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美人记 >

第255章

美人记-第255章

小说: 美人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老娘颇是惋惜,不过还是道,“这庙里有这样的高僧活佛,想来香火是极灵验的。”已经打定了主意,一到帝都就去那西山庙里给儿子和孙女婿烧香去!
    何老娘又打听,“这西山庙就在栖霞山上的吧?”都带个西字。
    “是。其实这栖霞山就在帝都以西,所以,人们就常管栖霞山叫西山,一个地方。”李镖头道,“西山上好风景多哟,且又有西山寺,故而,那里颇为热闹。就是那万梅泉,就是因行宫万梅宫而得名的,万梅宫的梅花,全帝都都有名。”
    何老娘道,“这什么宫啊殿的,肯定是贵人住的地方吧?”他们小老百姓可是去不得的
    “可不是么。不知道是哪个贵人的,但有一年我去西山上烧香,在西山寺远望山下风景,正遇着梅花盛开时节,唉哟,那景致,唉哟,那景致……”想半天想不出个恰当的形容词,李镖头很淳朴的感叹一声,“唉哟,那景致,这辈子瞧这一回,我也算没白活!”说的何家一家子都颇是向往,何老娘还说呢,“贵人家的风景,能远远看一眼也是好的。小李你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哪!”
    李镖头嘿嘿笑,“天天不是在路上就是在船上,诶,说什么见过世面,无非就是爱跑个腿儿啥的。待何老爷江解元金榜题名,为官作宰,那才是见大世面呢。”
    何老娘听得欢喜,笑道,“承你吉言啦。”
    沈氏道,“帝都贵人很多吧?”对于先前最远只去过州府的沈氏,帝都之遥远之富贵之高高在上,仍是无法想像的。
    李镖头竖起大拇指,道,“要说贵人,帝都是这个。皇帝老爷住的地方,气派!就是去了得小心,宁可低头做人吃个小亏,也别去争意气,争不过!有一回我就见过,一个外地老爷,瞧穿戴也不错,出门冲撞了贵人车驾,被一顿嘴巴打掉了满嘴牙。这还不是有意的。还有不知好歹的,在老家横行霸道惯了的,在帝都也没个眼力劲儿,就在饭铺子里抽了伙计俩巴掌,谁晓得人家饭铺子是侍郎大人家的本钱,小伙计是侍郎大人府上的二管事的三叔的表弟的四姨奶奶家的亲孙子,这还了得!赔了钱赔了礼又遭了罪。”见何家人听得有些士气低落,李镖头忙笑道,“您家里不用担心这个,您一家子都是和气人,再不会出这样的事的。其实不光是去帝都,到哪儿都一样,物离乡贵,人离乡贱,存些善心,莫争意气,但也不要怕事,真怕了事,人人都来欺负,日子也过不得。”
    “再者,帝都贵人多,机会也多。有大本领的人,都去帝都。以前我一个同门师弟,就是去了帝都讨生活,后来被选入禁卫军,现在也是一小头领,每天日子过得,可不把家里老婆孩子老爹老娘都接去享福了么。就是在老家,也置起了好几千亩的良田。”李镖头颇有些欣羡之意,感叹一声,“光辉哟。”
    何老娘也跟着道,“嗯,我们家小舅爷在帝都过得也不错。”
    李镖头竟也认识沈素的,点头道,“是,沈老爷可是个义气人。咱们蜀中出去的官老爷,沈老爷不是官位最高的,但为人最好,肯照应咱们这些粗人。”
    沈氏听了很是熨帖,笑道,“原就是乡亲父老,在外头,彼此有个照应是应该的。”
    李镖头道,“也就是您家里人,不嫌弃咱们。有些官老爷,架子摆得足,不好见,也见不到。”
