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美人记 >

第158章

美人记-第158章

小说: 美人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云道长不以为然,“当初你跟我说开工前预售,结果只卖出你一家,反正都没人要,给你处好的呗。”
    何子衿瞪圆一双桃花眼,“你不是说生意好的了不得,早卖光了么?”
    朝云道长眉眼含笑,“我可没说都卖光,我也没承认过生意不错,都是你问我,我说‘尚可尚可’。”何子衿当下给噎个好歹,切,当初你那面目表情,你那仙风道骨的老神棍德行,明明就是暗示我房地产做得很不错么。何子衿半点儿不同情朝云道长,“既然都没人买,你盖这一大片房子做什么?”是啊,古代一般没预售,人家产权终身制,大家更习惯自己买地皮自己建房子。何子衿兴冲冲的给朝云道长出了个卖商品房的主意,结果只有自己做了冤大头。天可怜见,从她自己真的出银子买铺面儿,就得知道她当时是真心实意给朝云道长出主意的呀。
    朝云道长笑,“我是觉着你出的主意不错才盖的,而且,这里地段儿不错,建书院是我免费送给县里的地皮,这一处只卖地皮没真多少钱,盖成商铺利润更高,这是事实。”
    何子衿提醒他,“结果就我一人买,剩下这么多铺面儿卖不出去,得亏不少吧?”
    “所以免费给你换个地段儿更好的铺子,你花了钱,肯定想赚回来吧,你想个法子做些生意,要是你干红火了,人人知道这儿有财可发,我这商铺不就能卖出去了么。”朝云道长逻辑十分清楚,何子衿两辈子的人都无语了。她更加深深的意识到了:智商的高低,其实与所处的年代没有任何相干的啊!你以为古人不聪明,哼哼~那是人家心里自有盘算~
    不过,能免费换个好地段儿的铺子,何子衿也挺高兴。她开门看了看里头,铺子刚建好,又下了好几日雨,有些潮湿,这倒没啥,等天气转好,找几个人糊一糊纸,刷个大白,再弄些旧家俱摆上,不管是出租还是找人来做些小生意,都不错。
    只是,照现在看,怕是没人会租。
    何子衿思量片刻,道,“师傅盖这些房子卖不出去,我受师傅教导这些日子,当为师傅分忧……”她话才开个头儿,朝云道长已经给她酸的受不住,连声道,“子衿,有话直说!”
    何子衿眉眼弯弯,笑,“我是说,我可以多买几间铺面儿。”
    何子衿是个敢想敢做的性子,主要是这两年她经济状况不错。不过,即便这样,傍晚回家,跟她娘念叨大半个时辰,沈氏才拿钱给她买铺子,并且十二万分的担心,“到时万一卖不出去,你哭都找不着地儿。”
    “放心吧,以后发了财,到时叫娘你数银票数到手抽筋。”何子衿数数银票揣怀里,花言巧语哄她娘。沈氏道,“待天晴了,先把铺子收拾出来才好。”
    “得请两个手艺好的糊纸刷大白呢,家俱倒是好说,去收旧家俱的地方挑一挑,他给送到山上去。”
    沈氏笑,“刷大白还不简单,我叫阿山给你找几个人,有个三五日就能料理清楚。倒是你这铺子能做什么生意?心里有数没?”
    “民以食为天,离着书院近,卖吃的。肉包子、烧饼、火烧,什么都成。”何子衿道,“反正现在手里铺面儿多,再开一间,文房四宝,书籍纸张,都能卖。”
    沈氏道,“书院里就那些小学生,便是生意怕也有限。”
    “只要做起几家生意来,别人见有钱可赚,我手里的铺面儿自然有销路。”何子衿道,“再说,书院也不可能总是这么些人,娘想一想,□□皇帝立国未久便过身,太宗皇帝继位后也不过二十几年,咱们这个国家,刚刚开始。正常来说,如果国家安定,起码得有一二百年的太平日子。国家安宁,民生就能发展,百姓有钱,谁不愿意让家里孩子上学,考功名,光宗耀祖。所以,以后念书的人会越来越多,书院还会扩大规模,学生也会增加。当然,这种靠自然规律的比较慢。但我们可以想想法子,设个讲坛,请博学的先生过来讲讲学问。或者,书院之间也可以交流啊,学生或者老师,多交流便能有容乃大,闭门造车最终不过把自己闷死。反正想一想增加书院人气的法子,人多了,生意自然好做。”
    沈氏听得目瞪口呆,不禁摸摸闺女额头,在确认闺女没发烧后问,“你又不是书院的山长,还能管到书院的事儿?”你这口气大的,好像书院是咱家开的似的。
    何子衿笑,“阿文哥不是山长的孙子么,这又不是坏事,我先跟阿文哥商量商量。”
    沈氏终于微微放心,闺女到底还是有所准备的。当然,剩下的事沈氏是不会参与的,她是长辈,什么话倘她与胡文说,胡文再难也会应下,这就没意思了。反正是小孩子的事,还是小孩子自己解决吧。
    这件事,何子衿是同胡文三姑娘一道商量的,胡文想了想,道,“这法子倒不赖,庙里高僧还要时不时的露面儿给信徒讲回法呢。有空我给祖父提个醒儿,咱们州府有学问的人不少,倘能来书院讲学,对学生也有好处。”
    何子衿道,“阿文哥就说你想出来的就行了,不用提我。”
