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

第503章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第503章

小说: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毛阔成起身劝慰:“娘,您老也别太感伤了。表姐虽说一番遭遇,却好在未落到那等腌臜地里去,又留了夏娘和越哥儿两个好孩子,若是表姐泉下有知,也能释然含笑了!”
    说着话,瞥了江夏一眼。
    江夏暗暗叹口气,伸手握住姜老太太的手,低声宽慰道:“老太太别伤心了,我娘活着时虽说受了不少苦,却也算平静宁和,并没有多少恼恨……”
    姜老太太摸摸眼,看着江夏嗔道:“怎地还叫老太太?”
    江夏微微一滞,起身,走到姜老太太面前,跪下去,叩头道:“舅姥姥在上,请受夏娘一拜!”

  ☆、1044。第1044章 齐哥儿相亲

四月初六,毛阔功带着老母妻子,一起踏上了南下赴任的行程。
    江夏带着毛瑞霆毛瑞震哥俩,送走了毛家三人,推却了已经到任的梁二的挽留,启程回京。
    赵宝儿谋算的很好,替梁二调任紫荆关守将,她却暂时被靖南王妃留在了京里,因为靖南王妃提出,留下妱娘和昶哥儿在京中,由她抚养教导。赵宝儿一时舍不得孩子,就暂时羁绊住了脚步。
    江夏得了信儿,也就只剩下叹息了。真不理解,那么多婆婆究竟为了什么,怎么就那么爱跟儿媳妇较劲呢?好好地母子母女,你为什么非得把人家分开来呢?又受了累还不落好,为了什么呢?难道真的只是为了让儿媳妇难受?
    带着孩子们匆匆回到京里,赵宝儿第一时间赶了过了,向着江夏落了一回泪之后,还是决定留下孩子,一个人陪着丈夫去紫荆关赴任。不为别的,只因为她从靖南王妃身边人那里得知,靖南王妃正想着替粱嵘纳妾。
    虽然粱嵘有俩个通房丫头,却一直未纳妾,这让靖南王妃很有些不满。
    江夏心中暗暗发寒,却没办法做什么,只宽慰赵宝儿:“你且放心去,我经常过府里去,会想办法照应着孩子们的。”
    靖南王和靖南王妃在西南边陲生活二十多年,都有比较严重的风湿痹症,而且,靖南王还有数处旧伤,自从到京之后,就延请江夏定期过府为他们诊治调理。故而,江夏才有这么一说。
    赵宝儿红着眼连连点头:“母亲和我四哥也都如此宽慰我,让我自管放心去……”
    看着哭的红鼻子红眼的宝儿,江夏叹息着将她搂住轻轻宽慰,心中却在暗暗叹息着,靖南王妃如今形势下,不是该与赵家交好么,怎么反而好像特意地给赵家下面子呢?这中间有什么她不知道的原因么?
    四月十三,赵宝儿再不舍,也终于还是离开儿女,离京往紫荆关去了。
    小鱼儿已经出了月子,亲自与江夏一起出城相送。
    看着赵宝儿的车子越行越远,江夏叹息着道出了自己的疑问,小鱼儿瞥她一眼,冷笑道:“……不过是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罢了!”
    说完,转身登车。
    江夏默默地跟着登车返程,心里大概确定了一个猜测:靖南王被召回京,云贵川陕将领、官员大批调动更换,靖南王大概是心惊害怕了,这才主动与赵家疏离,以消减大兴帝的猜忌。
    唉,为官不易,伴君不易,只可怜了赵宝儿母子们,被迫分离,成了政治博弈的牺牲品啊。
