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

第214章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第214章

小说: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需安标示服用就好……总比不知根底的人开的药放心些。”
    景妱娘和赵宝儿都接了,诚挚地道了谢。
    小鱼儿笑着道:“你们也不用这么丧气,那宫墙虽高,我却能够出入的,到时候,我带夏娘去看你们!”
    赵宝儿目光回转,与江夏飞快地交换了一个眼色,然后又分开来。
    赵宝儿心里暗叹,小鱼儿若是不和亲,自然能够照应赵宝儿和景妱娘,但她自己如今也是过江的菩萨,又哪里顾得上旁人去!
    江夏心里却在琢磨,小鱼儿这么说,难道是她已经醒悟羌胡不是好去处,改变了注意?若是小鱼儿改变了心意,宋抱朴再谋划起来,也能容易许多吧!
    最后,姐妹几个都放下前嫌和龃龉,各自道着珍重,免不得又落了一回泪。
    转眼就是初八。
    江夏一大早收拾齐整了,坐了马车往地安门大街街口,就坐在车上,挑着帘子看着一辆辆青帷马车从四面八方驶过来,齐聚到地安门外,然后那些应选的年轻女子就编成十人的小队,由着宫内的女官带进去。
    她遥遥地看见了景家的车子,也看见了赵家的车子,却没有下车。
    此情此景,面对满怀期待的景妱娘,和满怀忐忑的赵宝儿,她除了满满的无奈,又能说什么呢?
    从外头折回来,江夏就让红绫姑姑准备行李。她自己则去了蘑菇房里,照料蘑菇,以缓释满心的烦乱。
    徐襄这几日都是早出晚归的,初八这天却回来的早,天色还未黑透,就进了门。
    刚刚摆了饭,江夏端起碗来只吃了两口,见徐襄进门,就放下碗筷问道:“你也没用晚饭吧?”
    看到徐襄点头,江夏连忙吩咐丫头们添碗筷,又让人去厨下添两个菜来。
    忙碌一阵,重新坐下,徐襄喝了一碗热乎乎的浓汤之后,突然道:“郡主让我带个话给你,她进宫看过了,赵家和景家姑娘都安置妥当了,两个人住在一间房里,互相照应着呢!”
    江夏点点头,问道:“和亲的事怎样了?可有进展?”
    徐襄抬头看了看江夏,突兀道:“顾家二姑娘也告了病,放弃了复选。”
    江夏愕然地看着他,然后惊讶失色道:“你们是让顾二姑娘……”
    话没说完,江夏就看到了徐襄轻轻地点了点头,肯定了她的猜测。
    顾青慧是有些不讨喜,可同样是一个鲜艳美丽的豆蔻少女啊,怎么就能够拿她白白牺牲掉?
    只是,这话江夏也就是在心里打个转儿,却不会问出口。顾青慧无辜,小鱼儿又何尝不无辜?
    只不过,江夏终究没忍住,出言提醒道:“扎昆可是认识小鱼儿的!”
    徐襄淡淡道:“你都说了,她是郡主!扎昆求娶的是公主!”
    江夏结舌无语。
    是啊,裕丰帝能够把小鱼儿封为公主和亲,又何尝不是假冒?顾青慧顶替和亲,也不过是又一个政治谎言罢了!
    扎昆求娶的是‘大庆公主’,是小鱼儿或者是顾青慧,根本没有区别!只要娶回去的是‘大庆公主’,就达到了政治和亲的目的,已经够了。
    吃了一半的饭,江夏却吃不下去了。
    她搁下饭碗,起身道:“你们慢慢吃!”
    起身回了自己的房间。
    有些事,她能理解,却不代表她能适应能接受!
    初九日,江夏几乎是逃也似地带着越哥儿齐哥儿出了城,在城外会合了其他人以后,排成一列车队,一路往海河口大沽镇去了。
    大庆北边不宁,海上却并没有大的威胁,并且神奇般地有一个还算强大的水军,驻扎在南北十数个港口口岸。大沽镇就驻扎着一支水军,莱州府同样驻扎着一支水军。
    这还是在路上,江夏从小鱼儿口中知道的。
    她真是好奇呀,相对于陆军,海军的军费开支无疑高昂许多,大庆朝南北边军都不咋地,怎么偏偏对水军这么重视?
    这个问题只能暂时搁在心里,她比较高兴的是,正因为有了大古镇的水军,大沽镇远比普通集镇繁华,人口繁茂,市井繁华,除了军用港口,还有一个不小的民用海船码头,供远洋船舶停靠,因此,大沽镇除了渔民聚集,海产丰富外,还能淘到许多海外的舶来之物。
    晌午时分,车队在城外十里堡打尖儿吃饭,听江夏和小鱼儿说起大沽镇的港口,他笑着补充道:“不但有外洋进来的新鲜玩意儿,还有洋人呢,你们都没见过,那洋人生的极古怪,火红的头发,满脸满身的浓毛,仿佛红毛猴子一般!”
    小鱼儿惊讶道:“红毛猴子,那得多丑?!”
    江夏却一下子欢喜起来——她终于能够给自己的玻璃方子找个出处了。
    从京城到大沽镇不到三百里路,快马一天能到,坐马车却要整整两天。
    第二天天色黑下来,江夏也被摇晃颠簸的几乎散了架的时候,车队终于到达大沽镇。
    众人皆是疲累困苦不堪,简单吃了晚餐就各自回房洗漱安歇了。
    顾家这个宅子是座五进大宅,旁边有一个不小的跨院,里边住着顾家船队的水手船工。冬季不是出洋季,这宅子基本是处在空置状态,却被顾青茗提前打发人来清理布置了,各屋里都安置了几个炭盆子,烧的热乎乎的,很是舒服。
    头挨着枕头就睡死过去,一觉天明。
    江夏第二天一早醒来,还未睁眼,就隐隐地嗅到一股极淡的海腥味儿,还真是到了海边儿了,空气的味道都不一样了。

