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

第169章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第169章

小说: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鱼儿懒洋洋地剥了一条虾肉送进嘴里,慢慢地咀嚼着,一边叹气道:“……咱们就这么走了,我哥哥指定要恼了!”
    江夏微微剔着眉梢,淡淡道:“要不,咱们折回去?索性还没走多远,明儿一早也就回到临清城了。”
    小鱼儿抬眼看看她,气哼哼道:“这会儿回去,岂不是找骂么!”
    江夏抿了一口白酒,去去嘴中的腥味儿,淡淡抬眼,展颜一笑道:“这不就得了!世子这会正在火头上,缺了心眼儿才回去找骂,索性自自在在地悠游玩耍上一回,倒时候,世子的气也消了,火也灭了,再去乖乖地认个错……世子爷那般疼你,哪里还舍得骂你去!”
    “唉,也只能这么想了。”小鱼儿叹口气,转眼看见那边没入地平线一半的夕阳,长出一口气,畅快笑道:“哎,之前就从没想过,还能这样出来……看那轮落日,都格外红,格外好看!”
    江夏笑着摇摇头,轻轻地抿一口酒。
    一路行来,两个人也不赶路,不紧不慢地走着,每到一处,都要靠上码头,做一番停留。
    德州府,江夏停留了两日,去看了已经开张运营几个月的商记糕饼铺和糕饼作坊,见了见这里的掌柜、活计。也带着小鱼儿去了趟迎宾楼……如四喜楼一般,迎宾楼江夏也入了股。
    旧的迎宾楼仍旧没动,顾青茗却大刀阔斧地在旁边买了数十亩地面儿,只不过,这会儿还在拆迁,拆迁完了,就会建一座新的四喜楼。
    顾青茗很是信誓旦旦地说了,他要将四喜楼开遍天下。
    盘桓两日,江夏没理会顾青茗的挽留,继续带着小鱼儿、齐哥儿乘船北上。
    见顾青茗,也是给宋抱朴一个信儿。她带着小鱼儿出来,虽然没有告知宋抱朴,但她丝毫不相信,宋抱朴会被瞒住,之所以让她们成功‘脱逃’,不过是宋抱朴有意放水罢了。
    临清城,德州府,悠悠然就到了河间府。
    若是在现代,河间府几乎家喻户晓,人尽皆知。当然,让河间府名扬天下的,却是一种小食——河间驴肉火烧。随随便便走到哪个城市、县城,甚至乡镇,都会在不经意间,看到河间驴肉火烧的招牌。
    这种小吃,曾经是江夏最爱早点之一。有时候晚上加班晚了,懒得弄饭,她也会去楼下的驴肉火烧店里要一份驴肉汤,加一个火烧……喝喝吃吃,一共也就十几块钱,又解馋又管饱,还经济又实惠。
    一路大晴天,到了河间府这一日,却下起了雨。
    船靠上码头,却上不了岸。
    付老头披了蓑衣戴了斗笠,上岸购买青菜之类的给养,江夏给了他二两银子,叮嘱买几样特色美食来。
    付老头唱个喏,笑道:“先生耐心等着,小老儿去去就回!”
    说起这付家人,江夏也算机缘巧合。付老头原来就是混漕帮的,儿子付春来长大后,付老头就退了,回家种田,侍弄庄稼,付春来也不负厚望,很快成了临清漕帮的三哥,人称付老三。
    只不过,好景不长,付老三在一场械斗中受了伤,卧床不起一年,差点儿就那么憋屈死。幸好遇上江夏,给他疗了伤……如今,付春来已经能够自主活动,伤腿仍旧有些不便利,却比卧床强的太多了。
    是以,江夏找到段宏德要船要人时,段宏德就举荐了付春来,说付春来原本就掌管着鲁北到京城这一段,地面人头极熟,一般的看见付春来,也不会上前寻事了。
    说到付春来,江夏倒是比较满意,怎么说,她与付家也算有一段渊源,付春来能掌船自然最好。接过一说之后,付老头、付老太也执意同行,于是付家老少四口,就成了这一次出行的船家、向导加旅伴。
    付老头曾经也是跑船的,对船上、码头上的一应事务皆是熟悉通透的,印象中老实木讷的庄稼老汉,一到了船上,竟然恍惚变了一个人,变得通透豁达,八面玲珑起来。
    看着付老头一路去了,付春来从后舱里慢慢走过来,他的那条伤腿走路有些跛,但他整个人已经与床上濒死的样子天差地别了,精瘦却日渐健壮起来。
    他穿着短打衣裤,赤脚麻鞋,却神态恭敬肃穆,距离江夏四五步远处停下,躬身道:“下雨天容易上鱼虾,若是先生有兴致,后舱里有鱼篓子,可以下着玩耍一回。”
    正看着大雨百无聊赖的小鱼儿一听这话,立刻拊掌叫道:“这个好,快快备来!”
    付春来没有立刻答应,只抬眼看向江夏,见江夏点头同意,这才躬身一抱拳,转身慢慢往后舱里去了。
    小鱼儿瞪了瞪眼,扑过去抓住了江夏的胳膊:“你这是从哪里寻摸来的人啊,这么木讷无趣的……”
    江夏斜睨着逐渐恢复了活泼玩闹性子的小鱼儿,似笑非笑道:“你个坏丫头,人家不就是没听你吩咐么,你转眼就来挑拨……”
    睡觉的齐哥儿被笑闹声叫醒,懵懵懂懂地睁开了眼,大眼睛眨啊眨地看着小鱼儿,嘿嘿地笑起来:“鱼儿姐姐羞羞羞,那么大人还不乖……”
    “嗳,你个小东西也做反了,看我这回不好好收拾你……”
    大雨连天接地,这一条不起眼的篷船上,却笑声一片。
    临清城里,四喜楼。
    宋抱朴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大雨,手中捏着一只酒盅儿转啊转……那个丫头不知到没到河间府……
    “世子爷是不是又担心那俩大胆丫头了?哈哈,你尽管放心,段宏德那老小子做事还是很周全的,安排了三条船,前头开路的,断后的,还有相随护卫的,都是他们那边一等一的好手。”赵赫不在意地笑着,拎着酒壶给宋抱朴添上一盅酒,转回头来,看着屋内默然端坐的徐襄,“这会儿说旁的都是虚的,还是想想法子把和亲搅黄了才行!”

