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讼师 >

第232章

大讼师-第232章

小说: 大讼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之,朝中有权的官员,他从没有结交谁,所以,他说的小事,别人或许会给面子,可要遇上了大事,是没有用的。
  付怀瑾想不通!
  “不能再等了。”他站起来,冲着刚刚过去又走回来的两个人,道:“劳驾二位,能不能帮我请燕京申道儒来。”
  两人一愣看着他。
  “你们去请,他一定会给你们赏钱,不会让你们白跑一趟的。”付怀瑾道。
  两人中的一人点头,道:“行,那就帮你走一趟吧。不过,你确定申会长会见我,会来见你,你现在可是阶下囚。”
  “他回来的,因为我有他想要的东西。”付怀瑾道。
  那人有些意外,冲着付怀瑾拱了拱手,走了。
  任延辉去了宫中,赵煜不解道:“爱卿是为西南讼行而来?”
  “微臣想到一件事,想来回禀圣上听。”任延辉道。
  赵煜看着他。
  “圣上说半年为期的考核,那么这个考核什么?”任延辉问道。
  “这件事朕还没有仔细想过,爱卿有想法?说来听听。”赵煜还真是没有想过,他的本意,只是等待西南恢复好的口碑,但任延辉提出的有明确标准的考核,很不错。
  “不如半年后,让杜九言选十个西南的讼师或者学子来京城和燕京比试,辩讼和查案,以此来衡量杜九言的成绩。”
  “两个讼行是天下讼行的标杆,这一场比试也必将意义非凡。”任延辉道。
  “这个主意不错。”赵煜很赞同,“那这件事就交给爱卿去办,通知两个讼行各选取十个人,半年后……就十月十五吧,到时候朕亲自主持。”
  他还没见过辩讼。
  真正的高手辩讼,一定很精彩,说起来赵煜也很期待。
  “是!”任延辉道。
  ……
  此刻,程公复焦虑地来回走了几遍,停下来看着陆绽,“确定她今天回来?”
  “确定。”陆绽道。
  杜九言被罚后在宝庆养了七天,刚刚遣人回来传话,今天下午回到。
  “先生,要不要……去城门接?”陆绽道。
  程公复心中不爽,京城那边的消息传回来了,杜九言被打的当天就和桂王以及吴典寅,一人一封奏疏快马加鞭送去了京城。
  隔了几日早朝上,圣上让薛按在百官面前读了两封奏疏。
  圣上很受用。
  “先生莫气,怪只怪她运气好,还有桂王相助!”陆绽道。
  程公复凝眉,好一会儿,道:“这次她回来,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他们几个人强调息事宁人,不要再查。只有她坚持查证,最后居然真的让她查出来了。
  以她的个性,肯定不会轻轻揭过去的。
  原以为她会被撤职,没有想到圣上居然放过她,还让她以半年为期,做西南会长。
  程公复既焦虑又难堪。
  他在西南这么多年,还从来没有像这段日子这样煎熬过。
  实在是难受至极。
  “迎的事……谁想迎谁就去吧,不要拦着就行了。”程公复道。
  陆绽应是正要开门,门外的小书童敲门回道:“先生,会长到城门口了,大家都去城门口接会长了。”
  “都去了?”陆绽问道。
  书童回道:“那倒没有,但还是去了很多人。”比他们想象中的人数多。
  “嗯。”陆绽应了一声,也算是欣慰,总算还有人没有被杜九言拉拢过去。
  “估计她会直接来西南,她向来喜欢炫耀出风头!这么好的机会,她不会错过的。”路障道。
  程公复点头,犹豫着要不要去门口迎,毕竟对方是会长。
  两人犹豫着,原以为小书童一会儿就会来禀报杜九言到了,但足足过了半个时辰,也没有听到他回来的消息。
  “外面怎么这么安静?”陆绽开门问道。
  小书童回道:“会长说今天放假一天,庆祝她和西南平平安安。这会儿大家应该都出去玩了吧。”
  “放假?”陆绽不可思议,和程公复对视。
  程公复摆手道:“算了,歇着吧。”
  猜不到杜九言的心思,索性不猜了吧,这个人从来不按牌理出牌。


第322章 终于回家(一)
  杜九言躺在家中的摇椅上,花子和闹儿围着她摇扇子,银手坐在她面前说水坝上的事,董德庆坐在一边听他们说话,蔡卓如正吩咐自己的小厮,将他带来的礼品放好。
  “你少说两句,就听你一个在这里叽里呱啦的说,九哥听着也要累了。”路妙跺脚,不满地看着银手,“就你会修水坝行了吧。”
  银手回道:“九哥问证明她爱听想听,路小姐你管的是不是太宽了。”
  “我这是为了她身体着想,她刚刚受了这么多的鞭子。”
  杜九言摆手,“二位,天气很热,你们越吵就越燥啊。”
  两个人都歇下来,银手问道:“怎么没看见大人?”
