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讼师 >

第145章

大讼师-第145章

小说: 大讼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是结案吧。”钱侍郎呵呵一笑,起身道:“马玉娘虽杀夫有罪,但其饱受凌虐多年,在极其的压迫和恐惧之下,做出的反抗之行。案发当夜,死者李执用滚烫的鸡汤烫马玉娘,已表明死者有明显的杀意。救主的乳母乔氏之死,足以证明。”
  “马玉娘在悲愤之下,将李执杀死。杀人后她立即投案报官,认罪态度也好。”
  “是以,经过三司审察,念其可怜无奈绝望,遂依被告讼师杜九言之提议,笞三十赔银十两。”
  大理寺外,传来沸腾一般的欢呼声。
  “但,此案乃皇恩浩荡,个例对待。众切不可有样学样。”
  “也以此案警示天下男子,无用者才用妻儿发泄,如此之人必受世人轻贱,总有一日会报应加身,得到该有的惩罚。”
  话落,门外忽然有几个人领头高呼,“圣上万岁万岁万岁!”
  在他们的带领之下,所有百姓伏地,冲着北面皇城跪拜,高呼万岁。
  其声之洪亮,在皇城中亦听的真真切切。
  马玉娘看向杜九言,眼中是不敢置信和欢喜。
  “谢恩。”杜九言说着,和马玉娘一起叩谢圣恩!
  钱侍郎微微笑着,得意地看向吴大人,道:“这一案,还没完,接下来是李大人贪污受贿的案子。”
  吴大人一怔,眯了眯眼睛。
  “有这现成的证人。”钱侍郎看向马玉娘,“虽女子不能上公堂,可主犯已死,她的证词至关重要啊。”
  吴大人冷笑一声,“那我们就走着瞧!”
  说着,拂袖而去。
  桂王得意地靠在椅子上,嘴里的瓜子磕的嘎嘣响。
  “马玉娘,速去领罚,结束之后你便能走了。”钱侍郎道。
  马玉娘双眸含泪低声应是,杜九言扶着她趴在长凳上,三十竹板打的不重,结束后杜九言代她交了十两银,便扶着她出来。
  贺成站在原地,满头的冷汗。
  他很糊涂……他到底是做错了,还是对了?
  “杜九言。”贺成追了出来,冷声道:“你的目的,就是三司会审是不是?”
  事无不可对人言,杜九言道:“是。”
  “这个案子,你从一开始就知道,走律法一条路是行不通的,唯有到京城来,剑走偏锋?”贺成问道。
  杜九言道:“是!”
  律法之上,马玉娘的罪就算轻判也逃不过一个死,所以她才一开始就惊世骇俗,将李执比喻成一头牛,为的就是引起朝中争议,皇帝关注。
  只有这样,她们来了才有机会。
  法是规则,情是根基。
  在现代,此事不敢想,可在皇权统治之下,却能争取。
  “好,好的很。”贺成道:“同为读书人,你却为了一个妇人,而轻贱读书人的性命。此案之影响,必定会让你后悔。”
  杜九言扬眉,道:“此案对于大人的影响,才让大人后悔吧。”
  “你,牙尖嘴利。”贺成说着,拂袖而去。
  杜九言上前扶着马玉娘,“夫人可还能受得住?”