  ☆、446。第446章 蟹肥鱼香

正月,特别是没有温室效应的正月,气候仍旧寒冷,海边的风大,还冷硬,说实话,这个季节到海边,并不舒适,甚至会有些找罪受。
    那些渔民们看过来的眼神,就准确而清晰地传达了这个意思。
    天还很冷,海冰却已经开化了。初春的海水还有些浑黄,被风吹着,拍打着海堤。
    顾青茗动用了一艘中等海船,将客舱重新布置了,放了十来个炭盆子,烘得船舱里暖呼呼的。外边有渔民撒网,打上来或大或小的鱼,还有这个季节最鲜美最纯净的蟹子和虾虎。
    鲜活的海鲜,勾起了江夏的兴致。
    她亲自到船尾的厨房里动手,做了个蒸海鲜!
    当然,她做的蒸海鲜与渔民们的做法还是有些差别的,她安置了两口大锅,有一口锅底炖了几只野鸡,上边架了箅子,再在上边蒸海鲜。海鲜蒸制的过程中,会有鲜美的汁液滴落在锅里,能够成倍地增加鸡汤的鲜美!
    另一锅里,她做的是铁锅熬鱼,锅帮子上贴了小米面和小麦粉混合的大饼子。待到锅内鱼炖熟了,锅帮子上的饼子也熟了,金黄松软,贴着锅的一面则是焦黄的饹馇,香脆甘美,咬一口喷喷香!
    这两锅菜说起来麻烦,做起来却很简单,三下五除二,两刻钟功夫就搞定,让人看着火,江夏转回船舱,船舱的炉子上支起了陶罐儿,里边的黄酒陈酿已经微微沸腾,酒香溢满船舱。
    船舱中间放了一只矮方几,几上一只红铜大火锅烧得正旺,奶白色的汤汁翻滚着,吞吐着浓郁诱人的香气。江夏将片好的鱼片、墨鱼、小鱿鱼等食材端上桌,招呼一声,小鱼儿第一个夹了一片鱼肉放进锅里,开涮!
    江夏却不急着吃,她给众人盛了热酒,举杯笑道:“天儿冷,海鲜也多偏性寒,大家伙儿先喝杯酒暖暖胃。”
    众人轰然叫好,一起举杯饮了,这才夹着各自喜欢的食材放进锅里。
    江夏挽了衣袖,将烫好的虾剥了皮,放进越哥儿、齐哥儿和小鱼儿的碗里。
    又教他们蘸了料碟中的芥末酱油麻芝酱吃,可以去腥,同样也能去寒!
    热气蒸腾中,鲜香满口,在这寒风料峭的海上,众人似乎都忘却了自己的身份,只是尽情享受着极致的美味!
    他们在海上待到日头偏西,这才返航回到大沽镇。
    歇了一晚上,第二日,一行人就带了十几筐海鲜踏上了归程。
    已经正月十一了,正月十四京城开始放灯,正月十五元宵节,宫里还会有宫宴,不但宋抱朴和小鱼儿不能缺席,徐襄也要开始上衙了。
    这一趟海边之行虽然很累,但没有一个人抱怨,回程的时候,几乎所有人想的都是,抽工夫一定再来,常来!
    而江夏的马车上,除了越哥儿和齐哥儿之外,还多了一个红头发的‘红毛猴子’理查德,据他自己称,来自福伦萨,乃是一名传教士。只不过,大庆朝民众一多半崇尚道教,一小半则信奉佛教,对于理查德传的天主教没什么兴趣。
    理查德来到大沽镇一年多了,已经学会了简单的日常对话,所以,江夏邀请他一起进京,他很爽快就答应了,一路上,连比划带猜地,也跟江夏、越哥儿、齐哥儿聊得很起劲儿。
    江夏经过了解得知,这位理查德大概是意大利人士,懂拉丁文。而且在物理、化学、数学等科目上懂得不少,她请他回京,一来是给即将拿出来的玻璃方子找个借口,二来,也准备让他给越哥儿齐哥儿传授一些比较先进的数理化知识。
    有了玻璃,她甚至想开设化学和物理实验室,寻找一些有天赋的孩子来进行培养……她不知道自己这么做,能不能培养出富兰克林和爱迪生,但她知道,只要有人引导,让更多的人接受科学的思维理念,才会尽快发展起来,改变人们的生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江夏与理查德熟悉起来,发现这是个很有贵族气度的男人,三十多岁年纪,高鼻深目,金红色的头发,深蓝色的眼睛,若是没有那一捧大胡子,会是个很帅的男人。
    理查德来到大庆一年多,难得有江夏这样一个思想意识接近的人,同样很兴奋,一说到兴奋处就手舞足蹈吱哇乱叫,听得多了,江夏渐渐能够听懂一些词汇和短句子。
    这个发现让理查德更加兴奋,一个劲儿地夸奖江夏是‘天才’‘语言天才’!
    中午打尖之后,徐襄很客气地将理查德请到了自己的马车上。晚上投宿,第二天一早,理查德被顾清明和顾青兰请到他们的车上……理查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欢迎,再没回到江夏的马车上来。
    正月十二傍晚,一行人回到京城。一路奔波劳累,大家伙儿也没心气儿再聚了,进城之后就各自散了。
    带回来的海鲜鱼获分散着送到各处,江夏也带了两篓子回来,当晚上,江家上下就洋溢起来一股浓郁的鲜香味道。
    睡了一夜,疲惫尽散。
    刚刚吃过早饭,江夏就接了小鱼儿的帖子,要带她去宫里探望景妱娘和赵宝儿去。
    江夏这几天一直暗暗观察小鱼儿,确定几日里,小鱼儿再没提过扎昆,更没有继续表现出什么异常,欢喜活泼快乐着,仿佛完全恢复了之前的无忧无虑。
    能够去看望一下景妱娘和赵宝儿,关键是能够进宫参观一下采选女子的生活,满足一下好奇心,江夏还是很乐意去的。
    回了信,一口答应了小鱼儿邀请,江夏就回屋子里梳洗换衣裳。
    因着进宫,女子的身份远比男子身份方便,江夏就穿了一件石青色的窄腰袄子,搭配了一件及地百褶石榴裙。
    这身衣服是红绫姑姑替她挑出来的,据说,好些个女官习惯这样搭配。
    收拾妥当了,江夏安抚好越哥儿和齐哥儿,带着红绫姑姑乘车出门,一路往地安门前,与小鱼儿会合。

