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

第42章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第42章

小说: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株石榴是江夏与徐襄有一次出去逛街,见一老妇人卖树苗子,江夏看着不忍心买了一株石榴树回来,两个人一起种在后园子的。原本花匠说了,果树移植当年不结果。徐襄院子里的两棵早半个月都开花了,那边却一直没见花蕾,没想到,她今儿又去看,竟然见到挂了四五个花蕾,其中一个已经绽开了,火红火红的,漂亮的耀眼。
    徐襄抬眼看看她,只是微微一笑,却没有说什么。
    江夏也早习惯了他的少言,仍旧笑眯眯地拿了镜子梳子过来,开始给他梳头。
    若说江夏来到这里最大的长进,一是能够非常熟练地给徐襄梳头绾发了;二一个就是,经过徐襄徐夫子一丝不苟的教导,江夏已经能够熟练地算账记账打算盘,而且,原本就不错的一手字,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些日子,她放开之前的楷书,开始练习行草。那种放纵恣意,收放自如的笔触,每每让她沉迷不已,练习不辍。
    “又有什么新鲜事儿啊?”江夏一边给徐襄梳通头发,一边随意地询问。
    徐襄抖抖手中的邸抄,也自然地回答:“岭南出现了祥瑞,犀象生为白色……河南江苏两日大雨,河水暴涨,怕是有汛情……”
    江夏手指的动作一顿,道:“那边大雨,咱们这里可是好久没下雨了,有半个月了吧?”
    “四月十一,下过一场小雨,刚刚沾湿了地皮儿。今日已是五月初二,已经足足二十天了。”徐襄补充着,声音带了些沉重。
    眼瞅着就要收麦,这会儿是不希望下雨的。但俗话说,‘大旱之后必大涝’,谁知道,这一场旱情会发展成什么样?再接下去,会不会再洪涝了……话说,这个时代还是完全看天吃饭的,老天爷涝了旱了,不像现代,天气预报一说到下雨,就说妨碍交通出行不便,恨不能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大太阳……这个时代,旱了涝了,可是关系着千万百姓的生计,大旱或者大涝之后,带来的就是庄稼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然后就是饥饿、疾病、瘟疫横行……
    别看徐家家境殷实,短时间的小灾小害或许还不至于影响太大,但若是遇上大灾年,徐家也有可能抗不住。更何况,还有灾年起民变一说呢!
    江夏默然。就听徐襄又继续道:“若发生了汛情,势必有灾民北来,粮价飞涨……”
    “要买粮食么?”江夏问。
    徐襄微微叹息着摇头,道:“虽说临着收麦,但百姓极少能拿出粮食来卖。田地多的大乡绅倒是多有存粮,可他们消息也多灵通,知道有灾,自然不会把粮食拿出来卖。”
    “这样啊……”江夏应一声,手下动作麻利地将徐襄的头发梳顺,在头顶挽成发髻,用一支黄杨木云头如意簪子攒了。
    然后,扶着徐襄的肩头,歪着头看着徐襄道:“粮食不好买,若是能买一些药材,或许也能用上。比如一些治疗痢疾、温病的药材……”
    大灾之后有大疫,几乎是百分百确定的。
    特别是洪涝灾害,因为水源污染,更容易引发比较大规模的疫病流行。疫情来临前,若是能够储存下比较充足的药材,肯定挣钱……当然,若真是疫情流行肆虐起来,人能不能活命都难说,也顾不上挣钱了。
    这句话没说完,江夏就自己住了嘴,颓然摇头道:“这一句算我没说!”
    徐襄却转眼看向她,眼中透出一抹期许来:“你真的有治疗温病、疫痢的方子?”
    江夏眨眨眼,点头道:“没见病人,我也不敢打保票,但确实见过治疗温病疫痢的方子。”
    “嘿,太好了!”徐襄难得的兴奋一回,将榻几上的物品往旁边一推,铺下纸张,亲自磨墨,“那你就将所需方药写一写……说不定,这一次你能立下救世之功!”
    江夏看着他,跟看傻瓜一样。还救世之功?她才不当救世主,没看到那位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了么!
    坚决不承认是美色面前没有抵抗力,不管江夏心中怎样,还是乖乖地将防疫和治疗疫痢的药材都写了下来。

