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

第176章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第176章

小说: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就多谢小顺掌柜大义了。”江夏笑着致谢,又道,“小顺掌柜这几日就安心照应生意、照顾大婶,等我定住哪天出行,就来告知小顺掌柜。”
    从顺子饭庄回来,江夏没有立刻回家,而是吩咐马车去了皇城根儿,绕着皇城转了一遭,又沿着正阳门外的正阳门大街一路往西,一直出城门,走到皇家怡行园外绕了一圈,这才转回来。又去皇城后门外的隆庆寺买了两份红枣甑糕,这才回家去。
    第二日一大早,天还没亮,小鱼儿就爬起来,跑到了江夏的床上。
    江夏被从梦中惊醒,没好气地拍了小鱼儿一巴掌,自顾自地翻转身想继续睡,却被小鱼儿拉住胳膊:“你别睡啊……我怎么突然心慌意乱、心惊肉跳的……今儿的事儿,要不咱们不去了?我总有些不太好的预感……”
    被闹的根本睡不着了,江夏只好平躺着,长长地出了一口气,道:“你只是太紧张……你是福宁郡主,进宫探望贵妇,乃是最正大光明的,有什么可慌乱的?再说了,就是有人揪住你易装之事,大不了按你个胡闹、不尊重的名头,却也没有哪家的律法规定,女子不许穿男装啊?……所以呐,你尽管放宽心!”
    正说着,若愫姑姑突然从外头走进来,低声道:“两位姑娘请起吧,希行公子打发来的人在门口候着了。

  ☆、368。第368章 怎么看着面生啊(3更)