  ☆、447。第447章 烫伤了

朱红的宫墙,明黄的琉璃瓦,翘角飞檐,雕梁画栋,无限威严尊崇的所在,江夏走进来,却仍旧只觉得压抑,呼吸困难。
    她尽量保持着平静镇定,随着小鱼儿进了宫门向左转,穿过半个御花园,那边有个杏花春馆,就是采选女子接受宫规教育的所在。
    杏花春馆又分东西两院。东院是官宦女子,西院则是民间采选的女子。
    小鱼儿带着江夏熟门熟路地进了杏花春馆,有一个宫装嬷嬷笑着迎出来,曲膝而拜:“奴婢见过郡主,给郡主请安!”
    “罢了,罢了!”小鱼儿随意地摆了摆手,就吩咐道,“青柠姑姑,你且去忙,我自己随意走走就好。”
    “郡主能来我们杏花春馆,可是奴婢们的盼不来的大事儿,哪里还有什么比伺候郡主更要紧的……郡主,您这边请,之前接了吩咐,就让赵姑娘和景姑娘在房里候着了。”
    见她这般殷切,小鱼儿也不再拒绝,任她在前头引着,出东角门,进了东院。
    入眼,就是一个个独立的小院子,墙外遍植垂柳,小院子里则显得有些局促,也有些寥落,没有任何草木。只有品字状的三间正房和两间厢房。
    青柠姑姑引着一路穿过院子,往正房里去,一边介绍道:“东西厢房住的都是小官之女,这会儿都去学规矩了。”
    小鱼儿不置可否,只扬声叫道:“宝儿,妱娘……”
    话音未落,正房的靛青门帘子一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