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美人记 >

第194章

美人记-第194章

小说: 美人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是书香门第,一样是一双富贵眼呢。三姑娘认亲那日的事儿,沈氏都听陈二太太说了。
    母女俩说了回衣料子,沈氏到底有阅历,她只知道这是上好的料子,至于料子有多好,就不晓得了。她不晓得没关系,干脆剪了六尺拿给李氏看。
    李氏也不认得,瞧了又瞧道,“实实在在的好东西,要说到底叫什么名字,我就看不出来了。”
    沈氏笑,“这也是碰巧儿得来的,我瞧着稀罕,没见过。留了些给子衿、三丫头做衣裳,这是给康姐儿的,康姐儿也是大姑娘啦,这颜色,也就是她们小姑娘家穿啦。”
    李氏与沈氏向来交好,便不客套,叫康姐儿给沈氏道谢,沈氏摸摸康姐儿的小脸儿,笑,“一转眼孩子们就都大了。”
    李氏亦笑,“是啊。”
    两人说些儿女事,李氏待丈夫回房时叫丈夫帮着看了看沈氏给的料子,何忻做了一辈子丝绸生意,一瞧便不禁皱眉问,“哪儿来的?”
    李氏道,“子衿她娘给咱们康姐儿做衣裳的,她也不认得这料子,叫我帮着认认,我也不认识呢。”
    何忻打发了房里的丫环方道,“她哪儿来的这料子啊?”
    “这怎么好问哪。”李氏道,“人家好心好意的,有了好东西想着咱们康姐儿,我反要追问来历。怎么了,我瞧着是上上等的好料子。”
    何忻道,“不是蜀地的料子,瞧着像江南那边儿今春的贡品。”
    贡品什么的,李氏倒不觉着稀奇,织造坊每年也会有不少好料子外流,自有有钱人家高价购得。李氏奇怪的是,“这才过年,今春的贡品怎么可能到蜀地来?”
    何忻笑,“宫里贵人们年前就把年后的春衫做好了,哪里能等到年后开春再做,说是今春的贡品,无不是去岁冬初就要入宫的。”
    李氏这才明白,高高兴兴的把料子收起来,笑,“子衿她娘拿出来时,我就觉着这料子稀罕,出了正月就给康姐儿裁衣裳。”
    何忻思量片刻,实在想不出何恭家打哪儿得的这般好料子。李氏笑,“你可想个啥?我瞧着,这几年,子衿家日子是越发兴旺了。咱们两家一向亲近,子衿她娘有这样的好料子都没忘了咱们康姐儿。”
    何忻笑,“可能是婶子不知这料子值多少银子。”何老娘的脾气,要知道这般金贵的好料子,定舍不得送人的。
    李氏笑嗔,“你这嘴。”又道,“你说,会不会是陈家给子衿家的?”自从发生何珍珍的事后,他家与陈家便有了些龃龉,不大来往了。
    “陈家自来势利,如今他家自己的麻烦还顾不过来呢,就是有这等好东西,也是去打点关系,怎么可能给何家。”这般好料子,何忻也能搞得到,但即便有也是走人情,他自家女眷是没的穿的。陈家暴发的年头儿比他还晚好些年,他不信陈家舍得给自家女眷穿这样的料子,何况陈何两家近些年也淡了。
    李氏剥个桂圆给丈夫吃,问,“陈家怎么了?”
    “还不是赵家那一家子上不得台面儿的。”何忻道,“自从开了那个芙蓉楼,就不知自己姓谁名谁了。去岁就在咱们县里挑了五六个女孩子,说是备选入宫。赵家勾搭上总督大人家的公子,有意盐引,我看,陈家要小心了。”
    李氏不解,“靠盐引发财的也不只是陈家一户,怎么就赵家要抢陈家饭碗似的。那宁家,可是陈家的姻亲,岂是好缠的。”李氏嫁给何忻多年,也颇有些见识。
    何忻叹,呷口茶道,“能拿到盐引的,哪家没有靠山。”他虽不喜陈家,可也看不上赵家。
    李氏笑劝,“反正又不是咱家的事,要我说,赵家抢谁家的盐引,也不好抢陈家的。毕竟一个县的老乡亲,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这会儿他家出了个娘娘是得了势,我就不信,难不成就没有求人的时候。如今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呢。”
    “这等蠢人,能明白这个倒好。”做生意的人,都讲究个和气生财,天天弄得跟斗鸡似的,今儿你夺我财路,明儿我断你生路的,这不脑子有病么。
    李氏在听年戏的时候悄悄同沈氏说了回料子的事儿,沈氏一听说像江南那边儿的仿贡品,也吓一跳。李氏是个识趣的人,并没有多与沈氏打听,也未多说陈家的事,只管安心看年戏。以往碧水县的年戏,除了县衙请的戏班子,便是何陈两家的年戏,今岁格外不同,又多了赵家年戏。
    故此,碧水县年戏就这么一路摆到了上元节。
    倒是何子衿听她娘说那料子似贡品仿品后没啥意外,沈氏道,“我听你李大娘说,说是仿品,其实跟贡品是一模一样的,只是外流了,做不得贡品,便叫仿品了。金贵的了不得,你做衣裳也得仔细着,耐下心来,不能粗针大线的糟蹋料子,知道不?”
    何子衿心说,啥仿品啊,一准儿就是贡品。没想到她这辈子还有机会穿一穿贡品衣料子,何子衿决定出了正月就做两身新衫,她早想通啦,都这个时候啦,有的享用着紧的享用吧,谁晓得以后是吉是凶哩。
    何子衿决定要奢侈一把的时候,何老娘听说是那几匹料子是仿贡品,立刻悄悄的吩咐余嬷嬷在外头锁铺定了把大锁,给自己柜子加了二重锁。
    何子衿瞅了回何老娘的二重锁,道,“这要是哪天家里来了贼,一看你这二重锁也得先偷你这屋儿。”
    何老娘骂,“个死个头片子,大过年的咒我遭贼!我看你就是个贼!”她老人家简直悔死啦,要知道是这等金贵料子,说啥也不能给丫头片子两匹啊!何老娘寻思着,要不要借机翻脸把料子要回来,谁晓得个头片子奸猾似鬼,何子衿嘿嘿两声道,“您老就是把脸翻到房顶去,也休想要回去!”
    何老娘气煞。
    作者有话要说:  每次写美人记,自己写着写着都会笑出声~

