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美人记 >

第263章

美人记-第263章

小说: 美人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御史这是大实话,以前太子未得封时,人称谢太子妃是谢王妃。待得太子得立,尽管太子妃还未正式册封,但,人们也会称一声太子妃了。
    不要说太子妃这样的身份,便是其他藩王妃、公主,哪个不是叫封号呢,谁知道这些贵人们的名讳是何呢?就是公侯爵府,抑或书香之家,便是寻常百姓家,如何子衿,也就是家里亲近的人喊她名字,出去说,都是何姑娘。略远些的,也不知她的名字。
    何况,一国太子妃呢。
    沈素飘回家,闻信的陈家父子先过去等着听信儿了,沈素打叠起精神来应付了陈家父子,道,“事情已经与苏侍郎说了,苏侍郎说待此案结案时,会提的。”
    陈家父子谢天谢地,沈素却是赶紧叫了自家外甥女过来说话。
    沈素是在书房问的外甥女,何子衿听说朝云师傅是这样的大人物,倒也没有特别出奇,何子衿搔搔下巴道,“我倒猜着朝云师傅是大人物了,没想到是太子妃的舅舅啊。”
    沈素气地,“你怎么不事先提醒我一二。”
    “我只是猜到了一些,舅舅你想也知道啊,朝云师傅都说了,这谢,嗯,这位谢先生一打听就能知道的人,肯定是个有名的人了。而且,那次赵李两家要对我不利,朝云师傅直接就能把薛帝师请来,肯定不简单啦。”何子衿颇有条理,道,“我在家里就猜到了一些,朝云师傅常给我衣裳料子还有首饰头面什么的,都是一等一的好东西。”
    沈素道,“你真是胆子比天大,不知底理,也敢收人家的东西。”
    “敢不敢收也晚啦,那会儿我猜着一点儿时,整个县城都知道咱家跟朝云师傅走得近,就是立刻绝交,更是两头不落好。”何子衿道,“再说,朝云师傅也的确帮过我很多事,我还从朝云师傅那里抄阅了许多书。”
    沈素想了想,道,“这也是,既来之,则安之吧。一会儿苏家就送嬷嬷过来了,你跟着嬷嬷学些见太子妃的礼节,待苏侍郎安排好,就把东西给太子妃带去。”
    何子衿正色应了。
    沈素难免再与外甥女说些太子妃现下处境的事,何子衿也认真听了。
    沈素这里正说话,苏家嬷嬷还没来呢,小唐就风风火火的来了,小唐一来就说,“哎!哎!我今儿可丢了个大丑!赶紧着,阿素,太子妃娘娘要见咱们外甥女。”
    沈素恨不能去捂小唐的嘴,道,“你小声些。”
    小唐当即小声了,道,“快点儿吧,我都跟娘娘说了。娘娘说让何姑娘把东西带过去。”
    沈素道,“这,我刚从苏侍郎家借了嬷嬷来教子衿规矩,她不懂见太子妃的礼数啊。”
    “苏侍郎怎么知道的?”小唐问。
    沈素叹,“今日说起话来,我顺嘴一提。”
    小唐立刻也明白了,道,“这倒也是,苏侍郎与娘娘少年相识,知道娘娘的闺名也正常。”哎,就是他,傻呀,直接问到娘娘头上。小唐现下一想,脸都禁不得犯红。
    小唐道,“娘娘一向宽和,也没什么规矩,去了磕个头,把东西给娘娘就是。娘娘要是想说话,让外甥女陪着说几句就行了。”小唐本就在詹事府当差,更是与太子夫妇认识十几年,虽不比苏不语这样二三十年的交情,在太子夫妇面前也一向说得上话。小唐这样一说,沈素也知道不能拖了,当下便让外甥女回去换身衣裳,仔细打扮一番就过来。
    待苏家嬷嬷来了,沈素好言好语说明缘故,留下两位嬷嬷吃茶,还一人给了个大红包。待何子衿打扮好过来,让两位嬷嬷在路上跟着指点自家外甥女一二。
    两位嬷嬷得了大红包,都极乐意的。
    小唐做事极快,虽刚在太子妃面前丢了个丑,午前就把何仙姑带了去皇子府。何子衿听她舅说了,太子夫妇原该住东宫的,但太子妃久不得册封,因故自东宫搬回了宫外的皇子府,太子与太子妃情深,也跟着搬了出来。故而,太子一家是住在宫外的。
    但,就皇子府也够气派的。