  ☆、90。第90章 麦熟杏儿黄

当然,她没有写具体组方,徐襄也没要求,只拿着那两页笺纸,满脸欣喜道:“此事算我欠夏娘一个人情,析文日后必还!”
    江夏看也不看他,只挥挥手打发他快走。
    相信男人的诺言,还不如相信猪会飞!以为她是傻的?
    徐襄穿了衣裳,拿着那两页笺纸匆匆去了。
    江夏心思一转,猛地坐了起来:济生堂原本就有一剂腹泻散,乃是百年独家秘方,名声很响。若是真的发生了痢疾流行,那腹泻散岂不是正好大卖?
    那些防疫和治疗疫痢的药材写下来,江夏再没过问。徐襄那一日匆匆离开之后,直到天黑透了才转回来,也没说去哪,江夏也没多嘴去问。
    第二日,江夏照旧早早起床,去花园子散步锻炼,顺带着看她的罂粟。徐襄也早早起床跟了来,两个人偶尔说上一两句,更多的时候只是并肩而行……这种很怪异的相处模式,江夏自己没怎么在意,看在旁人眼里,却是好一副鹣鲽情深,你侬我侬,情深似海。
    徐襄身体好了,秋闱是要下场的,这是徐家,乃是郑家舅老爷共同的希望。
    江夏斟酌着开口:“二少爷如今身体大好了,也该为秋闱准备起来了。我那算术也学了日子,记账算账已经都会了。二少爷也不能再分心,从今儿起,算术课就停了吧。……当然,我会自己多加学习,若有不懂之处,我会记下来,等二少爷有空了,就像二少爷请教。”
    之所以这般说,主要是徐襄这些日子教授江夏普通的加减乘除时,发现江夏学习能力极强,‘算学天赋’极佳,于是别出心裁地想着教她什么‘河图’‘洛书’,还说之后再教她什么‘周易’‘五行八卦’‘奇门遁甲术’……
    默默地甩一把汗,江夏想要的是挣多多的银子,交三五知心好友,悠游山水,纵情恣意的生活,又怎么会去学这些东西?别说她不是什么‘天赋异禀’之人,就是她‘天纵奇才,骨骼清奇’,她也不会苦逼地研究那些东西。
    好好地日子不过,大把大把的银子不挣,她疯了,才去学那些没用的东西!
    徐襄听她这一番话,就知道这个问题她想了不是一天两天,也难为她那么存不住事的脾气,能够按捺地住,找这么个清净的时间才跟他说起来。
    见徐襄默然不语,江夏也不多问,自动自发地将他沉默翻译成了默许。径直甩开徐襄,乐滋滋奔着那一株老杏树奔过去。
    麦黄杏麦黄杏,到了收麦子的季节,杏子也熟了,黄灿灿地挂在枝头,献上这一年最早成熟的果子。
    江夏抬眼看着沉甸甸压弯了枝条的杏子,跳了两下,没能够着,转眼看看微微倾斜的树干,三两下子将裙角拎起来,系在腰间,奔过去抱着树干往上就爬……
    徐襄缓缓地跟过来,原本温柔宠溺的目光呆滞了,瞠目结舌着,好一会子才摇着头,无声地失笑起来。
    他怎么忘了,不管她如何聪慧懂事,进退有度,终究不是那养在深闺人不识的高门贵女,她终究是生在乡村长在田野的村姑一枚。若是那父母疼爱宠溺着的还罢了,她却是年少失恃,有那等不通世事毫无亲情的父亲,又有狠毒黑心的后母苛待凌虐,她带着幼弟能够活下来,所经历的苦楚可想而知。爬树,或许也是……被逼出来的吧!
    正自思量着,徐襄就听到头顶传来女子欢快的呼声:“这杏子好吃了,你也尝尝!……喂,你扯起衣襟来接着,我给你掷下去!”
    徐襄低头看看自己刚上身的艾绿色湖绸长直缀,勾勾唇角,到底听话地扯起了袍角,腆胸抬头站成个包袱状……
    黄色的,半青半黄的杏子噼里啪啦地落下来,落进徐襄的兜起袍子里。当然,也有那失了准头的,打在他的肩膀上、胸膛上,甚至有一颗小青杏敲在了他的脑袋上,发出啪地一声脆响!
    “哈哈,对不住,对不住,不小心碰下去的,我可不是故意的!”树上传来江夏欢快地笑声,还有听着就不怎么真诚的道歉,怎么听着都有点儿幸灾乐祸的味道。
    徐襄左手交右手,替出一只手来揉揉额角,却并没有半丝火气,竟然觉得心情莫名地愉悦轻松,笑意溢满了眼底。
    江夏也不贪多,摘了二三十颗,就顺着树干滑下树来。
    落地站定,江夏咧着嘴笑笑,抬手拍了拍老杏树干枯粗糙的树身——小二十年没爬树了,没想到小时候练下的功夫还没完全丢了。
    “尝过了么?好不好吃?”江夏一边解开裙角,将褶子抚平,一边含含糊糊地问着。
    她的嘴巴里含着一颗杏核儿,吃的光溜溜了这才吐在手心里,笑嘻嘻道:“小时候,我就爱玩这个,凑三两个小孩子,每人三五颗杏核儿,挖个小坑,就能玩好半天。可惜,后来……”
    说着说着,江夏突然闭了嘴。她差一点儿说秃噜了,把‘有了电脑和手机’的话给说出来。
    徐襄却将她未说完的话,自动翻译成了‘娘亲病逝,度日艰难’,再看她脸色不复之前的欢快,现出一抹怅惘、甚至神伤来,就更是确定了自己的猜测,心底不由涌上一抹酸疼和怜惜。
    他不善言语,只抬起手,将她鬓角被树枝挂乱的一丝头发抚平,然后,又将她发间沾的一片杏树叶子捡下来,却没有丢,而是顺势握在了手心里。似乎,握着这一片杏树叶子,他也能够感受到她的体温、她的馨香……
    想起现代的种种,正自怅然出神的江夏被徐襄的动作惊醒,她的身子微微一僵,随即放松下来,只佯作不知,转头笑道:“走,我们回去做杏子派吃去!”
    又道:“哎,做水果派要用发面,我得赶着回去,你别急,慢慢走回来就好!”
    话音未落,不等徐襄回应,江夏就好像背后有狗追着一般,撒丫子飞奔去了!
    徐襄脸上的种种慢慢淡去,只看着那匆匆而去的背影,静静伫立,许久,那空旷的视野中又现出了一个窈窕的身影,匆匆而来。
    他垂了眼,将手心那片杏树叶子小心翼翼地放进腰上的一个锦绣荷包中装好。