☆、第205章 上元礼

何子衿得了个贼名儿,欢欢喜喜的准备上元节了。
    因收了朝云道长的重礼,何子衿投桃报礼的弄俩大红灯笼并一兜汤圆给朝云道长在上元节前送去了。灯笼上一边儿画了一头猪,朝云道长自问常识渊博也没看明白,不由问,“可有何寓意?”
    何子衿理所当然,“我属猪的呀。”
    朝云道长:……
    闻道憋不住笑,道,“唉哟,原来是师妹的自画像啊。”
    阿念也弯了眼睛。
    何子衿切一声,指着自己画的卡通猪道,“这是我的生肖守护神,猪也代表财运福气,数一数十二生肖,再没有这么好的生肖了。我就画上了,待师傅把我这灯笼往门外一挂,就代表我在门外守护着师傅。”
    闻道给何子衿肉麻的够呛。
    朝云道长笑,“那我怎么舍得挂在门外,一定得挂屋内才好。”
    何子衿道,“这个就是挂屋外头的,这么圆这么大,又是红彤彤的,屋里怎么挂得开。等我再做两个屋里挂着的小灯送给师傅,师傅再挂屋内吧。”
    朝云道长颌首,“好。”
    阿念忍啊忍,忍的心肝儿疼才能不把子衿姐姐的秘密说出来,灯笼倒是子衿姐姐亲手做的,猪也是子衿姐姐亲手画的,子衿姐姐要挂门口,却遭到何祖母的制止,何祖母说啦,“人家都往灯笼上写福字儿,哪儿有画猪头的!太丢脸啦!拿下来拿下来!”另挂一对福字儿大灯笼上去。把子衿姐姐气的,四只画猪的红灯笼,两只给了阿念,两只给朝云道长道送来啦。
    子衿姐姐在一畔跟朝云道长絮叨些鸡零狗碎的事儿,也没忘了阿念,与闻道道,“闻道师兄,给阿念找个清静屋子,让他去温书吧,过俩月我家阿念就要考秀才啦。”
    我家阿念……
    听到这四字,阿念那嘴就不自觉的咧高八度,笑,“温书不急,我就爱听子衿姐姐同师傅说话。”他也入乡随俗,跟着子衿姐姐改口叫师傅啦。
    何子衿说他,“瞎客套,赶紧去温书,等着你挣五十两银子呢。”
    “不是客套,我是挺爱听子衿姐姐鬼扯的。”
    何子衿敲他大头,“你说谁是鬼扯?”
    阿念敢怒不敢言地,撂下句狠话,“我好男不跟女斗。”跟着闻道跑啦。
    何子衿笑眯眯的跟朝云道长说,“唉呀,我说叫阿念在家里温书,他非要跟来。唉呀,有什么法子呢。你说是吧,师傅?”
    师傅表示:确定这不是在臭显摆么……
    朝云道长一阵无语,问何子衿,“怎么考中秀才还有五十两银子不成?”
    “是啊,书院给的奖励,秀才是五十两,案首是一百两。”何子衿眯着眼睛的小财迷样,就甭提了,朝云道长唇角抽了抽,问,“子衿,你很缺钱?”
    “谁还嫌钱多啊。”何子衿拍着膝盖道,“再说了,这也不只是钱的问题,这是荣誉!荣誉!知道不?”
    朝云道长笑,“知道知道,荣誉,五十两。”
    “等阿念中了秀才,叫他请客。”
    朝云道长想说,何子衿这自信也不知道哪儿来的,好像秀才是她家囊中之物一般。
    朝云道长道,“考功名,倒不如就这么平平淡淡的在县里过一辈子。”
    何子衿道,“得先有了功名,才能不被人欺负。”
    “也有理。”朝云道长有些怅然的笑了笑。
    何子衿问,“师傅,你是不是担心以后我会离开你啊。”阿念考功名什么的,可能去外地做官什么的,朝云道长舍不得她什么的,也是很有可能滴哟。