    就是何子衿前世去的那些王府景点啊啥的,也没法与这座皇子府的气派相比。府外侍卫都极有精神,自侧门进府,何子衿悄悄掀起一角轿帘,入眼皆极是肃穆气派。待得行了盏茶时间,便有侍女请她下车,复而换了暖轿,如此又走了盏茶时间,方到了一座恢宏大气的院落前,何子衿微微抬头,见院门上有匾额,书梧桐院三院。自有侍女引她进去,而苏家两位嬷嬷就被另带去休息了。
    何子衿不由想到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情形,她如此初进皇子府,说实话,比林黛玉还小心三分。毕竟,林黛玉是去自己外祖家,何子衿这可是来皇子府。好在,何子衿心理素质还是不错的,心说,自己与太子妃她舅认识十几年,也不必怕太子妃。连小唐大人那样欢脱的人都能在东宫混得开,可见太子妃并不是太难相处的。
    何子衿这么想着,也就微微放松了些。
    腊月天,还是有些冷的。
    何子衿披一袭兔毛厚料披风,穿过四重院落,就到了梧桐院的正房。那引路的侍女先直接请何子衿进去了,何子衿一入室内,先觉一阵暖香扑鼻,冷热相激,反是陡然打了个寒颤。
    这室内自是讲究气派,不过,并不如何奢华,只是一种恰到好处的雅致。说来,倒与朝云师傅的作派有些相似了。何子衿的眼神只是微微一掠,经三道珠帘,进了一处暖厅,见坐北朝南的榻上坐着一位衣裙华贵,面貌不过二十许人的丽人,何子衿没敢多看,连忙俯身请安。
    谢太子妃道,“不必多礼,何姑娘坐吧。”
    声音传入何子衿耳中,清冽中带了丝冷淡,有一侍女搬个绣凳放在太子妃面前,何子衿谢了座,便过去坐了,就听太子妃道,“原不知舅舅托你给我带了东西,不然,早该宣你过来相见。”
    何子衿连忙道,“这也是民女无甚见识,没明白朝云师傅的意思,打听了许久,才知道朝云师傅是让我带给娘娘的。”连忙起身将怀里包袱奉上。
    自有侍女上前接了东西,太子妃却未急着看,反问起何子衿一些朝云道长的事来。何子衿先时有些拘谨,不过,她本就是个活泼人,见太子妃听得高兴,说着说着自己也放开了,她本就是言语伶俐之人,一些寻常事经她嘴里说出来也十分有趣动听。太子妃笑,“只听说你花种的花,人也这般伶俐。舅舅远在蜀中,我多有照顾不到之处,还是你们这些离得近来,照应着便宜。”
    何子衿笑,“朝云师傅对我也很好,我本乡野出身,家中亦是寻常农家,虽略识得几个字,还是多承朝云师傅教导,方长了许多见识。先时只觉朝云师傅是有大学问的人,却不知朝云师傅身份,今能为朝云师傅送信,也是民女荣幸。至于照顾,既是相识,彼此投缘,也说不上照顾不照顾的。”
    太子妃问了何子衿家中几口人,是何营生,何子衿倒也落落大方,“我家祖上就是种田的,去岁,父亲中了举人,今科正好来帝都应试,因舅舅在帝都,索性一大家子都来了。我家在县里有家酱菜铺,做得酱菜很是不错,就是朝云师傅闻不得酱味儿,从不吃酱菜的。”
    太子妃微微一笑,听何子衿说些碧水县的事,太子妃听得出来,这姑娘与她舅舅的确是极熟的,连她舅舅平日里的习惯口味都说得出来。太子妃很有耐心的听了,及至午间,还留何子衿一并用了午饭。
    何子衿出身的确寻常,但如她所言,她认识朝云道长超过十年的时间,朝云道长就是个大龟毛,衣食住行无一不讲究,于是,何子衿的餐桌礼仪很不错。仪态端正,富有美感,而且,吃相好,绝不是那种为了仪态浅浅吃几口的人。尤其,太子妃这里的饭菜,味道自是不消说的。何子衿吃光了一碗米饭,虽然太子妃家的碗不大,侍女要添饭时,何子衿微微摆手,她用餐的节奏也掌握的很好,几乎与太子妃一道放下筷子。
    待用过饭,见太子妃无甚吩咐,何子衿就告辞了。
    太子妃命人给了她一匣子见面礼,道,“我生来从未见过舅舅,你是我见到的舅舅身边的第一个人。”指了指侍女捧出的红木匣子,太子妃道,“这是给你的,拿去玩儿吧。”
    何子衿轻盈一福身,谢过太子妃赏,就随侍女出去了。
    及至何子衿回了家,一大家子都等着她呢,眼见自家丫头回来,何老娘将人拉到跟前从头到脚打量一番,感叹道,“我滴个乖乖,丫头,你有大福气哩。竟然得见太子妃娘娘,我了个神哪,你祖父的坟头要哗哗滴冒青烟啦!”
    作者有话要说: 时间线汇合,接下来石头会天天更!!!!