    何老娘道,“阿素不是这样的人,那孩子,素来仁义的。打小儿就这样。我们亲家,亲家老太太,也都是再好不过的性子。”
    大家说一回沈素,何老娘内心更加觉着,当初给儿子结亲结的好,于是,看沈氏愈发顺眼。
    这年头儿出行,上千里地,便是水路也要走上一段时间的。
    先前刚坐船那几日,大家的心情都在外头的景致上,待看久了,也就是水啊水啊水啊……于是,纷纷另寻消谴。何子衿就同沈氏、何老娘商量着,给家里人各裁两身新衣,到了帝都穿也体面。因未料到何恭阿念翁婿同中举,家里的准备就有些苍促,何况,何家虽是小康人家,但平日里生活并不奢侈,大家每季做两身新衣也就是多的了。再加上自秋举起,家里就是忙活俩人下场的事,待得中了,便是各种的人情往来、收拾东西、预备礼物、安排产业,辞别亲友、兴家赴帝都啥的,也没空做衣裳。如今在船上无事,且何家随行带了不少东西,衣料啥的尽有,倒不若趁这机会做些衣裳针线。
    沈氏还担心呢,“就怕做了不合帝都样式。”
    何子衿道,“帝都就算贵人多,人跟人的眼光也差不了多少,咱们只要穿得整齐干净,瞧着好看就行了,样式不样式的,女眷的裙子光样式不下上百种,可说得上哪种流行呢,咱挑着可心的做得精细些就是。男人们的衣裳简单,就一个样,选几样好料子就是了。阿冽俊哥儿,也要穿得崭新,才显得有精神哩!”
    沈氏也就应了,何老娘却是另有主意,道,“你们做吧,不用给我做,帝都花销大,省些是些的。”
    何子衿道,“那到时我们都穿新的,就您老穿旧的,这也不大好啊。”她祖母可不是这样的人啊,老太太平日里花哨着呢,跟她家丫头片子相处这些年,也很有些审美了,穿衣打扮在碧水县能排进前十。
    沈氏亦劝道,“是啊,母亲,我看那块驼色底织万字暗纹的绸子做袄子面儿正好,下头配一条同样的裙子,富贵又气派。”
    何子衿道,“咱们不是还带了两箱皮子么,正好再镶个灰鼠的毛边儿,就更有档次啦。”
    何老娘怀里捂着个手炉,一幅拿定主意的模样,“那块料子先给我找出来,我到了帝都再做,帝都的样式能跟咱们小地方的一样么?嘿,丫头!你可别犯傻!这会儿糟蹋好料子做了衣裳,到帝都一看,土气的不行!你悔不悔!反正我先把丑话说前头,就一人一身新衣裳啊!这会儿做了,到帝都可不许再做!咱的衣料子是有数的!”
    “说了样式差别不会很大了。”何子衿道,“帝都人也是人,又不是神仙,还不穿家常衣裳啦!”
    “你懂啥?你去过帝都?你哪里知道天子气派哟,我的土妞。”何老娘是拿定主意,她老人家准备待去了帝都,挑了最时兴的帝都老太太的款式衣裙做上一身,寻常家常都不能穿,非得待客才能穿的上等帝都款式服装!
    于是,沈氏就带着闺女与丫环丸子开始给一家子做衣裳,除了婆婆何老娘的,何老娘是死活不许给她做碧水县款的衣裙,她得等去了帝都再做新鲜的帝都样式。
    然后,到帝都的那一日,何家人上上下下都换了崭新的衣裳,何老娘没叫做全新的,就换了身□□成新的狐狸毛镶边儿的小毛衣裙,待得马车驶近帝都城时,何家人俱都看傻了眼,饶是何小仙这一生二世广见世面的亦是如此。八辆马车可并行的宽阔官道上,各式马车排起长长的队伍,等着进城。高达三丈的青砖城楼上,矗立着衣甲齐整手握□□的兵士,路上的暄嚣在临近帝都城门的时候便尽皆沉寂了下去,带着一种油然而生的肃穆与威严,何老娘直勾着眼半张着嘴,很实在的感慨了一句,“俄了个娘诶!”可算是长大世面啦!
 
