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美人记 >

第214章

美人记-第214章

小说: 美人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骚样儿。不在穿什么,全看人品。你爹,就像你祖父,爷俩都是天生的好人品。”
    祖孙俩说着话,天光愈亮,前院何恭沈氏带着俊哥儿就过来了,俊哥儿向来一走路就用跑的,一面跑,嘴里喊着,“祖母,姐姐。”
    何老娘一把将宝贝孙子抱起来,眉开眼笑的亲一口,“唉哟,祖母的乖孙咧。”
    俊哥儿咯呼笑,朝天辫儿上也别了朵小菊花儿,其形象,哪怕是自己亲弟弟,何子衿也得公道的说一句,有点儿惨不忍睹。其实不只俊哥儿,按现今习俗,她爹她娘都簪了花儿。过一时,阿念衣衫齐整的过来,问他家子衿姐姐,“子衿姐姐,你说我簪什么样的菊花儿好看?”又问,“子衿姐姐,你怎么簪茶花儿啊?怪怪的。”
    “有什么怪的,茶花儿也好看。”
    “嗯,我觉着比菊花儿好看,子衿姐姐,你也给我挑朵茶花儿吧。”阿念这没立场的,跟着子衿姐姐,审美都变了。
    其实,子衿姐姐觉着,男人么,茶花儿簪头上,也是怪怪的呀。
    不过,子衿姐姐还是欣慰有人跟自己一样审美滴~
    何子衿给阿念簪花儿,何恭道,“阿冽还没起呢?”
    何老娘把俊哥儿放地上让他自己玩儿,替长孙说话,“成天上学得起大早,这好容易歇一天,叫孩子多睡会儿吧。”
    何恭本身也不是严父,再加上他小时候念书时也这样,哪天不用去学堂,也会贪睡。见母亲这么说,就随儿子去了。阿冽直到早饭前才起床,洗漱后,这臭美的家伙,脑袋上簪两朵□□,耳畔还簪一朵红菊,何子衿险喷了粥,就想扑过去把她弟脑袋上的花儿给薅下来。何老娘却是拊掌赞,“真俊!阿冽这花儿簪的,十里八乡没这么俊的!”
    何冽笑嘻嘻地,“祖母,这是今年的新簪法儿,男人都这样簪。”抬头一看,还给他爹提意见,“爹,你这簪单花儿也忒老套啦,去年人们就都是簪双菊的。”再一瞧,何冽哈哈大笑,“阿念哥,你怎么大重阳的簪茶花儿啊!这也不对路啊!”真是笑死人啦!
    阿念道,“过节么,就是个喜庆日子,簪什么花儿不行啊,我觉着茶花儿也挺好看。”
    何冽直乐,拍着大腿,“没听说重阳簪茶花儿的。”一瞅,“唉哟,姐,你怎么也簪的茶花儿?姐,阿念哥,你俩商量好的吧?你俩可真怪!”
    何子衿回他,“你知道什么?一点儿审美都没有,弄这么一脑袋花团锦簇的,出去还不把人家小姑娘笑死。”
    “我这是今年最流行的,阿炎也这么簪,一会儿我们出去遛达一圈儿,肯定人人赞我们。人家笑,也是笑重阳节簪茶花儿的怪人。”阿冽又是一阵笑。
    何恭沈氏俱都是一脸笑意,沈氏道,“行了,吃饭吧,别总笑,小心呛着。”
    周嬷嬷带着丸子摆上早饭,她们也自去用饭了。阿冽一脸开心,见有蟹肉包子,还道,“姐,明儿你再给我蒸蟹肉包子吧。”
    “哼哼。”何子衿哼两声,“再说吧。”
    何老娘立刻替孙子说情,道,“你这还是做大姐的,怎地这般小气,刚刚你弟弟是跟你开个玩笑,咋还当真啦?可不能这么小心眼儿啊。”
    何子衿搅一搅碗里的白粥,伴以白眼道,“就凭你这偏心眼儿的老太太,我也得小心眼儿一回。要不,就对不住您老数十年如一日的偏心眼儿哪。”
    “这都哪儿跟哪儿啊?”何老娘道,“你去打听打听,当初生了你,咱家可是大摆满月酒来着。阿恭,是不是?”丫头片子忒难缠,何老娘这些年都不敢光明正大偏心眼儿啦。
    何恭忍笑,把薄脆掰碎给小儿子泡碗里,点头,哄他闺女,“嗯,是啊,你是我跟你娘头一个孩子,当然最疼你。你祖母也疼你。”
    何子衿瞧何老娘一眼,哼唧着,“这还差不多,我最烦有人重男轻女偏心眼儿了。”
    何老娘嘎巴嘎巴嘴,硬是敢怒不敢言,只得在心里一千次地重复循环:就是重男轻女!就是偏心眼儿!就是重男轻女!就是偏心眼儿!就是……
    这年头儿,哪家不重儿子啊,就他家,说都不敢大声说啦。
    这没天理的!
