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

第569章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第569章

小说: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些目不暇接了。
    毕竟是初见这个外甥女,江夏自然要先招呼她,于是,先将一个碟子里盛着的海胆蒸蛋地给她,笑着道:“先尝尝这个,你挖一点点出来,分别浇一点点醋和姜汁尝尝,看看哪种吃法更合你的口味。……蓁儿?”
    蓁娘眼里看着一盘盘美食端上来,在没回过神来的时候,就被拉着上了桌,坐在了江夏右手边,把启娘和曦儿挤开了一个位置。
    这会儿听得江夏唤她,蓁娘才晃过神来,抬眼看着江夏手中端的碟子,却没有伸手去接,反而迟疑道:“舅母,我没跟娘说,在这边吃……”
    江夏不以为意地一笑,将那碟子放在蓁娘面前,笑着道:“你不必挂记,我刚刚就打发了人去给你娘和奶奶说过了,就说你留在这边用饭了,不用她们再等你了。”
    蓁娘低头看着黑乎乎毛刺刺的东西,尽管没见过,却不肯露了怯,于是笑道:“这是山里的果子吗?我倒是见过比它刺儿小的,叫羊桃的,倒是好吃的很。”
    这话一说出来,迅哥儿、长生连生和曦儿启娘都是一脸愕然,面面相觑片刻,纷纷装着低头吃东西,谁也没做声。
    见这情形,蓁娘大概猜到是自己说错话了,脸色胀红起来,嗫嚅着想要说什么,却听江夏笑得和蔼道:“这不是山上的,是海里出产的,跟那些海螺、海贝差不多的东西……安龙在山里,不近海,不知道这个不算什么,海里出的东西都不好运,略耽搁些就坏了烂了,不生在海边的人,有几个认识它们的!来,快尝尝,你挖一点点出来,分别加醋和姜汁子调味尝尝,看喜欢哪种口味。”
    说到后边,江夏看蓁娘略略放松了些,想着她之前出神,怕是没听过自己的介绍,还把海胆的吃法又给她说了一遍。
    正在这时,西屋里传来犊儿一嗓子哭声,不用奶娘来禀,江夏也知道犊儿那小小子醒了,连忙起身,跟孩子们说了一声,走过去照看小儿子了。
    见娘亲离开,曦儿很有小主人翁精神,连忙招呼道:“蓁娘姐姐不知道,我之前也不认得这些东西,还是这一次去普陀岛,见识了渔民出海,才认识了这些个……不过,这些东西都好吃的,特别鲜,保证你吃一回就爱上了。”
    蓁娘的脸色略略好了些,对江夏和曦儿笑笑,这才按照江夏教的法子,用银匙子挑了一点点海胆蒸蛋放在碟子里,曦儿连忙帮她拿了醋壶和姜汁浅碟过来,让她各加了一点点。
    然后,一脸希冀地看着蓁娘挑了那一小块加了醋的海胆蒸蛋,送进嘴里……

  ☆、1178。第1178章 不爱吃!

