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悍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成瘾 >

第595章

悍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成瘾-第595章

小说: 悍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成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山匪频发,让圣上头疼不已。可他还未提及的却是几位藩王势大,不时有作乱的苗头冒出。

  ☆、1217。第1217章 殿试

哪怕圣上几次三番以雷霆之势镇压,也依然成效不大。以至于元宵节上,上演了一场血染江山的图画……
    再则还有外患。
    当年大周开国皇帝能文能武,文韬武略出众战绩辉煌,开国时数次御驾亲征,将周边的鞑子和西夏打得落花流水,经过几百年的调养生息才勉强恢复。可正因为他们恢复了元气,而大周国内却内战频发,此消彼长,屡犯边境就不足为奇了。
    问题大家都明白,可如此让朝臣头疼的问题,大周开国几百年以来都未曾解决好,可今日圣上却用来考核这些学子?
    几位考官互相看了眼,又垂下眸子没多说话。
    至于各人心头在想什么,那就不得而知了。
    苏珂坐在靠右首边的位置上,听闻圣上出题后,便拧眉苦思起来。
    关于如何治理河水,圣上在秋闱时便出过此命题了,众人都没想到,他会在殿试上再度提出。
    等考题终于发下,苏珂顺势拿起一看,题目只有一道策论,题目不长,要求他们就眼下时政写一份策论,内容不限。
    “朕恪谨继述,于有年余。仰惟祖宗以来,立纲陈纪,百度著明,细大毕举,皆列对相授之模,不万事不刊之典……何其效之未臻欤?抑别有其道欤?详著于篇,朕将亲览。”
    看到这个题目,苏珂眉心一紧。
    这题目意思浅白,我继承祖宗基业已有年余,大周依然未能强盛,为何国不能大治?大家可有治国良策?写下来,皇帝会亲自审阅。
    说道治国之策,满朝文武整天都在说。
    苏珂还记得,他记忆里有数次圣上被这些言官刺激得不轻,回到后宫时依然余怒未消。
    这治国之策谁都可以说,可要写出水平,要能让圣上接受,还不夸夸其谈却难。
    秋闱才考过治理河道,再写,没有新意,没有干货,要在一众考生中脱颖而出?
    做梦吧你!
    这题目命题范围如此宽泛,怎么才能有所侧重?
    按照常理,殿试题目一般都是由内阁拟定三种考题交给圣上,再由圣上从中选出一道来作为殿试的题目。
    这类题目一般都是空泛无实,而在场只差临门一脚的进士们则空对空,说些歌功颂德的话语。捧着朝廷,捧着圣上,向圣上表衷心,表诚心。
    只要不犯了忌讳,不出太大的意外,都不会有什么问题出现。
    也不知从何时开始,这类考题变得乏陈可味,很难再有实质的用处。
    可眼下圣上却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从此次出题中就不难看出。圣上登基不过两年,国力蒸蒸日上,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断好转,人心思定,难不成圣上是别有想法?
    苏珂的思绪在乱飞,可手上的动作却不停,慢慢磨着墨。
    那些都可以写,可这些内容连他都知道,朝中大臣和圣上肯定比他懂得还要多,还用得着他在这样的场合写下来?
    怎么看都不可能!
    没有新意,想要靠文采取胜?
    他假装不经意地抬头,看了眼坐在他两边的一众人等,大家都在安静地磨着墨,都还没有开始动笔。
    能杀进最后十人中,在场的就没一个是庸才。
    靠文采取胜的想法肯定不可取。
    他唯一比别人好的地方在于,他是圣上的小舅子,在圣上身边这几年,对圣上的了解要比别人多。可也同样如此,正因为他的身份,很容易让朝中那些自命清高的朝臣因为他的身份,而忽视他的努力,一竿子打死,否定他的说词。
    至于说圣上会不会因为他是他的小舅子,就偏向他这边帮助他?
    按照苏珂对他的了解,此事想都不要想!
    圣上能从一介白丁最终坐到那万万人之上的位置,除去他本身的身世外,除去他运气确实好了那么一丢丢之外,更多的,便是他求贤若渴,任人唯贤,知人善用的品行,让他在很快的时间里,便在其身后聚集了一大帮忠君派!
    为他一人而破例?
    苏珂可不敢做这样的打算。
    他们的位置是按照复试的成绩坐的,一排十个人,就在苏珂苦苦思索时,贡士之中已经有人开始动笔了。
    他也磨好墨,摊平纸,拿起毛笔汲了墨,这才开始在草稿纸上答题。
    “臣对:臣闻有家法、有天下法。人臣以家法为一家之法、人君以家法为天下之法……”
    他在草稿纸上把他的想法逐一列了出来。
    先述说历朝历代为何开国时政通人和,经济发达,到了后期国力就开始倒退。
    权臣夺位、祸起萧墙、党争内耗、土地兼并……等等虽说是走向毁灭的原由,但追根揭底,还是普通老百姓的问题,还是土地的问题。
    国家强盛与否,取决于皇权的稳定,取决于朝廷对地方把控的力度,只要能让老百姓解决温饱问题,让老百姓有地种,有饭吃,有衣穿,这个国家就会安稳平定,就可以继续延续。
    而对于老百姓来说,一旦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就有可能饿死街头,有可能会变成流寇,或依附当地豪绅成为佃户,或自卖己身再不得自由。一旦失去土地的老百姓一多,天下就会大乱。
    要想老百姓能安居乐业,首要条件便是尽可能多的培养尽职尽责的官吏,下到乡间,兴教育劝农桑,发展经济,造福老百姓。其后,鼓励发展各种能节约人力物力的发明创造,朝廷应给予奖励,提升工匠的地位,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人口不断增多,而土地却是恒定的,为了让增加的人口有属于自己的土地,朝廷应该寻找更辽阔的生存空间。鞑子和西夏屡次骚扰我边境的老百姓,也是时候给他们狠狠一击!
    将他们打残、打怕、打到一听说我大周就吓得发抖。
    让他们朝贡,进一步压缩他们的生存空间,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用优惠政策,吸引去北方的草原,那里有一望无垠的草地,养牛、羊、马,不但能缓解人口过快增长,还能富国强民,让大家共同富裕起来……
    苏珂放下毛笔,抖了抖酸疼的手腕。
    这才发现,貌似自己所写的都是些纸上谈兵的空话,会不会太缺乏新意,难以在众人间脱颖而出?

