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

第64章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第64章

小说: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好吃呐!”
    随着他的推荐,江夏看着一只木箱子里放的小鱼,巴掌长短,扁平梭子形,很有些像她现代见过的海鲫鱼……
    “唔,就听你的,给我称上一斤尝尝,好吃我再来买。”江夏很爽快地下了单,然后不经意地问道,“几天没来,隔壁就改成糕饼铺子了……这是做啥的,咋招来这么些个人啊?”
    那掌柜的连声答应着,手脚麻利地给江夏称鱼,一边回答江夏的问题,“隔壁铺子是那个担担子卖糕饼的商秋生开的,这老小子原来说是个老实头,谁成想肚子里装着好些个弯弯绕儿,这一开业添了新鲜米糕、茯苓糕不说,还打出了买二送一的招子,这些人呐,都是奔着那一块白送的茯苓糕来的……嘿嘿,不过话说回来,商家是几辈子做糕饼了,别的不说,做糕饼的手艺是真不赖。昨儿,我家那小孙儿哭闹着也去买了两斤回来,小老儿也跟着尝了两口,嘿,别说,尝着比担担子的时候更好吃了……”
    江夏微微挑着眉,笑道:“这么说,倒是想去买些来尝尝了……只是这么些人,看着让人怪发憷的……”
    “嘿,客官要是真想尝尝,就在这里稍等一会儿,小老儿这邻里百舍过去,倒是不用排队,小老儿替客观跑一趟去!”

  ☆、135。第135章 给皇上吃(3更)

