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讼师 >

第405章

大讼师-第405章

小说: 大讼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即好几个孩子围上来,要买杜九言吃的糖人。
  “真会做买卖。”杜九言坐在路边上,一颗糖人吃的不急不慢,来往的行人看见她都和她笑着打招呼,有人要上来说话,却被别人拉住,“别去,听说杜先生接了大理寺两年前的旧案,这会儿坐在路边肯定在伤脑筋。”
  “你去了,就打乱她思路了。”
  要过来的人点着头,悄悄走了。
  一颗糖吃完,杜九言起身拍了拍衣服,一转身就看到了崔巧站在巷子口看着她,小声喊道:“杜先生。”
  “嗯?”杜九言扬眉问道:“什么事?”
  崔巧噗通跪了下来,道:“杜先生,我去衙门投案,您不要难过,我早就应该出来承担了。”
  她说着,咚咚磕头,眼泪簌簌地落。
  她以为杜九言没有发现,只是好心在帮助她,可是等杜九言走了以后,她才反应过来……她一定是什么都知道了,所以才三番五次的来她家里。
  没有报官让官府的人直接来抓她,是给她机会投案。
  听说主动投案,大老爷在量刑的时候,会有所减免,从轻发落。
  杜先生是好意,她不能不识好人心,还存着侥幸。
  “起来说话。”杜九言指了指她家,道:“去你家里说吧,具体情况告诉我。”
  果然,杜九言什么都知道了。她坐在巷子口吃糖人,就是因为善良,所以在神伤……
  “杜先生,您是好人。”崔巧哭着道。
  杜九言没有说话。
  两人在崔巧家的堂屋坐下来,崔巧道:“死的人叫慧通,是钟山庙里的一个僧人。”
  “我有了身孕后,去庙里烧香还愿,他尾随我回到家里。那时候孩子他爹刚走,他就……就有一天晚上,把我……”
  崔巧捂着脸,“我不敢告诉别人,我怀着孩子,婆母又生着病,我很害怕。”
  “后来,后来他三五不时的就来找我,我、我不敢叫,又打不过他。”崔巧哭着道:“就在生孩子的前些天,他又来了,我说我要生了,让他快走。”
  “他还是不肯放过我。”崔巧道:“我就把他骗到隔壁的院子里,那个院子一直空的,我就在那个院子里,趁着他不注意,用斧头砍他头上了。”
  “我但是只想让这个人消失,我觉得自己特别的脏,我不想一直脏下去,让我孩子生出来,也带着耻辱。”
  “我气到了极点,等他死了,我又怕别人发现了他的身份,从而找到我,所以我就想把他的头割下来。”
  “我用锯子还有斧头,弄了一夜,又把他放在院子放了一天的血,等第二天晚上将他丢枯井去了。”
  “然后,我把他的头用布带到城外挖坑埋了。”
  崔巧说着嚎啕大哭,当时的惊慌失措和恐惧,还历历在目。这两年她没有一天是睡安稳的。
  现在和杜九言说出来后,心头的那块大石头,反而像被搬开了一样,轻松了一些。
  隔壁,王氏听到了哭声,喊道:“巧儿,你哭什么?”
  她儿子也跑过来,抱着崔巧,“娘,你为什么哭啊,是不是这个叔叔欺负你。”
  说着跑过来昂头看着杜九言,用小拳头打她的腿,“你不要欺负我娘。”
  “好,我不欺负她,你去哄哄你娘,再去告诉你祖母,说你娘只是说到伤心事哭了。”杜九言道。
  小孩子单纯,又去哄崔巧,崔巧抱着他低声道:“娘没事,你快去陪奶奶,说娘没事,只是在和杜先生说点事而已。”
  “哦,”小孩子看看她又看看杜九言,回去了。
  崔巧擦着眼泪,低声道:“杜先生,事情就是这样的。人是我杀的。”
  “不对。”杜九言看着她,崔巧一愣目光闪烁,“什、什么意思?”
  杜九言道:“你忍他十个月,却在临盆前杀他。这从心理和你当时的身体来说,都说不通。”
  “还有,尸体那么重,你一个大腹便便的女人,是怎么弄过去的?”
