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侯门医妃有点毒 >

第604章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604章

小说: 侯门医妃有点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德帝皱眉深思,“你说收取一笔费用,然后给私矿发一张开采证,那些私矿能答应?”
  顾玖轻声一笑,“陛下,商人讲究和气生财。能合法开采矿产,谁乐意非法开采。陛下若是不放心,可以安排几个有规模的私矿,带头购买开采证。
  具体这个开采证要收多少钱,儿媳以为不宜过高。开采证费用过高,这些私矿主,就会趁机抬高铜矿,铁矿的价格,增加朝廷负担。”
  少府家令急忙问道:“要是有人不肯花钱办开采证,又该如何?”
  顾玖笑了起来,“此事更简单。以一年为期,全天下登记私矿,办开采证。一年后,凡是没有办开采证的私矿,统统属于非法。
  既然是非法,那么朝廷查封他,也是理所当然。当然,查封私矿不能由当地官府出面。此事既然是少府和内侍监主持,不如就由少府狱丞和慎刑司负责查封非法私矿。”
  常恩心中大喜,又激动。
  诏夫人好人啊!
  顾玖此举,等于是给内侍监送权又送钱。
  这么大的人情,他记下了。
  将来若有机会,定会回报一二。
  少府家令暗暗点头。
  以一年为期,是个办法。
  文德帝双手背在背后,在大殿内走来走去,“把非法私矿变为合法私矿,除了能收取一笔开采证费用,还有何好处?”
  顾玖偷偷翻了个白眼,然后才躬身说道:“儿媳以为,最大的好处是朝廷能准确掌握天下私矿规模,清楚知道每年矿产产量。每年年底做账的时候,不用估摸,不用预估。陛下身为天下之主,难道不想知道,大周到底有多少矿产资源吗?”
  文德帝连连点头,“你说的不错。还有呢?”
  顾玖说道:“官铸铜钱数量稀少,都是因为朝廷手中的黄铜太少。等非法私矿摇身一变,成为合法私矿,少府铜丞大可以出钱找合法私矿购买黄铜。如此,黄铜不足的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少府家令连忙说道:“私人钱庄出的价钱更高,那些私矿主未必愿意将黄铜卖给朝廷。”
  顾玖闻言,大吃一惊。吃惊于少府一群蠢货,这么简单的问题都解决不了。
  她直言说道:“拼不了价格,那就拼数量吧。私人钱庄购买十万斤黄铜,少府就购买百万斤黄铜。
  我想,拼数量应该没人能拼得过少府吧。就不信那些私矿主眼睁睁看着百万斤黄铜订单不心动。既然心动,价格自然好商量。”
  “哈哈哈……”
  文德帝放声大笑起来,“老大媳妇说的没错。朝廷拼价格可能略输一筹,但是拼数量,朝廷绝不可能输。朕不相信,有哪个私人钱庄所需数量能大过少府,大过朝廷。真有这样的钱庄,那得好好查查,一查到底。”
  少府家令连连点头,“诏夫人这个办法,不仅解决了私矿开采泛滥的问题,还顺带解决了官铸钱币不足的问题。真是一举两得。”
  啪!
  文德帝拍着桌子,一脸兴奋激动,“少府要好好琢磨细节,等开了年就照着这个办法实施。以后,凡是没有开采证的私矿,统统查封。少府铜丞也要抓紧时间,尽可能多铸造钱币。一定要保质保量,保证官铸钱币是市面上最好的钱币,无可取代。”
  少府家令和少府铜丞齐声领命。
  常恩有点着急,怎么没有内侍监的事情。
  却又苦于身份,不便开口。


第622章 龙心大悦
  解决了黄铜紧缺的大难题,文德帝十分高兴。
  他看着顾玖,越看越顺眼。
  刘诏眼光好啊,竟然能在众多闺秀中,一眼相中当时名不见经传的顾玖。
  哈哈哈……
  文德帝得意大笑。
  刘诏是他生的。
  刘诏能干,就是说他这个当老子也很能干。否则也生不出刘诏。
  文德帝捋着美须,心头爽歪歪。
  儿媳妇很能干啊!
  儿子将就看得过去。虽然有时候真的恨不得将刘诏塞回他娘的肚子里,让他回炉重造。
  得赏赐点什么才行。
  有功不赏,那就是赏罚不明,难以服众。
  以后下面的人都会消极怠工,不肯出力。
  只是赏什么才好?
