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

第15章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第15章

小说: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氏连忙起身,规规矩矩曲膝行了一礼,才笑着道:“姑娘恕婆子眼拙……”
    说着话,她身后一个小丫头捧上两个剔红团盒来。
    程氏接着道,“这是我们府上鱼儿姑娘特意给姑娘的。鱼儿姑娘还让婆子带话给姑娘,她本想来找姑娘玩儿,只是家里长辈寿辰临近,她要赶着进京拜寿了。她最多过完夏日就能转回来了,到时候,必来找姑娘玩耍说话。……鱼儿姑娘还说,让姑娘抽空儿常给她写信,信送到咱们府上即可。”
    鱼儿姑娘……进京……听到这里,江夏瞬间恍然!
    她知道给她送礼的是哪个了……做了小厮打扮跟着王太医来的那个小丫头!
    小丫头将两个盒子捧到江夏面前,江夏没急着接,而是看向郑氏,见郑氏轻轻点了点头,这才把两个剔红盒子接了过来。
    剔红乃是用大红色的漆,在器物表面薄薄地刷上七八十层甚至一百二百层,待漆半干时,在其上雕刻,做出来的物件儿颜色浓丽饱满,精美富贵。
    鱼儿姑娘送来的两只剔红盒子,做工特别精美,剔红漆雕刻着人物故事图案,小小的盒子上雕着亭台楼阁,叠石流水,花木扶疏,还有大大小小十多个人物,最大的人物形象也不过三四厘米,最小的只有指甲盖儿大小,却无一不刻画入微,钗环配饰,衣裳纹饰都雕刻得自然生动。
    江夏一边将心中的感叹压下,一边笑着道了谢,然后向程氏告了罪,把盒子捧到屋里放下,打开了一看,一个匣子里放着一沓上好的茧绸帕子,帕子一角绣着花鸟小图,初看不稀奇,但仔细一瞅,就能看得出,这帕子所用茧绸质料极好,绣工也极为精湛,花草鸟虫无不惟妙惟肖,生动逼真,活灵活现,绝非凡品。再看第二盒子里,竟是两套医书,一套《金匮密录》,一套《太平经》!两套医书都是手抄本,而且看得出,纸张发黄发脆,应该是有些年头的老物件儿了……江夏不知道是不是孤本善本,但直觉的知道,这两套书肯定价值不菲。
    这辆匣子礼物看得出是鱼儿用了心准备的。
    寻思了一回,江夏把两个剔红匣子放好,转身去了厨房。
    人家给她捎了礼物来,她身无长物,也没啥东西能做回礼的。
    恰好有刚做好的米糕,东西不值什么,却是她亲手所做。她记得,小鱼儿也是因为哥哥生病,才滞留在临清的。捎一些米糕过去,若是对方吃了,自然能够调理脾胃。若是不吃……她总是尽尽心罢!
    程氏与郑氏家长里短地说了一会子话,两个婆子进来回话,说是伺候的酒席备好了。
    郑氏使个眼色,珍珠上前,将一只沉甸甸的靛青色绣花荷包递进程氏的手中,程氏笑着谢了赏。
    郑氏笑道,“时辰不早了,也该用晌午饭了,前头已经备下了,你将就着热乎乎地吃些再走,路上也差一寒噤。”
    程氏再次谢了,跟着引路的婆子退出去,一路出了徐襄的院子,往前院用饭去了。
    程氏出门没多会儿,江夏也从厨房里转了回来。
    她将刚刚蒸好的米糕端到郑氏面前,道:“太太,我蒸了一锅米糕,您尝一下,看看装两匣子做回礼能行么?”
    这一次蒸的米粉,夏娘不仅在粉中加了糖霜,还在磨粉时加了一些红枣。这米糕端上来还没吃,就有一股浓郁的枣子香和甜香扑鼻而来,带着米糕本身的清香,勾人食欲,引人垂涎。
    郑氏捻了一块,咬了一小口品尝,片刻,轻轻点头道:“让人去拿两个匣子来,捡着装了,让人送到前头去吧!”
    “哎。”江夏应了,去厨房里交待了枝儿转回来,冯氏带着芷兰也回来了。
    见到江夏进来,冯氏笑着寒暄了两句,就奉上两个匣子来:“这是大姑娘让奴婢捎给夏姑娘的,都是从京里过来的物事儿……我们大姑娘说了,这次多亏了夏姑娘妙手施救治了二少爷的病。大姑娘还说了,府中有贵客,她掌着中馈片刻也离不得,实在没法子,等过几日,贵客启程离开,她再回来,探望二少爷,再当面向姑娘致谢。”
    江夏笑着垂首道:“夏娘所做,都是指当应分的事儿,也是夏娘机缘巧合……实在不敢当大姐姐这个‘谢’字。”
    “呵呵,既然是你大姐姐给的,你就接着吧!”郑氏心情大好,说话都带着笑。
    江夏微微一笑,颔首应了,接过两只匣子来,笑道,“劳烦嬷嬷替我谢谢大姐姐。”
    话音未落,厨房里给送了徐襄的五谷粥来。江夏接了食盒,告声罪,进里屋去了。
    冯氏见过自家女儿,又交待了大姑娘徐慧娘的事儿,还不走,指定是有话要跟郑氏说,她还是避一避吧。
    将徐慧娘给的两个匣子和食盒一起放在桌上。江夏没急着查看礼物,而是从食盒中盛了一碗五谷粥,端到床边,徐襄伸手接了。这一回,徐襄的手上明显比之前有力了,端着一小碗粥很平稳,江夏又将调羹给他递在右手中,让他自己吃。
    徐襄吃了一碗粥,一块米糕,就撂下了。
    江夏收拾了,都放在食盒里,又倒了一杯温水送过去,给徐襄漱口,然后又送上拧干的帕子,给他擦了手脸。
    这才得了片刻空闲,就去看徐慧娘送来的‘谢礼’!

