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美人记 >

第482章

美人记-第482章

小说: 美人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婆家眼瞅已是兴旺了,女婿也是个周全沉稳的性子,我没什么可担心的。如今你二小叔子娶亲,以后就有弟媳妇,这妯娌间,必要和睦方好。不是别个,你们和睦了,兄弟间便和睦。这家啊,都是家和万事兴。”
    “我都晓得,娘你跟我说一千八百多回了。”
    “哪里有一千八百多回,顶多是念叨几回而已。”余太太笑着,看时辰差不离就道,“得去接阿灿放学了吧。叫小厮把阿灿送家来,再知会女婿一声,让他落衙也家来,咱们一道吃晚饭。”
    余幸笑应,在帝都的头一桩好处就是,随时随地的可以回娘家串门子。
    何子衿倒是不知给弟弟送银子,让阿冽把私房都给暴露了,其实,何子衿都不会想到阿冽还会自己藏私房。在何子衿心里,自己的大弟弟阿冽一直是多么温厚稳重的人儿啊!
    这事儿,何子衿后来知道还是俊哥儿来信时说的,俊哥儿这张嘴啊,就没个把门儿的。
    何子衿见着俊哥儿的信,还笑了一回,沈氏也笑,“阿冽这小子,倒还有这个心眼儿。”
    何老娘道,“先时他媳妇那般大手大脚的,孩子自己就得有个算计。如今媳妇好了,也该把私房给媳妇收着了。”何老娘说的一脸板正,正气凛凛。结果,转过头就悄悄问儿子可有藏私房,如果儿子有藏私房,可是得藏好啊!还有,要是有藏不好的危险,用不用让老娘帮你保管啊~问得何恭哭笑不得,他是当初与沈氏一见钟情,为娶沈氏还挨过老娘的打,好容易与沈氏成亲,还没三天半呢,就忙忙的把私房交给沈氏了,从此,何恭先生就成了没有私房的男人。
    何老娘很细致的问儿子,结果发现儿子当真是没有私房啊,把何老娘郁闷的,私下都同自家丫头说,“你爹可真是个实诚人。”
    “实诚还不好啊,阿念就跟我爹似的,从来不会藏私房。”
    “这倒是。”甭看儿子没私房,何老娘觉着儿子实诚过了头,这孙女婿不藏私房,在何老娘眼里便是一等一的大好人了。
    何子衿见何老娘这两种原则两种对待,不禁暗笑。
    何老娘又说起俊哥儿的亲事来,只担心自己不在跟前,俊哥儿有什么不周全。何子衿宽慰她道,“成亲本是两家喜事,两家欢欢喜喜的就好,哪里有什么不周全的。何况,杜家又不是什么刁钻人家,阿冽信上说杜大人为人很是宽厚,俊哥儿虽是要考功名,小时候便爱舞刀弄棒的,听说与杜大人很是透脾气。”
    “这倒是。”何老娘笑,“这做女婿,想娶人家闺女,先得入老丈人的眼才成。”
    说一回俊哥儿的亲事,何老娘还拿出十两银子来叫自家丫头帮着卜一卜俊哥春闱可得顺遂,何子衿收了银子,就说择吉日帮着卜一卜。
    待何老娘得了何子衿的卦,已是二月初了。
    何子衿因不是整生辰,并未大作排场,她们家本也是低调人家,只是阿念身居高位,排场不大,礼却是收了不少,而且,有很多是不需回礼的。
