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讼师 >

第320章

大讼师-第320章

小说: 大讼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人去看看行头房的地龙。”杜九言道。
  常班主想到什么,立刻喊常梨过来,“你昨天早上去打扫的时候,行头房里烧着地龙吗?”
  常梨也没有注意到,歪着头想了想,道:“好像是不冷,我……我去看看有没有灰,今年行头房还没有烧过。”
  “快去快去。”
  常梨走的慢,凌戎扶着他,道:“我和你一起去。”
  “我也去看看。”常柳跟着跑过去。
  过了一会儿三个人回来,常柳回道:“地龙里有碳灰。”
  “今年没烧过地龙。”常班主看着杜九言道:“难道是昨天烧的?”
  杜九言颔首。
  现在看来,死亡的时间就可能要往后推一推了,那么苏八娘脸上的妆,就一定是凶手画的。
  凶手的蓄谋,至少要从半夜开始,烧好地龙,杀死苏八娘而后将他运到行头房中,给他化妆并摆出那样诡异的姿势。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她打量着院子里所有的孩子,每个人脸上都不知情纯真的样子。
  没有人看上去像一个凶手。
  “去地龙看看。”杜九言道。
  ------题外话------
  李小姐洗衣服了,哈哈哈哈哈!
  话说,可以开脑洞啊,天马行空编新故事。看看有没有脑洞重叠的。