过了几日,六月底的时候,江夏再次给徐慧娘送药,仍旧让芷兰跑一趟。
    芷兰回来心情很好,一见到江夏就连不迭地道谢。这一次,芷兰终于见着自己姐姐。她姐姐的肚子已经显怀了,虽然气色不太好,但人很幸福,“……奴婢去的时候,姐姐正在房里做小衣裳呢。所有的衣裳都是一式两份,一分绣了花的给大姑奶奶的,另一份没有绣花的,则是给自己肚子里的备着的。”
    江夏眨了眨眼睛,笑了笑,却没有说什么。
    芷兰姐姐或许是有心奉承,特意给徐慧娘的孩子精工刺绣做衣裳,但换个立场,谁会知道,这份讨好会不会被人曲解着变了味儿?
    进了七月,暑气渐消,中午大太阳还很热,早晚却渐渐有些凉了。
    这些日子,徐襄越发勤奋刻苦,每日都埋头苦读到三更才睡。江夏并没有改变什么,只每日费心斟酌着汤水给他调补,是以,这么辛苦的读书,徐襄居然没怎么瘦,气色也还不错,只是因着不见太阳,皮肤更白皙了些。
    七月七,乞巧节。
    丫头们头天晚上就捉了蜘蛛,又早早买好了绣花针,为乞巧节做准备。
    江夏这个女红白痴却觉得这些丫头们的兴奋劲儿挺碍眼,一大早去济生堂坐诊后,就去了小院。
    原本因为商嫂男人被打,临时起意开起来的糕饼铺子,竟意外的一炮而红,自从开业第二天,铺子前头买糕饼的人就一直大排长龙,进了七月后,商家糕饼铺的名声更是传去了临清府,每天竟有不少人特意从临清赶过来,只为买当天新做的美味糕饼。
    最初作为促销的茯苓糕,如今已经成了商记糕饼铺最热销的王牌产品。购买者大都是家里有老人、小孩孕妇的,据说如今茯苓糕的效果被传的有些神乎其神了,连孕妇害喜都管用。
    江夏听了也不过一笑置之,茯苓糕的配方是她拿出来的,自然知道那能止孕吐的说法忒夸张了些,倒是孕妇因为孕吐导致的脾胃虚弱,也是有一定的补益缓和作用的。
    糕饼铺子生意火爆,米面还好说,可以直接向米行订购,但其中要用到的茯苓粉和其他配料,就需要自己研磨。加上那边太火爆之后,就商秋生一人蒸制糕饼明显忙不过来了,于是,经过琢磨试验,就将一部分糕饼制作放在了小院中进行。
    商大嫂算是技术主导,另雇佣了邻居家的孙大嫂和陈大嫂两个人,每天上午,在小院中制作一定的糕饼,再送到铺子里去。
    那个铺子绕主街比较远,但从后门出来,到小院这边只需穿过一条巷子,步行也就一盏茶的功夫,倒是方便的很。
    小院里,原来简单的厨棚子加出了一间。江夏走进小院,第一眼看见的就是蒸腾着热气的两口大锅。一股清甜的米香随着这蒸腾的热气馥郁开来,充满整个小院,又蔓延到巷子里和邻家去。
    陈大嫂眼尖,看见江夏带着彤翎进来,立刻笑着道:“姑娘过来了。”
    江夏笑着点点头,转着眼看着案板上的米粉,伸手捏了一撮,在指尖上捻了捻,满意地点点头。
    在锅上忙乎的商嫂也看见了江夏,立刻笑着道:“姑娘放心,都按着姑娘嘱咐的,过粗细两遍筛,再过一遍罗子的,保证面子够细。”
    江夏微微一笑:“咱们这米糕要的就是一个口感细腻,软滑甜糯,若是失了口感,砸了招牌,以后的生意可就不好做了。”
    另一边正在烧火的孙嫂子,也就是邻家懋儿的娘,笑着抬头道:“姑娘放心吧,商嫂子哪一回都不错眼地盯着呢,出不了岔子。”
    江夏笑笑,叫着商大嫂到了一旁,道:“上个月的利钱我已经算出来了,大嫂猜猜,咱们挣了多少钱?”
    商大嫂眼底隐隐带着渴望,却多少又有些勇气不够,只下意识地吞了口唾沫,微微颤着声音道:“姑娘就别逗趣了,赶紧说出来吧!”
    江夏伸出一个巴掌晃了晃,商大嫂眼睛一亮,又被她勉力压下去,嘴唇微微哆嗦着:“五钱?”
    江夏笑起来:“大嫂也太没信心了!……我们一共赚了五两银子,按照咱们的契书,商大哥占四成,就是二两银子,这是抛去了房租、本钱和工钱的净利。也就是说,咱们六月份做了五天生意,折算到每一天,商大哥都能拿到四钱银子!”
    “嗳哟……一天四钱,那一个月岂不就是十二两银子?”商大嫂被自己算出来的高额利润吓坏了,都不敢相信是真的,目光呆愣愣地看着江夏道,“姑娘,你是开婆子玩笑的吧?”
    江夏嗤地一声笑了,直接伸手从袖口中摸出二两银子来,交到商大嫂的手中:“这实打实的银子到了手,大嫂该放心了?”
    看着商大嫂一张脸瞬间笑开了花,江夏默默地看着她笑够了,欢喜过了那一阵,将银子收起来了,这才缓缓地开口道:“第一个月,咱们的钱就分了,也让家里人见见银子,欢喜欢喜。我的意思,以后挣得银子,咱们分一成过日子,剩下的八成,就充到本钱里去……以后卖的糕饼多了,粮米要多存一些,另外,我想过些日子去一趟临清府,寻摸寻摸看看,有没有合适的铺子……大概年前吧,争取在临清府将咱们的商记糕饼铺开起来……”
    说到这里,江夏微微一顿,笑着道:“我之前已经与商大哥说过了,让他留意着合心意的小子找几个学徒,将来,就有他带出来的徒弟支撑门面,蒋大哥就只需在后边做师傅就成了!”
    “姑娘,咱们真的能将糕饼铺子开到临清去么?”尽管银子已经到了手里,商大嫂还是觉得如在梦里,有些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都是真的。
    几天前,她和男人还为了还债一个卖糕饼,一个出来帮佣,谁成想,这会儿,已经有人告诉她,以后她男人也能是师傅、东家,只管着收钱就行了……前后几天,却天差地别,让她怎么敢相信?!
    江夏笑着点点头,拍拍商大嫂的手,道:“大嫂自管把心放地宽宽的,咱们的糕饼铺子不但要开到临清,还要开到德州府、济南府,以后说不定,还会开到京城里去呢!”
    “哎哟喂,要真是开到京城里去,皇上是不是也会吃咱们家的糕饼啊?”商大嫂突然幽默了一句,说完,她自己和江夏同时笑起来。
    这会儿,两人还只当这句话是个说笑,就连江夏也没想到,不用把铺子开到京城,某个将来当上皇帝的人,已经吃上了她们的糕饼,而且特别偏爱茯苓糕,每日都打发了人一大早过来购买。

  ☆、136。第136章 银针乞巧(4更)

