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

第203章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第203章

小说: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在堂上,她愿意顺着贺佩娘的话平息众人的情绪,但她也不得不怀疑,空穴不来风,皇长子那个脓包样子,真是遇袭也不意外!
    长运答应着匆匆去了。江夏干脆从四喜楼转出来,又去其他几个茶楼里打了个转儿,让她忧心的是,四喜楼是暂时安抚住了,但其他的酒馆茶楼里,却议论纷纷。皇长子遇袭的消息仿佛一阵风,已经吹遍了京城内外,朝堂上下。
    转了一圈回来,长运也恰好回来,随同他一起回来的,还有长贵。
    长贵带过来徐襄的一句话:“无稽之谈,无须理会!”
    “好,好,长运,你带着长贵下去吃点儿东西,再给长福打包一份带回去!”江夏松了一口气,放松地吩咐着,看着两个小子下去,她又去厨下吩咐了,点了几道热菜,用食盒装了,让长贵给徐襄带过去,做午饭。想着徐襄的同僚,江夏还特特地让多做了几个菜。
    能够邀请同僚共餐,绝对是拉近关系最好用的办法。
    江夏得了徐襄的话,就安安心心地上楼听书,吃饭,几个人一直在四喜楼盘桓到傍晚时分,这才动身回家。
    走到楼梯上,小鱼儿就听到了大皇子的事儿,脸色骤变,脚下一个趔趄,几乎跌到楼梯下去。
    江夏就走在她身边,见她如此,连忙将她扶住,附耳道:“别信这些,不过是谣言罢了,我打发人去问过徐二了,并无此事!”
    小鱼儿握紧江夏的手,抬眼看过来,江夏郑重地对她点点头,再次肯定了,小鱼儿这才呼出一口气来,只是脸色仍旧苍白着,无法立即恢复。
    楼梯上不是久留之地,江夏扶着小鱼儿下楼,让越哥儿带着齐哥儿一辆车子,她则扶了小鱼儿等了莱王府的车子。
    在路上,江夏将路程、时间等条件细细地分析给小鱼儿听,让她打消了最后一点担心。等到两人在路口分手的时候,小鱼儿已经重新恢复了欢笑。
    回到家里,江夏略作洗漱之后,就去看了囡囡。
    小丫头恢复的很快,已经几乎没了咳嗽,低烧也退了。江夏又调节了一下方子,然后将小妹的病情告诉给了刘水生。
    “……小妹的病治的及时,恢复的不错,但你不能还不能疏忽了,要好好地休养照料着,即便是不咳嗽了,也要至少吃半年的药,把病根儿去了,万不敢有反复的!”
    刘水生默然片刻,抬眼道:“姑娘大义,水生无以为报……我想带着小妹搬出去住着!”
    这话,若是最开始由江夏说出来,刘水生可能会有意见,但这会儿江夏再说,刘水生除了感激就是感激,再不会生出半点儿抱怨心思了。

  ☆、423。第423章 凯旋(2更)

