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美人记 >

第459章

美人记-第459章

小说: 美人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结发,还多亏这位妻弟帮着在岳父岳母跟前说好话。若是能说的事,妻弟定会在信中直书,偏生只含含糊糊的“大有机缘”四字,叫李巡抚越发觉着莫测高深。
    李家夫妻很是琢磨了一回,然后,就想到了朝云师傅那里。朝云师傅的身份,前任田巡抚先时不知道,后来是知道的太晚了。主要是,余巡抚致仕前,朝云师傅很明确的表示了,不想与官府打交道,余巡抚不敢得罪朝云师傅,就没把朝云师傅的身份告知继任田巡抚。田巡抚这懵懂的,虽然对住在前北昌侯府祖宅的朝云师傅表示出了各种猜测,但他真没猜出来,朝云师傅是太后她舅。这实在不怪田巡抚,不要说田巡抚寒门出身,根本不晓得太后还有个舅,就是如李夫人欧阳氏这般二等豪门出身的,倘不是因谢钦差过去朝云师傅那里拜访,她也不晓得太后她舅还活着呢。
    是的,寒门出身的田巡抚与二流豪门出身的欧阳夫人,对于太后她舅的认知的差别只在于:田巡抚不知道太后有舅,欧阳夫人不知道太后她舅还活着。
    由此亦可见朝云师傅行事之低调了。
    但,从谢钦差这里知晓了朝云师傅的身份,当真是把北昌府的几位高官吓得不轻。是的,略低品的官员依旧不够格知晓朝云师傅来历的。
    故而,李家夫妻琢磨起“大有机缘”四字,也就往朝云师傅这里想了。毕竟,如这官家女眷诰命之事,一般吏部都是三年一审,朝廷待吏部审核过,就三年统一发放诰命身份的。除非是极特殊的,才会特事特办,如何子衿这个,就很特殊了,虽说朝廷有六品安人的诰命,可按朝廷规矩都是五品以上官员才有资格为家中女眷请封诰命。江知府先时做同和时,一寒门出身官员,他有啥不得了的背景吗?朝廷却突然赏了何子衿六品安人诰命,如今江同知升了知府,朝廷更是俐落,立刻升了何安人为何宜人。
    这说来,要不是看着太后她舅的面子,谁信呢。
    其实,不必欧阳驸马信中提醒,就凭何子衿何宜人是太后她舅的女弟子这一条,也没人会上赶着去得罪她啊。说到这里,李家夫妻还得庆幸先时田柳二人消息不灵通,不然,这二人定不会拿江同知来挤兑的。结果如何,江同知没挤兑走,此二人闹了个灰头土脸。当然,李巡抚也借机更进一步。
    所以,田柳二人犯的错,李巡抚绝不会再犯。
    就是李夫人欧阳氏,也是想与何子衿好生相处的,当然,她二人关系早便不错。只是,如今难免更亲近一层。
    于是,李夫人很隆重的参加了江宜人的酒宴,席间,二人言笑晏晏,亲近融洽的气氛让整个北昌府的官家女眷们都安了心,不说别个人,就是沈氏在宴后都说,“李夫人当真是个和气人,以后咱们女眷在一处吃酒,也能随意说笑了,省得以前那般,总夹枪带棒似的。”这说的是田柳二人不合,由此女眷中也是分帮结派,每每相见便言语攻击之事。这事其实闹得很多人不自在,毕竟,当年余巡抚当政,大家还是一团和气过日子的。
    今见李夫人江太太交好,非但沈氏,不少官眷都暗暗松了口气。
    因李江交好,整个北昌府官场呈一派其乐融融之景象。
    何子衿的话,“总算体会到了做官太太的好处。”
    这话说的,叫何老娘直撇嘴,觉着这丫头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做官太太还有不好的?不要说官太太,就是他这官老娘,也很滋润的啦。
    是的,虽然儿子没有升迁,但,孙女婿都是知府了,身为知府的岳祖母,何老娘也是很引以为自豪的!
    不过,何子衿这话说了没几天,朝廷新派的参政与同知就到任了,新任的同知姓陆,是个年过四旬的官员,何子衿没见着陆同知,倒是见着陆太太,很是端庄的一位妇人,态度很恭敬,言词很客气。据阿念说,陆同知瞧着也是个本分人。当然,陆同知这刚来北昌府,他寒门出身,背景寻常,自不会自己找死的去寻阿念这顶头上司的不是。就是柳知府刚到任时,对田巡抚也是客客气气的呢。总而言之,现在看不出什么,但目前看着,是个老实人。
    但新来的参政就不同了,倒不是新来的参政不老实啥的,只是,新来的参政委实大有背景,无他,新参政姓苏。
    苏这个姓氏,不论世族豪门还是寒门平民,只要是官场之中的,就没有不知道的。无他,当今皇后就姓苏。能成为后族的家族,可想而知如何显赫。不过,说来此时还不是苏家最显赫的时候,苏家有此显赦,正因苏皇后之祖父先文忠公苏相曾为太宗皇帝内阁首辅,时长达三十几年。也是这位苏相,将只是寻常官宦之家的苏家带到了一等官宦大族的地位。苏相三子,其中长子次子致仕前皆为一地总督,三子官居巡抚之位,如今苏相之子都在家守孝,这位苏参政是祖母孝后起复为北昌府参政。
    苏参政父亲就是苏相三子苏不语,苏不语少年时在帝都便颇是才名,苏不语探花出身,但比苏不语才名更有名的是苏不语的美貌,据说苏不语少时入国子监念书,因其貌美,还曾被同窗怀疑女扮男装。苏不语的才名,还不局限于正统文化界,他的才名,连寻常百姓亦多有知晓,无他,现在有名的流行的经典的几出话本子,多是苏不语年轻时所作。如宫姑娘写话本子,化名为红尘居士,据说宫姑娘平生最爱的就是苏不语写的《红尘记》,方有此化名。
    总之,先不论苏参政那在太宗年间主持内阁几十年的祖父,就是苏参政他爹也完全是一牛人中的牛人哪。苏参政有这么个才貌双全的牛人爹,有这么个曾身居内阁几十年的祖父,可想而知他的母族出身了。
