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讼师 >

第67章

大讼师-第67章

小说: 大讼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九言笑着道:“那老伯来这里很多年了?”
  “是啊,从柳青牛开武馆,估摸着十二三年了吧。我只要闲了就会来这里看,这不,柳师傅还给准备了凳子呢。”老伯笑着,一边喝茶,一边兴致勃勃地观看习武的少年们。
  “柳师傅的武功很厉害吗?”杜九言道:“他有没有和人比试过,从来没有受伤?”
  这问题问的很奇怪,老伯看了一眼杜九言,又觉得没什么了,好奇的人总是有奇奇怪怪的问题,“武功是很厉害,反正我是打不过他的。要说受伤,那肯定有的,习武的人,哪能不受伤。”
  “嗯,六七年前,柳师傅有没有受伤过?”杜九言问道。
  老伯一愣,这才正视杜九言与众不同的问题,“这位小哥,你这打听的方式,很奇特啊。你认识柳师傅?”
  “是这样,我有个老朋友也是习武的,大概六年前,他在镇远的时候,和一位柳师傅比武。我那位老朋友一直对柳师傅很崇拜。我今次路过这里,听说柳家武馆,所以一时好奇,来打听一下。”
  “当年我的老朋友比武时受伤了,而柳师傅好像也是受伤了,具体伤在哪里,我倒是不清楚。如果是,那这位柳师傅,就我老朋友说的柳师傅了。”
  老伯听着,觉得这个解释还是很靠谱的,就认真想了一下,若有所思道:“六年前,柳师傅还真的受伤了,我记得是胳膊,裹了三个月的木板,但怎么受伤的,我就不知道了。”
  “是受伤了。”门口,一位过来添茶的小童子笑嘻嘻地道:“师祖是跟人比武的,但是他赢了。我记得很清楚,因为我就是那年进来拜师的。”
  杜九言眼睛一亮,“那你师祖是跟谁比武的,在哪里比的,你知道吗。”
  “这我就不知道了,师祖没有说。”小童子笑着将泡好的茶倒进大茶壶里,“你要是想确认可以去问师祖啊。师祖人很好的,他一定会告诉你的。”
  杜九言拱了拱手,“多谢小师傅和老伯了。我今儿路过还有事要办,等过几日事情办好,再专门过来拜访。不瞒各位,我也很想习武呢,就是年纪大了,怕师父不收。”
  “学武年纪大了师祖就不收了,不过你要实在喜欢,就过来试试,说不定可以呢。”小童子说着,笑盈盈地走了,柳青牛正好出来,站在里面的中堂,朝这边看了一眼,问小童子,“那少年干什么?”
  “她想习武,可又怕年纪大了您不收,所以来问问。”小童子笑着道。
  柳青牛点了点头,没有再问。
  杜九言离了武官,又走了两家医馆,窦荣兴一头雾水,“……九哥,您查柳青牛做什么?他的事和梅氏的案子,有关系吗。”
  “没有关系。”杜九言动了动肩膀,刚才为了套话,花了三十文钱请医馆师父推拿,下手可真重,“我这次真的是多管闲事的!”
  窦荣兴噗嗤一笑,“就算多管闲事,也一定是匡扶正义!”
  ------题外话------
  做好事会留名的九爷上线了。


第109章 邱氏之死(三)
  “对我的人品这么自信,果然是好兄弟。”
  杜九言和窦荣兴,在廖卿长家的绸缎庄前烧饼铺子坐下来,按老规矩来了一套。
  “杜先生,您好久没来了啊。”老板地给她换了大碗装酸辣汤,同样的钱,杜九言的份量是窦荣兴的两倍。
  窦荣兴一脸不服气,“老板,怎么就我九哥是大碗,我的碗这么小。”
  “因为是他是杜先生啊。”老板白了窦荣兴一眼,和杜九言小声说话,指了指对面,“廖家的铺子关门了,听说廖公子犯了不得了的事,被抓了。不但连累了家里的生意,还把一家老小,都送牢里去了。”
  杜九言转头去看,廖家的绸缎铺子还真是关门了……她想到廖卿长的德性,微微点头,道:“他们铺子不卖?”
  “杜先生想买铺子啊,这市口好,租出去一个月还有不少银子挣。”老板热情地道:“现在没人敢买他们家的东西,价格肯定好,我给您盯着,有消息立刻去告诉您。”
  杜九言还真想买,不过她现在手上……她也不知道多少钱,得问问小萝卜才行。
  “谢谢啊。”杜九言慢悠悠地吃着饭,老板又道:“杜先生,听说您今天辩一正布庄的案子,又和西南对上了,成了吗?”
