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

第560章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第560章

小说: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夏暗暗松了一口气,捧了茶只做专心品茗,却在心底暗暗琢磨,这老和尚的目光太怪异,难道真的是得道高僧,能看透人的来处?……能看透她的异常之处?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江夏只是在最初的时候惶惑、迷茫过,但差点儿被陪葬的危急状况,让她下意识地抛开种种,努力活下去。然后,自然而然地,她那股子不认输不认命的劲儿就带着她,一步步走到今日。很长时间里,她甚至快忘了自己穿越女的身份,几乎完全融入到这个异世界的生活里去。
    却没想到,今日,遇上这么一个看似再普通不过的和尚,竟让她差点儿把持不住,几乎就要当场逃跑!
    徐襄与一烛畅谈了足足一个时辰,方才意犹未尽地起身告辞。
    江夏随着他一起辞出来,一走出那个小院,徐襄就将她的手紧紧握住,然后脸色镇定目光平静道:“不用怕,那位大师乃得道之人,并非心思阴暗之辈。”
    江夏微微诧异着看过去,徐襄却并不看她,只牵着她一路走出大普陀寺的山门,这才放松下来,伸手揽住她的腰,低声笑道:“你可是看那树太过突兀、庞大,造成一种逼迫之势,然后再看那一烛和尚,就觉得戒惧了?”
    徐襄居然从心理层面上替她分析当时的情形,真的有点儿出乎江夏的意料。她只是微微一怔,随即放松了眉眼,轻轻笑起来。
    她想她明白徐襄为何一改寡言的习惯,与那一烛和尚聊上半天了,却原来只是为了打探那个和尚的心性底细呢!待探明那和尚并无伤害之心,遂起身告辞……这份维护之心,让江夏怎能不欢喜?