江夏明明知道小妹的病是‘过人甚烈’的肺痨,还将他们兄妹留在家中,****亲自看诊调治……试问能有几个东家能够做到这般?
    对于刘水生的提议,江夏略作沉吟,也就答应了下来:“延寿宫那边我买了一栋宅子,如今只有两个人看着,你们兄妹就暂时搬到那边住着……我每隔两天过去给小妹看诊一次。只要好好照料调治,应该不会再有问题了。”
    说搬就搬,当晚收拾了收拾,江夏也打发了人去那边宅子里收拾了一番,就在一进院子里整理了一明一暗两间房子出来。第二天一早,刘水生就带着小妹搬了过去。
    那边看宅子的是一对五十来岁的老夫妇,刘水生和小妹过去,就暂时与那对老夫妇搭伙吃饭。江夏照旧给刘水生送月例银子过去,倒也衣食无忧。
    这边刘水生和小妹居住的屋子,被褥、窗帘帐幔之类的自然要彻底清洗,再用水煮沸消毒。屋子用醋熏蒸两天两夜,家具则再用酒精细细地擦拭一遍……
    正好年底要重新糊墙糊顶棚,收拾一番之后,屋子里就再次焕然一新了。只不过那间屋子里时隔半年,还有一股若有若无的醋味儿。
    刘水生兄妹搬出去之后,江夏心里的隐忧算是除去。
    不等她放松下来,徐襄在第二天带回一个消息,大皇子遇袭一事被确实,只不过,与之前的消息有些出入,五百亲卫死伤过半,大皇子也受了伤,肩胛中箭,人回到平型关,由当地郎中医治。
    大皇子请求回京的折子已经递了上来,却被裕丰帝直接丢进来火盆。
    百官相送,皇帝亲赐贴身宝剑,寄予厚望的大皇子亲征,出京没几日就被大雪阻住,接着竟遭遇不明袭击……
    这简直成了一场天大的笑话!裕丰帝就是笑话的主角儿!
    又好像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结结实实地拍在裕丰帝的脸上!
    转天,莱王世子上了奏捷的折子——羌胡一部与三部混战,二部趁火打劫,平了一部的聚集地,一部被断了后路,大王子昝桑心慌意乱之下,被三部的扎昆阻截成功,斩杀马下。
    二王子西林想着乘胜追击,再袭三部扎昆大营,遭遇顽强抵抗。扎昆大营损失严重,却险险过关,反而是西林,没得好处不说,还损伤了数百人。不得不收缩回自己占据的西北草原去。
    莱王世子宋抱朴这个折子,之所以称之为奏捷,不但是羌胡三部混战厮杀,互相削弱,而且莱王世子就在西林西退的途中设了埋伏,杀死杀伤五百余人,俘虏一千二百多人。另得牛羊三千余头。
    这样的战绩,开始几十年未见了。
    举国欢腾,抚额相庆。但是高高在上的裕丰帝却并不高兴。
    自己大儿子刚刚闹了个天大的笑话,不被看重的侄子却取得了一场实打实的大捷,这无疑是又给了他一个大大耳光啊!
    当然,裕丰帝心里不痛快,表面上还不能表现出来。
    莱王世子宋抱朴在折子中奏陈,羌胡四王子扎昆亲近大庆,愿为大庆朝臣,请求大庆朝援救。并恳请开放归化和榆木川两个通商口岸,准予大庆朝的行商北上做生意。
    裕丰帝心里不痛快,再让他割肉自然不干,直接拒绝了援救物资的请求。不过,却允准了第二条请求,自新年开始,开放归化和榆木川两条商路,允许羌胡人进关,也允许大庆人出关,互通往来,交易南北。
    徐襄趁机进言:开放商路要附加条件,每年扎昆要为大庆输入骏马不低于五千匹,生铁不低于十万石!在此基础上,大庆朝可以向扎昆输送食盐、茶叶和粮食,但食盐不得超过一千斤,粮食不得超过一万石。至于茶叶丝绸布匹,则不限量。
    裕丰帝沉吟后,允准了徐襄所奏。
    江夏得知徐襄提出的一系列附加条件后,很是鄙视地看了看对面坐着的清俊男子,长成这般风淡云轻模样,怎么心能黑成那样?!
    处理完羌胡事务,安抚好边疆将士之后,莱亲王世子宋抱朴终于于腊月二十七,风尘仆仆地回到了京城!
    原定在腊月的采选复选,因着大皇子出征、莱王世子出公差,而暂时推迟到年后。
    莱王世子终于回了京,那些参选采女的家庭,就兴奋起来!
    宋抱朴这一次差事得了个大大的彩头,回京后论功行赏,说不定不用等着承爵,就自己先挣个王侯……不说亲王,这份大功换个郡王是绰绰有余了吧!
    宋抱朴出京时,动静不大,没几个人送行。大捷回京,还带着几百名羌胡俘虏。
    献俘可是大喜之事,自从裕丰帝登基之后,重文轻武,已经将近二十年没有献俘了,这一次莱王世子能够大胜归朝,又带了俘虏献俘,即便是裕丰帝心里不痛快,却也不得不表现的欢喜无限。
    于是,二十七这一日,原本应该封印过年的文武百官,再次被聚集在一起,出德胜门,恭迎莱王世子宋抱朴奏捷归京!
    百官出迎,宋抱朴略感意外,却并不惊慌,只隔着百十步远,就跳下马来,朝着百官步行而来,并且对着百官行礼回应,谦逊平和之态,受到百官嘉许!
    见过百官,宋抱朴这才重新上马,押了数百羌胡俘虏,又亲兵护卫着,列队进京。献俘。
    德胜门外,聚集了大量的百姓,百姓们拿了糕饼、鸡蛋、点心、水酒来恭迎凯旋之师。又有那些年轻的姑娘媳妇儿,激动之处纷纷将自己的手帕子荷包儿丢向凯旋的将士……
    江夏早早陪着小鱼儿出了城,就在德胜门外不远处停住车子。她们俩带着越哥儿齐哥儿,就站在车辕上居高眺望,看着那许多神情激动的大姑娘小媳妇儿,江夏忍不住哑然失笑。
    看来,哪个时代,都不发脑子发热的追星族啊!
    小鱼儿同样激动不已,自始至终都紧紧地抓着江夏的胳膊。突然,她指着将士队列中的一个人高声叫道:“那个臭小子回来啦!”

