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讼师 >

第62章

大讼师-第62章

小说: 大讼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九言想想算了,把气压下去了。挑眉看着他,有些不解,“整理卷宗?这不像你的风格啊,为什么这么做?”
  “没什么,高兴而已。”跛子说着,端着茶盅喝茶,杜九言盯着他看了一会儿,笃定他有原因。
  但什么原因,她没有猜到。
  “九哥回来了吗。”说着话,门外探进个脑袋,窦荣兴漂亮的脸苦哈哈地,“啊,九哥,你终于回来了!”
  ------题外话------
  钱呢钱呢钱呢,小萝卜问!


第102章 很受欢迎(二)
  “还没开堂?”杜九言看着窦荣兴,想打他。
  窦荣兴点头,缩着肩膀坐在她旁边,“钱兄和小舅子告姐夫,和周兄的争牛案都堂下调停解决了,只有我的,非要上公堂。”
  “钱兄和周兄又各接了个案子,三尺堂现在还压着两个,我这又没解决,吉艺怎么都不肯上公堂,说你讲了,他就做文书,别的都不用管!”
  “九哥,你这一走,三尺堂都乱套了。”
  杜九言就纳闷了,“我来前,你们都怎么活下来的。”
  “你来前我们的烦恼,只有今天吃什么,明天怎么填饱肚子。”窦荣兴道:“哪像现在,这么多案子,好费脑子啊。”
  杜九言被气笑了。
  “你的案子我听说了。”跛子开口,道:“被告男子名下两间铺子,一个月给焦三上缴三两银,家资很丰厚,但他很怕现在的岳丈,因为他在东街口开了一间武馆。”
  窦荣兴眼睛一亮,“他很怕三爷吗?”说着,心思转了转,“要不,请三爷去干预一下?”
  跛子抿唇看了一眼杜九言,笑而不语。
  杜九言白了窦荣兴一眼,“你既然提交了诉状,就正大光明让焦三去找证据,他要是不去找,你就请付韬给你出具文书,你所做的任何调查,都具有强制性和合法性。”
  “偷偷摸摸干什么,你做的事很光彩伟大!”杜九言恨铁不成钢。
  窦荣兴挠着头,“我……我不敢去找三爷,所以自己去调查了,可又没什么收获。”
  “这里有个捕快。”杜九言指了指跛子,“请他陪着去。”
  窦荣兴就看着跛子。
  “我可以陪着你去找付韬,至于他给不给文书,我并不能做主。”跛子道:“但你可以直接要求衙门给你调查取证。”
  窦荣兴哦了一声。
  “对方请讼师了吗?”杜九言问道。
  窦荣兴摇头,“没有听说,可能都还不知道梅氏告他们。”
  杜九言凝眉,道:“那流程走的太慢了,付韬那边,你是要走一趟。”
  窦荣兴抱着杜九言的胳膊,“九哥,你就帮帮我吧。”
  “明天我去三尺堂,你约过来我听听细节。”
  窦荣兴眼睛一亮,点着头道:“好,好啊!”
  “九言,”说着话,门外钱道安和周肖以及宋吉艺结伴而来,三个人一看窦荣兴在这里,顿时失笑,钱道安道:“难怪不见你,我当你去办事了。”
  窦荣兴耷拉着脑袋不说话。
  “九哥,九哥。”宋吉艺上前来笑眯眯地道:“你、你好、好厉、厉、厉害啊。”
  杜九言扬眉,不解地看着他。
  “他在说新化城的事,你给县令出谋划策,护住了新化,让百姓免于了一场劫难。现在邵阳人都以你为荣呢。”钱道安道。
  周肖颔首,“说你是一位聪明绝顶,为国为民,伟大的讼师。”
  大家绘声绘色地说了一遍,杜九言含笑听着,小萝卜在一边手舞足蹈,比杜九言还高兴。
  晚上大家一起吃的饭,第二天一早,杜九言早起练功,出门,一上街对面包子铺风韵犹存的老板娘就冲着他笑,“杜先生你吃早饭了吗,新出炉的包子,我亲手做的。”
  说着,抚了抚头发,抱着两个肉包子跑过来,一把塞杜九言手里,顺便摸了一下她的手,“以后啊,你们父子的包子,我都不收钱,随时随地,只要杜先生您想吃,都可以来哦。”
  杜九言朝包子里铺里看了一眼,老板正呵呵冲着他傻乐。
  抱着包子路过开门的成衣铺子,里面卖衣服的小姑娘,好像等她很久一样,热情地跑了过来,分毫不差地,将一枚很精致的荷包,塞在她手里。
  “杜先生。”红楼上,刚起床睡眼惺忪的姑娘,衣衫半敞着,“杜先生,小姑娘没意思。晚上来我这里,我不收你钱。”
  杜九言笑着,“最近有些忙,不敢来叨扰。”