“姐姐,如……啊!”曦儿正要问蓁娘品尝的结果,却没想到蓁娘一扭头,就吐了!
    她扭头快,没吐在桌子上。启娘却坐在她身旁,她那一口海胆蒸蛋黑黑黄黄黏黏糊糊的,就吐在了启娘的挑线白凌裙子上!
    众人本来说说笑笑的一片欢欣的,被她这一吐,顿时都愣了。随即,迅哥儿就毫不客气地露出了一脸嫌恶表情来。
    也是,摆了一大桌子美食,正要开动呢,她吃了第一口却吐了……实在是倒人胃口!
    启娘吓了一跳,等回过神来,在看清自己裙子上的秽物,真是恶心的想哭,却不好意思哭,只憋着嘴,含着一包泪,欲哭不哭的,最招人心疼。
    景蓁娘却反应激烈,吐完之后,愣怔怔看了看众人的脸色后,最后目光落在闻声疾步走出来的江夏脸上,嘴唇瘪了瘪,好像是要说话,却没说出来,只是含混地嘟哝了一声:“我不是故意的……呜呜……”竟这么顾自哭起来。
    江夏鬓角发疼,却不好训斥蓁娘,毕竟海鲜有腥味儿,初次品尝的吃不惯,吐了,也不是多大的罪过。再说,蓁娘毕竟年纪不大,十几岁的小姑娘,举止失当些,也平常。
    她站起身来,伸手扶住启娘,回头给水香使了个眼色,水香立刻上前来,带着启娘下去换衣裳。
    然后,江夏才上前,扶着蓁娘往次间的暖榻上坐了,一边替她擦泪,一边道:“吃不惯?那咱就不吃那个了。咱们吃菜,吃肉……我记得你大哥最爱吃野鸡脯子,蓁娘爱不爱那个?”
    蓁娘毕竟年纪小,也只是做了错事,给吓哭了。有江夏这般温柔宽慰,哭声就弱了,等听着江夏问她爱吃什么,连哭都暂时忘了,抽噎着道:“我不爱吃那个,柴得很,我爱吃鹌鹑!在安龙时,有个马婆子最会做鹌鹑馉饳儿,皮儿酥肉嫩,香的很!”
    江夏松了口气,笑着点头道:“那东西费事,晌午咱们来不及做了,就让人先把鹌鹑炸几只送过来你们吃。待晚饭时,那鹌鹑馉饳儿就能吃上了!”
    这么耐心地哄着,蓁娘也终于收了泪,略略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低下头。
    江夏唤过云香来,让她伺候蓁娘去洗把脸,又略略整了整鬓发,这才带着她重新出来。
    耽搁了半天,之前的铜锅子里的木炭都燃尽了,汤底也熬得失了鲜味儿,江夏提前一步出来,让人搬下去换了新的来,又让人多送了些鸡肉丸子、鹅脯子、鸭掌等禽类食材过来。
    有了之前的海胆事件,江夏这一次没再给蓁娘夹海鲜,只让她吃些丸子、鹅脯子之类的肉食,吃了一会儿,厨房又送了炸的焦香的鹌鹑来,还配了一碟子椒盐蘸料,江夏第一个夹起来放在蓁娘的碟子里。
    小子们坐在另一侧,只捡着各色海鲜鱼类吃得欢快,并不凑热闹。
    曦儿看看自家娘亲,再看看笑的畅快的蓁娘,略一迟疑,夹了一个炸鹌鹑放在启娘碟子里,然后自己也夹了一个,撕了一块支酥脆的翅膀放进嘴里,细细地嚼了咽下去,笑道:“枝儿姨这鹌鹑炸的好吃,总是能炸得酥脆焦香,恰到好处。”
    蓁娘本来捏着一块鹌鹑脯子吃的香呢,听到曦儿这话,突然开口道:“也就是将就了,远不如马婆子的手艺。马婆子做的那才叫真好吃,你们没吃过,不知道的!”
    曦儿愕然一瞬,垂了眼,低头夹了一片冬笋吃,剩下的大半只鹌鹑却不想碰了。
    一直没说话的长生突然笑嘻嘻开口道:“既然那马婆子好手艺,何不如送些鹌鹑过去,让她施展一番,也让我们见识见识?”
    蓁娘咬着一块鹌鹑肉愣住了,好一会儿才涨红着脸道:“不用送鹌鹑,我们大厨房里也有……那个,马婆子留在安龙了,没跟来。”
    连生突然发出一声:“喔……没跟来啊!”
    那声‘喔’拉的长长地,意味深长。
    蓁娘瞬间红了眼,盯着连生长生,眼瞅着又要哭了。
    江夏大概明白,吃饭前,曦儿和启娘为何不高兴了。蓁娘这孩子也不知是本性,还是教导有失,也实在太不会说话了。一顿饭没吃几口呢,就把一群孩子都得罪光了。连没说话的迅哥儿,刚刚也冷冷地瞥了她好几眼。
    没办法,饭总得吃呀,不能因为一个不受人喜欢的蓁娘,而耽搁了孩子们用饭啊!
    江夏不得不再次冲出来担当灭火队员:“连生啊,说话要把嘴巴里的东西咽下去再开口!”
    看着连生略显尴尬地点点头,江夏才夹了一颗鸡肉丸子放在蓁娘的碟子里,道:“蓁娘,尝一尝这个,是用鸡脯肉做的丸子,不柴也不硬,你尝尝可还将就?”
    不怪她这么谦虚啊,关键是这孩子太不会说话了,万一她自己夸半天,人家给个太圆不好咬的评论呢?
    唉,这又不是自家孩子,又多年不见了,生疏得很,也不好教训——江夏真是觉得憋气窝火啊,不说自家儿子闺女,她教训的,就是越哥儿家的、齐哥儿家的,甚至小鱼儿家大大小小几个,赵宝儿家几个,她看不惯了也一样教训,偏偏这个动不动就红了眼,泪汪汪的,重话还没有一句呢,哪里敢教训?
    算了,算了,她也待不了几天,哄着熬过去算完。别人家的孩子不受教,她还懒得费那个心思呐!
    好歹,这一次蓁娘没再给什么奇异的评价,低着头无声地把一颗鸡肉丸子吃了。江夏不再给她夹菜,只笑着招呼她根据自己口味自己吃……一边示意小子丫头们赶紧吃饭。再耽搁下去,就得再换一次锅底和炭火了……
    好在几个孩子还算听话,乖乖地低头吃饭,谁也不肯再多说一句话了。
    一顿晌午饭吃饭,曦儿和启娘率先开口,告退去午休了。俩闺女没招揽蓁娘,甚至看都没看她一眼,见江夏应了,立刻匆匆去了,好像慢一步就会被狗咬了一样。
    小子们倒是一派懒散悠闲的,陪着江夏坐了一会儿,迅哥儿才开口道:“娘,我带长生连生两个出去逛逛……来了几天,就忙着收拾屋子了,还没上街看看呢。”