    这就是做官的好处了,阿念当真不是贪官,就是拿银子,也只拿自己份内的那些。但,在官场上,平日里非但节下有衙门发的各式节礼,尤其阿念何子衿的寿辰,不能说不收礼不成吧,也差不多这样了。似前番柳知府做作清廉样,多少官员都不痛快呢。
    何子衿收过生辰礼,兴哥儿收拾停当,代表家里去帝都参加二哥的成亲礼。
    不过,对于俊哥儿,眼下却是顾不得亲事,因为,眼瞅就是春闱了。
    何老娘花银子请自家丫头卜了一卜,心就放下泰半,又拿出五十两银子,带着沈氏各寺庙烧香,待这烧香好,贡士榜单也出来了。俊哥儿倒是榜上有名,只是名次不是很好,二百名开外了,何恭阿念都有些担心俊哥儿的殿试,生怕他落下三榜同进士。
    好在贡试榜单之后就是进士榜,见着进士榜,何家人方放下心来,俊哥儿好歹上了二榜,却是未能如阿冽那般考入庶吉士,而是入六部当差。俊哥儿来信说自己是想谋外放的,不过,因要娶亲,怕媳妇思念娘家,就决定先在六部熬上一任,再说外放之事。
    俊哥儿既中进士,又是喜事在望,今年委实是双喜临门,纵未能入翰林,也算人生得意了。
    就是杜家,得个进士女婿,也不算配不上杜家的门楣了。
    俊哥儿的事安定下来,就是龙凤胎的生辰,纪珍又打发人给阿曦送了许多东西,以及一封比阿念写的书还厚的信。阿曦看了信与她娘道,“阿珍舅舅也在帝都得了差使,说是陛下看他已经十七,赏他的。”
    何子衿笑道,“这可好,是什么差使?”
    阿曦很是神气,“给陛下做侍卫,听阿珍舅说,可威风了。还说他穿上侍卫衣裳,陛下夸他的是玉树来着。”
    阿念偶然听一耳朵,吐槽道,“说不得是宫里守大门儿,天天风吹日晒的,不光玉树,还临风呢。”
    阿曦哈哈大笑,“我给阿珍舅回信时一定加上这句,问他是不是在给陛下守大门。”
    阿念也不禁笑了起来。
    只是,接下来,何家却有一桩难事。
    因为,江夫人亲自上门,替纪珍提亲了。
    幸而只是私下里言语上的提了提,但,江夫人说的无比恳切,“阿珍十五上时,我与将军就想为他定下一桩亲事,他那时就在信里说与阿曦青梅竹马,很中意阿曦。只是,彼时阿曦还小,此事实不好提。如今阿曦眼瞅也大了,阿珍已经得了差使,帝都里打听他亲事的人不少,我想着,现在阿曦也懂事了,虽议亲早些,我还是想来问一句,不知你们可相得中阿珍?我晓得你们疼闺女,成亲什么的,晚几年倒也无妨。倘你们中意,咱们两家先把亲事定下来。”
    说着,江夫人道,“原本,将军是想同我一道来的,实在是,他不好轻动,不然,倒惊动了北昌府的各位大人。我就先过来,问一问你。”
    江夫人其实也有几分不好意思,她一向是将何子衿当女儿辈看待的,结果,她儿子相中人家闺女,这不,眼瞅着,两家要做亲家的节奏了。
    面对江夫人的话,何子衿一时哑口了。一则江夫人此时提此事,令何子衿有些意外。二则,江夫人实在太会说话,连他们想闺女晚几年成亲的话都堵住了。
    只是,这,这也忒着急了吧。
    还有,她家与姚节可是有口头亲事的,虽然这些年两家也一直没有同龄般配的孩子。可,这亲事毕竟先时是口头定下的。诶,江夫人,虽知您老一向牛X,但咱们这样,是不是不大好哩。
    作者有话要说:阿曦开始议亲啦~