  “回衙门了,据说压了很多公文没有处理。”桂王一回城就拉着跛子回衙门了。
  她的话刚落,门外急递铺的人送信来,银手去接了,笑着回来递给杜九言,“是矿上来的信,这字我一看就知道,是蒋掌柜写的。”
  杜九言拆开,信中主要是问她身体如何,大家都想来看她,可又怕这么多人来了反而给她添麻烦。
  所以写信来问。
  杜九言收了信,记着一会儿晚上给他们回信。
  “杜先生在吗?”门外,李婶扛着个猪腿进来,笑呵呵地道:“杜先生,听说您回来了,所以给您送个猪腿,您太瘦了多吃点肉,养养膘。”
  李婶说着,将猪腿放下来,过去打量杜九言,“杜先生,您可真是越来越瘦了。”
  “您来的正好,我也打算回来后去找您。”杜九言请李婶坐,“谢宝最近可有消息,在前唐沟还好吗?
  李婶回道:“我偷偷去看过几次,那孩子不如以前那么聪明了,也不晓得怎么回事。”
  “我不敢上前去说话,就远远看着。”李婶道:“就怕他看到我心里难受,我又不能带他回来。”
  李婶说着,又擦了擦眼泪。
  “李婶现在有多少积蓄?”杜九言忽然问道。
  李婶一怔,“杜先生是要用钱吗?我和我男人手里现在一共有十二两积蓄,还有一些压在肉上没有收回来,您要是用,我这就回家拿给您。”
  “我不用钱。”杜九言和李婶道:“你可愿意用掉一半,将谢宝接回来?”
  李婶瞪圆了眼睛,不敢置信,“要是能将小宝带回来,我花掉所有的钱、搭上我的老命我都愿意。”
  “那您带着五两银子去,告诉沈氏和唐六,说您想要养谢宝,并愿意出三两银补偿他们。”杜九言道:“他们如果狮子大开口你就回来。五两银子封顶,如果同意,就让他们跟着你去衙门把手印摁了。”
  “如果今天不同意也没关系,总会同意的。”
  “可以吗?”李婶不敢相信。
  杜九言颔首,“相信我,这个时间差不多了。”
  “我这就去!”李婶蹭地一下站起来吗,往外跑,跑到门口又忽然又跑了回来,给杜九言行礼,“杜先生,您就是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
  说着,径直跑回了家。
  回到家中将杜九言的话告诉了谢顺。
  谢顺也不敢相信,“杜先生真是这么肯定?”
  “嗯,让我们现在就去。”李婶道:“你快换件衣服,我去拿钱,这就去前唐沟,你别磨磨蹭蹭耽误时间。”
  谢顺点着头,在家里头打转,没头苍蝇一样,还是李婶将他衣服找出来换了。
  夫妻二人揣着五两银子小跑着到了唐六家中。
  还没到唐家,就听到沈氏的大嗓门在骂人,“一家人,就你是吃闲饭的。当你是个宝,没想到还是个傻子!”