    何子衿不晓得苏参政这些来历,李夫人欧阳氏却是门儿清的,如李夫人就知道,苏参政母亲出身帝都公爵之家戚国公府,乃是老戚国公嫡出之女。戚国公非但是公爵门第,老戚国公第三子,也就是苏参政他嫡嫡亲的三舅,娶的就是谢太后的妹妹为妻。听说如今戚家还有女在后宫为妃。
    要说先前柳知府不过是顶着个公府子弟的名头,那么,这位苏参政就是不折不扣的官宦大族与公府豪门联姻的产物了。
    苏参政背景之强横,饶是李夫人这位驸马他姐在见苏夫人时也多了几分小心。
    不过,这么苏夫人么……
    嗯,苏夫人挺特别的人,要何子衿说,“再率真不过的人了。”
    是的,苏夫人极率真的性子。
    这并不是贬义,只是谁也没料到,苏夫人并非汉人。那个,据说是苏参政他爹在南安州为官时给定的亲事,苏夫人娘家姓安,祖母是朝廷册封的一品安国夫人。安国夫人原是南安州那块儿蛮夷统率,与国有功,后赐安姓。安国夫人的子孙,也都姓了安。还有一事,安国夫人有一女,曾许配南安侯为妻。南安侯有女,赐婚太宗皇帝第四子楚王为王妃,楚王业已过逝,但这位楚王太妃却是着着实实的苏夫人表姐。皇后就是苏夫人婆家隔房的堂侄女,可见苏氏一门之显赫,非但公侯府第,便是皇室都有联姻。所以,如果当下还有哪个家族能与谢太后娘家谢承恩公府可以相提并论的话,那无疑就是苏家了。
    好在,苏夫人虽是外族,却并不难相处。
    就是苏参政,秉持苏氏家风,也是个极实干之人,并不因出身之故,便有傲慢越权之举。
    总而言之,谢天谢地,苏参政一家子都不是难相处的人。不然,此时此刻,李巡抚江知府都是新上任的正印官,朝廷忽然派出这么一位背景强横的苏参政,二人都要怀疑朝廷是不是有什么其他用意了。
    苏参政一家却是极安分的,苏夫人知道北昌府有女孩子上学的书院后,特地去书院考察了一回,把家里女儿送了过去。在何子衿开设骑射课程时,苏夫人还毛遂自荐教导女孩子们骑射呢。
    苏参政夫妇的好相处带给北昌府良好的官场氛围,连阿念也很喜欢苏参政这类实干家,还同子衿姐姐道,“听闻当年苏才子少时相貌出众,不知苏小姑娘可有其祖父之风?”这位苏小姑娘说的是苏参政之女,八岁的苏小姑娘。至于苏才子,则指的是苏参政他爹苏不语,这位牛人自幼便有才子之名,听闻先帝在世时也常以“才子”戏称之,故而世人也多有称其为才子的。
    何子衿想了想,道,“是个俊俏孩子,不过,较苏才子仍有不如。”苏不语此牛人,何子衿在帝都是偶有见过的。虽则彼时苏不语年过不惑,但那等品貌,仍是令人过目难忘。便是以沈素之出众,仍大有不如。
    何子衿问,“苏参政可有其父之风?”
    阿念摇头,“并不肖其父。”
    于是,何子衿很是惋叹苏不语之美貌竟后继无人!
    好吧,因为有个以美貌出名的亲爹,苏参政初来北昌府时,很是被人围观啥的。但见过苏参政的,大都承认这是位清郎美大叔,不过,离人们想像中的美貌,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幸而苏参政自幼就习惯了人们这种“你没你爹美貌”的眼神,人们围观一阵,见他不若苏爹貌美,也就渐渐将此事抛开了。
    倒是阿曦还问了她娘一回,问那位苏不语苏大才子可真如传闻中那般貌美。
    何子衿道,“的确是一等一的美男子。”
    阿曦道,“原来阿冰说的是真的呀。”阿冰,苏冰,苏参政之女,阿曦的新同窗。
    何子衿笑,“自然是真的。”
    阿曦喃喃,“我都不信,还有人能比祖父更俊。”
    好吧,这话叫朝云祖父听到,真是又甜蜜又忧伤啊!深觉自己没白疼阿曦,这孙女的审美眼光都是好的,比女弟子更是强百倍。至于“还有人能比祖父更俊”这种话,朝云祖父很大度的表示,“看人不当只看外表,得观内涵。”
    阿曦立刻很上道的表示,“要论内涵,祖父你称第二,我就不信有人敢称第一。”
    罗大儒给这话恶心的不轻,举手表示,“我学问难道不如你祖父?”他可是把阿冽从一秀才调教成二榜进士的。
    阿曦很遗憾的看向罗大儒,惆怅的叹口气,摊手道,“罗爷爷,你是很有学问啦,但你相貌跟祖父差远啦。综合评定,当然不如祖父啦!”
    罗大儒本是逗小丫头玩儿,但一眼瞥见朝云道长那略带自得的小眼神儿,罗大儒很是不屑道,“以貌取人,失之子羽。长得再好,心眼儿小,有什么用。”
    阿曦完全是朝云祖父的死忠啊,自发就为朝云祖父分辩起来,“罗爷爷,祖父一点儿都不心眼儿小,祖父可豁达了。”还举例说明,“双胞胎把祖父的袍子弄湿,祖父都不生气。要搁我,我早揍他们了。”
    知道什么是死忠么?
    就是,阿曦这一举一动,完全不是拍朝云祖父的马屁,她,她当真是这么想的!在阿曦心里,朝云祖父就是天底下真善美的化身啊!
    朝云师傅也最疼阿曦,哈哈一笑,道,“走,今天下雪,咱们去亭下赏雪。”
    阿曦欢乐的同朝云祖父去了。
    于是,罗大儒就一肚子憋闷的瞧着人家一大一小手牵手走了,走出一段,阿曦才想起罗大儒,回头邀请罗大儒,“罗爷爷,咱们一起去啊。”
    罗大儒郁闷地,“我不去。”恰好朝云师傅的话一并响起,“他不去。”
    这话把罗大儒气个好歹,罗大儒立刻抬脚跟上,道,“谁说我不去的,我这是跟阿曦一道去,又不是同你一道。”
    阿曦笑呵呵地还给俩人劝和,道,“你俩可不能吵架啊,吵架多不好,伤和气。”
    好吧,阿曦小朋友完全继承了她娘这种极善与长辈相处的本领。
   