    胡文搔头,“这怎么好意思。”其实心里挺好意思的,他一直琢磨着毕业后的营生呢,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祖父还在呢,祖父又挺疼他,他不会干什么辱没家门的事儿,不过,他也不介意靠家门生财啥的。这件事,不是明面儿的利益,好处全在无形之中啊。
    何子衿笑,“阿文哥就不要客气了。”
    胡文笑,“那我就不外道了啊。”又与何子衿道,“你铺子离书院近,以后有什么事,只管跟我说。”
    “这是自然。”
    胡文问,“朝云道长手里,还有铺面儿不?”
    结果,何子衿又给朝云道长卖出去两处铺面儿。朝云道长很欣慰的决定,下回盖房子,还找何子衿做买家。
    何子衿为了把铺面儿卖出去,简直是不遗余力的想法子啊,甚至间接繁华了碧水县的文教事业。其实何子衿生意做的还不错,大生意轮不到她,何况在书院旁,也没什么大生意好做,无非是做些学生的小生意。铺面儿装修好后,何子衿先开家快餐店,就如同她说的,包子馒头烧饼啥的。当然,她的包子不是普通的包子,而是汤汁浓郁的鸡汁大汤包;馒头也不是普通馒头,而是掺了牛奶的奶香馒头;烧饼是章家祖传的手艺,但里头裹的是她娘闻名碧水县的沈氏酱肉。
    何子衿雇了沈山媳妇的娘家兄弟章小六夫妻做这小买卖,甭看买卖小,何子衿原是这样跟章小六夫妻商量的,“你们每人每月一两银子,旱涝保收。要是你们愿意租这铺子,每月租金二两。”开始小夫妻两个担心生意不好做赔钱,干了俩月后就决定每月给何子衿二两租金租铺子自己做生意了。
    书院食堂早点生意颇受影响,承包食堂的是胡家本家一远亲,不姓胡,姓方,单名一个宏字。方宏不是自己经营,他也不过是雇两个厨子在食堂干活罢了。不过收入减少,方宏难免查一查何子衿背景。何子衿其实不必查,她是碧水县名人,一盆花卖好几百两,许多人羡慕的要生要死。方宏那叫一个郁闷,心说,你一盆花儿跟银子打的似的,缺钱每年多养两盆花儿就有了,跟咱们争这辛苦钱做甚!郁闷一回,他还不敢得罪何子衿,倒不是何子衿有名,主要是他知道何家与胡家是姻亲。他能承包书院食堂,走的就是胡家的关系。何子衿算是胡文的小姨子,他倒不介意得罪胡文,他主要是不想得罪胡文这个胡山长孙子的身份。
    方宏又不能去得罪何子衿,好在章小六夫妻主攻快餐类,方宏也只得默认了章小六夫妻的存在。
    方宏郁闷了一回,然后很快发现自己郁闷不过来了。有章小六夫妻这样的快餐店,马上便有人盘了铺子开正经饭馆,抢午餐生意了。
    此时,何子衿已经在准备开第二家店了,上一家店为广大学生提供了物质食粮,这一次她准备的是精神食粮。如同她与沈氏说的,离着学校近,文房四宝书籍纸张的铺子总要有一个。
    这回请的掌柜很不一般,乃离家出走的江仁同学。
    江仁同学大家还记得吗,沈舅舅大舅子家的独生子,何子衿的青梅竹马小朋友。这位同学在老家长水村还是沈父沈老秀才给启的蒙,后来沈老秀才随着自己的翰林儿子沈素举家迁往帝都,蒙学就换了人教。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某晚上,江仁独自一人来何家拜访。问他啥,他还装没事儿人一样,硬说自己是来看望子衿妹妹的。把阿念气的,心道,我家子衿姐姐缺你来看啊!看你这倒霉样儿,不会是偷跑出来的吧?
    阿念只是心里想一想,阿冽心直口快,直接问了,“阿仁哥,你嘴还肿呢,不是挨揍离家出走吧?”
    江仁那嘴硬的,跟革命烈士投胎一般,矢口否认,绝无此事。沈氏无奈,道,“别说这个了,先去洗把脸,我叫厨下给你下碗面。”
    江仁就跟着阿念去洗脸了。
    要知道,江仁同学离家出走是有原因滴。江仁吃饱喝足后也不嘴硬了,说道,“我爹非要我考县学书院,天天逼我念,我背又背不下来,写字写的手疼,天天挨揍。我想出来找份儿工,哪怕先当个小伙计,也学样本事,以后总有一口饭吃。”
    反正吧,待江家夫妻找来时,江仁经过殊死战斗,拿出九头牛拉不回去的精神……然后,夫妻两个就怎么来怎么回去了。江仁在何家暂住了下来,准备找工学本事,正赶上何子衿开书铺子,得找个认识字的做伙计,江仁立刻毛遂自荐。
    江仁其实是个合适人选,他识字,而且对工资没要求,按江仁的话说,管饭就成。管饭多容易,他与章小六夫妻店是对门儿,过去吃饭就是。
    不同于章小六夫妻店,何子衿这书店开起来,那生意,岂是惨淡二字了得。现在学生课程单一,无非四书五经,教材一千年不变的,人家许多学生的书都不用买,祖上传下来的,还是古籍哩。笔墨纸砚啥的,更是买了得用一段时间。不像包子,今天吃了消化两个时辰便能又饿了。
    用江仁的话说,“每天赚的钱不够付我饭钱。”只是,他吃饭章小六夫妻是不收钱的。
    江仁的意思是,基本上赚不到钱,没生意。
    何子衿倒是不急,她眼巴巴等到十一月,终于等到一个绝好的机会。经胡山长胡文子孙厚着脸皮六顾茅庐殷勤相请,举国闻名的大儒隐居青城山的薛大儒要来芙蓉书院讲学啦!
 