  ☆、354。第354章 好巧啊(2更)

船在河间府停靠了半天一夜,第二天一睁眼,雨停了。
    江夏推开船舱的窗户,对着那红彤彤的太阳笑道:“终于放晴了!”
    昨儿,付老头进了趟河间府,买回来一些青菜瓜果,还买回了河间特产的老槐树烧饼、白家店包子。另外熟牛肉、熟驴肉、熟羊肉若干,却偏偏没有江夏久违的驴肉火烧!
    一问才知道,这会儿的河间还没有什么驴肉火烧的,倒是往下走,有个香店的小村子,买一种香店肉饼,与江夏描述的肉火烧相似。
    于是,这天放了晴,江夏也不打算上岸了,直接开船,往香店去。
    香店其实就在河间府城外不远,江夏一行出发早,辰初两刻,就到了香店。
    到了这儿一看,江夏失笑,说是店,还真就是只有一家小店,孤零零的一栋屋子盖在河提之上,屋旁栽着两棵高大粗壮的柳树,柳树下随意摆着三四张小矮桌子,又有矮凳马扎子零散随意放在一旁,就是所有的待客设施。竟然连个棚子都没搭!
    付老太过来,看见江夏脸上的惊讶,笑着解释道:“别看这里粗陋,做的饼却是极好吃的。当年太祖爷巡视京畿经过此处,尝过他们家的饼之后,连夸了三个香字,从那以后,这里就被人称之为香店啦!”
    听着这故事,江夏不由又失笑一回,这大庆朝的太祖爷不是乾隆皇帝穿越了吧?这故事听着实在是太耳熟了,现代太多特产、商品号称‘乾隆爷吃过’啦!
    “既然连太祖爷都夸香,咱们又来到这里,怎么着也要好好尝一尝了,下船!”江夏笑着招呼,一边牵住齐哥儿的小手,踩着付春来搭好的踏板,慢慢上了岸。
    站在岸上,江夏回身看过去,河里有一艘乌棚客船果然也随后停了过来。
    那船上一对夫妻模样的人下了船上岸,江夏笑微微朝着那边拱手道:“这位兄台好巧,又见面了!”
    那男人略略一怔,随即笑着还礼:“哈哈,是啊,是啊,好巧,小老弟想必也是听说这香店肉饼的名声来的吧?”
    江夏笑着点点头,“是的,太祖爷夸赞过得东西,既然遇上,总要来尝一尝才好。”
    那妇人这会儿笑微微地插了话:“原来小兄弟是为了太祖爷的美名而来,若是这般,嫂子倒是有个好去处,远比这香店肉饼更负盛名,小兄弟也不要辜负了才好呢!”
    江夏的眼睛微微一眯,笑道:“倒是不曾耳闻,还请大嫂赐教!”
    “哈哈,不用这般客气!”那妇人笑着客气了一句,接着道,“由此东去十余里,有一个曹妃镇,据传是当年曹妃甄氏投湖所在。那曹妃镇上有一个曹妃甸,据传就是当年曹妃投的湖,湖里盛产一种胭脂鱼,形体小巧,通体透白,只有两腮殷红如胭脂凃面,极好看,味道也是极好的!可惜的是,那胭脂鱼离水就死,死后胭脂褪去,鱼肉也变得腥臭无比,再不可食。只能乘了船去那湖上,捞上来就下锅,方能品尝其鲜美。”
    那男人也在旁边帮腔:“这话说的是,那胭脂鱼据传是曹妃所化……名声极大,不仅仅是太祖,前朝、前前朝,无数帝王将相来曹妃甸,只为品尝那鱼的美味呢!”
    江夏扯着嘴角笑起来,拱手道:“二位古道热肠,小弟在此多谢了。若是二位不嫌弃,今日的肉饼,小弟请了!”
    “小兄弟大气!”那妇人毫不迟疑地应了一声,竟是答应了江夏请客的提议。
    看着有客人上岸,屋子里走出一位二十许的小妇人,容貌娟秀,一件红色小碎花的棉布短衫,系着一条石青色的及踝长裙,头上包着一块红色碎花的头帕子,腰系围裙,人一露面,就带着一脸笑来,招呼着:“几位客官来啦,快请,快请!”
