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美人记 >

第190章

美人记-第190章

小说: 美人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笑几句,胡文就被叫出去敬酒啦,他临出去还欢喜傻了的对三姑娘说一句,“你先歇着,一会儿我就来。”
    不行啦,全都笑抽了,集体取笑,“去吧去吧,让新娘子歇会儿!攒攒精神!”
    胡文还想再说啥,结果还没说呢,就给朋友拽走啦。
    新娘子要坐帐,坐帐的方位极有讲究,得是迎喜神的上上等好方位才成。三姑娘毕竟是新娘子,脸儿嫩,对胡家这些亲戚朋友的也不大熟,诸人开些玩笑,亦多是对着新郎官儿的。如今瞧过新娘子,酒席也要开了,说些话,便都去了,让新娘子好生休息。
    待这些看新娘子的女眷走后,不大工夫,就见一个大丫环带着个小丫环提着食盒来了。碗豆上前接了,笑道,“姐姐好。”
    三姑娘笑,“这是怡鹤。”陈二妞身边的大丫环。
    怡鹤福身一礼,笑道,“四奶奶还记得奴婢。”又道,“这是我们奶奶命奴婢带来的,奶奶说,今天是大席面儿,天冷,怕好东西抬进来也冷了。叫小厨房做了碗热汤面,还炒了几个小菜,刚一做好,奴婢就提来了。四奶奶趁热吃,垫一垫肚子。”
    三姑娘笑,“有劳了。替我跟你们奶奶说,多谢她想着。”
    怡鹤帮着摆上,又行一礼,便带着小丫环退下了。
    三姑娘其实还不是很饿,主要是紧张的都不知道饿了,不过,还是吃了半碗面,也叫碗豆小麦她们吃了些。
    待用过饭,过了一时,陈二妞才带着丫环婆子过来说话。她身子沉了,这种热闹场合便不往人多的地方钻,三餐也不在喜酒席面儿上吃,都是在自己院里用。
    见陈二妞来了,三姑娘忙起身笑道,“二妹妹来了。来,坐。”陈二妞肚子颇大了,坐椅子舒服些。
    陈二妞扶腰坐了,笑道,“估摸着三姐姐用过饭了,我过来瞧瞧。”
    三姑娘笑,“还是妹妹想着我。”
    陈二妞主要是跟三姑娘说一些胡家的事,尤其是明日认亲,几时过去老太太那里,介时除了家里人,来的亲族有几多。絮絮的说了一会儿,把该注意的事儿交待明白,又劝三姑娘不要紧张云云。陈二妞如今容易劳乏,便起身告辞了。三姑娘起身要送,又想到自己刚进门儿,不好出房门。便与碗豆小麦道,“替我送送二姐姐。”
    陈二妞笑着告辞,回自己院儿里休息,隐隐便能听到府里的欢笑声。有三姑娘嫁进来做妯娌,陈二妞也挺高兴的,只是不能往前头去了,便叫丫环过去打听着,一会儿回来禀她。
    今日胡家热闹得很,胡老太太跟前儿诸多人逢迎,都笑,“唉哟,新娘子好生标致,再没见过这般好样貌的。人也腼腆温柔,阿文实在有福,老太太您就等的抱重孙吧。”
    这种祝福的话可不能谦虚,胡老太太笑,“好!借你吉言!”
    胡山长身边儿则是一帮子文人雅士,都在说何家出的对子有趣,笑道,“出的巧,对的也妙。”亏得胡家也是有高手的人家,不然这几个对子也得难去半条命啊。
    胡山长笑,“这样才有趣。”
    再一想,何家虽是寻常之家,家里也是有秀才的。便有人说,“何秀才二十出头儿便中了秀才,这几次下场,磨练的也差不多了。我见过一回他的文章,差的就是运道了。”
    “对了,今年秋闱中的何举人,可是他家?”
    胡山长拈着胡须笑,“同族。何举人是何氏家族族长之子,与我们亲家也是极亲近的。这回来送嫁的全福娘子,就是何举人的母亲。”何氏家族今年秋闱大出风头,阖县秀才就中了一个何洛,还这般年轻。何洛虽然不是何恭家的人,毕竟是同族,在这个讲究宗族一体的年代,一个家族出过举人,阖族脸上都有光彩的。三孙子娶的陈氏女,陈家财帛丰盈,嫁妆厚实,孙子只要正正当当的,一辈子吃喝是不愁了。四孙子娶亲,更加符合胡山长的审美,说起话来还能说一说迎亲时对的对子,文雅~
    “何举人这也算少年得志啦,更难得他文章厚重沉着,没有半点和少年人的轻浮飞扬。再磨三年,说不得下科春闱便能金榜题名。”又有人问,“听说阿宣明年下场秀才试?”
