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

第520章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第520章

小说: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夏略略一颌首,转身从腰间荷包里取了半根烧过的艾条来,点燃,吹熄明火,然后给小皇子行灸……她的灸很特异,治腹泻不灸腹部穴位,反而让奶娘抱着四皇子,背部向外,她就在四皇子背后行灸。
    小儿肌肤娇嫩,撑不住太长太集中的行灸,只能隔得远远的,一点点起效。连续灸了大半个时辰,江夏才收了艾条,挺直行灸。
    大概是灸的起了效果,小皇子不再难受,竟不知不觉睡过去,这会儿放在床上,盖了小被子,也睡得安稳深沉起来。
    大兴帝和梁皇后皆自欢喜,客客气气随着江夏走出了偏殿,来到正殿上。正好,江夏的医药箱子也由人取来送进来。她从箱子一角取出一只青瓷细颈瓶子来,又要了一小盏大米汤来,从瓷瓶中倒出些许棕黑色药粉,米汁混合成团,放四皇子肚脐,再用绷带包扎,避免药物脱落。
    上了药之后,江夏又要了厚厚的两片生姜,放在小皇子肚脐位置,然后用艾条又灸了一盏茶功夫,以艾条之热力,助药性的扩散,起效。
    一番治疗下来,四皇子一直睡得很安稳,竟是半点儿没哭没闹。
    收拾了药箱子,江夏净了手从偏殿出来,向皇上皇后交待了几句,就告退离开了坤宁宫。
    之前,江夏离开时就叮嘱了太子,让学生们练习完毕就可以下课。她从坤宁宫出来,抬头看看西边天空中一抹落日余晖,径直往宫外去。在宫中甬路上,碰上匆匆赶过来的太子。
    尽管一脸焦急,额头一片细汗,太子一见江夏也仍旧立刻停住脚步,躬身见礼。
    江夏抬抬手,笑着道:“殿下不必担心四皇子,他的病情已经得到缓解,明后日再治疗两次,应该就能痊愈了。”
    此话一出,宋允立刻喜不自胜道:“真的?……呃,学生只是一时惊异,并非怀疑老师所言,还请老师不要怪罪!”
    “怪罪什么!”江夏笑着摇摇头,扶了宋允一把,“太子惦记弟弟,就去看看吧,微臣先行告退了。”
    说完,与太子拱手辞过,出宫回府。
    果如江夏所言,又两日,江夏行灸不断,隔日,小皇子肚脐用药换了一贴,此时,小皇子的腹泻已经基本痊愈,二便恢复正常,小皇子的精神头也足起来。
    进了四月下旬,临近麦收,出京分发种子、蚕种的江齐终于返回京城。
    京城附近养蚕并不多,而且下种较晚,江齐出京倒是正好没耽误;种子的发放也同样顺利。他借了当地县衙的力量,集合耕种田亩却家境贫寒的百姓,将种子按户按人口分发下去。他又眼看着蚕种萌发,种子也种到了地理去,这才放心返京。
    江齐这一去半个月,就是初离京时给她写过一封信,再后来竟是半个字的纸片都不见了。
    江夏隐约觉得有什么事情,但四喜客栈报上来的消息却是舅爷办差认真、考量细致……并无意外之事。
    转而,她又想,江齐毕竟是第一次给皇上办差,紧张之下,谨慎着些不错。而蚕种和种子的好坏,不是三言两语就能看到结果的,江齐要想做好,做得万无一失,少不得要多跑路多受累……之所以没给她写信,大概是太忙太累了吧!
    临近端午,江夏起了兴致,带着孩子们往西苑的土山上寻找端午节要用的草药。采摘之后,每个人亲手制成的香囊,送给父亲母亲和姐妹兄弟等人去。
    尽管只是个不高的土山,孩子们进了林子还是兴奋难耐,一个个追逐打闹的。江夏也不拘着他们,任他们玩去,只在限制时间内找到指定药材并带回来就好。
    这么连教带玩,到了申初时刻,江夏才下课出宫。
    回到家里,洗漱完毕,换了干净的家居服歪在榻上,准备与曦儿丫头亲近亲近呢,红菱姑姑悄木声地来到江夏身边,附耳低声道:“夫人,二舅爷回来了,下午就进宫复了旨,出宫径直回北新桥去了!”
    江夏先是一愣,随即对红菱姑姑笑着摇摇头:“他奔波一路,大概也累狠了,先回去打理一番,再过来也不迟!”
    说着,又连忙吩咐:“今日刚得的刀鱼,让枝儿取上几条……那东西鲜美肥嫩,清蒸就好,齐哥儿最爱吃这口!”