第439章 听见声音(一)
  地龙是打地基的时候,事先在地面挖出来的沟,这样到了冬天,直接在留出来洞口烧火,房间的地面就会很温暖。
  但这种很费炭,一个冬天下来所耗费的银两不少,所以一般人家都是用火炕,或者炭盆取暖,虽不如地龙舒服但耗费的木炭要少很多。
  行头房的地龙口在院子最旁边,烟囱也靠在院子外面。
  杜九言打量着里面的灰烬,“常柳,拿个铲子来。”
  常柳拿了个铲子将里面的灰都掏出来,杜九言用铁签拨弄着,在灰烬里看到一块烧剩下的布料,单德全上前来打量,激动地道:“是死者生前穿的衣服?”
  “八九不离十,”她将衣服递给常柳几个人,“认的出来吗?”
  常柳和常梨都摇头,凌戎道:“有几回早上化妆他见他穿着中衣,是白色的,但并不能确定这块布料就是。”
  杜九言让常柳几个人回去。
  她将所有灰烬掏出来,桂王问道:“做什么?”
  杜九言的摊开手,手心里赫然多了个东西,“嘘!”
  桂王颔首。
  四个人站在屋脚边,杜九言道:“从现在得出来的线索看,凶手就是戏班里的某个人。”
  “三十个人,我看了一下孩子占了一大半。”跛子道:“从三四岁到十七八,足有二十三四人。其他的都是四五十岁的,多数都是一副瘦弱的很。”
  “孩子或者老人,如何能将死者从房间里弄出来而不发出一点声音?”
  这又是一个问题!杜九言道:“继续查,看看这个孱弱的人,到底是用什么方法,将死者从房间里弄到行头房里。”
  杜九言道:“先找个孩子来试试。”
  大家重新回到院子里,让常班主将所有人都在召集来,杜九言目光在人群里扫过,喊着泡桐过来,“你试试,能不能背动你们凌师兄。”
  泡桐啊了一声,嘻嘻笑着,“我试试。”
  他不知愁滋味地跑过来,弓着腰道:“凌师兄您上来。”
  凌戎上来往他身上一趴,泡桐哎呦一声就趴下去了,凌戎一把将他拉住。
  孩子们都笑了起来。
  杜九言又喊了常班主来背凌戎,能背得动也能走,但要是一个死人的话,常班主就很吃力。
  “陷入僵局了。”桂王低声道:“如果第一案发现场是在卧室里,那么死者是怎么到行头房里的?”
  杜九言道:“不着急,接着查。总会有收获的。”
  “从现在开始,你们所有人挨个进来,我有话问大家。”杜九言道。
  大家都跟着应是。
  四个人进了行头房里,还是常帮主进来,杜九言问道:“您接下来怎么办?”
  “有人能顶替苏八娘吗?我方才看到几个十三四岁的孩子都不错。”
  常班主道:“那几个都不是青衣花旦的料,不行的。”
  “只能让常桃上了,虽才十一,个子身量都不够,但好在声音不错,撑一段时间。我再想想办法去外面找找。”
  “眼下日子太难过了。不瞒各位,我手里的钱只能再撑一个月,如果年前想不到办法找不到人,杭家班就要散伙了。”常班主擦了擦眼泪。
  杜九言问道:“一直想问您,您姓常,为什么戏班叫杭家班?”
  “我师父姓杭,我跟着他唱老生的,后来师父去了我年纪也大了,就接了班主。都怪我这几年也不晓得布局,弄的现在青黄不接。”常班主道:“都是我的错,戏班要是在我手里散了,我没有脸去见师父。”
  “那些孩子,都是您捡来的?”杜九言问道:“都适合唱戏吗?”
  常班主摇头,“唱戏哪是人人能唱的,有的是人家丢到我门口的,那么小的孩子,我要是不要他肯定得死,我就留在身边养着了。”
  “养大了能不能唱戏只能看运气了。”常班主道:“前两年撵走了几个去学手艺了,木匠工匠都有,还有个做伙计做的不错,人老实又勤快,总能混口饭吃。比赖在我这里好,什么都做不了还拖累我。”
  杜九言笑了,“会好起来的。”
  他明明做的是好事,也怕孩子们一直留在这里将来没有手艺糊口,所以让他们出去自力更生,可从他嘴里说出来,反而觉得是他嫌弃别人,真撵走了一样。
  “你是好人,会有好报的。”单德全道:“别着急,先将这件事解决完,到时候你要是还没有找到人,我给你想办法。”
  桂王看着单德全,“你唱?”
  “王爷,”单德全脸一红,尴尬地道:“小、小人给他想办法找人来撑台子。”
  桂王白了他一眼。
  “此事后面再说,先说案情。”桂王挥手道:“你出去吧,换下一个人进来。”
  常班主应是而去。
  “他要是凶手呢,话说的这么早。”桂王白了单德全一眼,“你请来的不行,他要不要你难堪吗?”
  单德全愕然,他没有想这么多,刚刚一时心里跟着酸就顺口说了。
  “王爷说的是。”单德全尴尬地道:“是小人考虑不周了。”
  桂王没理他。
  接下来是一个一个进来,该问的都问了,大概重点是前天晚上各自都在做什么,各自的时间线和时间证人。
  年纪小的住在一个房间里,大通铺似的挤在一起,杜九言根本不用问,因为年纪太小了。
  七位年老的乐手分成两间住在一起。
  泡桐和凌戎还有常桃住一间。
  常梨和常柳还有常桦住一间。
  只有苏八娘和常班主是单独住一间的。
  “夜里没有起夜吗?”杜九言问常梨。
  常梨摇头道:“我夜里都不起来的,一觉睡到天亮。如果有尿也憋一憋,天亮后起来就好了。”
  “知道了,你在一边等会儿。”杜九言喊了泡桐进来。
  杜九言很喜欢这孩子,有些怕生,但熟悉了以后就很喜欢小,缺的大门牙让他一笑就显出几分憨厚来,她含笑问道:“你除了早上起来,夜里起来过来吗?”
  泡桐道:“没有。夜里好冷我都使劲憋,憋不住才起来。”
  “中间都没有醒?听到什么声音了吗?”
  泡桐摇头,“醒过,我好像听到了车轱辘的声音,咕噜咕噜的,然后又睡着了。”
  “什么时候?”杜九言问道。
  泡桐摇头,“我不知道,反正那时候还很早,因为外面黑漆漆的。”
  “你听到过什么吗?”杜九言看着常梨。
  常梨摇头,“我好像听到了又好像没听到。”
  前面她一直在问早上,所以大家什么都没有听到,现在将杀人时间推到夜里,泡桐就听到了声音。
  她又将常班主喊来。
  常班主道:“我子时的时候才睡着,外头更子响我听到了。”又道:“非要问我夜里听到什么声音,我觉得像是什么东西在滚动。”
  常班主就道:“您要不问,我想不起来说,就几声然后就没了。”
  车轱辘?
  是用车运尸体吗?
  马车?这个门内马车是进不来的。
  不太现实。
  别的车?并没有看到杭家班里有带轮子的东西。
  “常柳,”杜九言看着他,“常梨说他夜里没起来,也没有听见什么看到什么,你呢?”
  常柳摇头,嘻嘻笑道:“我也没有啊。什么都没有听到。”
  她看了常柳一眼,问道:“早上常梨喊大家的时候,你跟谁一起来的?”
  “我当时正从茅房回来,听到常梨喊,就跑过来了。”
  “然后呢,你一直在吗?”
  常柳摇头,“不是不是,我去了一趟瓦肆后就跑去报官了。那天是我去报官的,我跑的最快。”
  大家都点头,常梨道:“柳儿跑的最快了。”
  杜九言就到门口问大家,“……你们当时都是和谁一起来的?”
  “我和阿桃。”
  “我和槐哥,还有桦哥。”
  大家都说了和谁一起来到行头房的。
  杜九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杜先生,您找到凶手了吗?”一个小男孩看着她。
  常班主愁的头发都快要白掉了,而这些孩子们却依旧很开心。
  倒也能看出来,常班主对他们很爱护,没有将愁苦告诉和发泄给他们。
  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还能这么无忧无虑。
  “几岁了?”
  小男孩冲着她笑着,道:“七岁。”
  “叫什么名字?”
  “阿桃,桃子的桃。”常桃回道。
  “中午吃的什么?”
  “吃的馒头,我吃了半个馒头,是槐师兄给我吃的。馒头不够了,班主还没有吃。”阿桃笑着道。
  杜九言笑了,“那你吃饱了吗?”
  常桃点头道:“吃饱了。我年纪小吃一点点就饱了了。”
  “真懂事。”杜九言摸了摸他的头,道:“快快长大,帮着你们帮主挣钱,给师兄们买好吃的。”
  常桃点着头道:“嗯,我要挣好多钱,我要当红角!”
  “嗯。”杜九言看着所有人,“你们也是这么想的吗?”
  大家都跟着点头。
  “我去干活了,改天给你们介绍个小弟弟玩儿,让小弟弟请你们吃饭。”杜九言笑着道。
  孩子们还跟着他,“先生,弟弟是您的儿子吗?”
  “是啊,是我儿子。”杜九言招手喊单德全,“带上常班主,我们一起去衙门。”