  杜九言摇头,“吃了个瘪,十天后再开堂。”说着,她看向老板,“老板也认识朱一正?”
  老板索性擦了擦手坐下来,热心地道:“认识啊。我以前和秦相公是旧识,后来通过秦相公才认识朱一正的。”
  “秦相公人又好又大方,当时要不他拿积蓄租了第一间铺子,凭朱一正,就是一百年他也开不了一正布庄,那个人,不行!”老板说着可惜道:“秦相公人好却福薄,没想到那么倒霉,真是可惜了。”
  “意外,谁也料不准。”杜九言也跟着叹气,“一正布庄,以前叫什么?”
  既然是合伙,那就不可能是用朱一正的名字。
  “培正布庄,秦相公单名一个培字。”老板道:“秦相公一死,朱一正就狼吞虎咽的将布庄改了名字,你说这个是不是狼心狗肺。”
  杜九言道:“也不能这么说啊,当时不还是朱一正去收尸的吗,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那倒是,朱一正听到消息就从邵阳赶去镇远了,将秦相公带了回来。当时做道场我还去了。”老板道:“可惜秦相公没有家人儿女,不然也不会走的这么凄凉。”
  杜九言点了点头。
  “说起来,我当时还怀疑过,秦相公是不是朱一正害的,因为秦相公一死,朱一正什么都没有做,就得了一间铺子还有钱。”老板道:“可惜,当时秦相公出事的时候,朱一正人在邵阳,不然我一定要去告发他。”
  “真是可怜啊。”杜九言叹了口气,老板觉得自己有点啰嗦了,忙笑着道:“杜先生,这事儿都是老黄历了,您现在告朱一正停妻再娶是不是?”
  杜九言正喝汤,窦荣兴嚼着烧饼,道:“是啊,他抛弃发妻再娶。”
  “那这个案子简单,他儿子都生了,大家伙儿都知道。一定要告的他坐牢打板子才行。”老板道:“再不济,也要分他钱,把他一半家产都分出来。”
  杜九言看向老板,放了筷子,道:“一半太少,全部才解气啊。”
  “还是杜先生厉害。”老板笑了起来,他家老板娘过来收隔壁桌子,也跟着附和道:“这种男人就该杀了。停妻再娶,还大言不惭的说他发妻不能生儿子。他算个屁,生了儿子也得绝户。”
  杜九言失笑,对老板夫妻两人的刮目相看。
  此刻,离邵阳几十里路的官道边,一男子正抱着个西瓜,敲碎了坐在路边啃着。男子浑身脏腻,头发枯草一样堆在头上,用细细的眼睛打量着来往过路的马车。
  “朱家村的朱佼?”忽然,有人牵马停在他面前,朱佼抬头看着和他说话的年轻男子,点了头,“我不认识你,你谁啊。”
  男子冷笑一下,上前去,化掌为刀,一下子将瘦小的朱佼劈晕,随即将人倒挂在马背上,调转马头,扬尘而去。
  此刻,朱蛮和邱氏坐在隔了一条街上,一正布庄的后院里。朱一正和柳氏住在柳家,和柳青牛一起住,朱一正就将朱家老两口安排住在这里。
  “爹,娘。这是我早上给你们新买的衣服,一会儿你们换上,你们出去走走看看。”柳氏将新衣服摆在床上,“见着什么稀罕的,就买,别不舍得花钱。”
  说买东西,却并没有给他们钱。
  “好,好。”朱蛮点着头,对新衣服并不感兴趣,“一正,你娘身体不好,她也走不动。你能不能请个大夫回来给她看看,先把她病治好啊。”
  朱一正不耐烦的皱眉,正要说话,柳氏打断他的话,和朱蛮道:“我看娘气色比我都好,还治什么病,先出去走走吧,治病的事不着急。”
  朱蛮愕然,期盼地看着儿子。
  朱一正懒得说,挥着手道:“你们赶紧换上新衣服出门去。”说着就走了。
  柳氏也笑盈盈地走了。
  朱蛮看着邱氏,低声道:“出去,你走的动吗。”
  “走走歇歇吧。”邱氏腹痛了半年,大夫说是肚子里的东西坏掉了,要快点治,不然活不了半年。现在她每天就只能喝点稀的,硬的难克化的都不敢吃。
  老两口换好衣服,搀扶着出了门。一出去街坊邻居都笑呵呵地和他们打招呼,朱蛮逢人就夸朱一正孝顺。
  朱一正远远听着,一脸的满意。
  其后每天,老两口无论下雨还是烈日,早中晚都要出来散步,和街坊夸朱一正孝顺,五六日后,所有人都知道,朱一正是孝顺的儿子。
