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美人记 >

第398章

美人记-第398章

小说: 美人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有志气。”阿念难免赞上几句,他看着小舅子们长大的,自然是希望小舅子们有出息。
    俊哥儿还道,“姐夫,明年我就下场考秀才,一会儿你帮我看看,我那文章有没有案首之相。”
    何恭险没一口茶喷出来,训俊哥儿,“为人当有谦逊之心,哪里有你这样的,上三天半的学,就这般狂言狂语。”
    俊哥儿道,“姐夫又不是外人,我也不过说的是心里话。”
    阿念笑道,“行,那我定要好生看看俊哥儿的文章。”
    待晚上用过晚饭,阿念这回没带老婆孩子回来,俊哥儿一力相邀,就去俊哥儿那边儿歇着了,顺便帮他看文章。何恭道,“这小子,阿念一来,立刻就找阿念帮他看了。”真是的,老爹我也是正经二榜进士,翰林出身好不好!
    沈氏笑道,“眼瞅又要当一回外祖父了,怎么倒吃起女婿的醋来。”
    何恭一向宽厚温和的性子,笑道,“醋不醋的,明年他要落了榜,看脸往哪儿搁。”
    沈氏道,“你不说俊哥儿的文章还成么?”
    何恭道,“他吹牛的本事比写文章的本事大多了。”
    反正俊哥儿明年也不过十六,有长子中秀才在前,次子这个,沈氏也没什么好紧张的,遂与丈夫说起闺女有身孕的事来,道,“这不是我说,像咱们子衿这么旺夫旺子的,万里无一。”
    何恭笑,“要我说,双生能诊出来不稀奇,先时在帝都闺女生阿晔阿曦的时候,大夫也能诊出是两个来。但到底是双生是男是女,还是生下来才知道的。倒是窦大夫,果然不一般。”
    沈氏道,“那是,先时在帝都不过是请的寻常药堂的坐诊大夫,窦大夫如何一样,听说窦大夫家里都是太医出身,就是他自己,也是太医院里特意派给朝云师傅的,医术自然高明。”
    何恭又问,“阿冽媳妇还没动静?”
    “阿幸年纪还小呢。再者说,阿冽是去念书的,我也不想他耽于美色。”沈氏道,“这也不必急,当初咱们子衿,三年没动静,一有动静就是俩。”沈氏其实也有些急儿媳妇,想着这成亲都一年多了,儿媳妇怎么还没动静。好在,看到阿念,沈氏也就不急了。无他,她闺女就是成亲三个没动静,然后一举生了龙凤胎了。沈氏甚至想着,莫不是儿媳妇这也是龙凤胎的征兆不成?
    何恭想一想,笑道,“这也有理。”好饭不怕晚。
    沈氏想着三姑娘八月的日子,她得过去伺候月子来着,不然老太太上了年纪,闺女也大着肚子,三姑娘那里没个长辈是万万不成的。这般琢磨着,沈氏与丈夫商量道,“我打听了,三丫头是八月的月子。老太太上了年纪,怕是伺候不了月子,子衿阿琪都大着肚子,我想着,我怎么着也得过去伺候一个月,看三丫头出了月子才好。”
    何恭道,“这也是应当的。你只管去就是。”三姑娘其实是何恭的远房表侄女,并不是沈氏这边儿的亲戚。不过,三姑娘自小在何家长大,跟自家闺女也不差什么。故而,沈氏难免多操一份心。
    沈氏道,“我就是不放心你。”
    “这有什么不放心的,家里就我同俊哥儿,我当差,他上学。做饭有周嬷嬷。也就一个月。”
    沈氏道,“咱们子衿是十月的月子,哎,这不在一处,到底不方便。”
    何恭笑道,“咱们这还离得近的呢,要是那离得远的,姐姐生阿翼阿翊,当时,咱娘倒是惦记着,只是,到底都没能帮上忙。”
    沈氏道,“说来,阿翼那孩子也真有出息,上科中了进士,如今得在翰林做官了吧?”
    “他是二甲,又考中了庶吉士,了了当年姐夫的心愿。当年姐夫中了庶吉士,只是,刚在翰林没呆几日,他家老太太就去了,守孝三年后再谋外放,姐夫这官运初时就艰难些。阿翼是个顺遂的。”何恭说来也很为外甥高兴。
    沈氏笑,“姐姐、姐夫再把阿翊培养出来,也就没什么事了。”
    何恭点头,“姐夫现在虽还是知府,如今换了扬州,正是好地方,而且扬州是大州,知府乃从四品。姐夫还不到五十,要是官运顺利,以后说不得能为一方大员。”
    沈氏道,“就来明年你跟阿念任期到了,你们有什么要算?”