  “杜先生说笑了,您来可不是叨扰,奴家愿舍了一年的客,只求杜先生您一晚的缠绵。”说着,丢了个颜色艳丽的布下来,“奴家叫牡丹,杜先生可别忘了哦。”
  说着,双眸含情目送杜九言离开。
  “杜先生。”忽然,前头打更的大叔拦在前头,杜九言吓的一抖,眨巴了眼睛,“刘叔,您这是……”
  刘叔拉着他走了两步,压着声音问道:“杜先生,可想再成家?”
  杜九言一个不字没出口,刘叔已道:“我有一女,现年十六,生的容貌秀美。杜先生要是不信,可以去街坊打听去。只要杜先生愿意,我出房子和聘礼,杜先生只要带着你儿子成亲就行了。”
  倒贴嫁姑娘也愿意?杜九言呵呵笑着,道:“抱歉,抱歉。其实我家中糟糠尚在,只是身体不佳不愿出门而已,刘叔好意,杜某人心领了。”
  “老婆没死啊。”刘叔凝眉,一脸遗憾,杜九言趁着机会就要逃走,刘叔忽然追上来,喊道:“妾呢,也是可以的。”
  杜九言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狼狈不堪,落荒而逃。
  “怎么了?”钱道安给她开门,见她抱着一堆东西,神色慌张进来,他一脸的惊讶,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杜九言,“是和谁打架了吗?”
  杜九言将一堆东西丢在桌子上,喝了一碗茶,“不怪谁,只怪我太出色了。”
  钱道安嘴角抖了抖,看着桌上的东西,理了理,脸色通红地道:“这……怎么还有此物?”
  “什么?”窦荣兴和周肖以及宋吉艺进来,三个人看到也是目瞪口呆,红着脸撇过眼去,周肖道:“九言,你虽年轻,可也要节制啊。”
  杜九言这才发现,刚才红楼上丢下来的那块布,并非手绢,而是女子的肚兜。
  开放啊!
  “会节制的,多谢周兄提醒。”杜九言摆了摆手,“不该留的,都丢了吧。”
  宋吉艺好奇地盯着肚兜看着,眼睛发亮,窦荣兴拍了他一下,道:“你做什么,这般猥琐。”
  “没、没见过!”宋吉艺嘻嘻笑着。
  窦荣兴气的翻白眼,说的好像他们见过似的。
  “办正事。”杜九言问道:“人约了何时来?”
  窦荣兴回道:“说辰正就到。还有点时间,要不,你看看其他几件案子?”
  “好!”杜九言将肚兜从宋吉艺手里抢过来用纸包着丢在一边,“做事。”
  宋吉艺遗憾地去抱了几个卷宗给他,“你、你看看、我、我录的、好、好不好。”
  两个案子,一个是悔婚的案件,一个是邻居争房的案子。案情录的脉路清晰,有问有答,最后还自主列了几个案情重点。
  “不错啊。”杜九言很惊喜,“看你录的卷宗,省了很多事,一眼扫下来,案情就明白了。”
  宋吉艺眼睛发亮,像是得了个宝贝一样,凑着杜九言道:“谢、谢谢、夸、夸奖!”
  “不过这个悔婚案子可以接,争房的就算了。讼费出的太低,而且事情过了三十几年,什么证据都没有了,很难辩的明白。”
  这种案子,典型的吃力不讨好。
  如果两家愿意调解,他们可以上门中间人,如果要上公堂,就免了。
  “知、知道、道、了。”宋吉艺点头,他懂杜九言的意思,接案子他要先筛选一遍,不要是个案子就接。
  几个人坐在一起,将眼下三尺堂里待处理的五个案子分析了一遍。
  杜九言觉得,她自己也有进步,以前只接刑事类,现在民事纠纷甚至婚姻情感,她也能抓住脉络。
  “还是刑事案件有意思点。”杜九言合上卷宗,道:“往后这种民事纠纷,你们上。刑事的案件,归我!”
  大家没有异议,有分工后,每个人能主攻一种案件,更加容易迅速积累经验。
  “窦先生在吗?”就在这时,有人敲门,窦荣兴迎进来一位牵着孩子的妇人。
  妇人三十岁左右,或许更年轻点,皮肤很黑,个子也不高,穿着蓝色粗布褂裙,已经洗的发白,粗大的手牵着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小姑娘的容貌不太像妇人,粉白的单衣上打着补丁,冷冷地打量着大家。
  “这位就是梅嫂子。”窦荣兴给杜九言介绍,又请梅氏进门,“吃早饭了吗,快请坐。”
  刘氏应道:“吃过了。”也不太敢看屋里的几个男人,牵着孩子坐下来。
  ------题外话------
  桃花太多,也是吃不消。