第440章 心里有底(二)
  “我去衙门,你们不要乱跑。”常班主和一院子的人打招呼,又和常柳几个略大点的孩子,道:“看着大家别出门。”
  常柳应是,忍不住问了一句,“你们带班主去衙门干什么?”
  “问几句话就好了。”杜九言道:“你们在家。”
  稍大点的孩子就有些担忧,年纪小的则没有想那么多。
  一行人回了衙门,刚坐下来常班主就焦虑地问道:“杜先生,您要问什么?”
  “你和我说说,那几个年纪大点的孩子各自的事情。”杜九言道。
  杭家班里十五六岁的杜九言能确定是常梨和凌戎,还有一个常桦是唱老生的,不怎么说话一直靠墙站着,看着大家。
  但是常梨眼睛不好,那么精细的杀人手法他完成不了,唯有常桦和凌戎。
  “凌戎不算,就常梨和常柳还有常桦。”常班主道:“常梨眼睛不好,嗓子的条件也不适合,就留在家里打杂做事了。常柳个子矮了一些,但人活络,武生是唱不了,但他的变声后粗了不少,现在我正带着他唱丑行。”
  “常桦条件好,天生就是武生的料子的。”常班主没有多问,就和他们介绍这三个人。
  杜九言很惊讶,“常柳有十六了?”
  “嗯。”常班主道:“他年纪大但是个子没长,要是个子高点就好了。”
  说着叹了口气,“所以人无完人,想要在台上立住脚,真的是要靠老天爷赏饭吃。”
  桂王道:“你说说看着几个人的来历和性格。”
  “你们知道,戏班里的孩子多数是我捡回来的,或者是别人给的我留着养。都跟着我姓,也都是我看着长大的。”常班主道:“要说性格,常柳开朗嘴开朗。”
  “他来的时候多大?”杜九言问道。
  常班主点头,“他到我这里来的时候十个多月,他娘被他爹典租了好几回,一心求死。死前带着孩子从家里要饭出来,路上遇到我将孩子给我了。我收了以后,她当天晚上就吊死在树上了。”
  常班主说着叹了口气,“有时候我常常想,如果当时我不肯收留他的话,他娘是不是就不会死了。”
  “只怪当时我只想着他们母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