    胡山长笑,“这两年,书院有几个不错的苗子,秀才试就在咱们本县,想着让他们试试。”
    大家便说到秀才试上。
    胡家亲戚多,胡文虽是娶的小户女,排场仍是如胡宁成亲时一般,摆了三日酒。
    第二日认亲,三姑娘才算见识到胡家的宗族亲戚,一大早的去正房拜见婆家的直系亲戚,胡大老爷夫妇在外为官,三姑娘的四样针线就是给胡老太太与胡山长的,胡老太太给了一对金镯。余者长辈,便是今科秋闱失利的胡大爷胡宇与其妻胡大奶奶黄氏,另外胡家二房三房的人了。长辈们都有给新娘子的见面礼,平辈弟妹,三姑娘做嫂子的,便是一人一双鞋,胡姑妈笑,“侄媳妇的针线就是好。”说是小门小户的,这也忒抠了,比不得三侄媳妇认亲时那叫一个爽快,就是给对银锞子也比鞋好吧,她家闺女又不缺鞋穿!
    三姑娘何等人,她自小就学针线卖与绣坊,后来又做过绣坊帐房,底层见识丰富。一眼瞧出胡姑妈似有不满,三姑娘不动声色,拂一拂腰间流苏玉坠子,笑,“姑妈赞我别的我得谦着些,针线就不谦虚了,不然怕坠了师门名声。”
    胡文笑,“姑妈,你侄媳妇没别的好处,绣坊是极熟的,姑妈要有什么绣活托给绣坊,有你侄媳妇的面子,肯定给姑妈优惠。”
    陈姑妈笑,“唉哟,这才第二天,就知道偏着媳妇了。我要有绣活,有侄媳妇这样的能人,哪里还要麻烦绣坊?”
    “成成,您是我亲姑妈,您吩咐一声,刀山火海,侄子我也不在话下啊。”胡文笑,“就是一样,有活儿近期没空。我们急着生儿子,给祖母抱重孙子呢。”
    一屋子人都笑了,胡老太太笑,“好,我可就等着啦。”
    胡文笑,“一会儿来的亲戚多,大嫂子,你可得指点着你弟妹些啊。”
    胡大奶奶黄氏笑,“看二弟欢喜的,笑不拢嘴啦。”
    胡文这话就没个完啦,道,“我怎么听说大哥当初比我更欢喜哩。”
    黄氏笑,“看到四弟,才知道什么叫真欢喜。”
    “我侄儿都俩个了,大嫂现在知道也晚了。”
    黄氏帕子掩唇直乐。
    一时待族人们来了,又是一通认亲见礼,这次,平辈的族弟一人一双鞋,族妹则是一人两支绢花儿。甭管胡文如何乐呵,族人们都觉着,这与去岁陈二妞直接每人两个实心银锞子比,忒简薄了。
    女人们在胡老太太屋里说话时,就有本家的一个三婶子问三姑娘,“那天亲家过来铺妆,见着侄媳妇的家俱,那是什么木料子打的,瞅着眼生。”
    三姑娘笑,“是松木打的,三婶子没见过松木?”
    胡三婶子掩嘴笑,“不是没见过松木,是松木打家俱罕见,一时没认出来,侄媳妇一说,可不就认出来了。”
    三姑娘笑,“相公是读书人,我慕松柏风骨,故此用松木打的家俱。婶子家肯定没这个,要不怎么能觉着稀罕呢。”
    胡三婶子这把年纪,不想竟叫个年轻媳妇说下去了,再起一话头儿,笑问,“记得侄媳妇不是咱们碧水县的人吧。”
    三姑娘笑悠悠地,“自小长辈就教导我说要出嫁从夫,我想着,相公是哪儿的人,我就是哪儿的人。”
    胡三婶子在族中最是个刁钻的,实不料一朝遇着对手,勉强笑笑,“侄媳妇好伶俐的口齿。”
    三姑娘含笑道,“诶,天生实在,有什么说什么,婶子别嫌我口直就行了。”
    陈二妞打圆场道,“妹妹以后就知道了,三婶子也是心直口快的性子。”
    胡三太太直笑,“文哥儿媳妇爽俐,我就喜欢这脾气。”这小媳妇说话,有一句算一句,真来劲。
    胡老太太含笑吃瓣桔子,难怪她孙子死活相中三姑娘,娘家是差了些,但只看这口齿,过日子便不吃亏。
    事后,陈二妞同她娘陈二太太说起三姑娘来都是,“平日里可瞧不出三姐姐这般厉害来,娘不知道,那个三婶子,可刁钻了。结果,两句话就叫三姐姐给说哑了。”
    陈二太太笑,“把厉害挂脸上的叫泼妇,三姑娘这种厉害才是真正厉害。你们既是姐妹,又做了妯娌,可得彼此多帮衬。”
    陈二妞道,“这还用娘你说,我晓得咧。”
    作者有话要说:  PS:婚姻生活只是开始哪~

