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

第348章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第348章

小说: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界并不能影响江夏的工作,元宵节前一天,第二批孩子,又是十个送了来。
    调整三天之后,江夏进行了第二批接种试验。包括第一次接种失败的那个孩子,也进行了第一次的复种。
    这一批孩子出现的有极快的,第二天傍晚,就有一个出现了发烧症状,经过江夏询问,这个孩子竟然在很小的时候感染过一次牛痘,属于身体已经携带了抗体的。
    第一次不敏感的孩子,这一次也接种成功,却仍旧比其他孩子慢了一天,到第四天才开始发烧。
    半个月后,第一批孩子已经完全没了症状,连红疹的印子都几乎完全消退了去。
    这个时候,已经到了正月末,春风渐暖。
    天气晴暖的日子,好些人都脱掉了厚重的冬装,换上了相对轻便的薄棉衣。
    江夏也在正月最后一天,对已经经过了试验的孩子们宣布:“你们经过种痘,以后再也不用怕天花瘟疫传染了。”
    孩子们之前生病,不是不害怕,只是无力反抗。当得知自己其实获得了一种免疫能力后,都颇觉得意外的惊喜,却毕竟年纪小,多少有些懵懵懂懂的。
    然后,当听到江夏宣布:“你们从今天开始,学习识字读书,然后跟着学习辩药炮药制药。”
    孩子们终于欢喜起来。学着辩药炮药,以后就能做工养活自己,做好了,还能做大师傅……这个院子里也住着两个炮药师傅,都是江夏在临清时买回来的孩子里挑出来的,经过几年培养,他们都练就了一手极好的炮药技术,东家管着吃管着住,每个月的月钱还能拿五两银子呢!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能够过上这两人的日子,已经是他们能够想象的最美好的事情了。
    二月初一,大朝会日。
    江夏不用上早朝,却在早朝后立刻递了牌子请见。之后,递上了奏折,请求皇帝准予在京城推广种痘——种牛痘!
    看到江夏递上来的奏折,成庆帝精神为之一振,立刻让人宣太医院院判、副判、名医觐见,共同协商江夏提出的种牛痘。
    被宣来的就有王老太医。他这一次没有盲目相信江夏的提议,而是第一个提出疑问,种牛痘是否安全,与种人痘有何区别?
    江夏没有多言,只将之前做实验的报告拿了出来。二十例,皆接种成功,未出现接种致病死亡之现象。
    “那牛痘毕竟不是天花,江太医如何确定,种过牛痘的人,不会再被天花毒疫所侵袭?”另外一个太医开口询问。
    江夏看他一眼,又回头对上成庆帝,朗声道:“陛下,臣愿以身试之。”
    众人皆惊。成庆帝惊声道:“你也接种了牛痘?”
    江夏躬身答道:“是。”