☆、第167章 真的醋了

在全县人民都在谈论薛大儒的时候,何老娘都要愁死了。
    自从知道何子衿一气儿买了五个铺子后,老太太没按捺住,不顾将将六十的高龄,硬是爬山去看了一回自家丫头片子的铺面儿,俄了个神哪,不看不要紧,这一看,老太太被打击的险没厥过去。
    “荒山野岭没个人烟,能做啥子生意哟~”这是何老娘的原话,何老娘简直是一韵三叹,心疼银子心疼的脸色都变了,与儿子抱怨,“买铺面儿,哪里不能买,难道县城里没铺面儿卖,非得跑山上去买那荒郊野岭。这傻妞儿,那种地界儿,哪里会有什么生意哟,全是拿白花花的银子打水漂。”涉及到大笔银钱,何老娘连儿子面子也不给了,一并数落,“你也是做爹的人了,你说,哪儿能要怎么着就怎么着,你也不管管,还真拿银子给那丫头!赔啦,赔死啦!”
    其实何恭才是真正冤枉,他也是过后才知道老婆拿银子给闺女买铺子的事儿。当然,他就是知道,估计也拒绝不了。何恭劝老娘,“不是书院外头么,哪儿是荒山野岭啊,临书院近,就是卖些包子点心,也多少能赚些回来的。娘你就别担心了。”他闺女不是都开了一间早点铺么。
    “我能不担心!你知不知道那是多少银子!”一想到那些银子,何老娘便是挠心挠肝!
    何恭道,“反正花已经花了,担心有什么用,我看子衿挺高兴的。”他闺女每日精神百倍,高昂着小脑袋,神采熠熠,昨天跟他说,爹我这铺子咋样咋样,今天又跟他说,我那铺子咋样咋样,甭提多招人喜欢啦。
    “担心有什么用?这次买已经买了,怕也没地儿退去,你就得告诉她,以后再不能这样乱花钱!”何老娘跟儿子发威。何恭心说,你怎么不去说,你不是也发愁惹我闺女么。不过,他身为孝子,还是很体贴老娘的,何恭给老娘倒盏温茶,何老娘哼一声,不喝!结果见儿子一直举着,只得再哼一声,接了!继续骂,“这没脸没皮的样,跟你爹一样!”
    何恭笑,“我是爹亲生的,当然像了。”想了想只得继续劝母亲放宽心,“娘,你看,咱们家里,娘你是没打理过生意的,我也对做生意的事不大明白。说来家里还稍微懂些生意门道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