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讼师 >

第544章

大讼师-第544章

小说: 大讼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九言就跟着路妙一起去了县衙。
  马县令年纪约莫四十出头,个子不高位于三分笑,说了几句话杜九言就笃定他是个官场老油子,八面玲珑滴水不漏。
  对于他为什么还是个县令,路妙小声道:“我祖父说,他寒门出身能保住官位至今,已是能力所致。”
  马县令一口应了,做的比京城还好,找的房子就在县衙隔壁,几乎要平起平坐。
  “杜先生,这事儿您尽管放心包在下官身上,”马县令道,“一准办的妥妥当当。”
  “至于保障堂做事人的例钱,您找商家,若找不到例钱衙门出,您看可行。”
  杜九言觉得马县令看自己的目光,就跟看着鸡腿似的,恨不得扑上来咬一口,她笑着道:“那就有劳大人了,我们争取今天就将所有事都定下来。”
  “成,成!您若是回京了,后续的事,您指个人和下官说就行了。就当您在,下官一定全心全意的辅佐。”
  这可是杜九言啊,不说她的身份和名头,就说跟着她走的近的官员,哪一个不是鸡犬升天?
  前有裘樟,后有吴典寅。尤其是裘樟那老贼,不但贼还贪,居然因为杜九言,一路高升做了三品大员。当年的顶头上峰吴典寅见到他,都要拱手行礼喊一声大人。
  要说裘樟有什么本事,那是想一天也想不出的,纯粹是运气好。
  他现在有机会了,就一定要巴结好杜九言,不定将来他也能飞黄腾达平步青云。
  杜九言辞了马县令出来,路妙捂着嘴笑着道:“看到了吧,马县令恨不得跪下来巴结你,你吩咐的事,他恨不得亲自进保障堂坐镇。”
  “好人啊。”杜九言感叹道。
  她就喜欢目的明确的人,不管居心如何,只要不拐弯抹角藏着掖着,她都很欣赏。
  “走,办事去。”
  有了京城保障堂的先例,邵阳的就格外的顺利。
  地方找好,定好家私和牌匾,就等择日开门办事。
  “开门办事我可能来不及看了,下午刘婶将人找好,我抓紧时间给大家说一说具体的章程。”杜九言道。
  ------题外话------
  今天只有两更,原因呢,是我想试试能不能不请假,一次性把大结局放出来,所以接下来的几天都是两更。
  另外有件事,简介里夫妻打官司的片段,我思来想去还是删除了。按照大纲进程,就在杜九言回京后就要铺这个情节,但我现再写其实就是虐,我不太喜欢虐男女主感情,第三者什么的都不太写。话说回来,写也是能写,但感觉破坏了整体的剧情走向,有一种灌水的嫌疑,还是算了。
  我写文不管精彩不精彩,是从来不会去拉长剧情,太难为自己难为你们了,所以,我们一起两更直到大结局甩上来。
  最后,说一声抱歉!