吃过午饭回到徐府,江夏没想到,还是没能逃脱了几个丫头的执拗。
    一进门,她手中就被塞了一根绣花针,彤翎、彩霞两人拉着她,就往院子当间儿,那大太阳底下的水碗里投针问巧。
    江夏一脸无奈地被丫头们拉过来,临到投针了,想了想还是将绣花针递给了旁边的翠羽,伸手从自己的针包中取出一枚针灸银针来,轻轻地放在水面上……
    那银针纤细如发,最初真的停在了水面上,只不过,银针顶端有针尾,明显比针尖儿重的多,是以,只停了一瞬,那针尾率先下沉,然后整根针就落入水中去了。
    江夏不以为意,摊摊手道:“我说不来,瞧瞧,第一个就落下去了,多扫兴!”
    相处时间长了,丫头们对江夏也亲昵的有些不拘礼了,特别是彤翎,冒冒失失的,最是敢说话。
    江夏那话一出口,几个丫头就都笑起来,偏偏彤翎撇嘴道:“今儿乞巧,祈求的是心灵手巧,女红出众。姑娘却拿了根治病的针来糊弄事儿……”
    江夏可不等她说完,抬手就敲了她一个爆栗子,笑着道:“你个丫头忒不讲理,你们求女红出色心灵手巧,对于我来说,给人扎针治病,就不要心灵手巧了?”
    彤翎痛呼声被丫头们的笑声淹没,然后江夏就好整以暇地退开几步,看着丫头们投针。
    到了后来,她才发现,丫头也有办法呢。她们拿了绣花针先在头上蹭上一会儿,绣花针上沾了发油,就不容易沉水了。到后来,竟然除了彤翎,其他丫头的针都停留在水面上一段时间,虽然有短有长,但总比彤翎的针一入水就沉底强多了。
    江夏拉着一脸诅丧的彤翎,笑嘻嘻地往小厨房走。
    刚刚丫头们说好了,谁投针输了,谁请客吃点心。
    “行了行了,别哭丧着个脸了,挺漂亮小姑娘拉着脸多难看啊!”江夏一边塞了块面团在彤翎手里,一边道,“乞巧是一,想要一手好女工,还要多练多琢磨,我觉得前几天你给我绣的鞋子就很漂亮啊,比之前在珍汇坊里看的那些都漂亮呢。”
    彤翎是个活泼开朗的性子,江夏开解了几句,她就重新高兴起来,兴致勃勃地跟着江夏做了点心,端着去与丫头们分享了。江夏看着天色,徐襄午休也该起了,也捡了两块点心,冲了一壶普洱茶,往正房里去了。
    算着日子,离徐襄下场也没多少日子了。
    这里考举人的乡试并不需要去省城,每个州府都设了乡试考场,故而徐襄只需去德州府参考就行。
    算算徐慧娘,到七月底也到预产期了,虽说有惊无险地过完了孕期,但其实仍旧未能脱离危险……子痫病可有很大一部分是产后发作的。届时孩子是问题不大了,产妇却因为刚刚生产身体虚弱,一旦发病几乎就是无救的结果。
    徐襄要去德州府下场考试,之前就与景谅约好了,在临清会合之后,一起去德州府。景家在那边有一座小偏院,三进的小院子不算多奢华,他们两个人过去住着备考,却是足够了。已经比那些辛辛苦苦赶过去,还要住客栈的学子们强的太多了。
    与景谅约的是七月中就动身,过去熟悉熟悉环境,再调整调整心理状态。江夏却默默个景谅打了个差,妻子冒着生命危险给他孕育子嗣,他却毫不客气地搞大了通房的肚子,之后又接了母亲给的丫头……据芷兰说,那个丫头其实已经被景谅收用了,只是因着徐襄反应激烈,这才不得已打发了……如今,妻子临盆在即,他却悠哉悠哉地跑去考试了!
    他享受男人的权利,却丝毫不记得身为丈夫、身为父亲的责任和义务!真是渣男一个!
    只是,景谅的所作所为,在这个时代并不违背道德伦理,反而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唉,不管她怎样努力,终究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啊!
    江夏暗暗叹了口气,收拾心情,给徐襄送了茶点进去,也不多说什么,就转身出来,开始摆弄她种在门口的几棵‘红灯笼’去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她的悉心照料,几棵西红柿苗渐渐长的茁壮起来。第一朵小白花没能坐果,不几天就萎蔫凋落了,倒是后来的几朵花,终于结出了小果子,从一丁点儿的小青果子,渐渐膨大起来,如今,最大的一颗西红柿已经开始泛红……江夏估摸着,再过上两三日,这颗西红柿就能成熟采摘了。
    果然,七月初九一大早,江夏终于郑而重之地摘下了她亲手培育的第一颗果实。红彤彤的果子其实并不算大,远没有现代培育出来的西红柿那般透红漂亮。江夏捧着这颗稍显丑陋的果子,却格外高兴,笑得嘴巴都合不拢了。
    关于西红柿留种子的方法,她专程去询问过园丁。摘了这颗西红柿,她第一时间自然是留了种子,然后,才将没用的果肉切成薄片,然后撒上一些绵白糖,捏了一片送进嘴里,那种久违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