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美人记 >

第248章

美人记-第248章

小说: 美人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姑妈颇是遗憾,“早知这样,我就早些让子衿丫头给卜一卦了。”
    何老娘不大看得上陈远,主要是陈远那个娘讨厌,何老娘道,“大姐放心吧,我看阿远也是个有福的。”
    陈姑妈道,“我就盼着能顺顺利利才好呢。”
    “是啊。”
    老姑嫂说着话,陈姑妈就说到何老娘这衣裳,笑,“这是子衿丫头给你做的吧,怪新鲜样的。”
    何老娘一听这话立刻暗喜,说话她老人家这俩月不知得了多少夸赞吧,何老娘道,“哎,丫头片子事儿多,现在外头不是多穿腰裙么。我说,也做那么一条,做活便宜。她非说不好看,给我裁的这个样式。”
    “这个样式好看,我也觉着腰裙不好,有些粗糙。”陈姑妈过久了富贵日子,审美也是有的,道,“妹妹你这个好看。”
    “我叫丫头给大姐也做一身,这料子我还有呢,阿恭他媳妇孝敬我的,咱们俩一人一身,到了州府也好穿。”何老娘对于自己裙子的新样式还是很有信心滴~陈姑妈道,“阿恭媳妇孝敬你的,我怎么好用,我叫丫环看着裁就是。”想着自己媳妇孙女的也不少,怎么就没一个伶俐的,总是看自己这弟妹在自己面前显摆。
    “我跟大姐谁跟谁啊!这事儿就这么定了!”给何子衿找了活儿干。
    何子衿去了山上跟朝云道长说要去州府的事儿,朝云道长笑,“怎么,你还要下场?”这话当然是玩笑话,何子衿道,“我倒不怕下场,我要一下场,还有别人考的份儿!”
    闻道端来一盘葡萄,道,“牛都给你吹天上去了。”
    何子衿哈哈直乐,往天上瞅,“哪儿呢哪儿呢!”
    闻道:……话说子衿师妹这厚脸皮,要真是个男人,做官是够的。
    何子衿说起自家的事,说家里应祖母何老娘要求,把红衣裳都做好了,何子衿道,“原本我没想去,我祖母这回兴头足的很,还说到时放榜,我们全家一人一身红衣裳。你说,到时叫人家州府的人见了得说,唉哟,这家子这是怎么了!”
    朝云道长笑,“老人家也是好意么。”
    何子衿还跟朝云道长说了回自家买赵家便宜田地的事,何子衿道,”我也不知道这事儿,我要知道,师傅也买一些呢。”
    五百亩地……
    当然,朝云道长是看不上这五百亩地的……朝云道长知道何子衿这样说,是想着,有这好事,总该知会他一声的。朝云道长道,“这事儿啊,他们倒是与我提过,我又不缺田地。”
    何子衿放了些心,道,“说过了啊。”她道,“我还以为没人跟师傅讲过呢,师傅买不买,总该有你一份儿的。”
    朝云道长笑。
    何子衿傍晚回家,得知祖母又给自己找了个活儿,给陈姑妈做个何老娘一模一样的笼裙。何子衿嘟囔,“好事儿就想不到我。”
    “啥好事儿不是先想着你啊。”何老娘道。
    “上次买地,不就没想着跟我说。”
    何老娘也觉着当时没问问朝云道长的意思有些过意不去,说来赵家倒台,人家朝云道长出了大力气的,当时怎么就只顾自家发财,忘了问问人家朝云道长呢。何老娘笑,“下回一定不忘!行啦,你去山上有没有跟朝云道长说说这事儿,哎……”
    “说啦。”
    “朝云师傅没生气吧?”何老娘还有些不安。
    “朝云师傅根本没放在心上。”
    “要说朝云师傅,着实是个大好人。”感慨一回朝云师傅,何老娘道,“给你姑祖母做衣裳的事儿别忘了吧。哎,虽说你姑祖母比咱家有钱,她那衣裳,富贵是够了,样式不好,有些老土。”何老娘抖一抖腿,晃下裙摆道。
    沈氏带了俊哥儿过来,闻言笑道,“这几天我出去,都时常有人问我母亲这裙子的样式,说真正好看,她们都要学着做呢。”
    连正在院子里择菜的周嬷嬷都说,“是啊,咱们老太太这衣裳,以前我都没见过这样式。老太太,你不穿了,赏给我啊。”