    何恭道,“眼下还不好说,明年巡抚大人怕是要致仕的。我同阿念商量了,北昌府地方虽寒苦些,也呆了六年,要是能在这里升迁留任是再好不过的。”
    沈氏想一想,道,“做生不如做熟,也是这个理。”又道,“许多人都说北昌府苦,住熟了,也不觉着如何。”
    何恭一笑,揽了妻子在怀。
    夫妻二人夜话许久,方相拥睡去。
    阿念第二天去巡抚府请安时,余巡抚就同阿念说到这事,阿念已任两任沙河县令,他虽不算兢兢业业、呕心沥血的为官,但也尽心尽力了。他一就任,沙河县许县尊被刺之案,是由他破的。然后,任内一直太太平平的,还抓了好几拨人贩子,再有就是,阿念的任期内,沙河县的秀才录取人数是连年攀升的,就在上科秋闱,县里还出了两位举人,相对于沙河县贫乏的举人数目,这就是相当了不起的成绩了。而且,任期内粮税什么的,也是稳步上升的,开恳荒地上万亩,人口稳步提高,没什么刑事案件,前次任期考评,阿念拿是上等。若无意外,明年考评,仍是上等。
    余巡抚道,“你这六年,干得很是不错。”
    阿念连忙谦虚一二,言说自己虽用心,也全赖大人提点。
    余巡抚摆摆手,“无需说这些客套话,我提点的人多了,也不是个个儿都能提点出来的。”笑问,“可有什么打算?”
    余家既与何家为姻亲,余巡抚这话就不是什么虚言。阿念想了想道,“要说外任地方,除了西北西宁州,东南南安州,余下地方多是比北昌府要好一些的。我在北昌府这几年,却是喜欢这里的紧。不拘什么职司,我还想在北昌府。”
    余巡抚笑道,“你这性子,倒像我年轻的时候,我起复的时候,直接就选了这里,一来,就喜欢上了这里。先苏文忠公就说过,非苦寒之地无大作为。我初来时,是在文忠公长子手下任知府,后来,苏大人调任,我就做了巡抚之位。”然后,委婉的与阿念说明,张知府也要离任,但依阿念的资历,他哪怕两次都是上等考评,想谋五品知府也有些早了。余巡抚的意思是,文同知眼瞅也要离任,问阿念可有意同知之位。
    同知为知府副手,掌地方盐、粮等事,也是实缺。
    阿念哪里有不愿的。
    余巡抚交待了他几句,便打发他去了。余太太还说,“怎么没留阿念吃饭。”
    余巡抚道,“衙门里事多,吃饭什么时候不成。”道,“你留江太太用饭是一样的。”
    “子衿今年没来。”
    “他们小两口一向都是一处的,可能是有什么事吧。”
    余太太也这般想,然后,没几天就晓得了,子衿姑娘有了身孕。沈氏不算爱显摆的性子,但闺女这怀孕委实也远超凡人,一怀就是俩,何况,这也的确是大喜事。沈氏简直是想低调也低调不起来呢,沈氏笑道,“要不是有了身子,怎么都要过来给您老请安的。”
    余太太一听何子衿有了身孕,自然要多问几句,几个月了,啥的。余太太这一句,沈氏就说了,“算着是年下有的身子,上巳节查出来的,说是双生子。”
    “唉哟哟。”余太太听着都稀奇,直道,“子衿这也奇了,头一胎就是龙凤胎,这第二次,又是双生子,怎地这般会生哪。”
    沈氏笑道,“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呢,我祖上反正是没有双生胎,这孩子大约是有这命。跟女婿一成亲,整整三年没动静,你说把我跟她祖母急的,菩萨不知道拜了多少回。后来又请大夫给她把脉,一把脉,大夫说身体挺好,可就是没动静,真个急死个人。我们女婿又是独子,那会儿就想,也不一定要生儿子,先生个闺女也好啊。直过了三年,忽然就有了,那会儿也是一样,大夫一把脉就说是俩,只是没想到是龙凤胎。这回又是俩,想来她就是这命。”
    余太太笑道,“这可不是一般的命,这命才好呢,等闲人哪里有这般运道的。你是只这一个闺女,你要是再有个小闺女,我非得给孙子聘了去不可。”
    沈氏笑道,“我也是喜欢闺女,先时怀着我们兴哥儿时,我就盼闺女盼得不行,结果生下他又是个小子。如今我这把年纪,想生也没得生了,兴许命里就这一个闺女的命。”