  ☆、1080。第1080章 天生贵人命

刀鱼蒸好了,又冷了,江齐却没有过来。
    江齐的小厮四喜过来跟江夏见礼:“大姑奶奶,我们二爷路上累着了,今日就不过来了,特地让小的过来给大姑奶奶告个罪!”
    江夏关切道:“你们爷怎么了,可要我过去给看看?”
    四喜眼中闪过一抹慌乱,连忙磕头道:“大姑奶奶不必担心,我们二爷也只是骑马累了,知道大姑奶奶疼他……嘿嘿,大姑奶奶就不必过去了。”
    “哦,”江夏淡淡应了一声,转眼扬起一抹笑,吩咐云香道;“将那份清蒸刀鱼和剩下的都让四喜带过去!”
    转回来又叮嘱四喜道:“回去跟你们二爷说,累了就好好歇歇,别紧着往我这边来。自家姐弟不用讲究这些虚礼。”
    四喜连连答应着,又磕了个头,才告辞离去。
    等人都退下去,连翘来到江夏身边,低声询问:“夫人,老爷回来了,在书房里看大姑娘的大字呢……奴婢让人摆饭吧?”
    江夏半垂着头似有所思,片刻后才道:“嗯,让人准备着吧,我也去前头看看。”
    第二日,早饭后不久,王嬛娘来了。
    木香还疑惑着笑道:“二舅奶奶怎么一个人来了?”
    江夏看了她一眼,没有搭话,只要了一件湖水碧的半臂披在身上,起身迎到门口。
    两厢里见过礼,江夏扶了王嬛娘进屋,两人在软榻上落座,王嬛娘笑着招呼人将两只筐子送上来:“这是我们爷带回来的通州樱桃,不比咱们自家的樱桃出息,个儿小,却胜在味儿还将就,大姐和孩子们尝尝。”
    江夏笑笑,挥手吩咐丫头下去洗了盛上来。
    待丫头们带了樱桃下去,江夏与王嬛娘喝茶说话。邢夫人昨晚就回了王家;江齐这一趟出去连着数夜未睡好,别是拿到种子后,更是好几夜没合眼地盯着,着实累坏了,所以没过来见人……
    江夏含笑听着,偶尔也问一句,王嬛娘一边说,一边看着大姑姐的表情不像恼怒的,这才暗暗松了口一气。
    过了一会儿,江夏替王嬛娘诊了脉,又做了一回产检,确定一切皆好,也就不留王嬛娘,让她回去了。
    江齐数日未归,既然回了家,又是‘累坏了’,她这个妻子就该在家里看护着,万一有什么不适、生病,也好尽快请人救治,难能真的在外头流连不回去的。
    到了下午,江夏就得了消息:二舅爷此次奉旨办差做的不错,得了万岁和娘娘的奖赏。二舅爷此次除了带回几篓子特产樱桃来,还带了一个女人回来……据说那女人是一家羊汤馆里的雇佣……
    女人?羊汤馆里的雇佣?
    难道是江齐一时糊涂,做了什么错事。将人带回来,也不好意思来见她么?只是,嬛娘的表情并没有生气伤心的意思,看着不像啊?以她对王嬛娘的了解,若江齐真的带了什么女人回来,嬛娘指定掩不住的呀!
    羊汤馆的雇佣……小食铺子里,很少会雇佣大姑娘做活计,难不成是俊俏小妇人?
    江夏知道空想无用,很干脆地交待下去,让人去营子镇查看种子的出芽情况,另外嘱咐一句:“听说营子镇有一家羊汤做的极好,初伏****要邀请几位好友一起吃伏羊,请他来见一见吧!”
    特权阶层嘛,吃个伏羊就把老板子请来也是正常。当然了,见一见,尝一尝手艺合适不合适,不合适另外换人也正常,谁让姐如今也称得上特权呢?何况,还是给银子不含糊的特权?
    不得不说,难得行使一回特权的感觉,江夏内心里还是觉得很爽的!
    当然了,北新桥那边也很快传了个消息回来,江齐带回来的‘女人’,约摸四十余,既不是漂亮小姑娘,也不是美貌小妇人……
    无缘无故地带一个半老的妇人回来……就有些奇怪了。江夏按捺下心头的疑惑,耐心等那羊汤馆子的人过来。
    一转眼,四月中。民女采选也进行完第一轮。
    淮安府送上来的两名女子顺利过了初选,会合了其他二百多名女子,一起入西苑,由宫内姑姑教导礼仪规矩,等待皇后的复选。只有经过复选的女子,才能被指婚宗室、官家子弟,或者充斥后宫。
    淮安府的两名女子被安置在了一起,两个人收拾完毕,其中年纪较小的李秀容就有些待不住了。
    “菀娘姐姐,咱们出去走走呗?”这里可是皇家宫苑,即便李氏秀容这样的官家女,也从未见识过的。“听说这里可大了,说是走一天都走不到头呢!”
    李秀容父亲是淮安府同知李兆清,秀容也算是官家女。但进京采选,小小的同知就不够看了,特别是经过了残酷的初选后,这个聪明的小姑娘已经看清楚了,家中的助力是指望不上了,接下来她想要出人头地,只能靠自己了。
    好在,这个小姑娘也不是什么跋扈性子,之前就与同屋的人相处融洽特别是与同是淮安府出来的刘菀娘格外亲近。李秀容年方十五,刘菀娘略大些,已经满了十八岁,因为年纪大,又性子沉稳,对李秀容也一向很是照顾和爱护。
    初入皇家宫苑,刘菀娘却不像秀容这般兴奋,她按了按秀容的肩头,温和道:“既然进了宫,指定会有人过来摆布咱们,且等等吧,别来了人点名咱们不在,就不好了。”
    秀容心里失望,却知道好歹,也不再任性。只好奇地看着菀娘道:“之前姐姐进京波澜不惊也就罢了,怎么进了宫苑还能这般沉稳,难道姐姐一点儿不想看看皇家宫苑什么样子么?”
    菀娘眼底闪过一抹暗色,却执了秀容的手,微微笑道:“咱们是来参选的,等选上了,哪里看不得?何必急在这一时?”
    秀容怔了怔,突然一笑道:“姐姐生成这般,天生就是贵人命,难怪半点儿不着急!”
    菀娘脸上的笑却是一滞:天生贵人命么?若是可能,她倒是希望没有这张脸……算命先生就说她命格太过贵重,克父克母,注定了出身就遭横祸,家破人亡。