  “受得住。”马玉娘激动地握住杜九言的手,“先生救命之恩,马氏……”
  杜九言摇头,“这是夫人的福报,和我并无关系。不过,此一生,九言作为后辈僭越一句,夫人的性子应当刚强果断一些。”
  “先生说的是。”马玉娘道:“这些日子在牢里,我常常回忆这一生。当初家父临终前,千叮咛万嘱咐,让我不要随了李执的心愿,我却不听。”
  “现在想想,他既入赘了我马家,便就是我马家的人,让他读书还是从商,都应该由我来决定。”
  “其后,他当了官,我却念及他的名声一再退让委曲求全。可他却从不来不顾我的死活。”
  “因为我的软弱,害了我的女儿,害了金秀他们,害了几位姨娘。”马玉娘惨笑,“李执会如此,我有脱不开的责任。”
  杜九言笑了笑,道:“事已至此,夫人反思一番即可,也不要耿耿于怀。去的人去了,活着的人却要好好活着,这样才能对得起关心您的人。”
  “是!”马玉娘道:“先生小小年纪却活的如此通透,而我年近半百却浑浑噩噩,实在是太惭愧了。”
  杜九言道:“夫人过谦了。”
  两人出去,外面的百姓都没有退去,众人拥过来纷纷拱手,道:“恭喜杜先生赢了这场官司,恭喜夫人洗脱冤情,劫后重生。”
  “多谢!”马玉娘道谢,她身边的丫鬟姨娘纷纷涌过来扶着她,方才她们没有上堂,所以就一直留在堂外,现在都已经哭成了泪人。
  他们将马玉娘扶着,杜九言道:“快回家给她上药。别的话,等我去了再说。”
  大家应是,扶着马玉娘上了郭夫人等在一边的马车,雀跃地回家去了。
  “杜先生,您会留在京城吗?京城有燕京讼行,比邵阳的西南可厉害多了。”
  ------题外话------
  马玉娘活下来,虽是我这个作者YY的结果,但作为作者的我略略出了口恶气。
  嗯,不知道说什么,祝所有人都家庭幸福,祝世界和平!


第209章 一战成名(二)
  杜九言拱手,道:“杜某也不在西南,而是在三尺堂。至于燕京……”她环顾四周,含笑道:“若无必要,应该不会留下。”
  众人面露遗憾。
  “杜先生讼案手段高超,是个好讼师。既然你不在西南,那就将三尺堂搬到燕京来啊。”
  杜九言就朝人后的三尺堂四个人看去,随即一笑,道:“此事,我要回去和大家商量才行。”
  “一定好好商量啊。”
  杜九言拱手,道:“一定,一定。年关将至,杜某先祝各位新年大吉,财源广进!”
  “杜先生也是。”
  大家说说笑笑的三三两两的散了,高兴地议论着马玉娘的案子。
  “杜九言。”钱侍郎从后面过来,杜九言和他拱手,“钱大人。”
  钱侍郎颔首,道:“此案亘古未有,开了先河,定能流传百世。恭喜杜先生一战成名天下知!”
  “成名不敢。此案还要多谢大人您,若非您仁慈宽宏,案子也不会这么顺利。”
  钱侍郎笑了,道:“这事可能和本官是有点关系,但绝非是主要的。杜先生是聪明人,将来前途必定不可限量。”又道:“如果你将来愿意再投科举走仕途,记得来找本官。”
  杜九言含笑,道:“一个秀才已是黔驴技穷,再往上不敢想啊。”
  钱侍郎哈哈大笑,带着人走了。
  杜九言心情很不错地看向儿子,抿唇一笑,小萝卜顿时喊道:“爹,年底了,铺子都关门了。”
  这一次,他爹心情再好也没用,想买东西都没地方开。
  “伤脑筋啊。”杜九言叹气,身后,桂王阴恻恻地道:“这么伤脑筋,就丢了吧。”
  杜九言摇头,“本着为国为民为人人的道义,这儿子我还是继续留着祸害自己吧。”
  “有个儿子了不起了。”桂王猛然就想到,他的人查到当年那个女人临走前,曾经去过送子娘娘庙……
  也不知道是怀孕了,还是没怀。
  “王爷,在想王妃拜送子娘娘的事?”杜九言笑盈盈地道。
  桂王吓了一跳,戒备地道:“没有。”
  “看你今天表现不错的份上,我用我聪明的脑袋给你分析一下。至于咨询费,这次就给你免了。”杜九言道:“当时她求子时,你可在家,夜夜行房?”
  桂王白了她一眼,“就洞房了……第二天我就走了。她求子是一个半月后的事。”
  “那更好确定了。这个时候,她如果一定要去拜哪路神仙,那应该拜菩萨保佑你早日归来,夫妻团聚。可他拜送子娘娘,只有一种解释,她应该知道自己有了。”
  “不过,洞房一次就有了子嗣?”杜九言上下左右打量他,很不相信地摇了摇头,“对比上面两条,我更倾向于,她给你戴绿帽子了。”
  她说着大步走了。
  “杜九言!”桂王抄起门栓丢了过去,跛子三两步过来接住,扫向桂王冷声道:“想打架,我奉陪。”
  桂王道:“怕你啊,臭道士!”