    朝云道长沉默半晌,终于道,“何子衿,你可真会给自己脸上贴金。”
    何子衿眨眨眼,“我祖母常教导我说,有金子也不能贴脸上,买房子置地才是正理。”
    朝云道长一笑,就见何子衿正色道,“我想过了,到时看吧,要是阿念就考个同进士什么的,干脆就回乡。除非考进庶吉士去,镀镀金回乡也体面。要说做官,咱家寒门出身,做也做不了大官,还很容易给人填了坑,倒不如考个功名回乡自在。反正千百良田在手,只要不败家,有吃有喝足够了。”
    “看不出你还是个长远人哪。”
    “我优点多啦,岂在这一处半处的。”
    朝云道长很是同意,“嗯,最大的优点就是会吹牛。”
    “切,我吹牛那是有牛可吹,许多人想吹,还吹不起来哩。非得胸有沟壑的人,没有我这样的见识。”
    朝云道长简直不忍直视,纠正自己的女弟子道,“那叫胸有丘壑。”什么叫胸有沟壑啊!就那平的跟什么似的,穿上长衫跟男孩子一样,哪儿来的沟壑啊!
    何子衿正欲讲演一番,结果兜头一脸灰,她恢复速度惊人,眨眨眼睛便没事人一样的转移话题,道,“师傅,你明儿个吃什么馅的汤圆啊?你可先尝尝我给你带来的汤圆吧,唉哟喂,没吃过这汤圆,那简单大半辈子都白活了。”
    朝云道长目中含笑,呷口茶道,“为了避免我这大半辈子白活,也得好好学尝。”
    “你就猜不出是什么馅儿。”
    “不就是玫瑰糖和花生芝麻馅儿么。”
    何子衿大惊,连忙问,“师傅,你怎么知道的?”她来观里也没说过啊。
    朝云道长但笑不语。
    何子衿又不笨,她想了想,道,“不会是闻出来的吧?”难道鼻子能灵到这份儿上?隔着汤圆的皮就能闻出是什么馅儿来?对于朝云道长也不是不可能,花生糖跟酱肉搁一个篓里,明明是分着放的。朝云道长也能在花生糖上闻出酱肉味儿来。何子衿感叹,她师傅不会是哮天犬投的胎吧。
    大过年的,说的无非就是吃吃喝喝的话,到中午,何子衿还亲自下厨做了道清蒸鱼,朝云道长在一畔指点。朝云道长的厨房,何子衿来过许多遭,来一回就得感叹一回,这哪儿是厨房啊,比她闺房都要整洁。朝云道长还是那幅半神仙的模样,甭以为清蒸鱼就是把鱼往开水笼屉上一放蒸熟则罢,有这种观念的人,只能让你不懂烹调了。
    鱼是小道人杀好的,其他的都是何子衿动手,朝云道长旁观指点。
    何子衿先熟练的切出葱姜丝与姜末,朝云道长就是这般龟毛,姜么,要何子衿自己吃的话,都切丝就行了,在朝云道长这里就得姜丝是姜丝,姜末是姜末。把鱼摆盘摆好,再调汁水,调汁水倒用不到太多调料,也就三样,秋油、醋、清油。
    这秋油嘛,是何子衿家酱铺子出产的秋油,话说她家酱铺子亏得朝云道长指点着才做出这般极品秋油来,鲜的了不得。醋是朝云道长用山上的野果制的野果醋,清油就是寻常的清油啦,这个倒不多讲究。
    调汁水时,朝云道长看都不用看,鼻子一闻就仙风道骨的指点何子衿,这个多啦那个少了的。挑剔半日,把汁水调好,水也开了,一并与鱼上锅蒸。
    而且,这蒸鱼的时间朝云道长也极有准头儿,他说好时,那一定是恰到好处。
    何子衿早就服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