  ☆、1081。第1081章 亲手

江夏再得到消息时,江齐带回来的女子已经不在江府。
    等营子镇擅做羊汤的马老板带进京,江夏所知也不过是个模糊的消息:直隶女子,年幼被拐去了湖广之地,十余载方脱身回到家乡,却没想到家里已经没了人。
    听完马老板的话,江夏没有多言,又随便问了几句话后,就给了他十两银子,将他又送回营子镇去了。
    能够说出那一番话,江齐或许还会怀疑一番,江夏却立刻就确定了那个女人的身份。却原来,江齐回京后一直不肯来见她,是因为找到了自己的亲姐姐吗?!
    若不是她又跳出来,江夏都要忘了还有那么一个人了。好像叫灵芝吧?随母姓,应该是刘氏灵芝?
    没想到,刘氏的事情没能疏远了姐弟情分,刘灵芝却要将十余载的姐弟情分给断了?
    江夏摈退身边的一众人,在听风轩,看着湖水枯坐了整整一天。临近傍晚时分,金乌西坠,徐襄就要下衙,孩子们也要下课的时候,江夏终于走出听风轩,寻出一只暗沉的大漆小匣子,唤进东英来:“送去北新桥,亲手交给江齐!”
    既然夫人吩咐亲手交给江齐,东英执行起来就丝毫不会打折扣。
    她到达北新桥江家后,按照惯例请见,见到的却是二舅太太王嬛娘。
    东英没有将匣子交出去,只道:“我们夫人让奴婢过来传个话儿,端午节的粽子,那边府里备着了,让二舅太太不必再费心思。另外,这几日,天儿渐渐热了,二舅太太早晚注意加减衣物,万勿疏忽了!”
    王嬛娘站着听了,含笑应着:“让大姐费心了。”
    又道:“劳烦姐姐跑一趟了。”
    说完,拿大荷包赏了东英。
    东英接了荷包,恭敬致谢,辞了出来。
    只不过,等她出了大门一转眼,人已经绕到后园子旁,翻墙而入,径直寻到江齐的书房中。
    书房中,紫金狮形兽香炉中燃着香,烟雾袅袅处,江齐捧着一卷书,脸色憔悴,眼底发青,目光呆滞空泛地望着虚空中的某一处,显然注意力不在手中书册之上。
    突然,江齐一个寒颤转回头,却见东英肃着一张脸,冷冷地站在他的书案前。
    “呃……你怎地到了此处?”江齐认出是江夏身边的丫头,下意识地就没了恐惧之心。安下心,问出话来的同时,他的眼圈儿已经红了。
    东英并不多言,只将怀中揣着的匣子取出来,放在书案之上:“夫人打发奴婢来,将这个亲手交给舅爷!”
    说完,并不等江齐说什么,身影一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