    何老娘道,“我且得穿二十年呢。”
    周嬷嬷很会拍何老娘马屁,笑嘻嘻地,“待咱们老爷和姑爷中了举,老太太您可就不是秀才之母,您就是举人之母了呀,到那会儿,老太太可就不能穿这衣裳了,得做更好的才成。”
    何老娘听的喜笑颜开,“要是今年阿恭阿念都中了,就把这衣裳赏你。”
    翠儿笑,“周嬷嬷前儿还拿了料子来叫我照着老太太这身衣裳的样式做一身呢,这么说,我看不用做了。”
    周嬷嬷忙道,“暂时先别做,暂时先别做。我看,过了重阳,我就得得身裙子。”
    何老娘笑哈哈地,“成!要应了你这话,这身衣裳我就给你!”
    何子衿瞧向周嬷嬷,周嬷嬷这家伙,还真会哄老太太。
    周嬷嬷呵呵笑着,就带着丸子去预备晚饭了。
    中元节出发的时候,何子衿就把陈姑妈的衣裳给做好了。陈姑妈收到何子衿的针线也开心,细细瞧了,笑道,“嗯,针线不错。”
    何老娘道,“丫头片子这针线一般,我特意叫她细细做的。要说针线好,还是三丫头,手巧。”
    “这就很好了。”陈姑妈道,“比咱们都强。”
    何子衿笑,“我这针线,就像祖母。”
    何老娘笑骂,与陈姑妈道,“看到了吧,说她半句不是,立刻就得找补回来。我好处多了,也没见你哪样像我。”这么说着,何老娘却是露出得意之色。
    老姑嫂俩一辆车,何老娘非带上何子衿,主要是热闹,有何子衿跟何老娘拌嘴,一路上都不闷。何家全家都去州府,再带上翠儿小福子两口子服侍,章嬷嬷周嬷嬷看家。
    这么大车小辆的,一天半就到了州府,何子衿还说呢,“现在路比以前好走多了,以前得整整两天才能到。”
    陈姑妈是常去州府的,笑道,“是啊,官府出银子修的路,路修好,车走得就快。”
    何恭扶着两位老人家下车,坐这么久的车,陈姑妈也累了,道,“进了自家门儿,不用客套,都去歇着,晚上咱们一道吃酒。阿恭阿念去念书,别的不用管。”
    陈家这些年家业不小,给何家腾出个院子,足够住了。何恭参加秋闱十几年的人啦,虽说临近秋闱,也半点儿不紧张。
    何恭道,“难得来州府一回,明儿咱们出去逛逛。”
    阿念一喜,他早想陪子衿姐姐去州府逛逛啦。不想何老娘却是立刻道,“考完,要咋逛咋逛,先念书要紧!”
    何恭笑,“这会儿念这么几日有什么用,倒不用好生放松,不然,一进贡院就是九天,不好熬呢。”
    何老娘道,“那就好生歇着。”态度非常坚决,同时道,“幸亏我过来了,哎,这考前,可不能瞎玩儿啊,玩儿疯了心,文章能做好?”十分后悔先时没过来监督儿子考试。
    何恭只得笑,“也好。听娘的”
    何老娘满意的点点头。
    其实何家本就来得迟,秋闱就在八月初,陈家别院很舒坦,这些天,就是一家子舒舒服服的过日子。何子衿用油盐芝麻花生仁松子做些新鲜的炒面,还是自家带来的酱肉、腊肉、晾干的挂面之类整理好,切成小块儿,给这对翁婿带去考场吃。当然,考箱、应急药品啥的,都是提前预备好的。
    何恭轻车熟路,注意事项早给阿念讲过好几遍了,待到考试那一日,翁婿俩凌晨便起,过去贡院排队。何老娘也早早起了,穿上一身绛红衣裙,在何老娘的要求下,除了赶考的俩人,一家子老老少少都是红衣裳。当然,翁婿二人外袍不红,里头的大裤头都是特制红裤头。何子衿道,“不是说等我爹跟阿念中了再穿么。”
    “亏你还是占卜的,这都不明白,先旺一旺!”何老娘板着脸开口,她也不吃饭,死活要去送考,何恭担心老娘,道,“娘,外头冷,我们带着小福子去就成。还有阿远他们呢。”
    何子衿笑,“爹,你就让祖母去吧,祖母没见过,想去瞧瞧稀罕呢。”
    何老娘就这么带着媳妇孙子孙女,一大家子的送了翁婿二人去。然后,何子衿听到有人小声议论,“我的妈呀,老远的望见一片红提着灯笼在飘,吓死个人,以为遇鬼了呢。”
    何老娘显然也不聋,何老娘:……这些没见识的小子们,诅咒你们考不中~
  