☆、第272章 帝都行之七

坟头哗哗冒青烟什么的……
    何子衿乐得不了得,笑,“给祖母一说,我还真担心祖父坟上失火。”
    何老娘笑,“我这是说你有福气哩。”
    唉哟喂,这话说的,她家丫头,自小就与众不同啊,会养花会卜卦……只是,再也没想到丫头有这般大福气哩。沈氏又去招待两位苏家嬷嬷去吃茶,直说辛苦,两位嬷嬷均笑道,“是姑娘灵巧,我们也只在路上略提点几句,姑娘自己有造化,得了太子妃娘娘的眼缘。”虽然她们也没见着太子妃,但看何子衿能带出一匣子太子妃给的赏赐就知道,起码在太子妃面前的对答是没问题的。一个乡下姑娘,自己单独去皇子妃觐见太子妃,还能在太子妃面前不失礼数,虽有她们的指点,也何其难得了,说一声冰雪聪明也不为过。何况,就她们二人这些年的眼光来看,何家姑娘也委实生得好。当然,何家人都生得不错,虽然带着些乡下土气,但均是眉清目秀好相貌,其中,尤以何子衿是个尖儿。
    知道何沈两家人自有话说,两位嬷嬷茶吃口茶,就起身告辞了。
    江氏连忙让大丫环送了出去。
    何老娘已忍不住问起自家丫头的始末来,头晌就见丫头急火火的回屋梳头换衣裳说是去给朝云道长送东西,待何子衿走了之后,何家人才知道原来东西是要送给太子妃的,当下何老娘就觉着头晕目眩,不敢置信。
    何老娘现下都说,“我的天哪,听你舅舅说,那朝云道长竟是太子妃娘娘的亲舅舅,可是真的?”
    何子衿点头,“自是真的,已把朝云师傅托我带的东西给太子妃娘娘了。”说着一举手里的匣子,“这是我走前,太子妃娘娘赏我的。”红木匣子外搭着个铜锁扣,何子衿打开来,顿时给里面的珠光宝气晃花了眼。
    何老娘更是两眼瞪了个溜圆,一把给自家丫头把匣子盖上了,连声道,“唉哟唉哟,咋这么晃人眼!赶紧的,一会儿再看!”傻丫头诶,这么些宝贝,咱们得回家再看啊!
    何子衿不理这个,又打开来,还说,“没事儿,多看看就好了,主要是今儿阴天,屋里有些暗,才觉着晃眼。”
    大家一道看来,见是一只晶莹璀璨的璎珞。饶何子衿也是一生二世平生仅见这样精致的璎珞,主要是两辈子都比较穷,没见过多少宝贝。江氏已先出声道,“唉哟,这可当真是好东西。”
    何老娘也禁不住咧开嘴笑了,与自家丫头道,“一会儿就给我,我给你存着,这样的宝贝,可不能戴出去,怪不安全的。”
    江氏看何老娘抠索,心下好笑,便道,“看亲家老太太说的,帝都又不是遍地盗贼,这样的好东西,正当子衿这个年纪戴,要是再大些,就显着花哨了。”
    何老娘向来把财物看得紧,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匣子里璎珞上嵌的珠宝美玉,一面与江氏道,“看这链子上串的都是珍珠呢,这要是出去,招人一拽,不就毁了。放家里存着,偶尔走亲访友的再戴,显得体面。”
    沈氏与沈老太太母女也深觉开了眼界,沈老太太道,“这不是易得的东西,是要好生存着。就是戴出门去,也要多带几个丫头。”
    沈素伸手将璎珞取出来,给何子衿看底下的一个印记,告诉她道,“这是内造的东西。”
    何子衿道,“唉哟,我这就是顺路跑个腿,帮朝云师傅做个信差,倒收娘娘这般好东西,心里怪怪的。”
    何老娘立刻道,“这是娘娘的心意,看你好才给你的,要是看你不顺眼,谁会白给你东西呢。”
    大家忍俊不禁,想着,何老娘这话还真是话粗理不粗。先时那些对何子衿的担心,此时都转为了欢喜,起码,太子妃娘娘若是看自家丫头不好,断不会有所赏赐。
    大家倒不是想着自家丫头讨太子妃娘娘喜欢,只要不出错漏,就是感天谢地了。
    何老娘还忍不住问,“太子妃娘娘长的啥样?肯定很威风吧?是不是比县太爷还威风八面!”
    别人还好,江氏先忍不住脸上带了笑,不过,她也没见过太子妃娘娘就是。说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