  赏赐得讲究些。
  还不能叫人知道开采证这主意是顾玖提出的。
  女子干涉朝政,容易引起非议。
  常恩不愧是文德帝身边第一心腹。
  他悄声提醒文德帝,“陛下,红薯!”
  对对对,红薯。
  去年顾玖献上红薯,当初文德帝承诺会有重赏。
  但因为事关民生口粮,红薯一事必须慎重,故此文德帝决定亲眼确定红薯的产量后,再说赏赐的事情。
  只是后来太忙,又没人提醒,这事就给忘了。
  今年种在皇庄的红薯大丰收。
  平均亩产达到了七百五十斤。
  有良田亩产达到了九百斤,离着顾玖所说的亩产千斤只差一百斤。
  想来种子继续改良,亩产千斤也不是不可能。
  就算是最贫瘠的土地,红薯亩产也达到了五百斤以上。
  这是天赐神粮啊!
  而且红薯方便储存,可以一直存到来年夏收。
  有了高产红薯,遇到天灾人祸,饥荒年间,红薯就能救命啊!
  老百姓是很容易满足的。
  只要能吃饱,他们就不会落草为寇,也不会跟着那些野心家造反。
  不夸张的说,有了红薯这个天赐神粮,民间反贼能少一半。
  文德帝大笑起来,“哈哈哈……朕犹记得,去年你献上红薯种,说亩产能达八百斤。然而,你显然低估红薯的产量。今年皇庄有良田,红薯亩产达到九百斤,朕亲眼所见。户部和少府都说,继续培育良种,过得几年,亩产千斤绝不是问题。”
  少府家令心领神会,“陛下说的极是,红薯真乃天赐神粮。诏夫人献上红薯种子,为朝廷曾一高产农作物,此乃大功一件。”
  文德帝指着顾玖,大笑说道:“朕要重重赏你。”
  顾玖:“……”真不容易啊,吝啬如文德帝,也舍得给她赏赐。难得难得!
  文德帝难得大方一回,会赏赐她什么呢?
  文德帝问顾玖,“你想要什么赏赐?”
  顾玖躬身说道:“儿媳一时间也想不出该要什么赏赐。不如一切都由父皇做主。”
  规矩她是懂的,哪能直白的说要什么。尤其是面前还是吝啬的文德帝。
  她真要开口要赏赐,文德帝恐怕又不高兴了。
  对于掌控欲强烈,又爱记仇的人,有些时候,一个小细节,一句话都能叫对方记恨上。
  区区赏赐,顾玖真没放在心上。
  文德帝乐呵呵的,“既然你没主意,那朕就替你做主。你的赏赐,不如就……”
  众人都竖起耳朵,想知道吝啬的文德帝会给顾玖什么赏赐。
  然而文德帝话锋一转,哈哈一笑,说道:“朕就先卖个关子,改日直接命人将赏赐送到王府!”
  切!
  玩什么故弄玄虚,一点意思都没有。
  顾玖内心,深刻地鄙视文德帝。吝啬的毛病,一如既往。看来就算将来户部收支平衡,也别指望文德帝能大方起来。
  文德帝似乎也有点不好意思。
  他是真没想好,该赏赐顾玖什么。
  如果换做刘诏,文德帝就没这么为难。
  亲儿子,不打一顿就是赏赐。
  哪能还给正儿八经的赏赐,开玩笑。
  “老大媳妇放心,朕答应你的赏赐,一定给你。你先回去等消息。”
  顾玖抿唇一笑,“儿媳遵命!”
  她除了鄙视文德帝外,真的半点都不在意。率先离开了兴庆宫。
  雪越下越大,几步外的人已经看得不太清楚。
  青竹伺候顾玖,穿上大氅,戴上帽子,手持黄铜手炉。
  “夫人千万别冻着了。”
  青竹唠唠叨叨,“这么大的雪,看样子还得下个一两天。眼看就要过年,不知道会不会有影响。”
  顾玖说道:“影响肯定是有的。瑞雪兆丰年,这也是吉兆。区区一点影响,克服就好了。”
  走在风雪中,倒是别有情趣。
  就连平日里看起来压抑的皇宫,这会看起来也多了一点讨喜。
  “诏夫人稍等!”
  顾玖停下脚步,回头,然后笑了起来。
  “老祖宗也出来了。见过三堂伯父!”