    等沈氏告辞,连余太太身边儿的老嬷嬷都说,“亲家姑奶奶可真是有福分。”
    “是啊。”余太太就心焦孙女肚皮的事儿,老嬷嬷瞧出一二,遂笑言宽慰道,“老太太可急什么,没听亲家太太说么,亲家姑奶奶三年没动静儿,一生就是龙凤胎,说不得,咱们大姑娘也一样呢。”
    “这如何能一样?要这般,人人都能生龙凤胎了。”
    “也没什么不一样的,我看亲家人丁正旺,眼下亲家姑奶奶有了身孕,这有身孕,也是带着沾连着,就像亲家太太说的,亲家姑奶奶那边儿一下子姐妹三个都有了身子,咱们姑娘也在呢,说不得今年就有好消息了。”
    余太太笑道,“我就盼着呢。”
    “老太太只管放心,咱们姑娘福分大着呢。”
    因着子衿姐姐没一道来,阿念也惦记着县里的妻儿,待事情办妥,私下与岳父说了一番留任之事,翁婿二人达成默契。阿念就辞了岳父岳母,带着岳母给收拾的一堆东西,携庄典史等人回沙河县去了。
    回家先去何老娘屋里,果然大家都在呢。见着阿念回来,自然要问一回寒温。待得晚间休息,阿晔阿曦在床上蹲着,阿珍在下头坐着,等着小臭弟弟们胎动,待一有胎动,阿晔阿曦摸过小弟弟们,这才依依不舍的去自己房间睡觉。临去前,还说呢,“爹,你好生照看娘和小臭臭们啊。”然后,俩人与阿珍就一道出去了。
    阿珍也觉着胎动很稀奇,不过,在知道何姐姐肚子里是小臭外甥时,他就完全没了兴趣。每次阿曦妹妹摸了,他还要闻闻阿曦妹妹的手,看有没有被小臭外甥们薰臭。种种行为,很令阿念郁闷,阿念忍不住念叨孩子们,“不许说弟弟臭,弟弟香着呢。”
    孩子们已经手拉手出门去了。
    何子衿靠着大引枕,笑道,“你不在家时,阿晔阿曦都过来陪我送呢。”
    阿念道,“他们睡觉不老实,没挤到姐姐吧。”
    “现在好多了,没事儿。”何子衿笑道,“说是你不在家,他们要守着小弟弟们。”
    阿念一笑,“真是人小鬼大。”又细与妻子说了些岳父岳母的事,夫妻二人便早些歇了。
    三姑娘是八月的产期,两家都商量好了,何子衿命人提前收拾出了院子,让三姑娘一家子搬县衙来住,这样好坐月子。毕竟,胡文得忙生意的事。再者,他就是不忙,一个大男人,也伺候不了月子。
    阿念就把岳母要过来的事说了,道,“三姐姐搬过来也好,岳母也说过来。”
    三姑娘忙道,“婶子过来做什么,咱们这里人有的是,怎么坐不了个月子。婶子一来,叔父怎么办呢?”
    阿念劝道,“三姐姐放心吧,岳母都料理好了的。再说,你这生孩子,就是不叫岳母来,岳母反而更惦记。还不若过来,亲眼看看,反是放心。”
    何老娘也说,“就是坐月子时才用人呢,没事儿,你叔叔那里也没什么事,就他与俊哥儿,做饭有周婆子呢,又饿不着。”
    三姑娘既觉着婶子过来不放心叔叔,心里又觉着暖暖的。
    胡文也私下说,“要不以前祖母总说我有福气,我果然就是有福气的。”真的,胡文娶三姑娘了,除了当时胡家给的聘礼在碧水县算体面外,其他的,都是岳家帮衬了。但其实就是那一注聘礼,也是按着胡氏子孙的份例来的。
    三姑娘笑道,“既是一家子,就莫说这外道话。”
    胡文一笑,“也是。”
    沈氏是七月末到的,何恭俊哥儿也一道来了,何恭笑眯眯地,“明年秋闱在即,学政大人让我过来看看县学的情况。不独沙河县,北昌府底下八个县都要走一遭的。”
    何老娘笑道,“这差使好,正赶个巧,多住几天,三丫头快到日子了。”
    何恭自然应下。
    何恭不是一个人来的,身边跟了好几个得用书吏,何恭自然是与媳妇住一处,那几个书吏,阿念也都安排在县衙住下了,一日三餐连带夜宵皆有照应,当然,他们出外差该有的油水,也没少了一分。有知道学差大人与江县尊乃翁婿关系的书吏心下不由暗想,非但何学差是个宽和人,就是江县尊也是个好的。
    三姑娘这孩子生得颇为准时,八月初一早上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