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

第549章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第549章

小说: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了产房,徐襄要了温水来,亲自洗了布巾子,替江夏擦拭了脸颊、耳后、脖颈,以及手掌手腕……
    擦脸颊时还没看出太大的异样,等他将妻子的手展开来擦拭时,整个人却如遭雷击,瞪着自己的手掌心愣住了。在原本柔软温润的掌心布满了一道道指甲印痕,有些已经掐破了皮肉,伤口不大,却格外血淋淋地刺得徐襄眼睛生疼。
    大半个时辰后,汤药熬好了端进来,徐襄亲自揽着妻子,一点点把药给她喂进去。
    喂完药,他从产房出来,神色镇定地吩咐人准备客房,安排顾青茗夫妇和江齐夫妇去歇息安置。转回头,才看见朗哥儿和迅哥儿还静静地候在外屋里。
    “爹爹!”迅哥儿低低地唤了一声。
    徐襄扯了扯嘴角,挂上一抹笑意,伸手拍拍长子和次子的肩头,道:“你们娘亲给你们添了个小兄弟,这会儿累狠了睡着了,你们且去安置吧,明儿再过来见你们娘和兄弟吧!”
    迅哥儿还想说什么,却被朗哥儿拦住,两兄弟躬身应着,告辞回去。
    一出屋门,迅哥儿就低声道:“大哥,娘亲睡着怕甚,我就是想进去看看……”
    朗哥儿的眸子在夜色中明暗不定,只淡淡道:“知道你挂记娘亲,可这会儿不是你任性的时候。若是咱们进去惊扰了娘亲休息,岂不是不美?还是听爹爹的,明儿再来看娘亲吧!”
    哥俩嘀嘀咕咕说着话,渐行渐远,回各自院子安置了。
    徐襄站在堂屋里,盯着堂前的灯影子默立片刻,才缓缓转身,往里屋去了。
    江夏安置在暖阁中,小小子交给了早就备着的奶娘,带着安置在西套间,徐襄则仍旧住在卧房中,与江夏的月子房只隔着一道碧纱橱,两处有什么动静都听得清楚,即便夜里有丫头婆子值守,徐襄却仍旧起来两回。
    第二天临近巳时末,江夏才恍恍惚惚睁开眼睛,一看米色精绣着卷草莲花纹的床帐子,还有一刹那地怔忡。
    眨眨眼,再眨眨眼,她苍白的脸上,突然绽开一个欢欣的笑来:还好,她还在这里。