  少府铜丞顾知信轻咳一声,“侯府正月初三摆宴,有空一定要来。老夫人一直很惦记着你。”
  顾玖眉眼弯弯,“初三我肯定有空,到时候我会去侯府喝酒。请三堂伯父代我问候老夫人老侯爷。”
  顾知信笑了起来,“你的问候一定带到。初三你能来就好!你们继续聊,我先走一步。”
  能得到顾玖承诺,正月初三去侯府做客,顾知信就很满足了。
  知道少府家令和顾玖有话说,他很识趣,先行离开。
  等人走远了,少府家令才邀请顾玖,“一起出宫?”
  顾玖含笑点头,“听老祖宗的。”
  少府家令感慨起来,“这一回又靠你解围。老夫时常在想,若是没有你,老夫可怎么办呢?恐怕早已经被人赶了下去。”
  顾玖笑道:“我都说了,老祖宗不用和我客气。再说,没有老祖宗的鼎力支持,什么南城门外,什么水泥路,都是空中楼阁,成不了事情。”
  “哈哈哈……那老夫就不和你客气。”
  “正该如此!”
  “不过有个事,老夫想听你说句真话。”
  顾玖眨眨眼,笑着问道:“不知老祖宗想知道什么?”
  少府家令斟酌了一下,“打压私铸钱币,除了增加官铸钱币的数量外,真的就没别的办法?”
  顾玖望着天空,鹅毛大雪洒落而下,走个几步,身上已经积累薄薄一层积雪。
  她调皮一笑,“老祖宗可曾见过银币?”
  “银币?莫非是银子做的钱币?”
  顾玖答非所问,“老祖宗不妨先想想,少府钱庄最终目的是什么?”
  少府家令皱起眉头。
  顾玖等了等,替他回答:“少府钱庄的最终目的,是以金银为基础货币,全天下发行银票。用银票彻底取代铜钱,取代银子。这才是少府钱庄发展的最终目标。
  大量发行官铸铜钱,只是短期内的一种货币调控手段。只要少府钱庄发行的银票在全天下,包括西凉,北荣都建立起不可撼动的信用,你说届时还有多少人会用笨重又不方便携带的铜钱银子出门?
  说到底,只要少府钱庄发行的银票,能做到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能自由兑换,私铸钱币就将溃不成军,彻底退出市场。”
  少府家令张大了嘴巴,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有雪花落下,飘进嘴里。
  少府家令吃了一口雪,白生生,什么味道都没有。
  他深吸一口气,脸上的皱纹似乎都被抚平了。
  他内心难掩激动,“银票真能取代金银铜钱,通行天下吗?”
  顾玖笑了起来,“只要老祖宗坚信,一定会有那么一天。”
  少府家令产生了新的疑问,“等人们都习惯了用银票,那金银铜钱岂不是没有了用武之地。那该怎么办?”
  顾玖的表情前所未有的严肃,“老祖宗误会了。银票的发行,必须建立在足够的金银储备上。没有金银储备,凭空发行银票,都是耍流氓,是对小民资产的掠夺。这么玩,朝廷迟早会被玩完。
  银票的信用,是建立在足够的金银储备上。有一万两的白银储备,才能发行两万两的银票。有一万两的黄金储备,才能发行二十万两的银票。每一张银票,都要以真实的金银储备做为背书。否则我看还是维持金银铜钱作为通行货币更好。”
  少府家令当即明白了顾玖话中的意思。
  没有金银储备,滥发行银票,统统都是耍流氓。
  此举,也是为了防止当权者狗急跳墙,病急乱投医,胡乱发行银票,扰乱市场,祸害百姓祸害天下。
  少府家令又问道:“如果有一天不用铜钱,那么多黄铜,要怎么办?”
  顾玖神秘一笑,“届时自有办法!”
  “什么办法?”
  “晚辈卖个关子,老祖宗不妨耐心等待。”
  “老夫盼着你说的那一天能早日到来!希望老夫还能活到那一天。”


第623章 文德帝的赏赐(三更)
  兴庆宫内,文德帝正在发愁。
  要给顾玖什么样的赏赐,既显得他大方,配得上顾玖的功劳,又不费钱。
  按照过去的惯例,给女眷的赏赐,直接赏些御制的金器玉器珠宝首饰,就十分体面。
  但是,这配不上顾玖的功劳。
  不说开采证,单说红薯种子,就得重重赏赐。
  这么大的功劳,换做一个男的,早就升官发财。
  常恩知趣,给文德帝出主意,“陛下不如效仿先帝,给诏夫人的次子赐爵。”
  文德帝一听,双眼一亮。
  赐爵是一个办法。
  “朕记得,老大媳妇有个一母同胞的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