第735章 路上见闻(一)
  保障堂的事情,杜九言和刘婶以及路妙列了很详细的章程。
  后面开门办事,她就不能再等了,在邵阳留了两日,晚上大家在德庆楼吃饭,她和众人道:“明天早上我们就启程,今天都十九了,再不回去,我们就赶不到年前了。”
  “明天就走,那什么时候回来?”焦三问道。
  “明年开春,你们都去京城吧,我和王爷可能还要再办一次婚事。”杜九言道,“到时候请大家备好了礼金,早点去。”
  董德庆嘴角抖了抖,道:“你和王爷不是成亲了吗?这要再办一次,骗钱的目的,是不是太明显了点?”
  “你问王爷啊。”杜九言看着他道,“王爷决定的事,我也不好干预的,你要是反对呢,明儿和我一起去京,当面和王爷提出反对意见。”
  董德庆摸了摸鼻子,道:“苦就苦在,明知道你们骗钱,可我们还只能掏钱。”
  “感觉自己特别的傻。”
  焦三也跟着点头,“同感。”
  “你们要是不服气呢,也可以再成亲一次,我是不会反对的。”杜九言道。
  董德庆咳嗽了一声,道:“随便吧,能有机会参加王爷和王妃的婚事,我们与有荣焉。届时一定到场,恭贺新禧。”
  “这样才对。”杜九言很满意,笑着和焦三道,“三爷记得早点去。”
  焦三颔首,“知道了,一定提前半个月到。”
  “喝酒!”杜九言给大家敬酒,又举杯给刘嵘勤,道,“先生不要装作没听见啊。”
  刘嵘勤失笑,道:“并没有,而是听的清清楚楚啊。”
  “喝酒,喝酒!”刘嵘勤道。
  众人哄闹着,一直到半夜才从德庆楼散席,约了明儿一早在城门口送杜九言。
  跛子抱着小萝卜,花子在前面蹦蹦跳跳的,杜九言挽着陈朗的胳膊,道:“先生,您真不和我们一起去?”
  “九言……”陈朗欲言又止,“我那天也和小萝卜说了,京城不是不能,而是不敢!”
  “先生怕什么?你说出来我们商量应对之策。”杜九言道。
  陈朗摆了摆手,道:“有的事,说了不如不说。”
  他不死,也在等待机会,等着某一天时机成熟了再说。
  现在是不是时机成熟了呢?陈朗看着杜九言,她满面自信的笑容,像炙热的阳光,让他心头温暖的同时,又滋养了他的信心,他一笑颔首道:“成,那我就随你一起回去。”
  “可不许反悔。”杜九言笑着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陈朗和她击掌,道:“驷马难追。”
  “好!”杜九言笑着,和陈朗道,“先生其实顾虑多了些。大隐隐于市,先生伺机等待的机会,不去京城又怎么等得到呢?”
  “既然是时机,那一定是转瞬即逝的,所以,先生要在最近的地方,等它出现,拼死抓住。”
  陈朗颔首,道:“你说的有道理,那我就去京城,在你们身边,等待我要的时机出现。”
  “这就对了。”杜九言和小萝卜还有花子道,“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先生要和我们一起去京城了。”
  花子和小萝卜跳了起来,拍手道:“我们今年终于可以和先生一起过年了。”
  “我们一家人团聚喽!”花子兴高采烈。
  闹儿和银手都在京城。今年他们一家人终于可以在京城过年了。
  “回家收拾东西去。”杜九言吆喝着,“明天我们早点走。”
  花子捂着嘴,眼睛骨碌碌转着,小声道:“九姐,你是打算悄悄走吗?”
  “离别总是最心酸。”杜九言道,“咱们悄悄地走,给大家留封信就行了。”
  跛子问道:“这么多人,你信如何留?”
  “仙人自有妙计。”杜九言笑了,负手晃悠着回家去了。晚上大家将东西收拾好装上马车,早上天不亮就整顿了一番,一行人悄摸去了城门,守门的人认识杜九言,提前给她开了门,马车悄无声息地出了邵阳。
  等天亮,大家就发现八字墙上贴着一封信,是杜九言留给大家的,说她明年还会回来,请大家多多保重,来年再见。
  再回来,或许她就能多在邵阳逗留一段时间了。
  “杜先生可真是的,居然悄悄走了。”有人哽咽地喊道。
  “她不是说了,怕离别太伤感,看到大家不舍的脸,她也舍不得走。杜先生事情多,不可能一直留在邵阳啊,她是做大事的人。”
  “算了,明年杜先生还要回来呢。我们等杜先生回来。”
  远处,董德庆哼了一声,和刘嵘勤道:“刘先生,明年我们不去了,都没有拿我们当朋友。”
  “董掌柜不想去京城见识一番了?”刘嵘勤问道。
  董德庆想想也对,那可是王府,能进去的哪个不是皇亲国戚,哪个不是高官贵人。
  他一个做买卖开饭馆的人进去,那就是野鸡飞进了凤凰窝,那是能吹一辈子的。
  “那我就委屈一下吧。”董德庆和刘嵘勤道,“明年等她日子定下来,我们一起。”
  刘嵘勤拱手,道:“一定要一起的,和董掌柜一起,有酒喝。”