  ☆、1159。第1159章 赶海普陀

徐襄和江夏在大普陀寺耽搁的时间略长了些,孩子们都等得耗尽了耐性,特别是迅哥儿和曦儿,一看见父母到家,就迫不及待地迎上来:“爹,娘,咱们这就走吧?再晚了,就该涨潮了!”
    因为这一趟旅行,最初在大沽镇庄子上待了几日,孩子们每日赶海玩耍,也知道些潮汐知识了。但每日潮汐时间的变化显然还没弄清楚,或者说,大概知道,却只是找借口赶着出去玩耍。
    江夏揉揉曦儿的髽髻,笑道:“今儿二十九,要到未时才落潮呢!”
    即便强耐着性子吃午饭,孩子们也明显心不在焉,人坐在饭桌前,心思早就跑到大海边儿去了。
    匆匆吃过午饭,江夏又检查了孩子们带的行头,这才一起出门,一路奔下山,只奔海边沙滩。
    这边的沙滩没有人工铺设,砂砾比较粗粝。江夏就不让孩子们光脚,让他们穿了特制的绑带凉鞋下去。海水已经落下去不少,露出一片沙滩。
    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脱去身上的夹袄子,挽了裤脚,朝着海滩飞奔过去。迅哥儿匆匆忙忙的,一条裤腿高一条裤腿低,就忙不迭地冲下去,因为冲的急,一个浪头过来,那条只挽了条边儿的裤脚瞬间湿了一截子,把江夏看的直摇头。
    长生、连生年纪小,长安一手一个拉着,耐着性子给弟弟们挽裤子,两个小的完全不管哥哥,挣着就要往海边跑,让长安有些手忙脚乱起来。江夏连忙上前,让长安拉着两个小子,她蹲下给他们把裤脚挽起来,又给两个小子收拾了一下衣裳,这才放他们下去。
    一群孩子冲上沙滩,瞬间就打破了海滩的寂静,笑声叫声喧嚷热闹成一片。
    这个时候的舟山岛,还是富饶的。每当落潮,海滩上就有不少海货,海星、海胆、乌鱼、螃蟹、蛤蜊、海螺……
    小子们疯跑疯玩,最爱去追逐爬的飞快的螃蟹,要不就去小水坑里捉那些海潮遗留下来的小鱼,曦儿和启娘两个丫头却安稳乖巧的多,大部分时候都会跟在母亲身边,捡拾各种各样的海鲜,几乎每次,娘几个都能捡满几个竹篓子。
    不过,回去的时候,这些沉重的收获,就会被朗哥儿和长安接过去拎着。
    随着时间推移,孩子们对普陀岛海滩的探索范围也越来越大,后来,小子们结识了岛上的几个渔民孩子,更是带他们见识了不少新鲜东西。朗哥儿和长安两个大的,甚至跟着渔民家的孩子去海边礁石下采了一篓子‘观音手’来,让江夏惊讶不已,却立刻找了两个大孩子谈话,再不许他们偷偷去了,想去,也要带上护卫才行。
    因为这种所谓的‘观音手’,就是现代备受欧洲人推崇的一种‘鹅颈藤壶’,只生长在风高浪急的沿海大礁石底下,要想采到它们,需要用绳索绑在腰上坠下去,时时刻刻躲避海浪的伤害,一个不留神,被海浪拍在礁石上摔伤、被海浪的力量卷走,都是有可能的。
    两个小子大概也亲身经历了那种危险,对江夏的担忧并没有抵触,很听话地答应下来。
    不过,说实话,丢开对孩子们的担心,但说这‘观音手’,看着其貌不扬的,却实在是人间难得的极致美味。掰开那‘鹅颈’部,就露出一条细细的白色嫩肉,柔嫩饱满,鲜得能让人的眉毛飞起……
    一家人在大普陀岛住了十几天才离开,然后又去明州周边的乡村镇子走了十来天。
    舟山岛上是沙滩,明州这边的却是泥滩,大片大片的滩涂,蕴藏着丰富的海产。
    他们一家人走到渔村里去住了两三日,每日跟着渔民去滩涂上挖泥螺,掉跳跳鱼,捉爬的飞快的白玉蟹,挖隐在海泥深处的蛏子……
    朗哥儿和长安甚至跟了一艘比较大的渔船出了一天海,体验了一把渔民出海打渔的生活。回来之后,两个小子连连叹息着打鱼不容易。
    江夏放下心来,与徐襄交换了一个会意的眼神,孩子们毕竟从小生活优渥,体会体会生活不易,还是很有必要、很有好处的。
    这一日,徐襄带着江夏在明州府北边的一个水乡小镇,这里离着绍兴不远了,同样有秋收后酿酒的风俗。而且,每年酿酒之前,都会将前一年酿制的酒打开来,参加镇子上办的一个品酒会。
    届时,周边的镇子、甚至县城的酒庄酒肆,都会带了自己的新酿过来,由牛车载了,穿街而行,舀了酒,递给路边人品尝鉴定,参加品酒的评委一共二十人,没人一根银签子;围观的群众则每人一根竹签子,需花十文钱购买。待酒车游行结束,评委和群众评委将自己的签子投到各家的牛车上,根据得签多少评定当年的酒魁。还有酒榜眼和酒探花。得了名次的酒肆酒铺子荣光无限,这一年的酒水都能买个好价钱!
    这等热闹,在京城也是不见的,既然遇上了,自然不想错过去。
    于是,徐襄和江夏带着孩子们特特地在小镇上住了两日,等待一年一度的品酒盛会。
    终于到了这一日,天公作美,抬头就看见一轮红日。镇上的人们热情的很,丝毫不亚于过年的兴头,一大早就扶老携幼走出家门,来到镇子上唯一的一条长街两旁。这里早就有好些个小摊小贩等着了,卖圆子的,卖蒸糕的,卖肉馅儿馒头,卖馄饨肉燕的……五花八门、各种各色,吆喝声长长短短,抑扬顿挫,热闹成一片。
    徐襄对江夏一笑道:“亏得那老苍头提醒,若是吃了早饭来,看见这许多吃食,孩子们怕是懊悔得狠了。”
    江夏笑笑道:“有这个机会,咱们也跟着尝尝,好些个与京城不同的。”
    夫妻俩带着孩子们一边走,一边买各色小食细细吃着,来到之前就定好了座位的茶铺子,就在门前的棚子底下占了两张桌子。
    一时喝着茶吃了点心,长街东头猛地响起一阵擂鼓声,咚咚咚鼓声传过来,街面震动。原本一派闲散人们仿佛接到了军令的战士,齐刷刷起身,走到街道两边去,挤挤挨挨地寻个空地站好了,然后抻着脖子往街头上看过去。