☆、第431章 北昌行之一一九

第431章
    其实; 何子衿与阿念早也对纪珍细细分析过; 夫妻俩都不是道学先生,就这么一个闺女,自然要给闺女寻一门知根知底的人家。说来,夫妻二人并不反对这桩亲事,纪珍小时候在何家住过好几年; 挺不错的孩子。何况,纪家家境门第并不逊于自家; 闺女嫁给纪珍也不会吃苦。
    只是; 何子衿身为亲娘,闺女的亲事自然要顾虑多一些。
    何子衿就先说了与姚节江赢有口头亲事之事。江夫人亲自过来; 显然是带着诚心的; 因为; 这事儿她一早也知道,江赢与何子衿原就要好; 儿女亲事什么的,没有不与她娘提的。江夫人做了准备; 与何子衿道; “我过来; 是阿节护送。”带着姚节一并来的。
    姚节是挺想跟子衿姐姐做个儿女亲家的; 只是; 两家兴许真是没缘法,自他媳妇生了长女之,就定给了好兄弟何冽家的次子。姚节又喜欢子衿姐姐家的双胞胎; 就先给未出世的次女定下了,其实,阿晔也好,但阿晔毕竟年纪大了些,跟次女年纪不相宜。可没想到,跟子衿姐姐这儿女亲家一定,姚节就开始生儿子,如今都连生俩儿子了,还没见次女的影儿呢。如今双胞胎已经七岁,这,这还乍做亲啊!而且,子衿姐姐家就阿曦一个闺女,子衿姐姐也没能再生下小闺女。现在小舅子非相中了人家阿曦,姚节也不好因自家这还看不到影儿的亲事耽搁了小舅子的姻缘,夫妻商量过后,他就同岳母一道来了。
    姚节能一道过来,就是对小舅子亲事的一个表态,他道,“阿珍这眼瞅到了年岁,他又是岳父长子,这娶媳妇也是大事。子衿姐姐,眼下咱两家都没适龄的孩子,就先说阿珍阿曦的事吧。咱们两家的事,以后再说。”他可没把话说死,反下妻子又不姓纪,要是以后有合适的姻缘,姚节也是不想错过的。到时他们就各论各的。
    何子衿见姚节这里松了口,却又有一桩难事,与江夫人道,“我家与阿节的亲事,因着一时没有合适的孩子,倒可暂且放下。只是,阿节与我弟弟阿冽已是给孩子们定了儿女亲事的,夫人与我提亲,这辈份以后如何算呢?”
    姚节自认放达之人,此际也不禁有些为难了。不想江夫人真是牛人中的牛人,她能亲自前来,完全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此际更是镇定自若,沉着开口,“说来,我们两家交好,多是出自旧时缘法,其实并无血缘关系。再从阿赢阿珍这里论,他们姐弟,都是我所出,只是,阿赢生父姓冯,她因随母姓,方同我姓了江。阿珍则是纪将军之子,他的生父,姓纪。”虽然早知丈母娘经历不凡,但亲自听丈母娘说起还是头一遭,姚节纵然早知,也颇觉在丈母娘面前,他们都是一介凡人哪。神人丈母娘江夫人继续道,“不要说他们姐弟只是同母异父,但真的是同父姐弟,子衿,我年长你几岁,与你说说我的经验。遇到合适之人时,半点儿不要犹豫,也不要错过,孩子们的事亦是如此,如阿节当年倘犹豫了,他不能与阿赢有这番姻缘。如我当年犹豫了,就不会与李五爷和离,也不会遇到将军。你只要想,阿珍是不是合适的女婿人选,将来他们,各论各即可。”
    想也知道,江夫人如果是在乎礼数之人,那么,当初她在第一任丈夫丈亡后就应该守寡而不是改嫁。
    江夫人一席话,何子衿思量片刻,与江夫人道,“我与夫人认识二十几年了,咱们彼此知根知底,那些搪塞的话我也不与夫人说了。阿珍这孩子,小时候看他很好,他与我们阿曦,也是相识于幼时。这些年,他们虽彼此有些书信往来,面却是从未见过。别的倒还好说,我只担心,两个孩子彼此眼中还只是少时玩伴的印象。阿珍中意的,也只是少时印象中的阿曦。可自他去往帝都,阿曦就上了女学,人也渐渐长大了,脾气性情也不是当初的孩子样儿。咱们两家一向要好,正因如此,我才觉着这亲事更当慎重。”
    何子衿的话完全也是为两个孩子考虑,眼下还没成亲,慎重些没什么不好,毕竟六七年未见,在书信里俩人要好,可万一一见面,发觉彼此不合适,倘二人皆不愿,这还好说,退亲就是。倘一个愿意,一个不愿,即便解除了亲事,两家的交情也就完了。
    江夫人想了想,道,“既如此,我与将军商量一二,阿珍去帝都这好几年,还没回过家来呢。倒不若让他回来些时日,也与阿曦相见,倘他们彼此性子相合,便定下亲事,如何?”
    江夫人是个爽快人,但也不容人糊弄的,她把儿子自帝都叫回来,就是奔着亲事来的,自是不容江家反悔。
    何子衿道,“此事我一人做不得主,待我晚上同阿念商议一二,再给夫人回复。”
    “好。”
    也就是何子衿与江夫人了,把个亲事闹得跟谈判似的。
    待阿念傍晚落衙回家,何子衿与阿念说了江夫人过来提亲之事。
    阿念想都不想,“阿曦年纪还小,这急什么。”
    “咱们自是不急的,看江夫人急的很,好像立刻要为阿珍定下亲事似的,我猜她这其间必有缘故,只是她未与我说,今天也只是略谈了谈,你再去问一问她才好。”何子衿道。
    阿念略略点头,问子衿姐姐的意见,“你觉着纪家亲事如何?”
    何子衿道,“原也不错,咱们与江夫人本就相熟,与纪将军也是同乡,阿曦嫁了阿珍,以后便是出外做官,将来回乡也能团聚。再说,阿珍小时候在咱家住过,这又是一重情分。只是还得与他家提一提,咱们阿曦可不嫁那等三妻四妾的人家。”
    阿念微微颌首,他也是这个意思,不过,阿念又问,“那当初姐姐怎么又与阿节定下儿女亲事?”
    何子衿道,“我当时没多想,要是阿节有闺女,咱两家做亲也不错。而且,双胞胎是娶,咱阿曦是嫁,自然更当慎重。”
    夫妻二人商量一番,此事暂未漏于他人知晓,阿念傍晚宴请姚节,何子衿就在内间宴请江夫人,外头就是阿晔跟着他爹待客。里头何子衿阿曦带着双胞胎陪江夫人,江夫人其实也有几年没见过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