  说着走了。
  董德庆嘴角抖了抖,和自己的伙计道:“怎么刘先生这么蔫坏的吗?”
  “掌柜,这些人谁是简单的人?也就和杜先生在一起吃点亏,换个人,他们谁不是占便宜的那个?”伙计回道。
  董德庆想想也对,他也是占了一辈子别人的便宜,可在杜九言这样里,就没占过便宜。
  “算了,回去开门做买卖,存钱。”董德庆说着也回去。
  八字墙外的人也渐渐散了,邵阳城内再次恢复了平静。五日后,大周第二家女子权益保障堂开门,会长是刘婶,副手则是路妙,下属还领着四位各有本事的妇人。
  赞助的商家很多,刘婶她们可挪用的钱第一个就有一百多两。
  “……什么?”刘婶站在保障堂门,看着个小姑娘问道,“你爹不让你去学堂,说费钱?”
  小姑娘不过八九岁的年纪,擦着眼泪道:“我娘说用她自己的嫁妆供我念书他都不同意。你们不是保障女子权益的吗,能不能帮我管管我爹。”
  “走!”刘婶喊道,“姐妹们抄家伙!”
  路妙捧着《周律》,后面的几位婶子则带着钢叉,斧头等打架的武器,跟着小姑娘去她的家。
  一路上大家都看着她们,有人喊道:“刘婶您这是要办公了?”
  “嗯。往后有什么事,就来找我们。我们不怕麻烦,就怕你们以为我们怕麻烦而隐忍委屈。”刘婶道。
  “什么都别怕,你们后面有大周律法、有杜先生、有我们!”
  “好!”女子们笑着应是,牡丹站在楼上喊道,“刘婶,我要是受人欺负了,您能来帮忙吗?”
  她说着,掩面咯咯笑了起来。
  “只要在可帮的范围内,当然要帮。”刘婶道。
  牡丹应是,冲着下面的男人道:“都听到没有啊,以后来我们这里,也不得胡来。”
  “否则,拧断你们的腿。”
  男人们也是嘿嘿笑着走了,女人则是笑骂着牡丹。
  ……
  杜九言一行人到开封时,被刘娇拦住去她家中做客,住了一夜。
  刘府虽不大,但是却很精致,典型的书香门第,底蕴厚重。
  “果然能进宫的姑娘,家世都不简单啊。”杜九言和钱道安道,“乐姑娘的家世,肯定也不会差的。”
  钱道安到觉得,如果按照刘娇的这种家世,他家的情况还真是配不上乐晓妍。
  他们高攀了。
  在刘家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他们继续赶路。花子怕大家闷的慌,就笑着道:“我给大家唱一段吧。”
  他从马车里探个头出来,笑盈盈地道。
  “好啊。”杜九言道,“正愁无聊,胡思乱想呢。”
  花子就咿咿呀呀唱了起来,吸引的路两边赶路的人不停冲着他们打量着,忽然,有三个人骑着马,从她们身后追了上来,一瞬间和他们平行,但也就是一会儿,就跑到前面去了。
  杜九言咦了一声,打量着从他们身边跑过去的三个人。
  其中一个人膀大腰圆蓄着胡子,骑着一匹高头大马,虽穿着普通的直裰,但气势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看到没有。”杜九言指着过去的男人,“还记得吗?”
  跛子颔首,“记得。隆安寺给你第一桶金的男子。”
  “天下真是小啊。”杜九言歪着头道,“你说,他来去匆匆,干什么呢?”
  跛子摇头,“不清楚,我不认识他。”
  “还有,”杜九言指着路两边的行人,“你有没有觉得,这个年底,路上的行人格外多?”
  跛子打量着路边的人,有的破衣烂衫有的则是拖家带口,都朝着一个方向赶路。
  “这个方向,都是要往京城去的?”跛子凝眉。
  杜九言颔首,“应该是了。”


第736章 兄弟之情(二)
  “你又赖棋是吧。”桂王和九江王两个人,在宁王的床边架着棋盘,桂王夺了一颗黑子丢在自己棋篓里,“这颗我吃了。”
  九江王哭笑不得,指着他道:“到底是谁赖皮?”
  “明明就是你偷偷落子,吃了我好几颗。”九江王找宁王,“你说,我们到底是谁在赖皮。”
  宁王目光直直的看着帐子顶,也不知道听懂了还是没有听懂,反正没什么反应,四仰八叉的躺着,眼皮都没有动一下。
  “他肯定同意我。”桂王道,“这一局我赢了。我就说你下不过我。”
  九江王揉了揉额头,道:“现在我算是知道,原来你能赢我,不是靠真本事,而是暗中做小动作。”
  “我什么时候做小动作了,说话要拿出证据来。”桂王靠在椅子上,一副不认账的样子。
  九江王摆手,“行,我说不过你,算你赢了好吗?”
  “就是我赢了,说什么算我赢了。”桂王道,“你还记得父皇在的时候,有一次我们两个人对他一个?”
  九江王哈哈笑了,点头道:“是啊,那一次我负责转移父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