  崔巧道:“我、我家有小板车,我用板车拖炉子。”
  “崔巧,你可知道杀人什么罪?”杜九言道。
  崔巧掉着眼泪点头,“知道。”
  “你死了,你的婆母和儿子怎么办?”杜九言问道。
  崔巧脸色煞白,她最牵挂和担心的,就是一老一小了,她一旦死了,这一老一小就彻底没有人管了。
  “我、我不知道。”崔巧道:“如果再来一次,我、我肯定不会做傻事。”
  杜九言再次问道:“没有人帮你吗?”
  “没、没有。”崔巧摇着头,求着道:“杜先生,这件事就是我一个人做的,和别人没有半点关系,真的,您相信我。”
  杜九言道:“我既然问你了,就表示我已经知道了。你是自己说还是审出来,你自己选择。”
  “你去衙门吧,就当我不知道这件事。自己投案,会有宽待。”杜九言起身,一回头看到崔巧的儿子站在门口,她眉头簇了簇,没有说话。
  崔巧忽然站起来,喊道:“杜先生,我说!”
  杜九言负手看着她。
  “是祝茂!”崔巧面色苍白毫无血色,说话的时候,整个人都在发抖,“那天……那天慧通来我家里找我,我婆母就躺在她的房间里,我让慧通走,他不肯。”
  “我杀了他以后,趁着天黑将他拖到隔壁院子里,平时那个院子一直是空着的。”
  “我把慧通的头砍下来,但是他的身体实在太重了,我弄不出去。”
  “就一直放在院子里放了几天,谁知道……谁知道那天祝茂来了。那个院子就是他的。我求他不要说,给他磕头。”
  “祝茂答应了,趁着夜里还帮我一起,把尸体丢到枯井去了。”
  “我提醒吊胆的特别害怕。果然,第二天就有几个孩子发现了尸体。我以为查不到我,没想到慧通的口袋里还有半块烧饼,我不知道那半块烧饼他什么时候放口袋里的。”
  “也许,是老天爷看我太坏了,故意要罚我的。”
  崔巧哭着道。
  “祝茂帮了你以后,之后便一直和你来往未断过?”杜九言问道。
  尸体在院子里停了几天,所以一路过去才没有血迹,而死者口袋里的半块烧饼,也没有被井里的老鼠撕咬。
  崔巧愣了一下,抬头看着杜九言,“杜先生,您果然什么都知道了。”
  “是、等我生过孩子没几天,他就来找我了,逼着我和他……”崔巧道:“我没有办法,原来有婆母,现在还有儿子要养,我谁都不敢说,只能任由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我想过死,可是,可我连死都不能死。”
  “杜先生,我好累啊,我活着已经没有意思了。”
  杜九言没有说话,过了好一会儿,她道:“你去大理寺投案吧,你家的情况……你自己有什么打算?”
  “我、我也不知道。”崔巧道:“您看,能不能将我家小宝送去庙里呢。小宝是观音菩萨赐给我的孩子,我让他去菩萨面前伺候,也是应该的。”
  杜九言道:“也是个办法。不过先熬过这几个月吧,等你婆母身体好点,或许她可以将小宝养大。”
  “多谢杜先生。”崔巧跪下来给杜九言磕头,“谢谢杜先生。”
  杜九言没有说话。


第552章 案情走向(三)
  “什么?”钱羽听到来人回禀,愣了一下,“你说枯井男尸案的凶手来投案?”
  书吏回道:“是的。她就是那个卖烧饼的女人。”
  钱羽很高兴,“把人领进来,趁热打铁赶紧审问出来。”
  “是。”书吏应了赶紧去传话,钱羽笑了起来,道:“杜九言这小子办事就是靠谱啊,才三天就查破了。”
  “去将杜九言请过来。”他吩咐道。
  外面有人应了,约莫过了一刻钟,钱羽就看到杜九言不急不慢地从外面进来,笑着道:“大人,您传学生有何吩咐?”
  “是不是要涨讼费了?”
  钱羽道:“你老实说,是不是你让崔巧来投案的?”