  ☆、1218。第1218章 老生常谈

此刻的他并不知道,他的这份考题,由于他年老时编撰自己生平的著作,便将其抄录了进去,并得以流传下来。
    若干年后,这份考题还作为划时代意义的卷宗,被广大学子竞相学习,借鉴。
    集英殿上众贡士也挥笔急书,苏珂感觉尿意满满涌了上来,可他刚刚一动,便有监考官把视线转移到他身上。
    他只得沉锭下思绪,接着往下写。
    等朝中的经济发展起来,也是时候发展对外的经济了。丝绸之路是一条富裕之路,朝廷可以通过丝绸之路,用我大周盛产的丝、绸、绫、缎、绢等丝制品,连同茶叶、陶瓷、木雕等等,源源不断地送到国外,换取我大周所需要的象牙、皮毛、玉石、珠宝和香料等等,但凡我大周盛产之物皆可换取我大周奇缺之物。将南线、北线、中线三条丝绸之路扩展休整,力图来往更为便捷,更为安全。
    说完陆地上的丝绸之路,苏珂话题一转,又说到了海上的丝绸之路。
    关于海上丝绸之路,曾经在前朝时便已经开通。但是由于前朝国力空虚,船只太简陋,所能承载之物太少,耗时长而收获少,只存在了几十年便被朝廷废弃。其后,虽然民间还有一些老百姓偷偷摸摸在继续,却都是小打小闹,根本无法成行。
    而苏珂之所以在此刻提起海上丝绸之路,也是曾经听四姐说起过此事。
    四姐说,渡过辽阔无际的大海,在遥远的地方,那边多得是肤色不同的人种。而他们手中,有许多我们这边没有,而那边却有的奇珍异宝。
    要想海上丝绸之路能赚大钱,必须要打造出能历经狂风暴雨的大海船,承载足够多的货物,组成人数足够多的商队,最终才能取得满意的结果……
    苏珂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
    等他收笔时才惊讶的发现,他居然写了满满两大页草稿纸!
    要知道,这殿试可不比得平时。
    这殿试的卷宗是有一定制式规格的,前面一部分留白,是用来之后糊名所用,周围留出多宽的距离,字体大小如何,大约多长的卷宗写多少字,虽然没有严格的规定,可浮动并不大。
    苏珂看了眼自己所写的内容,感觉明显比卷宗所能写下的字多了太多。只得沉下心来,在草稿纸上一番涂涂改改,该删的删,该精简的精简,该调整的调整。看着字数差不多了,而自己要写的内容也改无可改时,这才将内容抄写到卷宗上。
    其余的贡士情况也类似,此刻都进行到摘抄阶段。
    一时间,集英殿里落针可闻,唯有诸位考生挥毫答题的沙沙声。
    秦逸老神在在的坐在高位上,眯着眼打量此刻坐在集英殿里的十名学子。
    场中几人中,苏珂和薛谦他自然认识,其余人里,凤玖他自然也熟悉得很,至于其余几人,他近来也仔细了解过众人的身份和具体学识,心下早有论断。
    沙漏里的流沙缓缓流逝,一个时辰的时光眨眼而过,考生逐渐搁笔,开始上交考题。
    苏珂交题时间不早也不晚,刚好位于中间。
    等最后一份考卷交上来,一切依然按照规矩,交给早已在一旁等候的专职人员糊名,其后,才把糊名好的卷宗交给考官,考官这才开始阅卷。
    但是殿试的卷宗并无誊录,所以众考官所阅览的卷宗全部是考生的原卷。