    何老娘颇是不满,就听她家丫头片子与她家乖孙道,“阿冽,以后你生闺女,我就打套金镯金锁送侄女,要是生儿子,我就用铜片打一套铜锁铜镯送侄子。”
    何老娘粥也顾不得喝啦,挥舞着手里的筷子道,“怎么能是铜的?起码也得给套银的呀!你这以后做姑妈的,可忒抠儿了啊!”
    一屋子人都笑了,闹得何老娘也笑了,仍是拉着沈氏道,“你评评这个理,是不是?”
    “闺女儿子都好,一般是有了闺女盼儿子,有了儿子就盼闺女,都好。”沈氏笑着转了话题,“你还是先想想,等你三姐姐生了,你可得用心备份儿礼的哟。”
    何子衿道,“我都备好了,连阿念阿冽的都一道备好啦。”
    阿念瞅着子衿姐姐一笑,给子衿姐姐添粥。
    何恭道,“三丫头快生了吧,等得人心焦。”
    何老娘道,“咱们丫头说啦,今儿一准儿生,就等信儿吧。”
    何恭点头,“那就好。”都说她闺女这卦挺灵的。
    何子衿:我,我那就是随口一说啊。而且,我可没说一准儿生啊!诶,你们不用太当真啊!
    因是过节,阿念何恭都打算歇一日,今天不读书。沈氏打发翠儿去了胡家,道,“说三丫头今儿个生来着,你去瞧着些,看那边儿可预备齐全了……”这么说着,沈氏又不放心,对何老娘道,“三丫头是头一胎,心里难免没底,还是我去一趟,守着她,她也安心。”
    何老娘道,“这也好,去吧。家里不用担心,有我呢。”
    何子衿道,“我也去。”这个,万一三姐姐生不了可怎么办涅~她海口都夸下了~
    “你去干屁呀,姑娘家,你去了也帮不上忙。”何老娘吩咐余嬷嬷,“阿余翠儿跟着你们奶奶一并去,有什么事,翠儿腿快,回来说一声。”
    没容何子衿再说句话儿,沈氏就带着余嬷嬷和翠儿风风火火的去了,何子衿这心里哟,就甭提啦。沈氏到胡家时,胡家也是刚用过午饭,一看沈氏来了,胡老太太心下纳闷儿,“亲家太太怎么来了,可是有事?”
    沈氏也就直说了,道,“我们子衿说,三丫头今儿就生,我想着,那孩子是头一胎,未免心里没底。咱们离得近,我就过来了,过来瞧瞧三丫头,她也不慌乱。”
    胡老太太立刻坐不住了,道,“唉哟,接生的李婆子说今儿个过节,她想回家,就叫她回去了。”实在是胡家一月前就把产婆接家里来住着,包吃包住,就等着给三姑娘接生,结果,三姑娘她肚子牢的很,就是不生。这不,大过节的,人李婆子提这要求也不过分,胡老太太就允了。听沈氏这么一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胡老太太忙张罗着把李婆子接回来,她就要跟沈氏去三姑娘房里。
    沈氏连忙宽慰胡老太太,笑道,“女人生孩子,也没这么快。老太太您别担心,我去瞧瞧三丫头就行了。跟她说说话儿,让她安心,心先稳住了,后头就顺利了。”
    胡二太太也跟着道,“是啊,老太太,您一去,倒叫侄儿媳妇心里悬乎,这有身子的女人,心细。这么着,我跟亲家太太一道去,我张罗着把生产的东西先预备下。”
    胡老太太笑,“好,好。”
    也不知是何子衿这大仙儿嘴真就这么灵,还是赶了个巧,或者是三姑娘的心理意念问题,反正沈氏与三姑娘坐了也就两盏茶的时间,三姑娘就开始频频起身去恭房,沈氏是过来人,立刻道,“发动了。”
    三姑娘再有定力的人,此时也不知要如何好了,先时她打听过生产流程,可事到眼前,只剩傻眼。胡文更是没主意了,道,“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
    沈氏指挥若定,“扶你媳妇去产房。”
    好在接生婆已经又给胡家人接回来了,这会儿先洗了手,也过来了。沈氏正教三姑娘呼吸平稳,把心情放轻松,三姑娘状态还好,就是胡文在一边已经出了满脑袋大汗,眼瞅站都站不稳了,沈氏轰他出去,“你在这儿没用!外头等着!”