  ☆、30。第30章 犯糊涂

两个不大的扁方匣子,顶面与杂志相仿,高不过十几公分,雕花錾铜,很是精致。这么大点儿的匣子,连件衣服也放不下吧?难道是什么点心匣子?
    正琢磨着呢,床上的徐襄问道:“那是什么?”
    “哦,大姐姐让人带给我的。”江夏随口回答着,很自然地抱了两个匣子送到徐襄面前,“我也不知道是什么……”
    略略一顿,又道,“我原本没想要,是太太吩咐我接着……”
    说着,有些懵懵懂懂又有些可怜兮兮地看着徐襄,愣是把徐襄看的心里软下去,连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软了下来。
    “既然是大姐姐给你的,你就拿着,不用多想。”
    “嗯,”江夏笑着答应了,语调轻快起来,一边用手指摩挲着盒子,一边又问,“大姐姐会给我什么?”
    徐襄被她清澈的笑容感染着,唇角也不由带了一丝微笑,“打开看看不就知道了。”
    江夏点点头,就在床边把上面的匣子打开来,然后,在看清盒子里东西后,瞬间瞪圆了眼睛:“竟然是……这么贵重的东西,我还是不要了吧!”
    匣子里衬着大红的漳绒,上面整整齐齐摆着一套赤金头面首饰,发簪、花钿、钗子、手钏、耳环……一件件金灿灿明晃晃的,耀人耳目!
    徐襄笑着摇摇头:“给你了,就留着吧!无妨的!”
    江夏抬头看了看徐襄,见他一脸不以为然,她也就放松下来,笑着应了。将这个匣子合上,放在一旁,又伸手打开第二个匣子。
    这一匣子是十二支堆纱宫花,造型精致唯美,鲜活灵动,仿佛刚从枝头摘下来一般。因为有之前那一匣子金头面打底,江夏也没再惊讶,只是伸手从匣子里拿出一枝最精细小巧的木樨花来,举到眼前细细地欣赏了一回,就又放进匣子里。
    隐约记得《红楼梦》里,贾府里得了两匣子堆纱宫花,姑娘、奶奶每人只得两支……想来,能跟赤金首饰一起送过来的东西,也是极难得的。
    于是,江夏就问:“这个,也不知大少奶奶那边有没有,我要不要给她送两支过去?”
    徐襄的目光悄然冷却,淡淡道:“她不缺这个,你自己留着戴吧!”
    不是人家缺不缺的问题好吧?
    江夏暗暗腹诽着,却也不再多言,一边将两个匣子放到徐襄床头柜上——之前,鱼儿姑娘给的两个剔红匣子也放在那里。
    看到这两个剔红匣子,江夏才想起来,又跟徐襄道:“那日,你病着,跟着王太医来了个扮了小厮的小姑娘,她们叫‘鱼儿姑娘’,我也不知道她是何身份……刚刚,鱼儿姑娘也让冯嬷嬷捎了两个匣子来,一匣子茧绸帕子,一匣子是两本医书。我蒸了一锅米糕做回礼,正好也要给大姐姐带一些呢,就当回礼,可好?”
    “好!”徐襄想也没想就应了一声,就在夏娘怀疑他是不是没听清自己说的什么时,又听徐襄道,“暖阁东墙根柜子的钥匙,原来……如今在嬷嬷那里,你跟她要过来,往后,再有什么东西放进那里吧!”
    江夏之前还想着,这么贵重的东西,拿回东厢去,连把锁头也没有,不安全呢。听徐襄替她想得周到,她自然欢欢喜喜地答应了。自然地把之前的小纠结给抛到脑后去了。
    门外有声音响动,珍珠挑帘子进来:“夏姑娘,冯嬷嬷要回去了。”
    江夏连忙答应着,关照了徐襄一声,匆匆走出去送行。
    郑氏没动,吩咐江夏代她送送冯氏。
    冯氏与芷兰明显梳洗过,却仍旧掩不住泛红的眼圈儿……她们母女应该暂时取得了郑氏的宽恕了吧?
    走到小院门口,众人停住脚步,
    冯氏笑着应了,又郑重福身下去。江夏微微侧了侧身,不知道这位要做什么,却隐隐知道,冯氏所言必定不是什么好事。