☆、第201章 婆家,娘家

何家摆过三姑娘出嫁的喜酒,江仁便要与父母回家过年了。
    沈氏准备了给江家的年礼,都是实惠东西,王氏眉开眼笑的客气,“来一趟是给妹妹帮忙的,还要拿着走。”
    沈氏笑,“嫂子这就见外了,嫂子大哥跟着忙活了好几日,还有阿仁忙这一年,又是大过年的,怎么能叫嫂子空手回去。”王氏为人是有些嘴碎小算计啥的,帮忙也是真帮忙。她家摆酒都是自家预备的席面儿,连带着鸡鸭猪羊都是早早的头年就放在佃户家里养的,但,好几日的酒席,宰杀铺派都是族中女眷过来帮的忙,王氏也跟着实实在在忙活这好几天呢。
    王氏笑,“那我就不跟妹妹客气了。”
    “本就不用客气。”江家不算外处,也是弟弟的丈母娘家,沈氏笑,“阿仁过了上元节再来。”
    王氏刚要说好,江仁已道,“姑姑,这怎么成,十六书院就开学了,我十五之前就得来,铺子里清扫不说,货也得搬出来晾一晾晒一晒的透透气,还有开张什么的,事儿多着呢。”
    沈氏不在意这一天两天的,主要是想着江仁是家里独子,一年到头儿在县城里回家次数有限,想让他在家陪父母过完节呢。沈氏笑,“晚个一日半日的有什么要紧。”
    江仁笑,“子衿妹妹与我分红,我这是给自己挣钱呢。姑姑可千万别拦我上进。”平日里说笑是说笑,江仁也知道子衿妹妹给他的条件优,他虽自认不是那等没本领的人,但他这个年纪,再有本领人家不知道也没人敢用他不是。除了子衿妹妹,谁能把个铺子权全交给他打理,然后不论工钱,直接分红的呀。所以,江仁做事亦颇是用心。
    沈氏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那就随你了。”
    王氏想到儿子上交的银钱,笑与沈氏道,“随他吧,看他在家也呆不住,趁着年岁小,长些本领也好。”待儿子这几年立起来,自家也在县里开个铺子做老板,说不得儿子还能寻个县里的闺女呢。当然,要是万一给何家相中,可就更好啦~不行,今年过年她得好好儿的去庙里拜一拜菩萨才成~这么想着,王氏都恨不能她儿子过了初五就来县里给何子衿当牛做马哩~反正钱不少,还能赚印象分,不是她说,给闺女寻婆家,不就图可靠么。她儿子,非但生得一表人材,会跑生意,最大的优点就是可靠!这么一琢磨,王氏有些小精明的脸上竟浮现飘飘欲仙的神色……
    待送走江家人,沈氏与何老娘商量着,这些天来帮忙的族人女眷,每家分两条猪腿两条大鲤鱼做谢礼,再把酒席上没用到的一些熟食各家分一分。何老娘心疼东西,道,“这也忒厚重了,自己雇人也不用给这么些东西。”
    沈氏笑,“一则猪是自家养的,鱼也不贵。二则,咱家毕竟人丁单薄了些,以后事儿还多着呢。”三姑娘这只是开始,后头儿女成亲,少不了族人帮忙。人家来帮衬,谢礼给的单薄了,名声也不好,下次人家就得寻思着要不要来帮忙了。
    沈氏这么一说,何老娘方松了口,还道,“让阿冽他爹去送,也显得咱诚心。”
    “是。”把这一摊子事儿弄清楚,也就到了三姑娘三朝回门的日子。
    三姑娘三朝回门,何老娘一大早上就盼着呢,吃过早饭就一个劲儿伸着脖子往外瞅,嘟囔,“怎么还不来,又不是嫁得多远,三两步路的事儿。”
    何子衿今儿也换了簇新的衣裳,两道弯眉修出姣好的形状,笑,“总得等三姐姐吃过早饭,还得辞过太婆婆。胡家老太太说不得还得叮嘱三姐姐阿文哥几句,再过来,总得要些工夫。”
    何老娘坐不住,一时往廊下遛达几步,又指挥着丸子把门前的枯叶扫一扫。虽说与阿文熟,今儿却是新女婿呢。何子衿道,“一大早上就扫过,今儿风大,掉几片叶子可怎么啦。”
    何老娘道,“那以后你跟女婿回门,也不扫门前。”
    何子衿笑,“不扫就不扫。”
    何老娘看说起女婿,这丫头片子竟连个羞样儿都没有,笑道,“傻丫头,啥都不懂哩。”
    何子衿过去把俊哥儿抱来给她祖母玩儿,老太太总算能安定下来了。
    好在小夫妻来的也挺早,胡文一来就笑,“早上打了好几个喷嚏,我想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