    好在,四月末,大兴帝关于靖南王府的安置旨意颁布下来,靖南王多年镇守西南,战功赫赫,却毕竟上了年纪。皇上体恤靖南王年老体弱,特召回京颐养。靖南王世子梁峥升任大理寺卿,加授太子少傅。也就是说,从立国开始就在西南驻守的靖南王府被削了兵权,成了京里的光杆王爷。
    处置落在了实处,尽管仍旧不好受,但总算让靖南王府暂时安了心。
    紧接着,五月初,皇长子宋允被立为太子。进一步安定了朝廷人心,也让靖南王府更加安心了些。既然自家外甥被立成太子,至少说明,皇上对靖南王府还是信任的。
    尽管靖南王府上空的警报暂时解除,赵宝儿和儿女的分离却既成事实,暂时无法改变了。
    五月底,郑氏去世满了一周年,江夏得了旨意,重新恢复御书房的授课。
    同是五月底,丽贵人生下皇三子,被封为丽嫔。
    而皇次子的生母容妃裴芳卿也再次宣布怀了龙种。
    齐哥儿已经回京任职近一年,却没有住在徐家,而是住在了国子监那边的江家宅子里。
    江夏安顿了种种之后,开始操心张罗起齐哥儿的婚事。
    六月初六,天贶节,又称翻经节。就是每年入夏后,晒经晒书的日子。
    这一天,京城内外有请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小住的风俗。
    她恢复了差事,也算是除了服,家中不再避讳,就在后园子里设了宴,请了京里来往走动的夫人姑娘们,过府赏荷。后园子的荷花开的正好,红菱和鸡头米恰逢成熟收获,年长的夫人们在听风轩里吃酒听书,小姑娘们却纷纷登了小舟,往湖面上去,采鸡头米和菱角去。也有性子沉静的,就坐在船舷上架个钓竿垂钓……
    长乐已经十一岁,与只小了半年的韶娘玩在一处。王太医家的小女儿王嬛娘刚满十六岁,性子活泼,却大方知礼,自从上船就一直跟在长乐和韶娘身后,尽心尽力地照看着两个小姑娘。
    林郦娘的长女翎娘也十五岁了,生的极为清丽,待人接物继承了林郦娘的爽利热情。
    这两个姑娘都是江夏比较中意的。只不过,之前越哥儿与裴芳卿那一段,让江夏对裴家多少有些忌讳,故而,看向裴翎娘的行至言谈中,就多了些审视。
    翻经节,晒书晒箱底的日子。自然也要有相应的活动才算应景。
    这一日衙门里放假,齐哥儿带了毛瑞霆、毛瑞震哥俩,还有朗哥儿、长安、昶哥儿等小小子,在玉兰阁那边的空地上,搬了好些书在那边晾晒。
    毛瑞震年纪小,正是对男女情事懵懂好奇的年岁,觑着远处湖里几艘小船上的姑娘们,回头贱兮兮地戳戳齐哥儿和自家二哥:“你们看好哪个,我去给表姐说去……哎,小齐哥,你看那一个穿藕色衫子垂钓的怎样?”
    齐哥儿多少明白姐姐的心思,也知道自己年龄不小了,到了该议亲成家的年纪,倒也不排斥,只目光扫过去,却是认得瑞震说的那姑娘的,不是别人,正是裴家二房的姑娘裴翎娘。
    当初越哥儿月裴芳卿那段公案,齐哥儿是知道的,对裴家半点儿好印象也无。再看这位裴家翎娘姑娘生的竟然有两三分与裴芳卿,如今的容妃娘娘相似,他登时没了兴致。虎着脸瞪了瑞震一眼道:“休要胡言。我的婚事自然有姐姐为我操心做主。”
    这话一出,别说毛瑞震,就是毛瑞霆都忍不住笑了。
    齐哥儿被这哥俩笑的有些着恼,正想转身进屋,却听得那边假山后一阵喧哗,齐哥儿一扫,才发现,朗哥儿和长安几个小子都不见了。他挥手向毛家兄弟致意之后,屏息静气地往假山那边走过去。