    “嬷嬷慢走……”
    冯氏不等江夏说完,打断她道,“姑娘宽待些个,老婆子也是没法了……这一回去,老婆子又是一年半载不得脱身,芷兰这个傻丫头,心眼儿实,自己一个人在这,却还总是惦记着我们两个老的,惦记着她哥哥兄弟……姑娘,芷兰是个实诚不通气儿的,一时糊涂做出什么傻事来,也不是她的本心……”
    江夏微微笑着打断冯氏道,“嬷嬷这些话不该跟我说。”
    冯氏却很坚持,继续道,“老婆子虽是初见姑娘,却知道姑娘是个有担待的。老婆子别的没有,在大姑娘面前还是能说上几句话的。太太最疼大姑娘,大姑爷也前程看好……老婆子也不求太多,只求姑娘在要紧时候说句话,别让这傻丫头没了下场……”
    说着,忍不住又要落泪,胡乱抬手擦了,叉着手就要给江夏行礼。
    江夏连忙伸手将她拉住,叹口气道,“我明白你爱女心切,但我自身尚且难保,这时候哪能答应你什么!”
    略略一顿,又道,“太太既然肯看你的面子让芷兰回来伺候,就是没想太难为她……只要芷兰以后尽心尽力,忠心为主,相信太太也不会再追究什么了。如今,我也只能跟你说这些,至于旁的,自己不犯糊涂才是根本,旁人照应也只能是一时不是?”
    “哎,哎,姑娘放心,我叮嘱这个傻丫头了,她再不会犯浑了。”冯氏又带着芷兰一起曲膝行礼。
    江夏也不再拉她,只退开两步,将手上拿的匣子交给芷兰,笑着道:“这是我自己做的两匣子米糕,补脾开胃的,给大姐姐带去尝尝。嬷嬷慢走,我就不远送了。芷兰,你去送送嬷嬷吧!”
    冯氏母女道了谢,想跟着一路去了。
    江夏站在院门口,目送着二人渐行渐远,正要转身回去,却见一个婆子从二门处飞奔过来,大老远就扬声道:“舅老爷打发了容管家来探望二少爷……”
    郑氏闻讯,喜气盈腮地站起来,招呼珍珠和魏嬷嬷,给她打水净面,梳洗更衣。
    娘家人来了,自然欢喜。而郑氏这番郑重也能看出来,那位舅老爷应该与郑氏很亲近,两家关系走得也密切。
    江夏是内眷,自衬着不好见外男,又想着徐襄一遍遍见人受累,就先走过去,小声询问,“二少爷坐了一回了,我扶你躺下歇歇吧?”
    徐襄抬眼看了看她,突然勾着嘴角露出一抹笑意来,“舅舅最疼我。”
    江夏很想给他个白眼。没见过这么不知好歹的。她还不是怕他累狠了,病情反复嘛!
    伸出右手食指,在徐襄面前晃了晃。
    徐襄微微诧异着:“何意?”

  ☆、31。第31章 西洋参

“我理解你与舅老爷感情深厚。但是,作为你的主治医生,我现在不是跟你商量,而是通知你,该休息了。”江夏说着,也不再等徐襄说什么,径直伸手扶住徐襄,将他身后垫着的两个大迎枕拿走。
    徐襄微微愕然,随即竟失笑着摇摇头,任江夏施为。一边配合地躺下,一边打着商量:“我面向外躺,可好?”
    至少,荣管家进来,他说话也方便,不用再费力翻身。
    江夏倒是毫不迟疑地答应了,扶着他侧身向外躺好:“二少爷平稳心绪,切忌大悲大喜。”
    “唔。”徐襄只是似是而非地应了一声,江夏却自动认定他答应了。替他拉拉被角,转身出去,到西屋门口,向里头的魏嬷嬷打了个眼色。
    很快,魏嬷嬷挑了门帘出来。
    江夏悄声道:“二少爷大病初愈,劳不得神,也经不得大喜大悲。”
    魏嬷嬷本就是个透彻的,只需江夏一点,随即了然地笑了。
    “姑娘放心!”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