现代的故宫博物院,江夏是去过几回的,真心没觉得那皇宫有什么好,别的不说,就说那些皇后妃子们的住宅条件吧,一个个四方的小院子,还没花没草的,活脱脱就是一座座监狱牢笼,而且,只要住进去,就是无期徒刑那种!想一想,也够人毛骨悚然了。
    进宫,江夏和小鱼儿自然不能男装……小鱼儿又要掩饰身份,两个人就穿了宫女儿的服饰。
    粉红色的裹胸,白色的窄袖偏襟及腰短衫子,搭一条石榴红的百褶曳地长裙,腰带也是石榴红的,长长地垂在身侧,再搭上双环髻,两个宫女儿就速成了。
    若愫姑姑调理教导宫女儿那是相当的驾轻就熟,给两个人梳好头穿好衣裳,回头一看,就指着江夏道:“江姑娘这样子不行……拿那粉扑子和胭脂膏子来!”
    江夏回头看看小鱼儿粉白的脸和红艳艳的唇,连忙往后退开几步,向若愫姑姑陪着笑脸道:“这么点儿小事,就不劳烦姑姑受累了,您只用在旁边看着,我自己来!”
    若愫姑姑都是相熟的,哪里不知道江夏不沾脂粉的毛病,见她这般,也很是无奈地笑着点头应允了。
    江夏一个眼色,芷兰就捧了江夏自己淘澄的粉和胭脂来。江夏脸上平日里也就用一些润肤膏滋,都是她自己配制的。粉也是她自己试着制作的,用的是紫茉莉做基本原料,加了珍珠粉、茯苓粉和人参细粉,其实是绝对无铅无公害的,还会养颜嫩白……只是她不喜欢浓妆艳抹罢了。
    她用了湿法上妆,这样做出来的妆容会比较自然透明,脸不会像刷了大白……胭脂膏子也只是点在唇内,然后一点点往外晕开去……有点儿类似咬唇妆的赶脚,却也自然得多,不会红呼呼像吸血鬼一样。
    三两下子弄完,江夏就回头看向若愫姑姑,得到的只能是苦笑着的点头:“就这样吧!”
    小鱼儿立刻跳起来:“我也要这样的……”
    江夏拉着她就往外走——外头等了多半天了,你还要啥自行车啊!
    若愫姑姑带着两个人往外走,一边做着突击培训:“低头,含胸,双手平握身前……步子要小,脚底下要轻,不等咚咚咚地走出动静来……”
    江夏听得头昏脑涨,心中却止不住哀叹,这宫女儿真不是人当的,就这么几步路,她就腰酸背疼腿抽筋了人,要是天天这样、年年这般,一辈子……哦,她终于觉得有一件事值得她庆幸了,没把她重生成小宫女,实在是老天开恩啊!
    一路穿街过巷,江夏透过窗帘看见车子绕着皇城根儿转了好半天,终于在出入后宫的地安门外停了下来。
    一下车,看见宫门口林立的御林军,一个个衣甲鲜明,挎刀持革地,江夏就感觉到了不同,与现代故宫博物院的不同——两者之间差的,大概就是那虚无缥缈,又威严尊崇无比的皇权吧?
    到了这里,江夏也收起了玩笑之心,小心翼翼地跟在小鱼儿身后,到达宫门口,已经有个小内侍在候着了,一见她们俩过来,就尖着嗓子骂上了:“你们一个一个的,出了宫们就忘乎所以了,难道不知道贵妃娘娘等着么?还磨蹭什么,脚底下还不加快儿……真是的,没一点儿眼力见儿……”
    有他这么一闹,门口的侍卫倒是问都没问,就挥手打发她们进了宫门。
    经过御花园,进了西六宫,贵妃娘娘居住在宸宁宫里。
    顺着高高宫墙中间长长地甬路走过去,除了御花园外,再无半棵树,连根草都看不见,到处光秃秃的,只有墙角一只只大肚子铜缸和沿途的宫灯聊做摆设。
    那个小内侍叫小安子,年龄不大,看着也就十二三岁的样子,却特别机灵圆滑,察言观色。
    离开了宫门口侍卫们的眼睛,小安子就换了一副模样,笑嘻嘻地给小鱼儿请安道:“小安子给福宁郡主请安,郡主恕罪!”
    “起来吧,你少骂我两句就行了,哪里敢怪你啊……”小鱼儿笑着踢了小安子一脚,随手从腰间摸出一个小银饼子来扔到小安子怀里。“娘娘的病情如何?你跟我耍滑,一五一十地,细细地给我说一说。”
    小安子将那银饼子揣好,谢了赏,这才引着江夏小鱼儿往里走着,一边介绍起贵妃娘娘的病情来。
    边说边走,突然从侧旁的一道宫门里走出一队宫装丽人来。
    打头两对宫女儿服饰的,捧了金瓶金盆漱盂儿痰盒等物件儿,后边四个太监抬着一顶软兜逶迤出来。
    江夏还没反应过来呢,小安子一把拉着她退到墙根跪了下来,并扬声问候:“宸宁宫安顺儿给淑嫔娘娘请安,淑嫔娘娘万福金安!”
    江夏不敢乱开口,怕说错了话,小鱼儿则是不愿开口……论起品阶来,她是郡主,与妃位品阶相当,比嫔还高两阶呢……再说了,这位淑嫔所出三皇子打小被皇后抱在身边养大,她母凭子贵也就只到了嫔……她之前只是在御花园里种花的粗使宫女,身份太过卑微,性子也是软糯不堪的那种,连小鱼儿都看不起。
    “哎,起来吧,我也正要去给贵妃娘娘请安呢,你随着我一起回去,也正好给我说说娘娘的病情如何了……”
    听这话,这位淑嫔娘娘倒是个性格和善的,或者说,是一个面上和善的……她只要肯和善就行。
    江夏暗暗松了口气,跟着站起身来,下意识地揉了揉磕疼的膝盖……刚刚小安子情急拉她跪下磕着了,怕是破了皮了,疼得厉害。
    小安子连声答应着,陪着一脸的笑,斟酌着回答淑嫔娘娘的问话,一不留神,后头一个女官,乃是淑嫔娘娘身边贴身嬷嬷突然瞅着江夏道:“你这个丫头是哪里的?我怎么看着面生啊?”
    江夏脊梁一紧,也不敢抬眼,只半垂着脸,蹲下去曲膝一礼道:“奴婢夏儿,乃是贵妃娘娘小厨房里的丫头,平日不常出来走动,故而,姑姑没见过奴婢,也是有的……”

  ☆、369。第369章 治病无功(4更)

