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

第300章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第300章

小说: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景家要连续宴客三日,江夏又道:“第一天就折子戏,第二天,我从天津卫给你调两个说书的先儿过来,也就周全了。”
    徐慧娘听得这一番安排,周到齐全,哪里还有不欢喜的,自是连连道谢不迭。
    两个人在花园子里转了一圈,绕回来,前面一拨贺客走了,又来了两位新客人,却是宁侯夫人汪氏和吏部尚书夫人林氏,这两个人乃是姑嫂关系,出门见客也相约同行,看得出关系处的极好。
    徐慧娘和江夏进门,自然要给两位夫人见礼问候。
    林氏没什么往来,宁侯夫人倒是因着林贤娘的关系,江夏见过两回,如今见了,宁侯夫人直接将她招呼在身边,笑着询问:“这一去又是一年,好不容易回来,就赶着把礼完了,这是正经大事,可不能再耽搁了……”
    一听这话,江夏就知道,徐襄说的请宁侯为媒的事,已经与宁侯说过了。不管平日如何从容大方,说起婚事来,女孩子总不可避免地有些羞臊,这会儿她虽然神情还算镇定,脸颊上也不可控制地飞上了一层嫣红。
    微微垂了头,江夏笑道:“劳夫人操心挂记了!”
    汪夫人满脸和蔼,笑着道:“明后日,王夫人的喜酒我是要来讨一杯喝的,届时,咱们娘儿俩好好说话。”
    江夏自然点头答应着,话题一转又问:“我刚听说,睿王妃得了个小郡主,可喜可贺。”
    提起睿王妃,汪夫人脸上的笑意不由地加深了些:“是个厉害丫头,这才三个月,就认得人了,见了我就笑……”
    “那可真是早慧的很!”江夏笑着道。
    旁边林夫人突然叹息道:“只是王妃似乎有些伤了身子,这些日子看着憔悴了许多……我知道王太医与王妃交好,若是有了工夫,还请王太医去睿王府,替王妃诊治调理些个才好。”
    江夏自然不会拒绝,一边答应着,心中却暗自疑惑,她听说了睿王妃生产很是顺利,前后不过两个时辰就生下了小郡主……难道,林夫人所言睿王妃‘憔悴’,另有缘由?