  ☆、91。第91章 顾家四爷(2更)

那窈窕身影走得近了,却是碧玉匆匆而来,带着一脸柔软的笑道:“二少爷,二少爷,太太让人传话,说是今日姨太太带着表小姐过来看望,让你快些回去呢!……哎哟,二少爷,你这衣裳可是第一天穿上,咋就拿它兜了这劳什子……这汁水沾了衣裳可是洗不掉,好好一件衣裳别这么给毁了……”碧玉说着,就要上前帮着徐襄清理,却不防徐襄一转身就躲开了。
    “我知道了,你回去吧。”徐襄淡淡地吩咐一声,也不管碧玉如何,转身,往花园子的另一边去了。
    如同大多数宅院一般,徐府后园子角落也有个后门,只不过,那边的角门临着僻静的小河叉,出入不方便,故而很少有人从此出入。就是江夏这个在花园子里逛了无数遍的,也没有留意到一片茂密的竹子丛后边,还掩着这样一个去处。
    却说江夏奔逃开之后,就暗暗懊恼起来。
    真是越活越回去了,有啥大不了的,不就是替你拿个树叶子嘛,有啥大不了的?怎么说也是现代过来的,啥事儿没见过……没见过也听得多了吧?现代的男男女女,一夜情几夜情,完了谁也不认识谁的有的是,这才吸了几天没pm2。5的空气,还真把自己当古人了?
    鄙视了自己一顿,江夏很快做好了心理建设,也重新放松下来,招呼枝儿发面,准备做杏子派。
    过了小半个时辰,长贵捧着一兜杏子送过来,说徐襄临时有好友相约出门去了,江夏也只是觉得有些意外,却并没有多想。紧接着,又得了姨太太表姑娘要来的消息,她就更顾不上想徐襄去哪儿了。
    经过大姑奶奶徐慧娘省亲一回,江夏算是学了个精乖,这些生长在宅门后院的女人,大脑回路构造大概都与她迥然两样,那思维方式就更不是她这种人能够理解的了,她还是尽快找点儿事,把自己摘出去,躲个清静吧!
    有差事她能躲开,没有差事也要制造差事的精神,江夏很快就给自己找了个活儿,而且确定郑氏一定会答应她的活儿。
    因为,她顺嘴问了长贵一声,济生堂对面的药铺子可问着底细了?
    “来头不小呐!”长贵苦着脸点头,“说是东家是临清顾家呢!”
    “顾家?”江夏这个外乡人,一句话显出了自己的孤陋寡闻。
    “顾家?可是临清城东那个顾家?”芷兰这个土著民充分显示了她的优越性,“哎哟,姑娘可能一时没想起来,就是那个出了四个进士,出过二品大员的顾家。那可是咱们临清府的望族,别说一般富户乡绅,就是临清府的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