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

第36章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第36章

小说: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而,这马车出了门,就直奔这济生堂去了。
    江夏状似无意地与彤翎说起话来:“眼瞅着天就要热起来了,我那里有个很好的熏香方子,能够驱蚊虫,还能祛秽解暑。不知道这街上可有香料铺子?”
    彤翎年纪小,又是二等丫头,也少有出门的。听了这话,也只有茫然地摇摇头。
    马婆子倒是接过话去:“说起香料铺子,还是临清府的香料铺子好,那边码头大,南来北往的客商多有停留,这各色的货品也是极全的,别说普通的沉香、檀香,就是进上用的龙脑香、龙涎香也都能淘换得到。”
    江夏看着马婆子笑了:“马嬷嬷果然见多识广,只是这话说给我听,却是没用的。我今儿出来一趟,也就在街上转转,还去不得临清府!”
    马嬷嬷讪笑一声,抬手拍了自己嘴巴一下,笑着道:“看我婆子老糊涂了,只顾着卖弄了。姑娘去不了临清府,也能买到香料。南街上就有一家香料铺子,虽说比不得临清府的大香料铺子,却也算是不错了,一般的香料都有。就在大少奶奶娘家开的吴记当铺旁边。”
    江夏微微一怔,随即在心里盘算开来。
    赵一鸣就是在吴记当铺当的镯子,去赎回也还罢了,若是拿着大少奶奶给的镯子去吴记典当,传到大少奶奶耳朵里……

