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侯门医妃有点毒 >

第954章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954章

小说: 侯门医妃有点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严辞揉揉眉心,有点头痛。
  他愁眉苦脸,“这事我再想想。”
  一下子脱手几千亩土地,就换点白银,的确有点肉痛。
  去海外置办产业,还得先看看风向。
  要是有人率先行动起来,他跟一波风倒是没关系。
  二人喝酒喝到天黑。
  王学成赶着回书院,明儿一早还要当差,不敢熬夜。
  严辞也没留他。
  替他叫了一辆马车,把人送走。
  他摇摇晃晃,回厢房休息,顺便构思接下来的剧情。
  三顺看见他,“严老爷,你这是喝了多少酒?”
  “是三顺啊!刚忙完吗?”
  “我哪里是刚忙完,我是正在忙。山河书院那边又送来几篇稿子,写得挺好的。我家公子要求刊登在明儿的生活秀上面,狠狠打那群读书人的脸面。”
  严辞指着自己的脸,“本老爷也是读书人。你是要打我的脸吗?”
  三顺嘿嘿笑起来,怪尴尬的。
  “严老爷见谅,我这是说顺了嘴,说错了话,你千万别和我一般计较。”
  严辞哼哼两声,干脆在花台上坐下来。
  他招手,叫三顺到跟前闲聊。
  他很好奇,“公主府应该很有多土地吧。新律法一颁布,公主府岂不是也要将超额的土地脱手?公主府几位主子就没抱怨?”
  三顺哈哈一笑,“抱怨什么啊,高兴还来不及。”
  “这话怎么说?”
  把土地脱手,还高兴,毛病吧。
  莫非有内幕交易。
  三顺四下看了眼,“严老爷,这话我只告诉你,你可别往外乱说。”
  “你说,我保证不乱说。”
  三顺轻咳一声,清了清喉咙,开始侃侃而谈。
  “目前情况是这样的,公主府将超额的土地转让给少府,算作少府粮行股份。一千亩算一股。要是不想要粮行的股份,可以置换成海外的土地,一亩换两亩。”
  “我听人说,杨大人的海外行营打下来的土地,全都是一年两熟的肥田,甚至还有一年三熟。不用人伺候,把种子丢下去,几个月就能收获。还有海外大片大片的森林,全都是几百年上千年的木材,这都是钱啊。比起苦哈哈种田那点收益,海外的收益是成倍的。”
  “不瞒严老爷,江南那边的船行东家,已经陆续进京,要和少府,以及高官显贵们谈合作。这些消息,现在还处于封锁阶段。就是怕传扬出去,被人强占了先机。”
  “那帮豪商,动作可快了。闻到一点风声,几百万两的大手笔洒下去,位置优良的肥田都被他们抢先买了,那肯定不行。对了,我家公子打算去海外买一个港口,同齐王殿下,二皇子,三皇子,汝阳公主合资。委托身在海外的二皇子殿下汝阳公主经营。”
  严辞张口结舌,好一会才回过神来。
  “难怪朝堂上风平浪静,这么大的事情,竟然一点风波都没有。你刚说可以用土地换股份,入股少府粮行,此事当真?”
  “千真万确!这种事情我哪里敢胡说八道。”三顺翻了个白眼。
  严辞激动问道:“那我可不可以入股?我是举人功名,肯定可以入股,对不对?”


第1083章 靠山
  严辞睡了一觉起来,神清气爽,一改之前的萎靡不振。
  他将自己洗刷干净,掐着时间去见黄去病。
  昨晚上,他一直在琢磨用土地换股份的事情。
  少府的生意,绝对是稳稳当当。
  大周不灭,少府不灭。
  虽说比不上四海和寰宇,那也是利润可观,收益可观。
  眼看着皇帝和皇后娘娘下大决心,强行推行新的土地律法。手里多出的土地,不再是生蛋的母鸡,而是成了负担。
  要是朝堂上一致反对,他倒是有胆子继续将超出的土地继续留在手中。
  偏偏朝堂风平浪静,一群大佬,就跟没事人似得。
  管你在报纸上骂生骂死,他们依旧按部就班,靠着信息差,赚取着一波又一波的红利。
  这样的局面,让严辞下定了决心。
  手中的土地,如果能换成股份,那就尽快换成股份。
  如果不能,也不能砸在手里面。
  土地这一块,以他对皇后娘娘的观察和了解,肯定是越来越倾向于黎民百姓。
  皇后娘娘做事,向来都是尽可能拉拢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一个新律法,短短时间,就拉拢了全天下的黎民百姓。
  这是大势。
  不管谁出面反对,都无法阻挡大势。
  而且还有海外大片肥沃的土地兜底,这是一盘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定下的棋局。
  除非能一巴掌拍死皇帝和皇后娘娘,否则还是乖乖顺着大势而行吧。
  北边,有陈壮实。
  南边有杨季。
  一南一北,加上京大营早就被皇帝捏在了手中。
  任何人反对,都显得苍白可笑。
  “黄老板,有空吗?”