  ☆、720。第720章 为朕分忧

成庆帝没有盯着江夏看了半天,却没有答应江夏的自请,转而看向其他几个太医,淡淡道:“江爱卿能够心怀百姓,为君分忧,实在是难能可贵。这样,朕看江爱卿所试二十人,皆已种痘成功,那就再让他们做天花染病试验好了……”
    说到这里,成庆帝回头看着江夏道:“江爱卿此举若能成功,将是惠及天下亿万百姓之福祉,朕希望能够尽快收到捷报飞传,届时,朕会亲自给江爱卿庆功!”
    江夏躬身道:“请陛下静候佳音!”
    正欲告退,江夏却听成庆帝又淡淡开口:“此次试验,事关重大,半分轻忽不得。”
    江夏微微有些讶异,正疑惑,成庆帝怎么突然改了口风……却听他继续道:“江爱卿一人难以令人信服,如此,刘续策刘爱卿,你就与江爱卿一起去办这件事吧!”
    刘续策,就是之前质疑江夏的那个人。
    一听成庆帝这番话,刘续策脸色大变,刷地灰白一片,哆嗦着嘴,好半天才哭咧咧地叫了一声:“皇上?皇上啊!”
    “怎么,刘爱卿不愿为朕分忧么?”成庆帝一句话说出来,堵得刘续策脸色灰败着,却再也说不出话来。
    “不,不是,皇上,微臣……微臣……愿意为陛下您分忧。只是……”
    不等刘续策的话说完,成庆帝就笑了:“朕就知道刘爱卿忠心可嘉。好,好,刘爱卿为朕分忧,朕也许你,等你凯旋而归,朕亲自为你庆功。”
    “臣,臣遵旨。”刘续策无可奈何,只能强撑着,颤着声音答应下来。
    成庆帝的目光又转向江夏:“既然是验证天花,自然要有一定染病的危险,你之前所用的去处临近居民多有不便,这样,朕暂且将阆苑拨给你使用。人、物,一应所需物品,比照之前之例,每日送进去。”
    江夏躬身应着:“臣需要准备三日,三日后,入住阆苑。”
    成庆帝毫不迟疑地答应下来,并叮嘱江夏,需要什么,尽管交待福宁福顺去铺排。
    江夏谢了恩,告退出来。王太医在旁边看着她,嘴动了动,终究没能说出什么来。
    两个领了任务的人告退,成庆帝也一挥手,将其他人一起打发了出来。
    江夏来到殿外,就与刘续策道:“刘大人,试验多有危险,若是今日就接种牛痘,刘大人就不会再有染病之忧了,在下要了三日筹备,就是想着给刘大人一个接种的时间……”
    “哼,何必假惺惺!”刘续策显然很是恼怒江夏折腾种痘,又要做什么天花染病试验……带累他也不得不涉险,这会儿再来假惺惺装什么好人?没有她生事,他能有危险么?
    恼怒非常,刘续策根本不想与江夏多待,冷斥一声,甩手匆匆去了。
    江夏站在丹陛之上,看着气冲冲里去的刘续策,心中百般滋味陈杂。
    “你个丫头,真的不要命了么?你本来已经寻到了治病之方,又何必提什么验证?那是致人死命的瘟疫,能随便试的么?万一染上病,不说死,就是活下来,面容也会被毁,到时,你就不怕被徐大人嫌弃了?”
    江夏转转眼珠,看向王太医,露出一片狡黠的笑来:“师傅,我对自己做的事情有信心,不会有生命危险。”
    见她笑的这般轻松,看不出半点儿勉强作伪痕迹,王太医心里也放松了些。说实话,天花太过恐怖,没有把握,谁也不愿意去碰触这个……
    看着江夏默然片刻,王太医也露出一抹鼓励的笑容来:“既如此,我就静候你的佳音了。”
    江夏咧嘴一笑,拱手一礼,辞了王太医和其他几位太医,转身,下了丹陛,扬长出宫而去。

  ☆、721。第721章 我来讨肉吃了!