  ☆、77。第77章 一双银镯子

“嬷嬷是真的见多识广,有你这么一指点,不知道让我少跑多少冤枉路呢!”江夏笑语彦彦着,一边又带出一抹好奇道,“我来的时候短,倒是真不知道大少奶奶娘家是开当铺的?听着倒是家境极好的!”
    马嬷嬷眼中精光一闪,掩嘴笑道:“大少奶奶娘家的家境倒还殷实。说起来,上去三代,那会儿的吴家还是名动临清府的大商家,曾经小半个三岔镇的铺面都是他们吴家的。只是后来,吴家老太爷子孙繁茂,家业分散了,落到大少奶奶父亲这一房的,也就剩下一间当铺和一间南北货铺子了。”
    江夏点点头,转而对马婆子道:“劳烦嬷嬷与赶车的大哥知会一声,咱们先去香料铺子里走一趟,再去济生堂!”
    马婆子笑着应了,挑起车门帘子,探出半个身子去吩咐车夫。
    江夏就趁着这功夫,低低地叮嘱了彤翎一句:“只赎吧!”
    一边说着,江夏一边在心下盘算,昨儿赵一鸣将当镯子剩下的银两退给了她,约摸能有五两。加上在二房账上支出来的十两银子,赎镯子本金十两,利息一两五,还能剩余三两多,根据这些日子来了解的物价水平,不买贵重衣物,三两多银子也足够了。
    既如此,典当镯子的事儿就暂且放放,再找个机会吧。
    郑氏此次让马婆子跟上,就是对她不放心,她做的事情太多了,难免露了马脚。
    如此考量着,马婆子已经吩咐完车夫转回身来,笑着道:“姑娘说的恰是时候,转过街口去,不远就是了。”
    江夏点点头,旁边的彤翎帮着江夏整了整衣襟,准备下车。
    这天儿说暖和还不是太暖和,说冷也不冷了。彤翎一边替江夏整理着衣襟,一边在心里暗叹,若是正经主子,哪怕是夏日出门,也要有件披风的,更何况这初春时节,大概都要披一件一口钟兜帽斗篷的,可惜主子却只有进门后做的几件衣裳,看着光鲜,其实没什么贵重的料子……唉!
    江夏并不注意这个,只等着马车停了,魏嬷嬷率先下了车,江夏也随即起身下车。
    说起来,她也不是第一次坐马车了,现代时在一些景点也有载客的马车,只不过,现代的马车都经过改良了,用了橡胶轮胎不说,车厢也做了防震,比较关键的是,现代即使是马车,走的也是柏油路和水泥路,绝对没有这时候的黄土路和青石板街,这一路颠哒她,屁股都麻了!
    马婆子仍旧小意殷勤地伸手搀扶,江夏哪敢用她,笑着挥挥手自己踩着凳子下了车。
    脚踏实地之后,江夏轻轻吐出一口气,举目四望,就见这条南街并不长,并非她想象的东西街道,而是主街向南拐出来的一条小街,因着直通码头,故而这边车辆行人仍旧不少。而且,这边的铺子大都是外来物品,什么香料铺、南货铺等等等等。
    马婆子不容江夏细看,就出声提醒:“姑娘,进店里看吧!”
    江夏收回目光,点点头,跟着马婆子进了香料铺子。
    看店的是个瘦小精明的中年人,一见江夏进来,立刻笑着迎上来,操着一口浓重的江南口音道:“姑娘想买些什么香料?”
    江夏笑着点点头,一边抬眼看着小店的布置,一边道:“我要买几种香料装香囊,掌柜的看看……哎哟,我的方子大抵是落在车上了,彤翎,你去车上找一找。”
    彤翎应声而去。马婆子心中怀疑,抬脚就要跟了出去。
    江夏却及时开口道:“马嬷嬷,那方子中的香料我倒是记得几种,我说着,让掌柜的拿出来,你帮我看看吧。”
    她这么一出声,马婆子也不好再去追彤翎了,勉强笑着应了,只不时扭头往外看上一看。
    “零陵香,海州香薷,广藿香,苏薄荷,梅花冰片……”江夏一连说了七八种香料,那掌柜的忙不迭的将香料一一取出来,江夏就拉着马婆子看香料,不时地拿起一种询问马婆子一句,倒是让她无暇他顾了。
    这边几味香料看的差不多了,彤翎也从外头进来了,手里捏着一张素笺道:“姑娘的方子确实落在车上了,就是落的深了些,掉进车厢缝儿里去了,还亏得刘大叔帮忙才拿出来。”
    “好好好,知道你辛苦了,回头做点心给你留一份儿成了吧?”江夏笑着接了方子,展开来看了一遍,笑道,“亏得你拿了方子来,还有一味君药,名唤鸡舌香的,倒给我忘了。”
    那掌柜却在旁边为难道:“姑娘所要之鸡舌香,乃朝廷供奉之物,非我等乡野小铺能有之物!真是对不住!”
    “没有鸡舌香……这可难了,此方之中,鸡舌香为君,少不得呀!”江夏惋惜着,感叹着,最后买了一两薄荷,半两梅花冰片,一两广藿香,一两海州香薷,算起来花了三百六十五钱,那掌柜的为了拉拢一个新客户,还给抹了零头,只收了三百五十文。
    拿了几包香料,几人出了门,江夏三人复又上车,一路往济生堂行来。
    车上,江夏又跟马婆子说起三岔镇的各色铺面,马婆子颇爱卖弄,一说起来就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彤翎不动声色地将一对镯子替江夏戴上,那马婆子还扫了一眼,却也只当是江夏带着出门的,只撇了撇嘴,暗道了一声小气,出个门也只带一双银镯子。
    “济生堂到了,姑娘准备下车吧。”车夫在车前提醒,打断了滔滔不绝的马婆子。
    江夏抿着嘴一笑,道:“听嬷嬷说的有趣,入了神,竟没注意到马车停了。”
    略路一顿,江夏又道:“这一次来济生堂,就是想着给二少爷挑几样调补之品,我负责挑选了,嬷嬷周到细心,就劳烦嬷嬷看着他们拿货吧!”
    这样的而活计本也是婆子丫头们常做的事儿,马婆子自然无法推辞,只能点头应了。
    走进济生堂,迎面一副中堂,供的是药王坐虎针龙像,两侧悬着一副对联:采百药医疗百病,集千方广济千家。