  等到第七日,邱氏实在走不动了,早上腹痛的在床上打滚,朱蛮去喊朱一正,“儿啊,你娘的病真的要请大夫,不然可就真的活不成了。”
  “烦不烦。”朱一正不耐烦,让伙计去请了大夫来,大夫瞧过,有些惊讶地看着朱一正,“这病怎么不早治,现在太迟了。我只能开点药,让她少疼点。”
  “治不好了?”朱一正看了一眼他娘,想了想道:“那你开点止疼的药。”
  大夫开了,一副药七钱银子,一次抓十五付,不谈疗效,疼了就给吃。
  “七钱?这……这也太贵了。”朱一正看着柳氏,柳氏拉着他道一边,道:“开什么止疼药,熬一熬不就过去了,你看她娇气的。”
  朱一正道:“不行,刁先生说了,在案子结束前,要孝顺一点。”
  “现在大家都知道你孝顺了,你把人关在家里,谁知道你不孝顺了。”柳氏道:“这要吃到死,你知道她什么时候死?”
  朱一正点了点头,“也对,那就算了。”
  夫妻二人没开药,将大夫送走了,朱蛮等了半天也没等来药,看着邱氏疼的晕过去又醒过来,又去找儿子,朱一正不耐烦地道:“大夫说她的病治不好了,你让她忍忍吧。”
  人死了,就不疼了。
  朱蛮目瞪口呆,又气又怒,“那是你娘,生你养你的娘,这话你也能说出来?”
  “爹,我那么多事,哪有空天天想这些。”朱一正道:“你先等着,我会想办法的。”
  说着,就走了。
  朱蛮无计可施,回房抱着邱氏,老夫妻二人抱头哭了一回,邱氏道:“我们……我们就不该不告他,我要是死了,这个畜生……”
  邱氏说着,又疼了晕了。
  第三日早上,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事,邱氏死了。
  朱一正没有立刻去请大夫,而是去找刁沁,“……先生,我娘她死了,今天一早死的,怎么办?”
  “怎么死的。”刁沁问道。
  朱一正回道:“生病,她本来身体就不好,死了也是正常的……先生,她死了,对案子会不会有影响?”
  “既然是病死,那你丧事就办的隆重一点!”刁沁看不上朱一正,但这个案子既然接了,他势必要打到底,“证人呢,到了没有?今晚你将人带到西南,我要见他一面,交代几句。”
  “还,还没有。”朱一正也纳闷,“说不定在半路,要不我派人去接一下?!”
  刁沁摆手,道:“你赶紧去办,此人不到,九十仗你逃不了。”
  朱一正吓了一跳,“先生,您可是西南的讼师,您不能让我打板子。”
  “我接讼案的时候就和你说过,对你不孝之名我能帮你。而你停妻再娶是铁一般的事实,除非你的朋友能及时到,否则我也只能将你的损失降到最小而已,除此以外,别无他法。”
  朱一正慌了神,“那……那我现在就去找人去。”
  “必须要快,后日就要开堂了,我今天先去衙门试试看,能不能再顺延几日。”刁沁很担心证人到不了,那后面的官司不用再打了。
  不过,就算如此,这个案子他也赢了。只是一个停妻再娶,朱一正并不用坐牢,可若不孝的罪名坐实了,他就活不成了。
  说到底,这案子第一堂后,他就赢了。
  朱一正回去,立刻着手开始办丧事,柳氏一边做事一边和他吵,“都怪那个梅氏,要不然老东西也不会死在我们这里,真是晦气。”
  “别让人听见。”朱一正训斥一句,喊他爹道:“你今天哪里都别去,一会儿道士要来家里的。”
  朱蛮呆呆坐在床边,攥着邱氏的手,比她的手还要冷。
  “去世了?”杜九言很平静地问道:“前面几日,可请过大夫,请的哪个大夫能不能查到?”
  窦荣兴道:“能,我这就去查。”
  “嗯。”杜九言沉默了一下,正要说话,外头有人敲门,宋吉艺跑去开了门,惊了一跳,问道:“老伯,你找谁?”
  他让开,梅氏和秋丫立刻认出外面的人。梅氏激动的站起来,脱口道:“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