第103章 梅氏告夫(三)
  梅氏案子看着很简单。
  她男人朱一正在六年前收棉花到邵阳来卖,机缘巧合认识了一个朋友,两个人合伙到各地收购棉花,再寻人织成布染成颜色,一年后两个合伙开了一间布庄,生意红火。
  但合伙人却在布庄开后不久,一次出门时遇到山洪死了。
  巧合的是,这位朋友孑然一身,没有父母家人。
  两人合伙的铺子自然而然全归朱一正所有。同一年年底,朱一正又开了一间铺子,并停妻再娶了东街的柳家武馆小姐为妻。
  两人成亲四年,育有两子,长子三岁,次子一岁不到。
  这期间,朱一正没有回过一次老家,家中父母妻儿皆不问管,曾经一度,家里人以为他死在了外面。
  但就在今年,村里有人来邵阳走亲戚,见到了在铺子里逗儿子的朱一正,回去后就告诉了梅氏。梅氏走了百里路到了邵阳,几经打听找到了朱一正,却被他拉到巷子里一顿打骂恐吓,吓回了家。
  梅氏伤心绝望,还寻死过一次,救回来后念着女儿,便咬牙活了下来。
  现在朱一正的母亲病重,梅氏又来过一次要钱,但朱一正没有出面,梅氏却被柳氏撵了出来。她回去后,在村中里正的主持下,包括朱一正父母在内的,朱家村一百二十户人家,个个摁了手印,并给梅氏凑了二两银子的路费。
  她带着女儿,到了邵阳告官。
  但衙门也并不好进,有人给她指了明路,让她找讼师打官司,有讼师在,至少能保证朱一正不会暗中使坏,衙门偏颇。
  恰巧,梅氏见到了考试得了头名的杜九言,便问人寻路,找到三尺堂。
  “这位就是杜先生。”窦荣兴给梅氏介绍,“她出去办差才回来,刚才我正和她商量你的案子,你还有没有要补充的,和杜先生说。”
  梅氏抬头看向杜九言,有些紧张地揪着衣服站起来,学着大户人家的妇人样子,拽着女儿拘谨地行了礼,道:“我……我没什么补充的,就……就是让他拿钱出来,给,给他娘治病。”
  “如果、如果他拿出一百两,五十两也可以,或、或者十两也行。”梅氏道:“如果实在不愿意出钱,那就让他将他娘接到城里来看病,大夫说他娘熬不过今年冬天。”
  “除了钱以外,你没有别的诉求?”杜九言问道:“他停妻再娶,抛弃妻女,弃养父母,这些罪状,足以让他长一顿教训。”
  梅氏愕然,看了一眼自己的女儿,犹豫地道:“如果能教训一顿自然更好,但,但是不要让他坐牢。让他坐牢,他就一切都没有了。”
  “他会恨我的。”梅氏道。
  杜九言凝眉,“你都告他了,还指望他不恨你?”
  梅氏一怔,摇着头,道:“不,不是。我告主要是让他拿钱出来,如果他现在把钱给我了,我,我就不告他了。”
  杜九言揉了揉额头,就想到了桂香。
  窦荣兴几个人倒很平静,如梅氏这般的女子太多了。
  恨其不争,只会让自己跟着生气。
  “如果你只要求十两或者五十两,那这个案子我们不能接。我们忙了半天,为了你一两银子的讼费,不值得。”杜九言看着梅氏,道:“你再找找,可有好心人帮你。花钱找讼师不太适合你。”
  “可……可是没有人帮我了。如果再拿不到钱,我娘她就活不成了。”梅氏说着,就要下跪,杜九言看了一眼窦荣兴。
  窦荣兴立刻将梅氏拉住,笑着道:“梅嫂子,咱们说事情,跪着也解决不了问题。”
  “可是杜先生说不接我的案子,”梅氏目光含泪的看着窦荣兴,“我……我没有办法了。”
  说着就哭了起来。
  “九、九言,就、就帮、帮她吧。”宋吉艺觉得她们母女可怜,起了恻隐之心。
  杜九言摇头,道:“这不是我心狠。这男人一身罪状,若上了公堂为了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