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

第71章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第71章

小说: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说什么傻话呢,你做的点心我最稀罕了,每次让人送来,我都要尝一尝的,怎么会嫌弃的。”说着,让丫头将点心盒子和驱蚊露的匣子都捧了过去,捻了一片茯苓糕尝了尝,对景谅道,“你也来尝尝,就说夏娘的手艺最好,比你买回来的那什么商记糕饼可强多了。这味儿也正,吃着也细腻,比那个好吃的多了。”
    江夏垂着眼,将眼底的笑掩下去,可不好吃么,她一天做一锅,和商记那边一天做几十锅能一样么?就连配方也不同,这个加了西洋参,那个不过是用的党参和太子参罢了。
    吃过点心,王氏又拿起那驱蚊露闻了闻,又是一阵夸赞……江夏笑的脸皮有些发僵,一边心里着急,咋还不让脱身?
    这眼瞅着要过午了,过了午再诊脉就不如上午准确了。
    更何况,看过徐慧娘没有问题后,她与徐襄还要登船赶往德州府呢……从临清到德州府,怎么也得两个时辰,晚了可就要走夜路了。
    好在,景谅很是知机,笑着插话道:“母亲,知道您喜欢江家妹子,可也不能拉着人不撒手哇。江家妹子今儿出门,必定是一大早就起身了,一路劳顿,又到了这会儿,必定是疲惫倦怠了,母亲您且放她一会,让她去歇息歇息吧。”
    王氏瞪了景谅一眼,这才笑着道:“瞧瞧,这人吧上了年纪就稀罕人了,看着江家丫头稀罕的慌,就忘了时辰了,襄哥儿可别埋怨我老婆子哇!”
    徐襄微笑着拱拱手道:“伯母喜欢,是夏娘的福分,小侄又怎么会埋怨呢!”
    这么说笑了一回,王氏这才放人。
    江夏一直半垂着眼睛,一副柔顺乖巧的模样跟在徐襄,亦步亦趋的。
    看着这几个人离开,王氏收了脸上的笑,微微侧着脸道:“面儿上看着倒是个柔顺的,就不知道里子到底怎样!”
    她身后的帷幔后走出一个婆子来,将一盏茶递到王氏手上,同时满脸带笑道:“太太的眼力自然差不了……当日,奴婢在徐家见她也是一脸的恭顺。就是不知道,这样的性子,怎么学的那样一手好医术,连王太医都赞不绝口的。”
    王氏垂着眼,用盖子撇着茶杯中的些许气泡儿,淡淡道:“一手好医术又怎样?一个女子,还能出来行医?即便能出来行医,到天也不过是太医院院正,从五品官罢了。”
    若是江夏还在这里,指定能够认得那婆子就是曾去过徐家的程氏。
    她笑了笑,同样缓缓道:“可不是怎地,行医终究不是大道……”
    “哼,徐家那老虔婆也不知打的什么好盘算,眼瞅着徐家二郎大好了也有些日子了,却拖着不提圆房……这丫头看着心思伶俐,却是个傻的,就这么没名没分地跟着算个什么事儿?还那么尽心尽力地……啧啧……”
    离开的江夏自然不知道王氏主仆的这番话,就是知道了,大概也不觉得意外。郑氏连送官治罪的打算都有了,打的什么心思,但凡不傻的人都看得明白了。
    这会儿,她已经到了徐慧娘的房里……四个多月没见,徐慧娘大变了模样,三月三时,她还是丰腴的话,如今已经是臃肿成一团了,整个人跟加了酵母的面团一样,膨胀却绵软无力,脸色也恍白无血色……江夏一见就忍不住微微皱了皱眉头。
    徐慧娘倒是仍旧热情周到,亲自起身招呼着徐襄和江夏,又看着丫头们摆午饭。
    江夏挥挥手,道:“大姑奶奶且让她们忙去,你先上床躺好,我给你诊诊脉,听听胎儿再说……吃过午饭,脉象会有所变动,就不那么准确了。”
    徐慧娘自然不会反对,连忙又丫头扶着上了床,平躺下去。江夏上前,望闻问切四诊之后,又用听诊器听了胎儿心脏搏动和胎动情况,好一会儿,她才直起身来,一边收拾着听诊器,一边道:“大姑奶奶宽心,孩子很好,你的身体也不错……这些日子睡得不好么?”
    徐慧娘微微惊讶着,笑道:“还真是什么也瞒不过你,可不就是睡不好么……肚子太大,怎么躺都不得劲儿,躺一会儿就气闷的不行,怎么能睡好了……”
    江夏又问了几句,确定徐慧娘的身体大病未显,小症状却已是丛生:心气虚弱,脉虚乏力,睡眠不好,肥胖,暴饮暴食……
    徐慧娘这副模样,下午怕是走不成了。

