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

第79章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第79章

小说: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夏看着那明明灭灭地一点烛火,也莫名地想起了夏娘的母亲,也同时暗暗祷告:“我占了你女儿的身体,并非出自我的本意,但我会替她好好活着,并照顾好越哥儿。若是你在天有灵,就请保佑夏娘转世投个好人家。保佑越哥儿一生平安顺遂吧!
    两个人祷告完毕,徐襄回头看过来,恰对上江夏看过来的目光,两个人一起也很久了,自然很是有了些默契。
    谁也没有说话,却同时伸出手,将那盏并蒂莲花灯放到河面,又一起推了一把,将荷灯送走,送它顺着流水,一直,一直,往那祷告所向而去。
    两人默默注视着那明灭的荷灯飘远,汇入一片灯火星光中辨别不出了,却仍旧没有人动。两个人交握在一起的手,似乎也被遗忘了,或者说习惯了彼此的存在和支撑……
    河水悠悠,灯火闪烁璀璨,宛如银河谪降人间。
    彤翎和翠羽各自放完河灯回来,看见那两人一起在河边,相依并肩,不由地相视笑了。

  ☆、166。第166章 黎明敲门声

放河灯之后,江夏有些觉得,她与徐襄之间有些什么东西不一样了。
    那种感觉,看不见,抓摸不着,让她有些留恋不舍,又让她下意识地想要躲开。
    在现代,将近三十岁的大龄女,她自然也谈过男朋友,但却从未有过这种感觉……经过几天之后,她强大的自我调节又发挥了作用。想不明白就不想了,反正她决定了要离开徐家的,以后与徐襄,也大概只是相遇能够相视一笑……大概,她还愿意将徐襄当做朋友,至于徐襄如何想,她不得而知,也不愿意去想。
    过了中元节,很快就进入了七月下旬。
    八月初九入场的日子,眼看着越来越近了。
    江夏将带来的吃食用品,都翻出来,该晾晒的晾晒,该烘烤的烘烤。为了徐襄能够在考场上吃好、休息好,不至于饿着冻着,她又上了两次街,买回来两件羊皮坎肩,又比照给徐襄准备的泥炉锅子,另外备了一套。
    景谅毕竟是亲戚,又住在景家的别院里,得知景谅没有准备这些,江夏就自动自发地替他备了一套。考篮里要备的吃食用具,江夏也同样备了两套。
    在她忙忙碌碌的时候,景谅和徐襄却仍旧如常,不是在屋里读书写文章,就是出门访友会文。只是,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两个人眼底的忧虑渐渐掩不住了。
    七月二十七一大早,天色未亮呢,景家别院里的众人就被大门外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江夏一跃而起,趿拉了鞋子,随手扯了一件衣裳就往外走。
    走到屋门的时候,见着徐襄也急急地冲出来。
    两人目光交汇,谁也没说话,脚步不停,一起往外匆匆走去。
    一大早赶着敲门的是景家的二管家景祥,因着骑马连夜赶了来,这位不到三十岁身体健壮的汉子,进了门之后几乎站不住,只能由门上的两个小厮左右搀扶着,一路往正院里去。
    景谅已经起身,正系着衣服急急地走出来。
    景祥一进正院大门就看见了自家大公子,膝盖一软,竟跪倒下去……景谅脚步骤停,脸上的血色也瞬间消失,惨白成一片……