  ☆、1136。第1136章 吃货属性

这一次,江夏挣扎着用针,只为了顺利生产保全孩子,她的身体终究是损伤的大了些,于是借口新年,孩子的洗三礼就没有办。只是,徐襄江夏此等地位,赶着上门送礼的人仍旧壅街盈门。
    索性有红菱姑姑和张守信带着长贵长福在前头应对,江夏安心地坐月子,徐襄每日里大多时候也在房中陪着她。从她第二天醒过来,孩子们每天都过来看望她。
    因为坐月子,不用见外客,也不用出入往来,江夏这个春节过得特别清净,仿佛一眨眼,除夕过去了,元日也过去了,就来到了元夕。
    元夕算是这个时候的狂欢节,免了宵禁,彻夜不歇的,承天门前的灯山、火龙,门前街的各色彩灯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门前街两旁廊下,奇能异术,歌舞百戏,粼粼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又有蹴鞠上竿,倒吃冷淘……孩子们自然是早就盼着了。
    江夏已经恢复了许多,恶露也早就绝了,半个月上,基本就能在屋内自如行动了。
    元宵这日一早,江夏看着期期艾艾想说又有些不好意思的孩子们,忍着笑吃完早餐,江夏就撑不住挥手撵人:“让小厮和丫头们仔细着,务必护周全了就成!去吧,去吧,尽兴玩一回去!”
    她这般开通,孩子们欢喜雀跃的同时,想起娘亲和小弟,难免又有些不好意思。
    特别是长子徐朗落在后头,郑重对父母道:“爹娘放心,孩儿会好好招呼弟妹们,妥善周全的。”
    徐朗虽说只有十岁出头年纪,但自小就被江夏带着南下,之后出京也不止一次,江夏又用心让他多经世面多见识,出门行至、街市商贾没有不知道不熟悉的,完全与那种娇养的高门公子不同。他说照应弟妹,倒不是虚话,江夏自然放心。
    “嗯,将他们交给你,我很放心!”
    徐襄也一脸温和道:“咱们府上的灯棚早就扎好了,你二舅舅母一定会过去的。两个妹妹毕竟年纪小,你也别只随着迅哥儿贪玩,先去棚子里给你舅舅舅妈见个礼,看完灯山火龙,再去逛灯市也不晚。”
    朗哥儿恭敬应了,躬身行礼告退而去,吩咐安排车马人事,并亲自查看,早早地为弟妹们出门做准备去了。
    江夏回头看看徐襄一派安稳模样,笑着问道:“今晚真的不去承天门?”
    每年元夕,皇上都会在承天门上赏灯,百官相随,与民同乐。往年,徐襄都是去承天门陪着皇上赏过灯,看完火龙之后,再过来与妻儿会合的。这一个春节,徐襄这位堪称劳模的内阁,居然请了病假,连元日朝拜都没参加,这元夕灯会再不去,难道过完元夕开衙上班也不去?
    徐襄不以为然地笑笑,拿了一件大裘斗篷给妻子披上,含笑握了妻子的手,道:“不是告了假么?……这许多年,你我二人为这俗务所累,难得清清静静过个节。你来!”
    徐襄虽说生了一副俊俏风流模样,却因为夫妻两人都忙,竟鲜少有这般小情趣的时候。
    江夏微微惊讶着起身,跟着徐襄往外间里去。江夏心中难免升起一抹惊异和好奇,还有那么一点点兴奋的小期待,眼睛都抑制不住地亮了些。
    一走出里间,江夏就愣住了,堂屋里居然抬进来一乘小巧却绝对严实的暖轿。四个粗壮的婆子见到他们出来,立刻曲膝见礼。
    “奴婢们见过老爷夫人!”
    江夏愣怔怔地抬手叫起,一边回头看向徐襄,“你这是……”难不成,他要抬了自己出去赏灯?
    徐襄一脸笑意,却不答话,只扶着江夏上了轿,放下轿帘子来,又亲自俯身把帘子的搭扣系上,这才退开一步,抬手示意。
    四个婆子无声地应着,缓缓抬起暖轿,稳稳当当地出了屋门。
    “徐……爷,你这是……”江夏满心疑惑地想问,只是话出了口,却问不下去了。
    好吧,他还能把自己卖了不成?且安心等着看吧!
    江夏不能掀轿帘子,问也没人答应,自然不知道往哪里去。只觉得,自己坐在温暖又狭窄的暖轿中,晃晃悠悠,七绕八拐的,她都快被憋闷晃悠地头晕了,轿子才终于落了下来。
    然后,轿帘子一掀,江夏才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来到了后园子的听风轩!
    只是,听风轩中早已重新做了布置,进门两侧摆着数十盆牡丹、茶花,鲜花似锦。江夏满眼惊讶地看着这壕气十足的铺设,颇有些哭笑不得——他这是把家里的花窖都搬空了么?
    婆子们已经退了下去,徐襄就站在轿前,含笑牵了江夏的手下了轿,却不去欣赏一堂似锦鲜花,而是精致走向楼梯,上了二楼。
    屋子里少了地龙,屋角又放了几个熏笼,偌大的房子里半点儿寒气也无,只觉得温暖如春。
    短短的十几个台阶,裹着大裘的江夏竟觉得有了些微汗。
    徐襄动手替妻子解了斗篷,丢给跟上来的丫头,然后牵了妻子的手,一路绕过楼梯口的屏风,走进去。
    “你……”江夏看着屋子中间偌大一张桌子,真正是出乎意料,因为桌子上摆着的不是什么鲜花、礼物,反而是一个紫铜火锅。她抬眼往另一侧的露台上看过去,果然,不出所料的,竟然看到有两个丫头已经生了炭火,眼见是准备烤肉了!
    江夏这回是真的笑不出来了,难道她在徐襄心中吃货属性如此鲜明深刻么?
    徐襄却仍旧一脸笑意,似乎根本没看到妻子眼底一刹那的小失望,仍旧引了妻子的手,一路走过去,来到桌子旁,伺候她坐在厚厚的锦褥软垫上,然后俯身在她耳畔道:“十余年,都是你照料服侍我,今儿,由我服侍你一回!”
    有他这一句话,江夏再去看桌上铺置的诸般物事、食材,才觉得有许多小细节不同,她心底一动,忍不住回头看向身旁的徐襄:难道,这一切,都是他亲手准备的不成?