  ☆、150。第150章 天高云阔 (2更)

好一会儿,江夏开口道:“大姑奶奶可找好了稳婆?”
    一提这个话题,徐慧娘登时露出一抹欣慰来,笑着道:“相公总是不放心,早早地就寻好了稳婆和奶娘。奶娘还罢了,左右都是从家生子里挑出来的。那位卫姑姑却是有大来历的,乃是莱王王府上养着的稳婆,之前在宫里伺候过多年的!”
    听了这话,江夏点点头。不再说什么,只净了手,要了笔墨,将调整后的方子写下来。
    “大姑奶奶虽说身子笨重,走动会很辛苦,但我还是建议大姑奶奶多走动走动……”说到这里,江夏看着徐慧娘吹气一般膨胀起来的身材,默了一瞬,道,“这些日子,大姑奶奶是不是觉得胃口特别好,饿得也快了?”
    徐慧娘笑着道:“你说的就跟亲眼见着似的呢,可不就是嘛,刚吃饱了没多会儿,就又觉着饿的心慌了……唉,不想吃却饿的受不住啊。”
    江夏没有接着话题说下去,而是转了话题说了几句家常,景谅就出声带着徐襄二人用饭,辞了出来。
    确定离了徐慧娘的眼,江夏就低声道:“大姑奶奶的情形基本正常,不尽人意处就是活动少,身体虚胖……这样的身体,不利于生产,还容易在生产过程中或产后出现并发疾病……”
    景谅惊的脸色刷白了,也说不出话来,只满面忧色地,连连拱手相求。
    江夏摆摆手,道:“景公子莫急,且听我说:如今虽说已临近产期,调整稍嫌晚了些,却也不是完全没了法子……眼下,首要任务,就是想法子,尽快遏制大姑奶奶身体的虚胖,并增强体力……吃了午饭,就将我开的药让大姑奶奶喝下去,之后我再来一趟,给大姑奶奶施一遍针,待大姑奶奶醒后,景公子就要亲自陪着大姑奶奶走动……大姑奶奶肚子里怀着两个孩子,本就比平常孕妇更为艰难辛苦,如今这般状况,一个万一,就是母子三个……还望景公子多多体谅关怀,莫要推却!”
    景谅惨白的脸上闪过一抹惭愧,连忙拱手道:“思成万不敢推却!”
    当天午后,吃过药徐慧娘难得的睡实了,一觉从午时末睡到未时中,徐慧娘觉得腹中疼痛,急忙让丫头们扶起来去了净房。婆子们和丫头们害怕是临产的症状,连忙打发了人去通知了景谅。
    待景大公子匆匆赶过来,看到的却是徐慧娘一脸嫣然,虽仍旧虚胖,脸色却好了许多。
    “相公,你怎地过来了?”徐慧娘惊喜着起身相迎。
    婆婆王氏给的那个丫头虽然是景谅自己打发的,这些日子,景谅却对徐慧娘冷淡了不少,对外自是说景谅刻苦攻读备考,徐慧娘自己却知道,景谅怕是因她透消息回娘家,而气恼着故意冷淡。
    徐慧娘表面上仍旧不以为意,但心里却一直阴郁不乐。也是,妇人被丈夫冷落了,大都不会欢天喜地的!
    是以,见到景谅匆匆过来,还一脸毫不掩饰的担忧,徐慧娘自然欢喜,这目光里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股脉脉情意,让景谅看着越发暗暗愧疚、自责起自己的冷落来。
    “刚刚听说你腹中疼痛……如今怎样?”景谅还没忘了自己赶过来的目的,尽管看着徐慧娘不像有问题的,也仍旧要问一问,才放心。
    徐慧娘脸颊一红,略略转开了一下目光,羞惭道:“不知为何,刚刚有些泻下……是以腹痛,如今,已是无碍了,相公不必担心了。”
    “呼,无碍就好,无碍就好!”景谅吐出一口气来,再看徐慧娘脸色红润了不少,那腹痛泻下之症又是突如其来……让他不由地就联想起之前江氏的行针。
    景谅留了心,只开口让徐慧娘换身衣服,他带她去后园赏花。
    自家相公一改往日冷淡,真心牵挂,贴心关怀不说,还要带她去园中赏花……徐慧娘自然是欢喜不已,这种情形,哪怕再不爱动,再行动不便,也会欣喜满面地答应下来吧。
    待徐慧娘扶着丫头进去更衣换鞋,景谅就叫了贴身伺候的丫头雪珊询问,方知道,徐慧娘泻下之物色黑如漆,腥臭难闻……徐慧娘出了净房,就要了水冲洗,房里也四下透气,又染了熏香掩盖,方才好些。
    这么一说,景谅更加确定,徐慧娘的泻下乃是江氏行针之效。心里暗道奇异的同时,对妻儿的安稳,倒是增加了几成信心。
    冷淡多日的丈夫不仅主动到了她屋里,嘘寒问暖,关心体贴,还温柔相护着,就如新婚燕尔时一般,牵了她的手,缓缓走出院子,走到花园子里去,赏景看花,其情切切,其意殷殷,徐慧娘觉得心头笼罩的阴霾一扫而空,整个人都明亮起来,鲜活起来。
    只觉得,神清气爽,身子不乏力了,双腿有劲儿了,也不喘了……真真是,看天天高,看云云阔,看那枝头的鸟儿啁啾,都特别的悦耳动听起来。
    不说这一对夫妻如何消弭龃龉,重归于好,但说江夏为了徐慧娘推迟了行程,最少要在临清住上两天,她给徐慧娘行针三次,才能看得出效果来。
    如此耽搁了景谅和徐襄的行程,江夏多多少少有些愧疚,询问过徐襄,得到的都是‘无妨、不碍’之类,她索性也就撂开了手。离着下场还有一个月,耽搁两日,却可能救下大小三条性命,她觉得还是值得的。
    施完针,天色尚早,江夏不愿呆在景府应对可能出现的什么人,于是撺掇着徐襄出了门,她早就想来逛逛‘富庶甲齐郡’‘繁荣压两京’的临清府了!
    临清之所以如此繁华,与它毗邻的京杭大运河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成就了临清的繁华,也为临清带来了南北不同的人物风情,民族风俗。
    为着逛街方便,江夏自然换了男装,两个丫头也换了小厮衣裳,与长贵长福两人一起,跟在后边。两个丫头还是第一次到临清,更是第一次见识这等繁华盛景,眼睛都有些不够使,特别是彤翎,不时抓着长贵长福问一堆问题,两个小厮的脸儿都有些红扑扑的,又有些小别扭地躲闪着,似乎在刻意地掩饰着什么。