  ☆、1179。第1179章 血玉镯子

一路上来,小子们也自己出去过多次了,又有随从护卫们跟着,江夏也不担心他们的安全。加上今儿晌午吃饭不痛快,江夏更不会阻拦他们,一口答应下来,笑着嘱咐道:“出去都安稳的,看好了长生连生。”
    迅哥儿笑嘻嘻地一拱手:“若有闪失,儿子提头来见!”
    江夏一巴掌就拍了过去,打在迅哥儿胳膊上啪地一声脆响,打的他龇牙咧嘴直喊疼,又连连讨饶:“娘,别打,别打,儿子顺口胡诌的,再不敢了,再不敢了!儿子保证全须全尾地回来,少一根汗毛,任您处置!”
    “贫吧你就!”江夏翻了儿子一眼,自己却撑不住笑了。
    眼见着迅哥儿带着长生连生笑嘻嘻连声答应着,转身出门去了,蓁娘还呆呆的回不过神来——不是说舅母乃朝中高官,最是威严的嘛?怎么跟儿女们如此嬉笑……不庄重?
    待迅哥儿带着长生连生出去了,屋子里就剩了江夏一个人陪着蓁娘了,于是,带着她进屋里去,片刻,又执手送了她出来。
    “你回去好生歇着,晚上给你们一家接风。”江夏送蓁娘到门口,拍着她的手叮嘱。
    蓁娘似乎略有些意外,随即提醒道:“舅母,那鹌鹑馉饳儿……”
    “已经吩咐下去了,厨下开始做了呢,鹌鹑馉饳儿,舅妈记得,不敢忘!”江夏笑语彦彦,又补充道,“去四喜楼定席面的我也嘱咐了,从四喜楼里也要一份馉饳儿来,咱们都尝尝,也有个比较。”
    一听舅母不但没有忘记答应自己的事,还安排的如此周到,蓁娘就欢喜起来,甜甜笑着,脆声答应着,曲膝辞过,带着小丫头转身去了。
    舅母其实挺好的,给她做馉饳儿,还给了她两匹上好的织锦,一匹烟霞缎,一匹夙州绫。
    烟霞缎色泽瑰丽,却因为织法独特,带着一股朦胧之美,如云霞一般艳丽,偏偏又带了一层淡淡的烟雾朦胧的效果,极美!
    夙州绫则是另一个效果,绫子本就以色正、清亮为长,却一般偏于绡薄,更适合夏衣的裁剪。独夙州绫不同,仍旧气清色正,却偏偏不比锦缎薄,而且顺滑垂坠,做春秋裙子最好。甚至有那爱俏的姐儿,会用这夙州绫精工刺绣之后,用作斗篷表布,同样有令人惊艳的效果。
    舅母给她的烟霞缎和夙州绫又是上品中的上品,玫瑰紫的烟霞缎,见之仿佛就看见了一大片薄雾里的玫瑰花海,艳丽饱满,却不浓烈流俗。夙州绫则是极正的雨过天青色,就像最上乘的旧窑瓷器,清凌凌地泛着微光,令人心折。
    蓁儿一边往回走,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正好母亲给做的春装她不喜欢,舅母给的这两匹衣料子却正好,做成衣裳后,正好能赶上元宵灯会。刚刚舅母还说了,若是元宵她还不离开,会带她去金陵赏灯呢。舅母的弟弟就在金陵做巡抚,是以,舅母说去金陵就一定会去,必不是哄她的。
    且不说蓁儿心满意足地回去,却是江夏目送着蓁儿转过屋角去,脸上的笑就散了。
    刚刚进屋,借着给蓁儿衣料的机会,她拿话问了蓁儿,才知道,芷兰姐姐玉翠所出的那个女儿青儿,在景家到达安龙当年,就被许给了保宁府知府为妾,玉翠苦苦哀求不得,悲急之下就病倒了,好不容易捱到青儿出阁,只过了一个月,玉翠就没了。倒是青儿,过去一年就生了个女儿,隔了两年又生了个儿子,如今倒是得那个知府宠爱信任,得了儿子后就摆了酒,立为贵妾。
    而景谅另一个妾出的女儿,比蓁儿还小一岁呢,两年前也得了急病没了。那个妾也紧跟着去了。如今,景家竟只剩了正妻和嫡出子女……若说巧合,未免也太巧了。
    江夏觉得齿冷,却也知道,自己没有立场置喙。默了片刻,她转身回房,悄声吩咐木香吩咐下去,多关注一下保宁府,关注一下青儿。
    傍晚时分,江夏带了曦儿启娘一起去见景家老太太王氏,徐慧娘和尹氏、尉氏也在。彼此见礼寒暄一番,说笑几句后,木香进来回话,江夏就笑道:“昨儿想着老太太旅途劳顿,没作兴铺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