  ☆、1137。第1137章 陪你一起

徐襄打开铜火锅的盖子,笑道:“用的是鳇鱼骨熬得浓汤,先喝一碗,暖暖胃。”
    说着话,盛了小碗奶白的鱼汤送到江夏面前,“年后送进来的鳇鱼,今儿刚剖开,尝尝味道如何。”
    这个时候,鳇鱼还不是太稀罕,辽河以北的河流湖泊里都有分布。只不过,因为运进京要耗费人力物力,故而,京城能够吃到鳇鱼的毕竟是极少的。
    江夏到了这会儿,那一点点失望早就不见了,有一种暖暖的东西在心底慢慢发酵膨胀开来,让她的喉咙都有些发堵。
    她垂眼,用调羹舀了鱼汤送进嘴里,抬眼对上徐襄满眼的期盼,忍不住就笑了:“好喝!”
    说着话的同时,眼角竟有些潮湿起来。
    徐襄欢喜的很,连声道:“好喝就多喝两口……喝完汤,咱们就下鱼片,还有鱼脍,也是你爱吃的。”
    江夏不知说什么,只能含笑点头应着。
    一会儿外头丫头们烤好了肉送进来,鹿肉、鱼肉等好几个品种。
    江夏还未出月子,加上哺乳,不能大量饮酒。徐襄因为旧疾,也一直少饮酒的。今日,徐襄却让人烫了一壶五十年的桃花春,一种如桃花般漂亮的陈酿黄酒,酒液澄亮醇厚,入口绵柔回味悠长。
    热热的酒斟在杯里,两个人都是一小口一小口地抿着,拼着难得的佳酿醇香,吃着热腾腾的锅子……
    连烤肉的丫头也退到楼下去,楼上只有徐襄和江夏两人。
    吃了些之后,徐襄干脆转到妻子这边来,与妻子一起靠坐着,悠悠地说起话来:“我有几年没休探亲假了,趁着今年朝堂平静,四边安稳,我就请了假,陪你回乡看看去!”
    两人都是临清出来的,但江夏对三岔镇和松林镇都没甚感情,相反的,倒是对住的时间较长的临清城有些怀念。
    江夏沉吟片刻道:“那就赶在清明前吧,也好祭扫一番。”
    当然,她更想的是去松林镇给贺氏上上坟,了解了贺氏的一生遭遇,江夏每每想起都忍不住唏嘘一番。有机会,就想多去看她几次,也算替夏娘尽尽孝心了。
    徐襄点点头,扭头看看妻子道:“沿路也看看春光,赏一赏春景……说起来,你还出去了几次,我倒是在京里不曾动弹了。”
    江夏扫了徐襄一眼,笑道:“想观光赏景也容易,你哪天致仕了,咱们就四下里走走去,我去到的地方也有限呢!”
    “嗯,那你我都要好好养着身子,争取到我致仕时,仍旧能够走南行北,看大好河山去!”说着话,徐襄下意识地揽紧了妻子的身体。
    此次生产,他最初并不知道那般凶险。只因着妻子医术精湛,又培育了石榴那等出色的,还由王太医邢夫人……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那一日,那许多人竟然都被调开了。每每回想起妻子当时自己扎针促产,他就觉得心仿佛被搁在滚油锅里一般。
    他竟连妻儿都保不住,位高权重,岂不都生了笑话?!
    沾了一点酒,夫妻二人相拥着低声说着话,不知不觉一起睡过去。
    连翘带着小丫头进来,将桌子和残羹剩炙都撤下去,又拿了薄被子给两个人盖了,这才重新退出去。
    江夏这一觉睡得安稳,直到日暮西山方才醒来。
    睁开眼,屋子里已经掌了灯。徐襄已经不在了。
    她起身,唤了丫头进来伺候她梳洗了。将身上滚得皱巴巴的衣裳换了去,重新换了一套玉色的交领小袄子,衬着十六幅锦绣月华裙,添了一件大红漳绒紫貂皮的立领对襟褙子,既应了节,又不会太过素淡。
    连翘替她梳了发髻,一边拿了支白玉如意簪来替她攒上,又捧了一盘子牡丹茶花上来,笑道:“夫人,今儿过节,您也挑两朵鲜花戴吧!”
    这个时代流行攒花,每每节日聚会,都会剪了应季的鲜花给女客们攒戴,有时候,男客们玩的热闹了,也会攒花。
    十来年过去,江夏也渐渐有些习惯了这个时代的审美,比如攒花,偶尔挑一朵戴,也不觉得怪异了。
    江夏含笑看过去,从几朵牡丹里挑了一枝魏紫牡丹,又挑了两枝粉色的十八学士。连翘替她攒上,一边道:“夫人,这么好的花剪都剪下来了,你何不再挑两朵,奴婢替您佩在衣襟上也是极好的。”
    “我却是不耐烦这些的……”江夏嘟哝一声,看着连翘眼里的不赞同,由不得失笑着,又挑了两枝一枝豆绿一枝赵粉的小花牡丹,两个攒起来也就一朵正产牡丹大小,“剩下的,你捧下去,给她们几个分了吧!让我带累的,你们也不得出去赏灯玩耍,让人去厨房里要一桌席面,也去吃喝热闹一番去。”
    连翘与木香东英一起欢喜着谢了赏,捧了梳洗诸物和花儿下去。
    江夏起身,缓步来到玻璃窗前,家里一大半人都得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