  ☆、151。第151章 扣碗子(3更)

江夏也觉得处处新鲜,四下里看着,处处留意着,只不过,她关注的目标略有不同。
    一路逛过来,她更多的留意的是一些现代消失了的传统手艺人,什么糖人糖画、糖瓜糖粘、泥人、面人、摩合罗、傩面、通草花、绢花、堆纱花……另外,就是些南北奇货土产,什么徽州的臭菜、明州的鱼鲞、蟹糊、胶东的虾干、鱼干,甚至外洋舶来之物,她倒是喜欢的紧,一样一样看过去,还挑选了不少买下。
    她还喜欢大街上耍把式卖艺的,诸如逗鸟的、耍猴的、斗鱼的、斗蛐蛐的、斗鸡的等等等等,但凡遇上,江夏就要凑上去观看一番,看了好几家,仍旧兴致不减。
    但偏偏对女子们喜欢的金银首饰、绸缎丝帛等,并不怎么在意,更没有惊艳贪恋之色,即便关注,也大多先想到的是徐襄和越哥儿,而很少想到自己……这种种的表现,让旁观的徐襄越发觉得她有些捉摸不透。
    走到临近码头的街口,江夏意外地在一个小吃铺子前停住了脚步。
    这铺子的门面不大,只有狭窄低矮的一间棚屋,门口搭着个草棚子,棚子里随意摆放着四五套矮桌脚凳之类,让江夏瞩目的是,门一侧一口大灶上摞得老高的蒸笼……很想蒸包子馒头的蒸笼,但江夏看见那微胖的店家从笼屉端出来的,却是一碗碗菜!这样子,很像现代时她见过吃过的浏阳蒸菜,也是高高的笼屉,一碗碗菜放进笼屉里蒸熟。
    看着他们一行人驻足,那店家在围裙上蹭蹭手,赶上来兜揽:“哎,几位客官,过来尝尝咱家的扣碗子?咱们家的扣碗子在临清府绝对是最好的,用的都是上好的牛羊肉,还有最鲜嫩的当年小公鸡……保准客官恁吃过一回,还想吃下一回……”
    这位店家口音浓重,说话的速度又快,还拖着长长地音儿,跟唱歌似的,江夏认真听着,却没听清几个字。
    失笑着竖竖大拇指,江夏问道:“店家,你这口才太厉害了!……你刚才说你们这叫什么口?”
    得了夸奖,五大三粗的汉子也有些不好意思,挠着头嘿嘿憨笑着道:“扣碗子!扣——碗——子!”
    看江夏还是一脸懵懂的模样,那店家干脆转回去从笼屉里端出一碗菜来,一手从旁边捞起一只菜盘来,手一转一翻,那一碗蒸菜就扣在了盘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