那位姑姑还待问什么的,小安子就把话儿接了过去,叱退了江夏,抢着扬起一脸的笑,对那姑姑解释道:“就是个烧火丫头,也敢说自己是小厨房里的……是个不知深浅的,姑姑莫怪,回去小安子禀告了师傅,指定好好管教管教!”
    倒是淑嫔娘娘淡淡地开口道:“罢了,不就是俩小丫头么,又没长出人头鱼尾巴来,有什么好问的……”
    那嬷嬷连忙答应着,扶着淑嫔娘娘的轿杆,一路前行,再不问了。
    江夏和小鱼儿落后一步,两个人匆匆对视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抹惊讶和怀疑……听淑嫔娘娘那句话,大概已经认出小鱼儿来了!
    一路有惊无险地进了宸宁宫,一进大门,小安子就吩咐两个小内侍将江夏、小鱼儿带到后头去。他自己则飞跑着,引着淑嫔娘娘往正殿里去了。
    江夏和小鱼儿被引到小厨房旁边的屋子里候着,倒是有宫女送了两盏茶水一盒子点心上来。
    小鱼儿伸手端了茶就要喝,江夏伸手接过来,瞪她道:“怎么不知道礼让长者呢?”
    两个人说笑着,江夏把茶递回去,看着小鱼儿垂了垂眼皮儿。
    小鱼儿笑着摇摇头,大概意思是说江夏太过小心谨慎了,皇宫里没有她想象的那么可怕。
    江夏垂了眼,自己捧了茶杯喝着,心道,到了这个地方,小心没有错!她才不拿着自己和小鱼儿的命吗冒险呢!
    一盏茶喝完,又一人吃了两块点心,那边才传来声响,淑嫔娘娘终于告辞离开了。
    片刻,还是小安子匆匆过来,接了两个人送进正殿里去。
    等见了贵妃娘娘,江夏不由暗暗惊奇,这个竟然也是个食不知味,不思饮食,而且是直接见不得吃喝之物,见之即呕,短短几日功夫,以容色照人出名的贵妃娘娘已经被折腾的脱了形。
    江夏询问了贵妃娘娘发病前后的起居饮食,然后对小鱼儿点点头打个眼色,出了寝殿。
    “怎么了?姨妈的病情怎样?是不是要行针?……你不用担心,我去跟姨妈说,姨妈最和善不过的,断不会为难于你。”小鱼儿一开口就停不下来。
    江夏拍拍她的手,安抚道:“你别紧张,先听我说……贵妃娘娘是食积加暑湿困脾之症,我有个法子,需要用到一味药,就怕贵妃娘娘身体贵重,不敢用。”
    小鱼儿惊讶道:“什么药?有毒么?”
    江夏失笑:“没有毒……只不过,峻下清火,药性猛烈……有道是,大黄治病无功啊!”
    “大黄?”一道男子的声音突然响起,吓了江夏和小鱼儿一跳。
    两个人急忙转身看过去,却是二皇子宋希行一脚从外面跨了进来,在他身后跟着一个须发花白的老人,竟然是江夏和小鱼儿熟人王太医。
    听宋希行问起,江夏只能坦然面对:“是的。我诊断,娘娘乃是暑湿困脾,导致脾失健运,又加上了食积之症……故而,不思饮食,甚至看不得闻不得提不得吃喝二字……此症只需用大黄峻下除积,再加芳香化湿、醒脾健胃之品调理,即可。”
    宋希行沉思片刻,挑眉问道:“你有几成把握?几日痊愈?”
    江夏吸了口气,平静道:“有八成把握。大概三日就能饮食无碍,接下去可以再吃几服药调理,也可以换成食疗汤粥调补。”
    宋希行瞥了江夏一眼,回头看向王太医:“王太医,你怎么看?”
    王太医抚须沉吟着,心里暗暗还是替江夏惋惜,这个丫头医术精湛,他也颇有几分欣赏,但还是年纪太小,开方子太过意气用事啦!
    唉,也是,她第一次进宫,哪里又知道宫里的规矩……大概是她给平民百姓治病习惯了,忘了这宫墙里头,不出错才最要紧!
    沉吟片刻,王太医看着江夏问道:“这大黄确实峻下之物,你说的也对症,就是不知,你这大黄要用几合?”
    几合就是多少?王太医问江夏的用药量呢!
    江夏并不隐瞒,也不迟疑,神色平静道:“大黄乃是首药,提纲挈领,需用生药一两,煎两盏茶工夫,单服。起效后,再服调补之方。”
    对大庆朝的度量衡江夏早也了解了,也是十进位,一两,相当于现代的五十克。而大黄常用量一般在3…15克,而且,江夏还特意强调生用,取其峻下之效。因为炮制之后的大黄,峻下之性会缓和许多。
    王太医轻轻吸了口冷气,盯着江夏看了一眼,暗暗叹口气,对宋希行道:“二爷,大黄本身峻下之物,却并无毒性……只不过,用量上……一般用量只在两三钱之间!”
    这个时候的一钱大概合五克,两三钱,也就是10…15克。
    宋希行看看王太医,又看看江夏,一时也难以斟酌。
    小鱼儿上前一步,拉住宋希行的衣袖道:“二哥,夏娘医术极好的,前儿你走了,她还给那顺子饭庄的老板娘看了病……那老板娘同样不思饮食将近两月,病的形销骨立,都不成人形了……夏娘用了针之后,当晚就喝了米粥……昨儿已经能吃两顿饭,每顿一碗米粥了。”
    宋希行瞅瞅小鱼儿,抬眼看向江夏:“你也要给娘娘行针么?”
    江夏躬身道:“娘娘与那妇人虽都见不思饮食之症,但病因差别不同,病状也不相同,故而,所用治法也不同……娘娘只需服药,不必行针。”
    “既如此,你开方之后,即刻出宫吧!”宋希行这一句话一出,别人不说,王太医先暗暗松了口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