☆、第418章 北昌行之一零六

第418章
    何子衿发现; 自从苏夫人来了北昌府; 整个北昌府官家女眷的气氛都活跃了起来,倒不是说苏夫人喧宾夺主,抢李夫人风头。要苏夫人是那般浅薄之人,怕也做不过苏家的媳妇。苏夫人是私下给李夫人提了个建议,苏夫人是这样说的; “我在帝都的时候少,不过听婆母说; 太后娘娘随先帝在藩地时; 便与藩地诸位太太奶奶们组织了夫人会。”这就是家学渊源的好处了,甭看苏夫人娘家是外族出身; 但婆家一直处在权力中心。她们是小一辈了; 但拿苏家长辈来说; 祖父苏文忠公当年是太宗皇帝的心腹重臣,如今祖父早已过逝; 但公爹苏不语与先帝太后夫妻是少时交情,所以; 皇家这些事; 苏夫人简直信手拈来。当然; 她不会说什么皇家秘事; 而是提及谢太后随先帝就藩时; 在藩王妃任上的善举,夫人会就相当于何大仙儿那一世的慈善组织了。主要是当年有藩王妃的谢太后牵头,组织官眷与士绅太太们捐些银钱; 当然,也不要大家多捐,要知道,除非清廉到海瑞那级别的,寻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