    江夏与徐襄略慢一步,紧跟在景祥身后赶到,也恰恰看到景祥跪倒的一幕。
    徐襄脚下一个趔趄,几乎扑出去,江夏连忙伸手抱住他的胳膊,将他撑住。却顾不上安慰徐襄,只与他的目光一起,盯在跪在地上的景祥身上。
    徐襄只是踉跄了一步,很快就稳住,甩开江夏的扶持,疾步上前,一把揪住景祥的衣襟,问道:“怎样?我大姐究竟怎么了?快说,我大姐没事,他们母子平安……肯定是母子平安……”
    景祥本就一路颠簸劳累,几乎喘不上气,又被徐襄这么揪住衣襟勒住了脖子,就更是憋着气说不上话来,只双手下意识地把着徐襄的手,费力地叫:“舅……少……爷……“
    江夏紧赶上来,拉住徐襄的手,轻声宽慰着:“徐襄,你放手,你这样,他没法说话啊……”
    徐襄红着眼,似乎听不见任何人的声音。江夏没办法,只能伸手将他的手指一根根掰开。
    景祥的脸色已经憋的青紫,好不容易觉得喉间一松,徐襄的手指终于被江夏掰开,一大口空气顺着喉咙冲进景祥肺里,呛得他猛地咳嗽起来。
    好不容易缓过一口气,景祥脸上的青紫也稍缓了些,景谅也白着脸赶了上来,盯着他问道:“究竟如何,快讲!”
    “哎,哎,会大少爷话……大少奶奶难产……咳咳……”景祥刚刚说了半句,就又被人揪住了衣襟,不过,这一次不是徐襄,而是景谅。
    “大少爷……咳咳……”景祥叫了一声,景谅这才脸色难看地松开手。
    景祥有大大地喘了几口气,这才道:“大少爷莫怕,大少奶奶虽然难产,但终归有惊无险,母子平安,昨夜已经顺利产下一对小公子!”
    “姐姐……呵呵……呵呵……”景祥的话音未落,徐襄就猛地爆出一声喊,然后就是不成声的笑,伴着眼泪滚滚而落。
    景谅的手也微微颤抖着,嘴角上扬,嘴唇哆嗦着根本说不出话来,同样,有泪水夺眶而出,瞬间淌下脸颊,又顺着仰起脸的动作,滑过脖子,一直淌进衣领、胸膛上去!
    江夏也忍不住落下泪来,她抬手抹把眼,替那俩完全失去语言功能的人询问道:“大姑奶奶怎样?两个孩子好不好?多重?”
    “好,好着呢!”景祥被几次三番地揪住,这会儿再不敢迟疑,先连声答应着,又接着道,“大少奶奶虽是难产,但终究是有惊无险,小的出门时,据说大少奶奶只是累极睡下了。两个小公子却是极好的,都不太大,一个四斤,一个三斤四两,却都很健康……小的没见着,只听说老爷已经给两个小公子取了名字,二公子名卓,三公子名跃!”
    江夏暗暗松了口气,只要顺利生产了,孩子就几乎不受母亲身体状况的影响了。倒是徐慧娘,产后的危险仍旧很大,能平平安安,自然是最好了。
    想到此处,她下意识地看向旁边仍旧一脸欢喜着傻笑的徐襄,心中暗暗叹息,若是徐慧娘有个什么,不说别的,这一年的乡试,徐襄就怕不能下场参考了。至于景谅,就更不用说了,妻丧按规制是需要守丧一年的!直接没了参考资格了!
    幸好,幸好,徐慧娘母子平安。也幸好,这个好消息在徐襄和景谅下场参试前送到,让这两个人终于可以安下心思来,全副精力地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举人考试。
    感叹着,再次抹抹眼角的泪迹,江夏转眼看看痴傻二人组,那哥俩一时顾不上什么了,江夏干脆挥手吩咐:“大公子和我们家二少爷这些日子心神不宁的惦记着……幸好,你连夜将这好消息送过来。呵呵,你赶了半宿路,想必是累极了……你们两个,扶着二管家下去歇息,我这就让人去做饭,等你睡一觉起来,正好吃!”