    若是遇到阅卷官熟悉的笔迹,或者这位读卷官熟悉某位学子的某种小习惯,还非常“欣赏”这位考生,那么这名考生自然就很幸运地能获得一个好成绩。
    当然,这样的极端毕竟少见。能杀进殿试的考生学识都不会很差。
    到了这一刻,比较的就是要看考生的书法了。
    字写得好不好看,也会成为评估殿试成绩的标准之一。
    毕竟这个时候的人们书写奏折上奏皇帝,都是用毛笔书写其中的内容,再呈给圣上御览。如果字体不好看,一篇鬼画符的奏折,估计圣上也没那心情看。
    寒窗苦读,这字体可是从小就练到大的必须,自然有它存在的道理。
    所以在殿试上,工整好看的字体,是高中的先决条件。
    而苏珂等人则在内侍的带领下出了皇宫。
    直到迈步走出宫门,苏珂才从适才的紧张中回过神来。
    “少爷,您累了吧?让小的来搀扶着您。”
    小石头和端砚早已等候在宫门外,一看见苏珂出来,赶忙一左一右上前搀扶:“少爷您今天似乎出来有点慢呀,小的见他们几人似乎都比您先出来,又担心您出了事,可把咱们急死了。少爷冷不冷?马车上准备好了热水,您要是冷就喝一杯吧。”
    他一天都没方便过,眼下尿意正浓,一点都不想喝水。
    “不喝,咱们赶紧回家。马车在哪?”
    苏珂一摆手推拒了,他现在什么都不想,只想早些回家。脚步刚刚迈出,却险些跌倒,好在端砚手疾眼快扶住了。
    “少爷您小心脚下的石阶,咱们的马车在那边呢。”
    二人扶着苏珂走向早已等候着的马车前。
    这场考试也就花了三个时辰,却耗尽了苏珂浑身的力气。
    见自家少爷走路都走不稳,小石头忧心忡忡说道:“少爷,您这次考得如何?”
    是不是先出宫的人考得更好?少爷有没有做完考题?他本来对自己少爷很有信心的,可一想到之前那些提前出来的人一脸轻松,而自家少爷却一脸发白,两题战战的样子就觉得心有不安。
    “应该不如何。”
    苏珂忍了又忍,好半响才回答。
    他走出宫门的那段时间,他仔细想了想,貌似他提出的观点太过偏颇了。
    之前在集英殿时,他挥毫泼墨写得洋洋洒洒,自我感觉良好。
    等现在出了宫门后,却又感觉自己写得太过普通,太多老生常谈。这等卷宗怕是很难取得好的名次,更不要妄想其它了。
    外面春光明媚,春色正浓,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1219。第1219章 人有三急你懂不懂?

御街上人流如织,两侧角楼对称而立,楼阁肆铺鳞次栉比,让人恍若还在睡梦中。
    他眯起眼,沉了沉思绪。
    失策了!
    他越想心头越是沉甸甸地,拖着迟疑的脚步走到马车前。抬脚正要登上自己的马车,薛谦却从身后飞奔而来。
    “苏弟,等等愚兄!”
    苏珂刚迈上马车,闻言只是顿了顿,依然钻进了马车里。
    下一刻,车帘子撩开,薛谦嬉笑着钻了进来。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