  严辞堵住黄去病的去路。
  “有几个小问题想请教你,就耽误一点时间。”
  “行啊!”
  黄去病很爽快,领着严辞去了签押房,特意命人泡了一壶茶。
  “严兄的新书写完了吗?”
  “写书的事情不着急。我今儿找你,是想问问土地入股的事情。”
  严辞有些急切。
  黄去病挑眉,“三顺告诉你的?这个大嘴巴,叮嘱他别往外说,还是管不住嘴巴。罚他这个月的奖金。”
  “罚我,罚我!别罚三顺。都是我逼着他说的。”
  “严兄别替三顺说话。他的性子我知道,不用你逼,他自己就一箩筐给倒了出来。”
  “那土地入股的事情,是真的吗?”
  黄去病点头,“是真的。具体的章程已经确定,过几天就要开始认购。严兄莫非想用土地入股少府粮行?”
  严辞连连点头,“不知我有没有资格入股少府粮行?这么大的事情,外面一点风声都没有,看样子第一批认购股份的人,都是内部人员?”
  黄去病笑了笑,“什么都瞒不住严兄。陛下和皇后娘娘,为了推行新的土地律法,同朝堂诸位臣工扯皮许久,才换得朝堂的妥协和支持。第一批股份认购,肯定是优先照顾‘内部’人员。不过严兄想要认购,我可以想办法给你弄个名额。不过,严兄不考虑去海外置办产业吗?”
  严辞连连摆手,“海外置办产业,太远了,我是玩不起。还是土地换股份,让人放心。”
  黄去病调侃道:“严兄到时候可别后悔哦。”
  “不后悔,不后悔。我家里真没人有本事去海外置办产业。怕是钱败光了,连个水花都没溅起来。”
  “严兄杞人忧天。你家里没人,不用担心啊。好几个大商会,已经决定成立海外代垦商行,只要给一笔钱,自有人帮你们管理海外产业和土地。”
  此话一出,严辞瞬间又被刷新了认知。
  “代垦?”
  黄去病重重点头,“对啊!就是代垦。海外毕竟太远了,不管是走陆路过去,还是坐船走海上过去,都太远。而且北方人不适应南方的气候,猛地过去怕是会水土不服,别钱没赚到,人还死在外面,那就是得不偿失。可是难得的机会,总不能因为路途遥远,水土不服就放弃吧。所以代垦就出现了。你只要负责出钱,剩下所有的事情,都有人帮你办了。严兄有没有兴趣?”
  严辞还是摇头,“算了,这都是有钱人家才玩得起的,我就不参与了。我还是保守一点,土地换股份。”
  “行吧!改明儿我将名额给你弄来。”
  “谢谢黄老板!”严辞喜笑颜开。
  黄去病调侃道:“你写书写快点,就是对我最好的感谢。”
  严辞哈哈一笑,“写书得讲究灵感,可不是想写就能写出来的。等我拿到股份,我请黄老板喝酒。”
  “行啊!我等着喝你的酒。”
  严辞准备告辞,突然想到一件事情,回头问道:“黄老板,你要用土地换海外的土地吗?”
  黄去病点头,“换啊!当然要换。”
  “就因为你和几位殿下买了个码头?”
  “嘿!三顺这个大嘴巴,敢情什么都和你说了。是啊,要买码头,要买地,土地越多越好。手头上的钱有限,趁着海外的土地价格还没被豪商炒上来,赶紧换一点肥田。”
  严辞一听,八卦之心熊熊燃烧,“豪商已经去了海外炒土地?”