  ☆、1160。第1160章 品新酒,选花魁

曦儿站在早就摆好的椅子上,比路旁的人高出去半个头,恰好能够远远地看过去,看街道两旁景象,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来:“这才真真是,人人翘首以盼呐!”
    与她站在一处的启娘也跟着笑起来,又有些羞涩地掩了嘴道:“我看着,实在是像咱们家养的大白鹅,一个个把脖子伸那么长的!”
    两个小女娃小声嘀咕着,她们周边围着的都是自家兄弟家人,倒也不必担心被人听了去。
    江夏与徐襄站在一处,就在两个小姑娘的身旁,自然听到了这细细的嘀咕声,互相看看,忍不住跟着笑了。难怪孩子们这么说,看人群齐刷刷一致的动作,孩子们的描述还真是形象!
    没等多久,当先一辆牛车缓缓驶过来。
    之前只是听闻,等真的见了,江夏也被震惊了,第一辆驶过来的牛车上,自然是那一面大鼓,可除了大鼓和擂鼓的鼓手外,竟然还站着四个浓妆艳抹的年轻女子。
    其中两个女子穿着华丽的锦缎袄裙,佩着蛟绡纱披帛,梳高髻,戴着大朵的牡丹花,脸上刷的雪白,画了浓黑的眉和殷红的樱唇,额间还贴了花钿,两鬓也贴了花黄……一派富丽堂皇,雍容华贵,竟是,模仿前唐盛装!
    另外两名女子明显尚在稚龄,身子容貌还未张开,青涩涩的犹如刚刚长出来的青涩小桃儿,却也梳了髻,戴一顶小小的单薄的杏花冠儿,花了浅淡粉嫩的妆容站在牛车上,竟让江夏恍惚中,仿佛看见了两个童婚的新娘一般!
    正怔忡间,耳边听得不远处有人大声道:“今儿这两个花魁还罢了,两个小娘子却是极好的,过上两年,绝对能出息了!”
    江夏怔怔地回头看过去,却只能对上身边的徐襄的目光。
    徐襄揽着妻子腰肢的手臂略略一紧,低声道:“那是花楼里出来的,每年品新酒的日子,也是选花魁的日子……只不过,那个要到晚上,在某个花楼中举行!”
    江夏晃过神来,惊觉道:“孩子们……”
    徐襄抬手止住她的话,不以为意地笑笑,宽慰道:“这有什么,不晓事的才容易让人诓了去。都见识见识,没了新奇之念,那些地方,自然也就不会去那等地方荒唐去!”
    这话似乎有些道理,江夏也赞同。许多事情都是这样,堵不如疏。
    只是,她俯就徐襄耳畔低声道:“咱们闺女跟着……”
    徐襄却嗤地一声笑了,目光闪闪地看着江夏,低声道:“你知道的见过的少么?又有什么妨碍?怎么到了闺女身上,就这般谨慎了?”
    江夏愣了愣,随即也跟着低声笑了。
    徐襄说的还真是大实话,她自己想来是百无禁忌的,就是花楼青楼,她穿了男装也去过的。反倒是牵涉到闺女,她竟落入俗套里去,也不由自主地小心地过分起来。
    夫妻俩低声说笑两句,江夏也放开了心胸,不再顾忌什么,只专心看一辆辆栽了漂亮姑娘的花车驶过来。不够,终究忘不下孩子们,中间也几次关注在女儿儿子们的表情上。曦儿和启娘年纪毕竟尚小,只是看着那花枝招展的姑娘们眼睛发亮,两颗头并在一处,嘀嘀咕咕地议论着哪个的妆容奇怪,哪个的衣裳好看……
    江夏听了一回,听着都是小女儿的话题,根本每人想到那些女孩子们的身份背景,于是也就放下心来。
    回头再看几个小子,长安和朗哥儿应该是懂些事了,却都大方坦然地看着,甚至偶尔还会互相笑着议论两句,并无不自在不自然的模样。小的几个还稀里糊涂的呢,也不晓事,江夏看一眼,就看着几个小的只是看热闹呢,于是也就转开了目光。
    陆陆续续过去十几辆花车,终于有人喊:“酒车来了!”
    于是一阵阵鞭炮声从街东头响起来,然后,载着新酒的酒车,终于缓缓而来。
    徐襄又在旁边给江夏和孩子们现场解说:“为首的就是去年的酒魁家!”
    话音刚落,第一辆牛车已经伴着一阵阵欢呼声,缓缓驶来。
    江夏也下意识地伸着脖子看过去,就见那就车上放着几个大大的木桶,还一边站着一个人,手中都拿着把酒提子,不断地弯腰从酒桶中把酒提出来,装了车辕两侧拜访的粗瓷碗里,路边围观的人,就随着那车子走两步,取了车辕上的酒碗咕咚喝了,咂摸咂摸滋味,再紧赶两步,将空碗放回到车辕上去。
    牛车走的很慢,提酒的人却一刻不停,随着车子喝酒的人也是动作流畅迅速,互相间并不熟悉甚至不认识,却一个个配合默契,完全不担心酒碗落下,或者没酒喝的尴尬!
    眼看那牛车缓缓驶到近前来,原本安安静静站在的朗哥儿却突然跑出去,迎着那牛车举起一只竹根酒杯来,那车上提酒的人也不在意,善意一笑,顺手将提上来的酒倾入朗哥儿捧着的酒杯里。
    江夏一愣神的功夫,朗哥儿已经接了酒跑回来,双手捧着那杯酒,送到她们夫妇面前。
    徐襄看了看妻子,伸手接了那竹根酒杯过来,也不用江夏接手,顺手送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