  ☆、1045。第1045章 晒经

假山中间有一个很隐蔽的通道,掩在一丛翠竹后边。齐哥儿放轻脚步,从通道里穿过去,刚走了没几步,迎面正好遇上朗哥儿引着两个少年从另一边过来。
    那两个少年都在十多岁年纪,衣着尊贵,竟然是封为太子的皇长子宋允和睿王世子宋谆。
    看到这两个少年的第一时间,齐哥儿心底第一时间冒出一个疑问:不是说这两个不和么?怎么一起过来了?
    第二个念头就是暗道朗哥儿还是太小了,在外人面前也不知掩着盖着,这么隐蔽的地方,哪里好随便让人知道!这暗道可不仅仅是好玩,更不是凑巧,这里边可是隐着一个暗道,直通湖底的一个冰室的。平常是姐姐储存精贵药材的地方,但家里人都知道,这也是关键时刻藏身避险的所在。
    淡淡地瞥了朗哥儿一眼,江齐略整了一下衣襟,恭恭敬敬躬身见礼:“微臣见过太子殿下,见过睿王世子!”
    一遇上江齐,宋允脸上闪过一抹意外后,随即调整了神色,在江齐弯腰行礼的同时,就上前一步伸手将他扶住:“小江大人不必多礼,听说老师府中菱角熟了,我们兄弟过来凑个热闹。”
    宋谆也笑嘻嘻附和道:“小江大人别声张,我们兄弟可是偷偷溜过来的。”
    江齐看了一眼后边跟着的内侍护卫,确定这两个虽然打着‘偷溜’的旗号,怕是没有真的瞒人,也就不多置喙,只垂手应了,转身从山洞里退了出来。
    与其让几个少年四处乱撞,不如他耐着性子陪上半日,省的冲撞了哪个,让姐姐难为。
    率先从山洞里退出来之后,江齐就向丫头青柳打了个眼色,那小丫头是个机灵的,立刻垂首应着,匆匆往夫人那边报讯去了。
    得了信儿的江夏微微挑了挑眉头,露出一抹淡淡笑意来,既然那两个小子在翻经节撞上来,那就让他们应应景,晒晒经书去。
    那边宋允眼尖,瞅见匆匆离开的小丫头,心中一阵发苦:听说江太保在家里招待女客,准备给弟弟踅抹媳妇儿,他们哥俩一时兴起过来看看热闹,可那小丫头一走,自己哥俩就暴露了……想想江太保惩罚的种种手段,真是腿肚子往前转,恨不能转身就走啊。
    可显然,被江夏盯上的哥俩想走也走不脱了。江夏很快让人抬了两箱子经书来,吩咐齐哥儿带着几个小的翻经、晒书!
    宋允、宋谆哥俩一脸苦涩,却不得不乖乖遵师命,开始一册一册地将经书翻开,铺到湖边的几块大石上晾晒。
    眼瞅着六月的大太阳升起来,火辣辣的照着大地,两个小子没晒几册书,已经是一头一脸的汗,热的有些受不了了!
    正懊恼烦躁着呢,遥遥一个小丫头笑嘻嘻走过来,背着手询问:“夫人打发我来问几位。”
    一听这话,包括江齐在内的都一起规矩站好,垂首听着。若真的是个普通的小丫头,他们还能拿拿主子的款儿,可来的这个小丫头却是长公主的女儿长乐,被封为淮阳县主的,大兴帝也极宠爱的,哪里能随意得罪。
    长乐一脸无辜,笑嘻嘻道:“夫人问:热么?”
    这话一出,宋允和宋谆互相看看,宋谆苦着脸道:“热啊,热死了,求姐姐跟老师说一声,饶学生这一回!”
    长乐点点头,很乖巧地答应着。宋允宋谆哥俩脸上一喜,可惜笑容还没完全展开呢,就听长乐小丫头又脆生生道:“夫人让奴婢问几位一个问题,能答对上的,就能去阴凉里歇着了!”
    宋允和宋谆又互相看了看,一边心里打鼓,一边催促着长乐快说。
    “夫人问,太子一共翻了几卷经?”
    宋允下意识地张嘴回答,但张开嘴,却没发出声音,而是转过去看自己晒的书,好一会儿才磕磕巴巴回答:“六卷……不,七卷!”
    长乐看了朗哥儿一眼,朗哥儿笑嘻嘻地摇摇头。
    宋允恨不能冲过去按住朗哥儿的头,可长乐已经一笑,转而询问起宋谆:“夫人问睿王世子:你从第一个箱子里拿了几卷经?”
    宋谆刚刚趁着宋允回答不上来的时候,已经偷偷数过自己晒的经书了,正志得意满之际,却听到了完全不同的一个问题。他同样张嘴结舌,答不上来。
    结果,四个晒经的人只能继续苦哈哈顶着大太阳劳作,而没办法去阴凉里歇着。
    隔了约摸两刻钟功夫,两大箱书都晒完了,几个人才一边喘着气擦着汗,往廊下凉快去了。
    这时候,长乐又笑嘻嘻地走过来了,宋允宋谆一看笑嘻嘻地小丫头,就是一阵紧张。
    可是这回小丫头带过来的不是问题,而是凉爽爽的冰镇瓜果和一人一只冰酪碗子。宋谆第一个跳起来,冲上来端了一个冰酪碗子,拿着银勺子挖着就吃。江齐却笑笑,端了一碗递到宋允手中,这才与朗哥儿一起吃自己的一份。
    冰酪碗子小小的,瓜果也有限,几个热坏了的小子根本没吃够,眼巴巴地看着互相看着,最后将目光落在江齐身上。
    江齐笑着起身道:“太子和世子想必知道,天热不能贪凉,略缓一缓,微臣再去讨要才有希望!”
    说着话,江齐起身给几个人一人斟了一杯热茶。这茶是江夏配了专门搭配冷饮喝的,有驱寒暖脾胃的作用,几个小子很不情愿地一人端了一盏喝下去,又一人出了一身汗,但整个人却彻底凉爽下来。刚刚吃了冷饮略略不适的脾胃也暖和舒适起来。
    罚也罚了,应该给个甜枣吃了。
    江夏就拨了一艘棕棚小船过来,给几个小子玩去。当然了,让几个人上船,也好让齐哥儿就近看一看采菱角的小姑娘们。宋允宋谆哥俩欢喜起来,笑嘻嘻地就往船上去,几个小子刚上了船还没站稳呢,长乐带着妱娘,还有林郦娘家的雯娘也跟着上了船。
    “太子哥哥,我们不会水,夏姨不让我们自己个儿上船,说太子哥哥水性好,就让我们来跟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