都累坏了,中午饭就将就着在大厨房里要了几个菜吃了。
    彤翎和翠羽收拾了碗筷,徐襄看了江夏一眼道:“你下午还出去不?”
    江夏有气无力地摇摇头:“其实……已经没什么事儿了。”
    徐襄微微一挑眉头,眼底漾出一抹暖意来,笑笑道:“我想着,这报喜的指定也送回去了,家里不但要打发报喜人,还要宴客,接待同窗友朋……明儿,我要去拜望一下老师,后天,我们就启程回去可好?”
    这就要回去了?
    江夏略感意外,仔细一想,自从七月十一出门,这会儿都八月底了,一晃眼五十天了,徐襄考试也考完了,榜也放了,还考了解元回去……也算圆满完成任务了。是该回去了!
    或许是之前笑的多了,这会儿她觉得脸发僵,习惯性地扯了扯嘴角,却发现自己根本笑不出来:“好!”
    她一口答应下来。她没有理由不答应。
    只不过,答应了之后,她就垂了眼。
    有些事情,也该有个了解了。总不能这般一拖二拖的,没个终局!
    心思明白了,坚定了,江夏也就平静自然了。
    她微笑道:“一上午闹腾着,你也累了,去歇息一会。睡醒了,再商议明儿你准备什么礼物吧。”
    这些东西,在徐家的时候不需要江夏操心,跟着出来这一个多月,里里外外的却都是她打点,渐渐的也上了手。
    徐襄微笑着应了,自去休息。江夏也回了自己的房间。
    第二天,吃过早餐,徐襄带了江夏备好的拜望老师的礼物,带着长贵出了门。
    江夏看着彤翎、翠羽忙乱这收拾着行礼,莫名地觉得心里不自在,干脆换了男装带着长福出门,将收拾行李的活计都丢给了两个丫头。
    会宾楼,德州府最大的酒楼,三层木制楼阁建制,临河而建,坐在楼上,扶栏看下来,就是八百里运河流水不止,船如梭帆如云。
    江夏一身月白色竹布长衫,戴了顶学士巾,意态懒散斜靠在栏杆上,看着河上的舟帆往来,也看着码头上人如蝼蚁,芸芸众生。
    突然,另一侧窗口有人说话的声音传了过来:“……这会宾楼乃是祖传基业,谭某若非实在无法,又怎么舍得出手,断了谭家百年的传承?”

  ☆、180。第180章 该来的避不开

外边看着这般光鲜,生意兴隆的会宾楼居然要卖掉了?
    江夏略感意外之下,也没怎么在意。毕竟,这会宾楼的架子在这里撑着呢,又是名声在外,底蕴深厚,随便一想也知道,这样的大饭店不是百八十两银子能够拿得下来的。
    她有了济生堂的分红,又有了商记糕饼铺的盈利,也就是有几个小钱,真要指着那两个进项攒钱买这会宾楼,恐怕攒上个百八十年都不一定够。
    当然,若是将商记糕饼铺开成连锁店,再加上工厂店面联合经营的模式,是另一说。
    她不在意,可隔壁那两个声音却仿佛长了腿儿,一个劲儿往她耳朵里钻。
    “谭老板如此说,顾某都不好夺人所爱了呀!”一道慵懒却冷淡的声音传过来,江夏下意识地回了回头。
    回过头去,她才意识到,虽然能听到隔壁的声音,但却隔着墙壁,看不见那边的人。
    顾青茗么?他准备接手会宾楼咯?
    江夏这会儿,有些厌烦,咋想找个清静的地方也难呢?躲到这会宾楼上来了,居然还遇上顾二少爷……
    算了,还是她走吧!省的碰见了,她也不愿意应对。
    这么想着,江夏拎着把折扇就下了楼。去柜台前会了账,招呼上在一楼吃饭的长福,一起出了会宾楼。
    等她一抬头看见正要下马的赵赫时,江夏脸上的笑是再也维持不住了。她出门之前是不是该看看黄历啊?咋就避不开了呢?
    赵赫却似乎挺高兴见到她,将马缰绳往随从怀里一丢,大步就朝着江夏走过来:“哎哟,怎么是江贤弟来楼下接我?析文也过来了?……哎,他今儿不是应该会同窗拜老师的么?怎么有空到这边来?”
    江夏很想翻他几个白眼,这个人还真是爱自说自话,她什么时候说下来接他了?又什么时候说徐襄也来了?
    不过,鉴于这位几次出手相帮,江夏还是保持着一定的客气,拱拱手道:“赵大哥大概误会了,小弟只是过来吃了个饭,正要离开……”
    “哎,我就说嘛,顾二那个家伙再怎么不着调,也不能让江贤弟下来接人呐。”赵赫却根本不让江夏说完,拍手笑道,“顾二在上头呢,江贤弟也别急着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