  黄去病朝他勾手。
  严辞赶紧凑到他身边。
  黄去病说道:“豪商背后都有大靠山,知道吧?”
  严辞重重点头。
  黄去病神秘兮兮地说道:“这个时候,只要靠山透露一点点消息给豪商,那群豪商都是属狗的,狗鼻子比谁都灵敏。只需一点点消息,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我们说话这会,说不定已经有豪商启程前往海外行营圈地。海外行营卖地,自然希望价格越高越好。先去的吃肉,后去的只能喝汤,最后去的连汤都喝不到,这是硬道理。严兄已经知道这个消息,却不愿意去海外置办产业,实在是浪费啊。”
  “海外买地,真有这么好?”
  “好不好,我也不敢保证。不过就是买一块地,放在那里,一年三熟,光是种粮食,几年时间也能将本钱赚回来。何乐不为。”
  严辞说道:“光是种地,没意思啊!”
  “嫌弃种地没意思,严兄可以买一片森林,把木材卖给船厂,或是卖给大户人家打家具用,也是移门买卖。”
  “我再想想,再想想。”
  严辞还是很犹豫。
  他靠着写书,的确赚了不少润笔费。
  只是他的家族,严家,整体都是靠他带起来发家致富。
  也就是说,严家缺少底蕴。
  不像大家族,几代忠仆。派忠仆前往海外经营,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严辞没这底蕴,没有几代忠仆。
  家里能派去海外的人,一个都没有。
  代垦,怎么都觉着有点不靠谱。
  将自己的土地完全交给别人打理,是好是坏都是别人一句话,不行不行。
  虽然可惜,最终严辞还是拒绝去海外置办产业。
  “多谢黄老板照拂!只是自家知自家事,我就不去海外凑这个热闹。”
  ……
  过了两天,黄去病弄到名额,交给严辞。
  严辞拿到名额,第一时间跑少府认购股份。
  少府只认名额不认人。
  严辞一口气置换了四千亩土地。
  等到少府上门收地的时候,严家人才知道消息。
  气得严辞的父母,拿着棍棒追打他,大骂他是败家子。
  知不知道,攒下一点田地多不容易。竟然全都置换成了什么狗屁股份。
  严辞振振有词,却不能改变父母根深蒂固的观念。
  老人家眼里,土地就是一切。
  别管是置换,还是卖,那都是败家子行为。
  因为父母的闹腾,严辞着实过了一段水深火热的日子。
  直到后来,少府出动,全天下开始征税的时候,严辞的父母才认识到这一回朝廷是动真格的。
  不是以前嘴上说着收税,其实花点钱打点一下,就可以将税收免掉。
  少府出动,六亲不认,只认土地和税收。
  那架势,真正是凶神恶煞。
  过去金吾卫名声恶臭,如今少府的名声也不比金吾卫好多少。
  不过,此乃后话,暂且不表。
  ……
  等到权贵们认购完了少府粮行的股份,消息才被捅出去。
  《山河书院报》就是传媒界的喷子。
  消息第二天,就发文章喷朝廷,喷少府,妥妥内幕交易,肯定有见不得人的勾当。
  粮行没啥稀奇。
  但是前面加了一个少府,妥妥的牛逼大了,绝对是粮行界的推土机。
  所有粮商,在少府粮行面前,都是弱鸡。
  这么大的举动,为何事先一点风声都没有?
  这不是内幕是什么?
  请朝堂,还有少府给的大家一个交代。
  事关百姓口粮,事关土地,此事不能这么含糊其辞。
  书院报一喷,群情汹涌。
  街头巷尾,都是讨论少府粮行。
  然而被喷的朝堂和少府,全都安静如鸡。
  竟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否认此事,也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反驳书院报上面的文章。
  诡异!
  “就连生活秀都没动静,怎么回事?”
  “生活秀是黄老板在管,黄老板自己就是权贵,闷声发大财的事情,他肯定不会吭声。”
  “少府粮行,你说这事是真的吗?”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说不定有人故意兴风作浪。”
  “先等等吧,看生活秀和《国子监报》后续有没有反应,才好做判断。”
  “此话有理。”


第1084章 皇后娘娘的风格
  书院报上面的喷子文章,因为得不到回应,只掀起了一点小风浪。
  等到大家差不多都忘记此事的时候,一个重磅消息横空出世。
  各大报纸,在同一天刊发了同样一条公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