  ☆、167。第167章 放羊二人组

算起来,徐慧娘的一对双生子是七月二十六的生辰,按六六大顺的俗话说,倒是个顺顺遂遂的好日子。
    江夏让人将可怜的景祥送下去歇息,又抓过景谅的小厮润生来,让他往厨房里跑一趟,安排景祥的饭菜。让另一个小厮润成将景谅扶进去,该歇着歇着,该干啥干啥去。
    她自己招呼着长贵长福将徐襄带回客院。
    尽管,徐慧娘顺利生产可喜可贺,可也不至于这般模样,一个个痴了傻了一般。唉!都是温室里生长的小花朵,实在是没经过风雨啊!
    回到自己屋里,徐襄在床上坐了,片刻跳起来,一下子握住江夏的手,盯着江夏道:“刚刚,那人说姐姐顺利生产了?给我生了一对小外甥对吧?”
    江夏点点头,挣出一只手来,有些无奈地拍拍他的肩头,安慰道:“是,是,大姑奶奶生了,生了一对儿子,一个叫景卓,一个叫景跃。”
    “卓尔不凡,一跃千里!好,好,好极!”徐襄拊掌笑赞。
    江夏瞥他一眼,没搭理。
    转身将一枚安神丸化在水碗中递给他:“是极好!知道大姑奶奶一切顺利,你也该放心了。来,把药喝了,赶紧睡吧!”
    也可能是江夏管他喝药吃饭的习惯了,徐襄想都没想,就接了药喝下去,江夏拿了水让他漱了口,扶他躺下,替他盖好被子。
    “夏娘,”徐襄又牵住江夏的手,江夏应了一声,就听徐襄喃喃道,“大姐姐没事……”
    “嗯,没事,放心吧,母子平安!”
    “大姐姐和孩子都平安……”
    “平安!”
    “大姐姐平安……”
    “嗯……”
    看着徐襄睡着了,江夏这才把自己的手抽回来,轻轻叹了口气,替他又掖了掖被角,转身出门。
    闹腾了半晌,天也亮了,她也该洗洗准备早餐了。对了,等徐襄睡一觉明白过了,她还要问问,要不要给徐慧娘的孩子们准备礼物……
    当天过午,景祥带着景谅的一封家书,和江夏替徐襄备好的一匣子礼物回去了。
    徐慧娘生产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这边景谅和徐襄终于算是彻底安下心来准备应考。
    一晃,进了八月,应考的准备工作进入了倒计时阶段。
    景谅在试用过江夏准备的小泥炉锅子后,大加赞赏。又打发人出去买了些橄榄炭来。这橄榄炭类似于枣核炭,比枣核炭更硬一些,无烟,耐燃,装上几颗就能烧开一壶水!……换成他们就是煮好一锅饭。
    江夏这些日子就琢磨着,怎么带肉食、面食进场,不至于腐坏,还要尽量保持营养和口味了。
    后来才发现,肉类倒是最好带的,腌制成咸肉,做成熏肉、腊肉,都能保存一段时间,反而是青菜无法保存。
    琢磨来琢磨去,江夏去买了些个长豇豆,也就是现代人吃的长豆角,蒸至八成熟,晾到半干,然后用肉丁子炒熟了装小罐放进考篮。还琢磨着腌了泡菜,泡豆角,泡萝卜,切一切,同样炒熟了,装在小罐子里放进考篮……
    忙碌着,紧张着,八月初九入场的日子还是到了。
    江夏前一天晚上就把考篮装好了,临睡还查看了一边,第二天一起床,又拿着单子对了一遍。又将早上赶着烙出来的杠子头火烧放进去,这才招呼长贵长福和润生润成进来,将两个一模一样的考篮拎出去。
    徐襄和景谅已经起身,穿着简单舒适的细棉布单衫,一人披着一个羊皮坎肩儿,有些不伦不类的,江夏看见差点儿撑不住想笑。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考场里不许穿夹层的衣裳,也不许带被子带衣裳,就只能穿一身衣裳进去……
    江夏也没换男装,简单的衣裙发髻,头上一贯地只用了一根银簪子,一只手挽着徐襄的皮袄——这坎肩儿实用,但这会儿就穿上,实在是太毁形象了。
    一干人是寅时初起床,寅时末就出了门。天还没亮,湛清的天空挂着好些个星星,清冷冷地俯视着一切。
    坐了车子到了贡院,江夏才知道,早出门的必要性。参考的人多,送行的人更多,好些个都是一家子老少齐上阵,上至祖父祖母,下至抱在怀里牙牙学语的幼儿……真是热闹喧嚣,别具一格!
    江夏看着这一番送考景象,也算是又开了回眼界。她心里想啊,这要是让商秋生带上糕饼来这里卖,指定生意很好!随即又不由失笑,商记糕饼铺在三岔镇的生意本就很好,哪里用得着大老远跑这里来……
    不过,经过在临清和德州两地逛街,江夏也将两地的消费水平大致做了个评估。临清府尽管富庶,终究是个小城,人口有限。德州城就不同了,是千年老城不说,本身也临着运河,码头更是比临清还要大,这份繁华厚重,又不是临清能比的。
    她是决定了在临清开设商记糕饼铺的分店的。若是在德州也开一家,也很不错,这边的消费水平,那些补益的方子就都能用上了,什么八珍糕四物糕之类,指定能够成为口碑镇店产品!
    脑子开了会儿小差的功夫,那边有人老远吆喝着景谅和徐襄的名字从人群里挤了过来。
    江夏抬头看,竟然又是赵赫和顾青茗二人。这一次倒是没见宋抱朴!
    赵赫上前来,二话没说,就对着景谅和徐襄一人擂了一拳,笑哈哈道:“成,这身子保养的不错。这样子进去,我们也不用太担心了。刚刚我看着好几个小鸡子一样的,那样子手里的考篮都拎着费劲,进了场也不知道出不出得来!”
    “行了你,思成和析文是要下场的,你可别在这里混说!”顾青茗喝止了赵赫的胡言乱语,笑着对景谅、徐襄拱手道,“二位此次下场,兄弟们就在外头盼着二位荣登榜首,再传佳音啦!”
    眼看着那边入场的学子开始排队入场了,江夏将手上挽着的皮坎肩儿抖了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