王太医有二子三女。最大的长子十八岁,在京郊的西山书院读书,生性纯良,人品温厚。
    太医院的供奉有限,王家老少指着王太医一人的供奉度日,日子过得并不宽裕。
    自从江夏拜了王太医为师,她也并没有送什么金银,只是每逢节日,总会备上一份实用的节礼送过去。
    眼瞅着明儿就是二月初二了,江夏备了应节的炒豆、面条、烤饼和两只猪头一爿猪肉,另有刚从天津港口上送过来的开凌鱼、蟹子,从宫里出来,也不回家,径直转个弯,往王家去。
    王家是最简单的二进小院,三间正房东西两间厢房的格局。
    江夏的车子停在大门口,王太医的妻子邢氏带着三个女儿就快步迎出来。
    江夏笑着跳下车,对邢氏拱手道:“邢婶子,我嘴馋了,又来寻你吃猪头肉了。”
    邢氏是个温柔勤劳的妇人,做的一手北方菜,特别是卤猪头做的极好,她做出的卤猪头肉,酥烂浓香,还不油腻,每每说起话来,邢夫人这手绝活都令王太医自得不已。是以,江夏一开口就是来讨猪头肉吃。
    邢夫人本就是温婉性子,又极喜欢江夏,抬眼一看,江夏比之前又瘦了些,又听她这么说,心里真是又欢喜又心疼,连忙拉着江夏的手,一边引着她进门,一边絮叨着:“怎么又清减了?虽说能者多劳,你也得注意着自己的身子,再继续清减下去,怕不是一阵风就给吹跑了!”
    江夏一边与三个女孩儿笑着打了招呼,一边回应邢夫人:“唉,要是天天能吃上邢婶子做的饭,我指定不几天就能给养胖了。”
    又低声软语地撒娇:“邢婶子,今儿炖好了猪头肉,所有的猪鼻子都是我的!”
    “哈哈哈,好,好,都给你!”邢夫人被这般全心依赖着,满心欢喜,哪里还能说出个不好来,自然满口答应着。
    旁边,王太医的三个女儿被江夏泼皮惫懒的样子逗得掩嘴直笑。特别是最小的嬛娘,刚满九岁,还是一派天真烂漫的小孩子心性,这会儿已经挂在了江夏的另一只手臂上,笑嘻嘻仰着小脸道:“姐姐尽管吃,让爹爹着急跳脚去!”
    这句话逗得几人又是一阵笑。江夏抬手摸摸小丫头的脸颊,笑嘻嘻从袖子里摸出一个小荷包递给小丫头:“还是嬛娘和姐姐最好,姐姐也最疼嬛娘了。”
    小荷包里没什么贵重东西,就是一对赤金嵌珍珠的链子状发饰,是江夏去珍宝阁订做的,一颗颗红豆大小的珍珠由一条纤细的赤金链子串起来,然后绕在小抓髻上,两端三颗莲子大的珍珠坠下来,如流苏似铃铛,随着小女孩儿的活动舞荡,恰恰好显出小女孩儿的活泼灵动来。
    嬛娘落后一步,偷偷地打开荷包来看,一看之下就忍不住欢呼起来,惹得邢夫人回头嗔怪:“你个丫头,又让你夏姐姐花费!”
    嬛娘连忙收了雀跃,低着头一边吐吐舌头,一边温婉柔顺状地向江夏道谢。
    江夏连忙挽了挽邢夫人的手,笑着道:“婶子就别跟我客气了,再这样,可就显得生分了。我哪里还好意思腆着脸过来吃肉呀!”
    邢夫人被她闹的没了脾气,只能笑着摇头:“你们闹去,我不管了。”
    又回头吩咐三个女儿:“和你们夏姐姐说着话,我去厨下看着把猪头烀上去,再耽搁,晌午就吃不上了!”
    江夏笑着松开邢夫人的手,一边笑道:“婶婶尽管去,我只当这里是家呢,都不用招待的。我先和三个妹妹说会儿话,待会儿过去做鱼。”
    邢夫人笑着应了:“好,那鱼就留给你做。”
    嬛娘也拍着巴掌笑道:“夏姐姐做的鱼最好吃。”
    邢夫人瞪她一眼,笑着去了。
    江夏这才变戏法一样,又从袖袋里拿出几个荷包来,丢给三姐妹去挑选,都是精致却并不算太贵重的小首饰小玩意儿,也算是从另一面贴补贴补王家。
    王家大姑娘瑗娘已经十六,很多事情都能看明白了,知道江夏这么做是帮衬她们家,又感念她这般用心良苦,帮衬又不显得太过豪气令人反感,一来二去,也就把江夏当成亲姐姐看待,有什么事儿也喜欢与江夏说道。
    王太医医术精湛,两个儿子却都走了仕途,没有人继承王太医衣钵。倒是瑗娘,性子温柔沉稳,对医药比较感兴趣。却苦于之前女子行医没有先例,王太医也没有系统地教导她,一晃眼都十六岁了,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似乎没了学习的机会。
    江夏的出现,无疑让瑗娘又有了些意动,几次想要与父亲要求学医,又被琐事混过去,到这会儿也没能达成所愿。
    也因为她对医药有兴趣,自然也关注着江夏的一举一动,是以,年前江夏被困在阆苑,让她着实担心了一把,如今是江夏离了阆苑第一次见瑗娘,她自然要好好询问一下,江夏在阆苑的经历。
    在江夏来说,自身或许没觉得怎样,在瑗娘心里,江夏在阆苑那可是经历了九死一生的!
    听瑗娘问起阆苑,江夏笑的云淡风轻,替瑗娘拨拨颈间的一条小辫子,一边道:“那会儿天天盯着小皇子的状况,也没觉得害怕……这回再去,就更不怕了,我已经种了牛痘,天花再厉,能奈我何!”
    “夏姐姐又要进阆苑?”瑗娘发出低低的一声惊呼。
    江夏握握她的手,微微笑道:“是。我今日在御前自请,三日后再入阆苑,试验种牛痘的效果。你不必担心,我给自己种过牛痘了,已经不怕天花侵袭了呢!”
    瑗娘缓了缓情绪,看着江夏满眼佩服,又忍不住询问道:“夏姐姐,你说的那个‘种牛痘’是怎么回事,真的可以避痘么?”
    江夏肯定地点点头,一边将‘种牛痘’简略地给瑗娘介绍了一下,然后压低声音道:“我今日来,其实还有一件事,就是想着给师傅商议下,给你们兄弟姐妹都种上牛痘。毕竟疫情未消,早一天种了,早一天安心。”

  ☆、722。第722章 玉脂膏

王太医这一日并不当值,回来时却也将近午饭时分。
    在门前下了轿,王太医就忍不住吸了吸鼻子,然后笑呵呵地进了门:“夫人今儿怎么开恩,想起来给我们爷几个烀猪头解馋呀?”
    王家的厨房就在一进的门房旁,邢夫人闻声从厨下擦着手迎出来,嗔怪地瞪了王太医一眼,笑道:“是夏娘那丫头送了猪头过来给你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