  “当年就该将你丢远点。”沈氏道。
  “天天的光吃饭不干活。”沈氏说着又埋怨地指着唐六,“就像你们唐家人,孬根子,卖都卖不掉。”
  唐六啐了一口,“还不是你这个母鸡下的蛋,还怪到我头上来了。”
  “现在怎么办。”沈氏看着在地上玩泥巴的谢宝气不打一处来,上去就踢了一脚,“放牛去。”
  他两个大儿子早就下地干活去了。就谢宝还在门口待着。
  前段时间把谢宝带去刘家凹,那些人一看谢宝是个傻子,就把他们撵回来了,说不收傻子。
  沈氏更是气的不轻。
  这孩子就不该要回来,不但找了讼师花了钱,还要接着白养着,实在是亏大了。
  李婶看谢宝被打心疼的跟被刀刺了一样,顿时红了眼睛,“就算做错了要打也不能这么踢啊,这还是亲娘吗。”
  “你听到没有。”谢顺低声道。
  李婶点头,“她说当年是他们把小宝丢掉的。”
  “那就对了。”谢顺道:“小宝小时候话都不会说,刘家凹的人就算拐卖,也不可能拐个不聪明的孩子走。”
  “所以,小宝在刘家凹被咱们捡回来,根本就是他们夫妻两个人,不想养个傻子,而把小宝丢过去让人拐的。咱们养几年,他们又发现小宝聪明的很,就想要回家自己养。”
  孩子小的时候费神照顾,一旦大点就能帮家里干活了,尤其是男孩子更是劳动力。
  至于娶媳妇,那不过是靠天收的地而已。
  “这对狗夫妻,真是气死我了。”李婶道:“我的小宝这么乖的孩子,他么居然想要丢要卖了。”
  谢顺劝着道:“他们不丢,哪有你我和小宝的缘分。”
  “走!”谢顺心里就有底了,“杜先生肯定早就知道了,又知道没有证据,才劝我们将小宝还给他们。”
  李婶点着头,“杜先生算准了他们会这么做。”
  夫妻两人出现,谢宝头也没抬低头捏着泥巴,沈氏一看到李婶来,就笑着道:“她婶,你们这是来看耀祖啊!”
  居然空着手,沈氏就不打算请李婶进去喝水了。
  “我们路过这里,过来看看。”李婶打量了一眼,红了眼睛,便和沈氏道:“往后我们就不来了,你们好好照顾他。”
  谢顺夫妻两个每次来都要提好多猪肉,沈氏巴不得他们都过来,“这是怎么了,你们不想耀祖了?”
  “我们这不是没有孩子吗。所以托了人要了个孩子回来,往后要照顾那个孩子,肯定是没有空来了。”李婶道。
  沈氏顿时蹙眉,“人家好好的孩子哪能说给你就给你,不花钱?”
  “三两银,”李婶道:“有小宝在前,我现在养别人家的孩子,肯定要把事情弄干净了,免得到时候又伤了感情。”
  三两银?沈氏和唐六对视一眼,夫妻两个眼睛一亮,沈氏就道:“你这钱不是白给人家了。七八岁的孩子养不熟了,等长大了还是要回去认亲的。”
  “我看不如这样吧,你把耀祖领回去,你养了好几年了,还熟悉点。”
  李婶心里咚咚跳的厉害,脸上尽量不显露心思,“小宝也是你们的命根子,我……我领回去合适吗?”
  “合适合适。你要是想养,我和你去衙门办户籍过了,以后耀祖就姓谢了。”唐六道。
  孩子而已,无所谓!
  “都是一家人,耀祖养你那里我们夫妻两个也放心,以后我们夫妻得空也能去看他,你们说是吧。”唐六道。
  李婶犹豫着和谢顺对视,谢顺道:“那……那怎么办,那边也答应了,要回了才行啊。”
  “可我想要谢宝,”李婶抓着三两银子出来,又转头看着唐六,“谢宝我能领回去,可你们要立刻跟我去办户籍,弄好了这三两银就给你们。”
  沈氏和唐六哪有不愿意的道理。
  养个傻子要养一辈子,白吃白喝还不会干活。
  现在有人要养,还给他们钱,这买卖换谁都愿意。沈氏立刻点头,“去,现在就去。”说着指着谢宝,“快去把手洗洗跟你娘回家去了。”
  谢宝好像没听到,低声玩儿。
  “这孬子。”沈氏上去就要踢,脚还没落,想起来李婶正在看,忙收住了脚,道:“耀祖啊,快去洗洗手,跟你娘走了。”
  李婶上去牵着谢宝去洗手,又把他穿的用的打包了。
  唐六陪着谢顺夫妻两个人,径直去衙门将户籍办好了。
  唐六得了三两银子,喜滋滋地一路飞奔回家去。
  谢顺和李婶牵着谢宝的手站在衙门外,夫妻两人抱着儿子,嚎啕大哭!
  “李婶,小宝咋回来了,不会是你们偷的吧?”回到菜市,大家看到谢宝一脸惊讶,李婶摇着头,“是唐六给我们了,户籍都过了,以后谢宝就是我谢家人了。”
  大家一迭声的恭喜,“李婶这下子舒心了,好日子又回来了。”
  “是,多谢大家关照了,我家小宝又回来了。”
  大家看着谢宝,发现他眼神有些呆滞,没有了以前聪明机灵的样子,一个个直皱眉头,拉着李婶问道:“……这孩子,回去养几个月又养傻了?”
  “难怪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