  “大人可信吗?要是可信学生就如实相告,要是不可信,学生就不说了。”杜九言道。
  钱羽用卷宗敲他的头,“少和本官耍滑头,你不说本官也知道。”
  “两年了,她早不来投案,晚不来投案,偏偏你一查案她就来了。你要说和你没有关系,本官就笃定你撒谎。”
  杜九言笑了,接了书吏给她倒的茶喝了一口,就将案情和钱羽说了一遍,“……大人,我这么做也不知道对不对,您可不要传出去啊,免得坏了我名声。”
  “本官什么都没有听到。”钱羽笑呵呵地道:“就算传出去,也不是本官说的。”
  钱羽面上笑着,但心里却是很震惊。没有想到杜九言这小子还挺心善的。
  这种事,在律法框架之内,并没有违背原则和律法,没什么不能做的。
  “待那边审问结束,本官就将祝茂抓回来审。你别走,一起听听。”钱羽道。
  杜九言应是。
  崔巧招认的很痛快,合盘交代了杀人的经过,指出了当时埋头的地方,大理寺的差役一方面去找慧通的头,一方去抓祝茂。
  中午,在大理寺的饭堂吃的饭。
  饭菜口味很是不错,有荤有素。杜九言坐在一群穿着官服的高官小吏里面,显得格外显眼。
  “大人,这饭堂的出入要看脸的吗?”杜九言四处打量着,饭堂倒不大,但却很精致。
  钱羽道:“要看的,每日烧多少饭菜也是有定例的,你想进来吃饭,只能本官带着来。”
  杜九言撇嘴,没说话。
  中午吃过饭,祝茂已经被带来了。杜九言跟着钱羽去审讯隔壁室,中间隔着一道屏风,大理寺的差役审问祝茂。
  “做什么的?”差役问道。
  “在下和人合伙开了一间米粮柴炭的杂货铺子。”祝茂道,“就是东四街的祝记。”
  差役问道:“知道为什么抓你回来?”
  “不、不知道啊,我们奉公守法,该交的钱一点没有少交过,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被带到这里来。”祝茂隐隐猜到了,因为如果他真的犯事了,应该是府衙抓他。
  现在直接带到大理寺来,那十有八九就和崔巧的案子有关了。
  崔巧下午来投案,已经满城都知道了。外面都在传杜九言厉害……
  厉害什么,杜九言分明就是诱骗崔巧的,什么出钱给她婆看病,就是哄着她来投案的。
  那个蠢女人。
  “崔巧杀慧通,她已经招认。”差役道:“你现在老实把你知道的说清楚。交代清楚了说不定念在你态度好的份上,给你从轻量刑,要是你耍滑头,绝不会轻饶你。”
  祝茂来的时候就想好了,人不是他杀的,所以和他没有关系,他最多一个知情不报,打几十板子。
  “差爷,我说。”祝茂将事情说了一遍,“……也实在是巧合,那个宅子我一直没有空去看,那天喝了几杯,就想看看,没想到院子里居然有一具尸体。”
  “我本来要报官的,可是她拼命的磕头,求我放她一马。我一看她挺着个大肚子,实在是可怜,就一时心软答应了。”
  “那个慧通和尚根本不是什么好和尚,他简直丢佛祖的脸。”
  “你帮她将尸体丢枯井去了?”差役问道。
  祝茂点了点头,“我一时昏了头,想着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
  “差爷,我真的只是想帮她。她一个女人照顾婆母,还要做买卖,马上又要生了,实在太可怜了。”
  祝茂道:“差爷,求差爷明察秋毫,我说的一句假话没有。”
  “就只有帮她?事后呢?”差役问道。
  祝茂一愣,在心里大骂了一句婊子。他结结巴巴地看着差役,“还、还有什么?”
  “老子问你还是你问老子?”差役拍着桌子道:“说!”
  祝茂道:“她……她男人常年不在家,我见她可怜就常帮扶她一点。”
  “一来二去,我和她就、就有了私情。”
  祝茂越说声音越小,“大人,但是我们发乎情止乎礼,什么都没有做过,真的。”
  “我愿意和崔巧对峙,我绝对和她没有任何瓜葛。”
  “我家里有贤妻,年纪比她还小比她漂亮。我怎么可能和她有私情。”祝茂道:“她要是说有,她就是冤枉我,不怀好意。”
  差役道:“不用对峙,你现在不说,等上了公堂有的是办法让你说。”
  差役说完,绕过屏风冲着钱羽拱手,道:“大人,都招了。大人可还有要问的?”
  钱羽就看着杜九言。
  “没有。”杜九言摇头。
  钱羽摆了摆手,和差役交代道:“先将人关起来。”
  差役应是。
  杜九言出来,大理寺的人带着崔巧已经找到了慧通的头,已经腐烂成白骨了。
  “大人,我们去钟山寺问过了里面的主持,他们早两年是有一个叫慧通的和尚在钟山庙里住过两个月,后来他就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