  ☆、624。第624章 淑太妃

在景家应酬到掌灯时分,送走最后一拨客人,又去后园子看了看扎棚子的,江夏才与徐襄一起辞了出来。
    这中进士,光宗耀祖,辉耀门庭,乃是大喜之事。庆贺乃是人之常情。
    在徐慧娘那边主动揽了点心和小菜制作。当天晚上,点心作坊里就加班加点,四喜楼的厨房里,同样几乎灯火亮了一宿。第二日一大早,一应用的点心、小菜,就用马车送进了景家。
    徐襄请了假,带着江夏早早吃过饭,一起出门往景家去了。
    景家之前不过是五品外官,在京城可谓毫不起眼。但如今,景润年升任三品漕运都督,景家女儿为皇贵妃,虽然没有封后,却执掌六宫,由育有唯一的皇嗣……景家自然水涨船高。
    如今,景谅高中进士,前程又是一片光明,自然上门恭贺之人甚多,江夏和徐襄自称来的不晚,到达景家时不过刚过辰正,景家门前,居然已经停了好几辆车子轿子。
    江夏和徐襄来,说是做客,更多的是来帮衬,如旧例一般,徐襄去前院帮衬景谅招呼男客,江夏则去了后院,帮衬着徐慧娘招呼女客。
    这一忙,一天匆匆过去,等送了最后一拨客人离开,已是傍晚时分。
    第二日,果然天津卫的说书先儿赶了来,并且带了一部新书《锦绣缘》,在宴席上一炮而响,叫好声不绝于耳。
    第三日,宴席接近尾声,朝中官宦贵戚已经待完,这一日来的主要是景谅的同窗好友,有些是此次一起参考的学子,也有些则是从没有参加此次考试,从临清、德州、济南府等地赶过来的。
    中了进士有喜气,同窗或者学弟们登门道贺,一般都会讨要文房,意为沾沾新进士的喜气。江夏眼看着这一天,徐慧娘收拾了足足二百来套笔墨砚台派出去送人。
    江夏暗暗咋舌,幸亏当年徐襄高中时没在京城大待客,回到临清后,郑氏又重病……说起来,好像徐襄状元郎的喜气都被人沾了去呢!
    三天忙碌操持下来,即便江夏这帮忙的也累得瘫了去,回来后一觉睡到第二天日上三竿,才醒转来。
    徐襄和江越江齐早就出门上衙上学,囡囡和小妹也开始上课了。
    江夏慢悠悠起来,慢悠悠洗漱,慢悠悠吃着早点,正盘算着吃过早点去庄子上看看,前头门子上却传了信进来,说是睿王府打发了人送了两篓子肥城大白桃来,一个个用细软的麦秸碎垫了,又香又软又甜的大桃子送进京来,竟然半点儿没磕没碰。
    睿王妃打发了两个婆子来,江夏着人请进来见了,拿了庄子上刚刚收获送过来的西瓜回了礼。
    这个时节可没有大棚菜一说,本来应该五月底六月初上市的西瓜,能在四月底就上市,可是稀罕的很。
    江夏特意让人的多装了两个瓜,给两个婆子,又拿了二两的荷包打赏了,两个婆子自然欢喜不尽的,即便是王府里出来的,也不是每回都能得厚赏的,更何况,睿王爷有了残疾之后,就不再参与朝事,每日在家里逗逗鸟儿,喝喝酒听听曲儿的,闲散是真闲散了,在朝中地位自然也随之低下来,虽是亲王双俸,其实真不如得时的官员有势。
    两个婆子拜谢了,其中一个姓文的婆子笑着道:“我们王妃惦念江太医,着婆子们过来探望太医,也诚心邀请江太医,拨冗过府叙叙旧,说说话儿去!”
    江夏早就想着去睿王府看看林娴娘,听了这话自然不会拒绝,顺势就答应下来:“多谢王妃惦记,回去跟王妃回话,明儿江夏就过去拜见。”
    两个婆子得了准话,欢欢喜喜告辞回去了。
    这边,江夏片刻不停,紧跟着就出了府,一路往天坛庙去了。
    眼瞅着就要过端午,糕饼铺子里开始做粽子了,她去到各个糕饼铺子看了看,又转去作坊里转了一圈儿。一圈儿转下来,一天也就过去了。
    等她踏着薄暮回到家中,红绫姑姑拿了一沓子拜帖送上来:“这些人也不知怎地,竟如约好了一般,姑娘刚走,就一股脑地上了门,都是拜见江太医的。”
    江夏随便拿起两张帖子来扫了一眼,苦笑着将‘送子娘娘’的事情对红绫姑姑说了,惹得红绫姑姑和丫头们笑了一回。
    江夏琢磨着这样下去不是个事儿,若是都拉扯着她去‘送子’,累不累烦不烦不说,就之后种种麻烦,就让她头大如斗了。
    略一琢磨,江夏当晚就让徐襄帮着写了折子,她要出京去京郊采药……避一避送子的风头是一,她也想着趁机会配置些药去……去努儿干寻到的药还没处置呢。
    配出来,不一定能用上,但若是万一着急用,不至于两手无措。
    第二天一早,折子让徐襄带进去呈上,江夏略一收拾,帮着囡囡和小妹请了假,带着两个孩子去了睿王府。
    睿王府,乃是裕丰帝在的时候赐下来的府邸,原来是一位公主的宅子,临着十刹海,地段绝佳,环境也好,周围不是王孙府邸,就是名刹古寺,又有十刹海连着外头的芦苇河,活水引进来,在后园子里形成一大片天然湖泊,通过暗处的水道与十刹海相连,水质干净清澈。
    裕丰帝当时极疼爱睿王爷,宅子本来就不错,裕丰帝又拨了一大笔款子重新修缮一新,这时候走进去,睿王府殿宇楼阁,廊桥轩榭,树木蓊郁,气象不凡,丝毫不输于皇家任何一座行宫园林。
    江夏带着两个妹妹在二门上下了车,早有昨日送桃子的两个婆子在二门外候着了,一见江夏的车子,立刻满脸堆笑地迎上来接了,见过礼之后,引着江夏一路往里去。
    裕丰帝大行之后,皇后自请去了西苑的家庙带发修行。睿王爷的生母淑太妃出宫,随着睿王爷居住,颐养天年。
    江夏既然到了睿王爷府上,按礼先去淑太妃院子里请见。
    都说淑太妃自从到了睿王爷府上,一直吃斋念佛,甚少见人,也从不掺乎王府诸般事务。
    江夏按礼过来,原没想着能见上丽太妃,却不想,刚刚通报进去,就传了话召她进见:“淑太妃一听说是江太医,欢喜的不行,一叠连声地催着呢!”
    出来迎接的人是淑太妃身边的紫藤嬷嬷,江夏曾经在皇宫里见过几次,倒是熟人。