    胡文的心脏都要从嘴巴里跳出来了,六神无主,喃喃道,“我,我还是守着她吧。我还是守着她吧。”
    沈氏直接把人撵出去。
    三姑娘虽是第一胎,较之陈二妞头胎时,称得上顺遂,从开始发动,一个多时辰,离正午差一刻,就把孩子平平安安生下来了。
    三姑娘赶大节下生孩子,胡家这重阳节都过好,胡老太太也早过来了,听说母子平安,顿时喜上眉梢,进去瞧了孩子,嘴里直念佛,道,“这孩子生得俊。”
    胡文已跑进来看媳妇了,给孩子清洗过,就放三姑娘枕边儿了。三姑娘面无血色,精神还好,侧脸瞧了瞧孩子,眼中闪过喜悦,眼圈儿都红了。胡文先哭了一鼻子,抽嗒着,“可算是生啦!这臭小子,叫人这么着急!”
    三姑娘好笑,见丈夫连头上菊花歪掉都不晓得,轻声嗔他,“这叫什么话。”
    接生婆李婶子帮着给产妇收拾好,听这话都笑,道,“不要说四少爷,我都急的慌。你家这小爷,天生富贵命,不到重阳不出世,这时辰也好,大中午,阳气足,四少奶奶生得又是儿子,最吉祥不过的!”说着又给胡老太太道喜,再拍沈氏马屁,“怪道人都说你家姑娘的卦再灵验不过!唉哟喂,我可是见着真真儿的了。“
    胡老太太命人拿个大喜封给李婶子,笑道,“大节下,有劳你了。”
    李婶子双手接了喜封,笑,“谢老太太赏。”又是一串吉利话出口,恭敬的告辞。
    沈氏陪着三姑娘坐了会儿,见三姑娘早就将孩子的乳母丫环都安排好,便也放下心来。待三姑娘睡了,胡文亲自送沈氏,沈氏轻声道,“你守着三丫头和孩子吧,这生孩子,尤其头一胎,辛苦呢。我再跟你们老太太说声就回了,家里太太也等信儿呢。”
    胡文应了,道,“婶子吃了饭才好。”
    沈氏笑,“就别与我客套了,三丫头母子平安,比给我吃仙丹都好。”
    胡文也是掩不住的喜悦,笑,“这臭小子,以后估计是个慢性子。”
    沈氏回家已经过晌,何老娘正伸长脖子等着呢,见沈氏回来,连忙问,“如何?生了没?”
    沈氏笑,“给母亲道喜啦,三丫头母子平安。”
    一家子俱是喜笑颜开,何子衿问,“娘,你吃饭没?”
    “没呢。我想着,太太心里惦记,亲家那里也乐得乱哄哄的,就先回来了。”
    何子衿笑,“祖母叫人给娘留了饭。”说着就命丸子去端饭。
    沈氏笑,“母亲总是想着我。”
    何老娘也粉儿满意,觉着自家丫头片子会说话,这不,儿媳妇就知她的情。何老娘笑眯眯地,“咱们家里可有谁呢,就这几口子人,我不想着你想着谁。”卖儿媳妇个好儿,何老娘笑,“先吃饭吧。”自从媳妇给她生了二孙子,她看媳妇就愈发顺眼啦。把身子调理好,争取再给她生几个孙子才好涅~让媳妇挨饿啥的,这得是多傻的婆婆干的事儿哟~她老人家才不会这样做涅~
    何恭见婆媳终于融洽,心下亦是喜悦,并得出一真理:真男人,就得有做馅儿饼的毅力啊!
    沈氏一面吃饭,一面说了三姑娘生产的事,“这样顺溜儿的实在少见,我算了,也就一个半时辰,就顺顺溜溜的把孩子生下来了。这孩子过了产期,我还以为得是个大个子,会不好生呢。孩子还真不算大,六斤八两,这斤数,也吉利的很哪。”
    何老娘非常赞同,“是啊。”又道,“有些人家,媳妇有身孕就鸡鱼肘肉不断,什么有油水就吃什么,哪里是养人,养猪也没那么养的。把孩子在肚子里就催的老大,生的时候可是媳妇过鬼门关哪。”三丫头这六斤多的,就还好生。倘孩子长到□□斤,女人可就要受大罪了,因此丢了性命的也有。要不先前何家怎么这么急三姑娘生产的事儿,孩子呆在母体愈久,个子便愈大。
    婆媳俩说着话,沈氏就把午饭吃了,又喝了一碗鲫鱼萝卜汤,才算舒坦,笑道,“母亲就等着给重外孙的洗三礼就行啦。”
    何老娘笑,“你也做婶婆啦。”
    “是啊。”沈氏不由望闺女一眼,三姑娘生孩子她都这么开心,眼瞅着闺女也到了成亲的年岁,再瞧一眼阿念,她闺女不是省油的灯,阿念其实也还挺合适。
    胡家过洗三礼时,何家一家子,除了阿冽要上学,有一个算一个都到了。何子衿其实不喜欢看小孩儿,刚生下来的孩子,漂亮的不多,三姑娘家这个,瞧着也不俊。
    不过,来看孩子,总不能说孩子长得丑。而且,听说孩子出生一般都不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