☆、第266章 帝都行~

何家一家子进了帝都城,那眼睛就没闲过,虽然这样直愣愣的伸着脖子看帝都风景有些乡巴佬啦,但想忍住不看实在太难啦!
    “唉哟喂,怪不得人家都说,想长见识就得来帝都!”何老娘自以为小小声的感慨一句,但由于初次来大帝都,长了大世面,一时兴奋没压住音量,闹得大家都听到了,连街上的人都瞧这巴着车窗往外瞧的老太太。
    何家人都很赞同这话,何子衿还点头,“是啊,看那城楼,唉哟,可真威武啊!”现下这城楼,跟何小仙上辈子花钱去逛的残留景点可不一样,这种巍巍气派,何子衿觉着,就是现下回乡,何老娘一辈子的话题也有啦。
    何老娘重重点头,“要不说是帝都哩!”
    俊哥儿也奶声奶气道,“好高哦!比咱们县的还要高!”
    阿冽道,“比府城的也高!”
    沈氏抿嘴一笑,“没白来一趟,果然开了眼界。”
    阿念与何恭翁婿俩因是举人身份,矜持的弹一弹衣摆,瞪大眼睛观望帝都城气派的同时,每人在肚子里酝酿了好几首小酸诗,准备一时便写出来吟诵。
    李镖头是知道沈素家地址的,一面跟何家人大致说着沿路繁华,就先送何家人去了沈家。沈素去衙门当差还没回来,如今沈素发达了,门口还有俩门房,一听说是老家来的姑太太一家,一人连忙飞奔进去送信,另一人请安后在前引路。
    何老娘左右打量着沈家房舍,见俱是青砖黑瓦的整肃大屋,颇为宽敞,间或有树有花,又添雅致,想着做官就是好啊,阿素如今也气派了。何子衿也笑眯眯地,同她娘说,“我舅发财啦。”
    娘家日子好,沈氏满眼是笑,“你舅也不容易。”虽说瞧着弟弟这宅子是不错,可弟弟四个儿子,以后在帝都寻亲事,没这点儿家底还真怕孩子娶不上媳妇哩。
    何老娘对自家丫头片子的话倒是很认同,一瞧这宅子就知道小舅爷是发达了呀。唉哟,难不成办教育这么赚钱?毕竟,小舅爷官阶不高,据说俸禄有限滴。
    何老娘七想八想的,琢磨着,以后儿子考个官儿出来,也叫儿子去办教育去。
    何家人过了两重院落,沈家二老就带着江氏和小孙子沈丹满面笑意的接了出来,尤其沈老太太,激动的了不得,眼圈儿都红了,心里最记挂的就是女儿女婿外孙外孙女了,不过,还得先跟亲家何老娘打招呼,不能失了礼数啊。沈老太太握着何老娘的手,欢喜道,“亲家,可把你给盼来啦。”
    何老娘咯咯笑,“亲家,我可想你咧!”
    一家子厮见过,又欢天喜地的谢了李镖头一行,令管事请李镖头等去歇着,客房啥的都预备下了。李镖头寒暄两句,便去了。江氏道,“母亲,外头冷,让亲家老太太、姐姐、姐夫和孩子们先进去吧,别冻着。”
    “是,说的是。”沈老太太一面拭去眼角激动的泪水,一面带人往屋里走。
    沈老太太看看闺女看看女婿,高兴的话都说不俐落了,何子衿机伶的过去扶住外祖母的胳膊,阿冽就去扶了沈太爷。沈氏何恭则伴在何老娘身畔,叫何老娘颇有面子,觉着儿子媳妇孝顺,孙子孙女有眼力。一家子进了沈太爷沈老太太住的屋子,天儿冷,屋里都拢了炭盆,进屋就觉暖哄哄的。在外已觉沈家这宅子阔气,到了沈老太太屋里,何老娘愈发觉着,自己给沈老太太比下去啦。别个不说,沈老太太屋里的棉帘都是青绸绣梅花的帘子,还有,那桌上案上摆的瓶啊罐的,直叫人眼睛看不过来,尤其是,那靠墙的条案上,竟摆着一对金寿星,险没把何老娘眼睛晃花。
    大家各自见礼,问候了长辈的身体,刚坐下,就有穿着青衣青裙的丫环上来奉茶水,江氏还特意嘱咐一句,“俊哥儿小,热盏牛乳来。”
    沈老太太见媳妇细心,满眼都是孩子们,直絮叨,“子衿长这么高了,来帝都那年,她才这么点儿高。”说着一比划,又道,“阿冽也大了。”抱了俊哥儿在怀里,高兴的又淌了一回眼泪。说来,沈老太太还是头一回见俊哥儿。
    沈氏笑看跟在江氏身边的小家伙,问,“这是朱哥儿吧?”沈素四子,沈玄沈绛沈丹沈朱。
    何子衿见小家伙不过三四岁,大眼睛,高鼻梁,白白软软的团子样,穿一身大红棉袍,脖里挂着个金项圈,跟画儿上童子似的,笑着抱他在怀里,给沈氏看,道,“朱哥儿这模样,跟阿玄小时候一模一样。”
    沈氏接了朱哥儿抱着,笑,“可不是么。”
    俊哥儿跟着装模作样的点头,还说,“就是太小啦,不能一起玩儿。”
    阿冽道,“你是做哥哥的,要让着朱哥儿。”
    俊哥儿在家都是做弟弟的,一听自己竟能做哥哥了,顿觉精神百倍,也不跟外祖母一块儿坐了,过去拉着朱哥儿的手,“那你就跟我一道玩儿吧。”
    沈氏给朱哥儿准备了一幅银项圈银手镯,江氏笑,“上次小瑞回去,姐姐就给了,这回又给他做什么?”
    沈氏笑,“这如何一样,头一遭见着朱哥儿呢。”
    沈氏给一份儿见面礼就成,江氏拿出四份来,何子衿、阿冽、俊哥儿各一份,阿念也得了一份。何老娘瞧得眉开眼笑,自家出一份得四份,净赚三份啊,尤其是江氏给何子衿的那一份,是一对金嵌红宝的攒花钗,很是精美。何老娘深觉自家丫头片子有财运,笑眯眯地,“舅太太忒客气。”说着江氏客气,可是一句婉拒不收的话都没有。
    江氏这些年在帝都,颇会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