  ☆、78。第78章 姐弟相见

一见江夏三人进门,不等小伙计招呼,从柜台后快步走出一个四十来岁清瘦男子来。
    “嗳哟,平大嫂子,今儿是哪阵风儿把您给吹来了?”
    马婆子侧了侧身,笑着道:“刘掌柜,您还不认得吧,这位是咱们二少爷屋里的……夏姑娘!”
    那刘掌柜一脸的笑微微一凝,随即转身对江夏深深一揖,道:“老朽不认得姑娘,多有失礼,还请姑娘勿怪!”
    对于这个能主动将枇杷膏滋的利润分红给她的掌柜,江夏多少还是有些感念的,这会儿也实在不至于因为人家不认识而怪罪什么。
    于是,江夏客气地略略曲膝道:“刘掌柜言过了。”
    赵一鸣闻声从诊堂中赶出来,老远就拱手跟江夏招呼:“夏姑娘!”
    刘掌柜顺势笑道:“一鸣也不早点儿出来,我不认得姑娘,差点儿失了大礼!”
    一鸣笑着道:“刘掌柜不用多想,夏姑娘虽是女子,胸襟却不输男儿,最是宽厚大度的,必不会与刘掌柜计较这些微小事的。”
    江夏也笑着道:“也是今日方与刘掌柜初识,日子长了,刘掌柜自然也就了解我的心性了。”
    三人相视一笑,刘掌柜和赵一鸣侧身,引着江夏往里走。就连最初对马婆子颇为热情的刘掌柜,似乎都忘了这个人的存在。
    一行人进了二堂,分宾主落座,有小伙计送上茶来。
    赵一鸣开口询问:“夏姑娘今日……”
    江夏笑着接过话来,道:“赵先生也是知道的,除了先生给二少爷开下方子外,我每日也做一些辅助汤食,为二少爷调养身体。此次来,我就是亲自选几味药材。刘掌柜和赵先生都是前辈,也知道用于吃食的药材,其品性与汤药所需有所不同,还望二位不要怪罪夏娘挑剔才好。”
    刘掌柜连连摆手道:“夏姑娘太客气了,需要什么,尽管开口,立时让伙计们去库房里取来,让姑娘挑选就是。”
    “刘掌柜如此,那我可就不客气了。”江夏拱手致意,随即就从袖口中取出一张笺纸来,彤翎上前来接了,双手举着送到刘掌柜面前。
    笺纸上罗列着一些药材名称,并不多,也就十几种的样子。刘掌柜扫了一眼,就看了个大概,也不是什么生僻药,差不多都是常用之物。于是很有信心地笑道:“库里都有的,这就让伙计们送上来。”
    说完,刘掌柜拱拱手,亲自拿了笺纸下去吩咐了,不过盏茶功夫,就有小伙计托着托盘上来,里边放的是江夏所需的药材。
    江夏起身一一细看过去,招呼了马婆子到跟前,一一叮嘱:“马嬷嬷,我说着每一样的要求,你受累记一下,然后看着伙计们去炮制了来。”
    这话在路上已经说好了的,马婆子自然没有拒绝的余地,点头答应了。
    江夏于是开始一味药一味药地讲述炮制要求:“白术去皮去柄,只留云头;茯苓去皮去红片去松根,还要去干净发黄生霉的片子,只留下纯白的云片;枣仁去皮壳,去秕子,去虫眼儿;胡桃仁去壳去皮尖去虫蛀发霉变质,只要净核桃仁;还有黑芝麻,去沙去土去枝梗去秕子……以上几种分别要个子货一斤,碾细粉一斤。马嬷嬷,可听明白了?要不要我重说一遍?”
    这么多药材一通说下来,别说没怎么接触过药材的马婆子,就是赵一鸣也不敢说一遍就记住了。
    江夏却也不着脑,又耐心地重新交待了一回,马婆子这才勉强记下来,磕磕巴巴地复述了一遍,江夏将其说错的地方纠正了一下,才算完全记住了。
    刘掌柜的招呼小伙计带着马婆子一起下去了,二堂中一时只剩下赵一鸣和江夏带着彤翎。
    “赵先生!”江夏起身拱手,“越哥儿的事未曾让太太知晓,刚刚多有无礼之处,还望先生不要怪罪。”
    赵先生也笑着起身,拱手回礼道:“无妨无妨。”
    说着,走到门口吩咐了小药童一声,转回来道,“姑娘且稍等,越哥儿这就过来。”
    果然不过盏茶功夫,就从门外进来一个七八岁的小子,穿着一身与药童相仿的青布衣裳,头上还戴着一顶青布小帽,生得眉清目秀,只是身形看着很是瘦弱,衣裳穿在他身上显得颇为宽大。
    江夏一下子站起来,疾步走上前,伸手握住那孩子的胳膊,上上下下打量着……
    那孩子怔怔地看着江夏,好像傻了一般,好一会儿才猛地扑进了江夏的怀里,哭着喊:“姐……姐姐……姐姐……”
    不知不觉,江夏已经是泪水淌了一脸。她紧紧地抱着怀里的瘦弱的小男孩,心一抽一抽地疼着,完全不能自已(yi)。
    好一会儿,姐弟俩才止了哭声,彤翎备了湿帕子递上来,江夏抹了把泪,又细细地替越哥儿擦了脸,一边哽噎着道:“小越不哭了,以后就跟着姐姐了,姐姐再不会让你受人欺负了……”
    “姐……小越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呜呜呜……”孩子一开口又忍不住哭起来。
    江夏将他揽在怀里,轻轻地拍着他的背,替他顺着气,好一会儿,待他哭的力竭了,江夏带他去屋角处洗了手脸,又拿了干净帕子替他擦了,这才拉着他的手在椅子上坐了。
    赵一鸣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离开了,彤翎刚才也被江夏使眼色溜出去,给越哥儿买衣服买鞋袜去了。
    江夏拉着越哥儿的手,倒了一杯温水递给越哥儿:“先喝杯水。”刚刚越哥儿哭的太狠,喝杯水有利于情绪缓和,也有助于体力恢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