☆、第258章 助考~~

何恭阿念这秋闱就得考九天,陈姑妈也送了孙子到门口,虽不若何老娘这闹事包死求白赖的一直送儿子何恭与孙女婿阿念到贡院门口,其实牵挂的心是一样的。
    何老娘眼瞧着儿子跟孙女婿进了考场的门儿,这才七上八下着一颗心带着媳妇孙子孙女的回了陈家别院,何老娘路上就絮絮叨叨的问了自家丫头片子两遭,“你之前算的那卦是一准儿中的啊!”
    何子衿显然比何老娘有自信的多,她简直铁口直断,“定能中的!”
    及至下车时,何老娘已又是一脸喜气了。
    这年头儿,秀才考生们得挨个人门进行考前搜检啥的,而且,为了能提前头分个好的考间,故此,何恭他们一行秀才都是凌晨即起,深更半夜的过来贡院门口排队。秀才们出门早,何老娘瞧着他们平平安安的进了考场的门儿,待坐车回到陈家别院,天方蒙蒙亮。
    何老娘精神抖擞,回来也不回自己院儿等着吃早饭,她老人家将手一挥,道,“咱们找你姑祖母吃饭去。”
    陈姑妈正等着送考的人回来呢,见着何老娘,也不必送考的管事来回禀了,直接就接着何老娘问起来,“妹妹,孩子们可进去了。”
    “都进去啦!”何老娘很是自豪,道,“咱家孩子们勤快,早上起的早,排的位子都在前头。外头官儿老爷们一来,祭了天地鬼神,开了贡院大门儿,咱们孩子都是早早进的。唉哟喂,我们回来时还遇着那没神的秀才相公,这会儿子才拎着考箱朝贡院跑。看急的那样儿,鞋光想跑飞了,知道这会儿急,早起两个时辰,啥都有了。唉,这样的糊涂秀才,能考好才怪呢。就是赶上了,也分不到好屋儿考试!”
    陈姑妈道,“还有这样的糊涂人!三年才考一回,误了娶媳妇也不能误了人家贡院的考试时辰啊!”
    “谁说不是呢!”何老娘深以为然。
    陈姑妈见着何老娘也高兴,老姑嫂俩有的是话说,陈姑妈让人多弄些丰盛的早饭,留了何家一家子一道用饭。何老娘道,“也不用吃别的,山珍海味的,大姐你家里不缺,咱们啥时吃都行。要我说,孩子们在贡院考试,咱们在家里也得给孩子们努努力啊!”说到此处,何老娘还卖了个关子,不肯往下说了。陈姑妈最知她这老弟妹的,哪怕何老娘卖关子,陈姑妈也猜到了,一笑道,“你说的是,咱们这些天都吃素吧,求菩萨好生保佑孩子们能金榜题名才好!”
    何老娘道,“不是吃素,早上吃的及第粥拿来,以后咱们每天早上吃及第粥,这才有用!”
    陈姑妈也是想搏个好彩头,不管有没有理了,只要吉利就成,对何老娘为道,“这也成!”
    于是,一家子在陈姑妈这里喝及第粥,幸好还有各色点心小菜搭配着,不然一人一肚子粥,只能灌个水饱了。何老娘为了给儿子与孙女婿加持运气,早上连喝两碗粥,结果,早饭吃得本就比平时好,她老人家喝一肚子粥,不到晌午就饿了,吃了几块桂花糕垫肚子。
    何老娘虽说对自家丫头片子十两银子一卦的卦是很信服的,但因现下儿子跟孙女婿就在贡院里关着做文章呢,何老娘这旁观者也神叨起来。
    于是,她老人家非但每天喝及第粥,吃桂花糕,且每天早上一起床,头不梳脸不洗,先去院里折几枝开得正好正香的桂花插瓶里供着,取其“蟾宫折桂”之意,闹得何子衿直担心,幸而秋闱只有八天,不然这树给老太太每日一折桂,必得折成个秃子不可。
    除了操心儿子跟孙女婿阿念的秋闱考试,何老娘还得为陈姑妈出谋划策。陈姑妈来州府,不独是为了给长孙送考,送考只是顺带,陈姑妈是来瞧自己闺女小陈氏的。
    陈姑妈担心闺女担心的紧,前头赵家办的那事儿,据说也影影绰绰的有些宁家的影子,当初宁家当家的五爷还让陈姑丈劝何家从了赵家的安排呢。这事儿闹的,陈姑丈也颇是不满。哪怕陈家是因着宁家的关系来做这盐课的生意,但陈家也不是没有给宁家回报,这些年,宁家自盐课上得了多少好处!而且,两家又是正经姻亲,尤其小陈氏守活寡这些年,多么不容易。宁家竟是不念亲戚情分,险真坑了何家。甭看陈姑丈坑自家闺女颇是能下得去手,那是因为闺女是他陈家的,他坑何家就得多思量,一则两家是实在的姑舅亲,二则何家不似他,何家拿何子衿当宝贝,真有个好歹,两家还不得撕破脸皮!
    陈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