  ☆、424。第424章 论功请赏(3更)

江夏愣了一下,顺着小鱼儿的手指看过去,才在一群低等军官中看见一个熟人——镇南王府二公子粱嵘!
    他不是去北边投军了,怎么就回来了?跟在俘虏后边,又夹在一群人中间,看衣裳品色应该不高……
    江夏寻摸了一回,才想明白,粱嵘之所以能够回京,应该是借着献俘的因由!
    而能够争取到献俘的差事,也就意味着一份功劳到手,凭功升官是一定的了。
    想明白这一个关窍,江夏对粱嵘本人并不怎么在意,只回头睨着小鱼儿道:“梁二公子这一身打扮,若不是你指出来,还真是不好认啊!”
    献俘的兵将皆全副甲胄,脸都遮住了大半……若不是非常熟悉的人,还真是难以辨别,是以,江夏那句话里的隐意,小鱼儿竟然没有听出来,只笑嘻嘻,一脸自得道:“就那小子,打小儿一块儿玩泥巴的,别说穿了甲胄,就是全身都裹起来,我也能一眼认出他来!”
    江夏看了看她,见小鱼儿神色坦然,并无半点儿扭捏……突然,也没了再戏谑打趣的兴致。
    或者,小鱼儿还没开窍,不知道自己对粱嵘的心意?
    也或者,小鱼儿只是将粱嵘当做自己脾性相投的朋友、‘兄弟’,而没有男女之情!
    不管怎样,这种情况,江夏都不适合胡乱打趣了。
    “你不说献俘在承天门么?咱们是不是要赶过去看看?”江夏顺势转了话题。
    看到粱嵘,小鱼儿心情极好,脸上笑容的明媚灿烂:“那边就不用去了,周边都有御林军护持,咱们进不到里边去……再说了,今日献俘不知如何处置,若是杀俘……咱们看着不是找难受么?”
    “杀俘?这些人?”江夏有些不敢相信。
    尽管史书上,动辄就是杀几百上千,最有名的秦朝杀神白起,更是一次坑杀四十万赵军。但那毕竟是史书,苍白而简单的几行字,完全不觉得怎样。可眼前看着几百个人,很可能要被砍头……这种亲眼所见,与史书上的记载感受完全不同。
    这是几百条活生生的人命啊!这让一个出生成长于和平年代,接受了生命无价观念的人怎么接受?
    “哎?不是吧?这些都是羌胡蛮子,他们侵扰我大庆边关,杀戮我大庆百姓的时候,又何曾顾念什么?俘虏罢了,杀也就杀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小鱼儿转眼看见江夏变了颜色,很是有些不理解,忍不住解释了几句。
    当然,她也不会再替献俘杀俘之类的话题,转而笑嘻嘻地招呼江夏进车做好,吩咐着车夫,一路绕到其他城门,往四喜楼去。她还打发了人去守着,等献俘毕,就给梁二爷传个话,让他去四喜楼,她要给‘梁大将军’接风洗尘!
    江夏也只是一时的心理不适,很快就被她自己调节过来,重新平静镇定下来,江夏就想起了今日献俘一事。
    就在昨晚,徐襄下衙后与她说话时,可是对宋抱朴此次献俘一事多有不赞同。
    “……大皇子出征,百官相送,皇上亲赐御剑,那大皇子代表的就不仅仅是他自己,还代表着大庆朝廷,代表着当今皇帝。只是,大皇子一时疏忽,中了埋伏,损兵折将不说,自己还受了伤。这就让朝廷和皇上的脸面尽丧。……世子却在之后打了个大胜仗,这就显得大皇子愈发无用、脓包……唉,本来皇帝就隐隐露出不虞之意,世子又弄了一出献俘,这岂不是直接来打皇帝和朝廷的脸么?”
    若是江夏真的是江夏娘,只是个十七岁的小姑娘的话,估计也会不理解徐襄的这一番忧虑。宋抱朴也是大庆子民,甚至还是皇室宗亲,他打了胜仗,应该是大功啊,应该值得庆贺和嘉奖啊,怎么能说是打了皇帝和朝廷的脸?
    但,她不是十七岁。两世为人,前前后后加起来,她没有三十岁也差不多。又一直要独自打拼,经得多见的多,没有依持,她不得不前瞻后顾,谨言慎行,想得多,自然就明白的多。
    她知道,徐襄说的很对。
    宋抱朴此次打了个漂亮的大胜仗,真的功劳卓著,表面上裕丰帝不得不嘉奖赞许,但内心里很可能恼羞成怒,引而不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