  ☆、625。第625章 替我带句话

最初见到淑太妃的时候,当时还是淑嫔,印象里,淑嫔是那种容貌艳丽,颇有些不安分的女人。
    等三皇子受伤,淑嫔却立刻展现出作为母亲的种种本能,直接搬到皇子所,日夜守护在三皇子身边,替三皇子选医用药……相对于梁皇后来说,淑嫔所表现出来的母爱,无疑厚重得多,也自然的多,完全是发自内心的着急、忧心,那个时候,三皇子对她来说不是皇子,不是争权夺势的棋子,只是她的孩子。
    经过那件事,江夏对淑太妃的印象大为改观。皇三子因为腿伤失去了夺嫡的资格,江夏也从没听过淑太妃有任何颓丧抱怨,她只是默默地守护着自己的孩子,煲汤、做菜、做点心,用细心照应着自己的儿子,看着三皇子一天天好起来,能站,能走,又封王开府,还娶了王妃。
    等裕丰帝大行,淑太妃被睿王爷接出宫,来到王府中颐养天年,她竟半点儿不沾王府的种种事务,只安安静静地诵经拜佛,祈祷佛祖护佑她的儿孙们,世代平安。
    到了这些,江夏对淑太妃的印象已经不仅仅是恶感减少,更对她的处世哲学和为人之道,多了些由衷的钦佩。
    随着紫藤嬷嬷进了院门,一眼就看见,淑太妃正拿了把大剪刀,在院子里修剪栀子花。
    紫藤嬷嬷笑道:“我们太妃自年轻时就爱栽花种草的,进了宫不能任性,只能时不时地去御花园里坐一回。”
    那边,淑太妃抬起头来,旁边伺候的小丫头立刻奉上湿帕子,擦了额头上的一层细汗。一边抬头看向江夏,一边笑道:“紫藤又说我什么坏话了?”
    江夏连忙上前,曲膝见礼道:“紫藤嬷嬷说太妃爱花草,这让夏娘想起了初见太妃时的情形,正是在御花园里呢!”
    淑太妃顺着江夏的话,似乎也有片刻的出神,随即叹气道:“她只知道我爱这些花花草草,其实,也因为御花园挨着皇子所近……自打继先被抱走了,我见一面也难,只能去御花园里坐着,偶尔能够远远地看上一眼,坐着坐着,就成了每日的习惯,即便他不在宫里,我也要去御花园里坐坐,才觉得心里踏实。”
    说这些话的时候,淑太妃没有算计谋划,也没有忌讳,没有遮掩,也没有抱怨,就那么简单坦然,直爽之中,透出一种豁达。
    紫藤等人已经暗暗垂泪,各自拿了帕子抹起了泪。
    江夏心中唏嘘,却并没有流泪,更没有哭……淑太妃出身卑贱,被宠幸时不过是个小宫女,生了皇子,才得以封了六品美人。生下来的三皇子抱给皇后养育,她非但没有被去母留子,还升了位次,成了五品才人。等儿子渐渐长大,才华品貌皆出众,被裕丰帝看重,她这个生母又顺带着提升成了嫔。
    一路苦挣苦熬,能够在宫中那等地方全须全尾地活下来,还能够依傍着儿子,颐养天年,这个女人还需要你的一两滴眼泪么?
    “太妃心胸豁达,让夏娘钦佩!”江夏佩服淑太妃种种,最佩服的,则是她这一份豁达,不管是不是经历了太多,磨平了心性,这份云淡风轻,仍旧心之向往。
    淑太妃笑微微地看着江夏,握住她的手拍了拍,道:“就知道你是个心胸开阔的!”
    说着话,旁边紫藤嬷嬷送了一只紫檀包铜角的匣子上来,淑太妃接在手中,用手摩挲了片刻,转而打开来,顿时,就觉得一股沁凉扑面而来。
    淑太妃从匣子里拿了一只碧绿的镯子出来,拉着江夏的手,给她戴在手腕上:“这还是我年轻时的一套首饰,如今我是戴不了了,这么好的东西搁着也白瞎了,不如给你们小姑娘戴。”
    淑太妃出身卑微,这等好东西想,淑太妃有这般诊视,自然有一段来历,江夏哪里好要,连忙笑道:“确实是好东西,太妃好好珍藏着,没几年,小郡主就能戴了呢!”
    淑太妃却拍拍江夏的手,阻止她摘镯子,含笑看了她道:“听闻你即将完婚,这几件东西,就算是我给你添箱吧!至于瑾儿那小丫头,有她爹娘呢,我就不多操心了。”
    淑太妃话都这么说了,江夏也不好在推辞,干脆大大方方接了,曲膝道谢。
    “行了,你来看我,我就很欢喜了。你与娴娘交好,去陪她说说话吧……替我带句话给她,继先不是薄情寡性之人,断不会没了她的体面,万事想开些,日子才好过。”
    江夏默默地听着,从淑太妃这几句话,隐约印证了她对林娴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