    一边说着,一边用手中的抹布掸了掸几个小矮凳,让着客,一边笑问道:“几位可是一起的?”
    那一对夫妇中的男子笑道:“我们夫妻与那两位公子只是偶遇……”
    “哦,那两位公子这边请!”小妇人周到地址招呼着,一边往里面喊,“两桌客人,香茶两壶嗳!”
    “来啦,来啦!”应声而出的是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同样的短打扮,拎着两壶茶和一摞茶碗子送上来。
    江夏知道,这里的茶小鱼儿指定不能用,却也没说什么,只笑着谢了。
    那边两夫妇已经开始点菜:“老规矩,给我们上十个肉饼两份汤!”
    江夏有样学样,也要了同样的。等汤和饼送上来,江夏才惊喜发现,这个所谓的香店肉饼,竟然就是驴肉火烧!汤也是驴肉汤!
    吃着熟悉的味道,江夏那一刹那差点儿落下泪来,这就是所谓的物是人已非了么?
    江夏将自己船上熬的凉茶拿下来,与那一对夫妻分享。那一对夫妻却也没推拒,很爽快地喝了。
    吃过饼,江夏会了银子,连那一对夫妇的饼钱也会了,然后告辞登船。
    付婆子上前来扶,一边笑着道:“刚刚听那艘船上的人说曹妃甸和胭脂鱼……婆子年轻时也去过,那俩人倒是没扒瞎话!那曹妃甸上生了许多莲荷荇菜,这时节去,正好荷花开了,荇菜花也开了,最是好看啦……”
    江夏眼角微微一跳,下意识地握紧了齐哥儿的手,脸上却笑着道:“那就拐过去看看吧!”
    等到了曹妃甸,再次看见那缓缓跟上来的乌篷船,江夏眯着眼睛,轻轻笑了。
    这算是刚刚出了家门吧,就被人算计了?或者,根本是没出家门,就被人算计上了?
    一艘乌篷船寻迹而来,老远看到那船头晾着的红色衫子,妇人低声道:“都上岸了!”
    那男子也没了之前的笑容,淡淡道:“倒是悠闲!”
    说着话,两人将乌篷船也在几步开外比较僻静的一处芦苇荡里泊好,这里有一处暗码头,隐在芦苇从里,若非相熟之人是不知道的。
    乌篷船刚刚停靠稳当,柳树荫里转出一个人来,月白色的衫子,俊美的容颜,简单的竹根簪子,似笑不笑地垂首看过来:“真是山水有相逢,二位,好巧啊!”

  ☆、355。第355章 京城繁华(3更)

那俩夫妇勃然变色,下意识地就想退回船上去。
    江夏悠悠然晃着手中的折扇,笑嘻嘻睇着二人:“二位这般处心积虑跟着我们,究竟所为何来?或者,受了什么人的指使?”
    那男子下意识地看向妇人,那妇人却并不看他,只神色戒备地盯着江夏,扬声道:“江先生,我等并无恶意,先生莫要误会了。”
    江夏啪地一声合上手中折扇,微微俯身看着这妇人的眼睛,“我愿意相信姐姐这话不错,可我这一船……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就是老弱妇孺,……出门行走,少不得要格外小心些。”
    那妇人抿了抿嘴角,同样盯着江夏的眼睛道:“我二人并未饮先生给的凉茶,实在不知何时着了先生的道儿,还请先生解惑!”
    江夏微眯了眼睛,勾唇一笑,道:“姐姐行走江湖,难道没听过一句话么?”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