  跛子大怒,杜九言拉住他,“今天是好日子,还有别的事情做,别打架。”说着,冲着桂王拱了拱手,“王爷,你毁我计划的帐就勾销了。杜某提前祝王爷新年快乐。”
  “谁稀罕你祝福。”桂王过来,看着小萝卜,“小孩,有红包想不想拿啊。”
  小萝卜眼睛一亮,随即摇头,“不要。”
  “烟火看不看?”桂王道。
  小萝卜摇头,“不看。”
  “那你不准看,后天我放烟火,你把眼睛给我蒙上。”桂王说着,哼了一声,大摇大摆地上了马,直奔皇城。
  小萝卜嘟嘴,“不看就不看。”
  ……
  赵煜在坤宁宫里陪太后说话,皇后安静地坐在一边,太子和內侍在院子里堆雪人。
  “娘!”桂王急匆匆进来,太子看见他立刻喊道:“皇叔,看球!”
  一个雪球飞过来,桂王一脚踢开,道:“玩什么雪球,这么大人了,庄重点。”
  太子愕然,嘻嘻笑着道:“皇叔都二十一了,也没庄重。”
  “可我十一的时候会骑马射箭了,你会吗?”桂王说完,大步进了内殿。
  太子顿时不高兴,瘪着嘴眼泪汪汪。
  “你是不是又欺负年周了?”太后见他进来,道:“你是叔叔,也不知道让着他。”
  桂王随意和皇后拱了拱手,就在一边坐下来,钱嬷嬷上了茶,他喝了一口,道:“他一帆风顺的长大,需要我这样的人时不时提醒他,要更加努力。”
  “就你理由多。”太后哭笑不得。
  赵煜道:“说的也不错,偶尔说说他,对他是好事。”
  “是!”皇后也跟着附和。
  桂王点头,“马玉娘的案子结了,刚才外面山呼海啸叩谢圣恩,你听到了吧。”
  “我们都听到了。”太后高兴地道:“年年大赦,今年头一回不相干的百姓也叩谢圣恩。”
  赵煜也很高兴,“你不是和杜九言熟悉吗,去告诉她,朕有赏!”
  “赏什么?”桂王看着赵煜。
  赵煜道:“朕赏什么都是她的脸面,你还挑上了。”
  “我和她是好友,不如你赏她银子吧,我给她送过去。”桂王道。
  赵煜噗嗤一笑,太后摆手,“别把钱给他,他就是无底洞,钱到他口袋里,就拿不出来了。”
  “母后,我知道的。”赵煜笑着道:“一分钱都不会给他。”
  桂王不高兴,咕哝道:“小人之心。”
  “王爷,你不是喜欢喝茶砖的吗,我娘家兄长刚让人拿来几块,给你一块你要不要?”
  桂王起身拱手,“谢谢嫂嫂。”
  皇后轻笑,“和我客气什么,你好好的,嫂嫂那边还有更好喝的茶。”
  “我现在多好。”桂王回道:“不打架不惹事,你把好茶都给我吧。”
  太后摆手,“给他东西,就得像喂猪一样,时不时给点,不然这头猪一次都糟践完了。”
  “娘,您这样就没意思了啊。”桂王哼了一声,起身道:“年周,我带你抓知了去。”
  房间里的人都笑了起来,就听到外面太子道:“皇叔,这是冬天哪里来的知了,我可不是三岁孩子了,你骗不了我。”
  “是你说的啊,不去拉倒。”桂王又风风火火地走了,钱嬷嬷拿着披风跟在后面,“王爷,这天寒地冻的您骑马会冷的,快把披风穿上。”
  桂王乖乖停下来让钱嬷嬷给他穿衣服。
  “这次那个马玉娘的案件,圣上特别高兴,刚才您没来的时候,还和太后娘娘夸您了。”
  “说您懂事了,有同情心了。”
  “王爷,和那位杜讼师关系很好?”
  桂王替钱嬷嬷拂开发顶的雪,敷衍地道:“知道了,知道了,您快回去我要回家去了。”
  说着就走了。
  钱嬷嬷回去,太后看着她问道:“那小子回去了?没问出什么来?”
  “王爷精明,知道奴婢有话问他,他三两句就将奴婢打发了。”钱嬷嬷道。
  太后看向赵煜道:“你猜的没错了。依这小子的个性,对抓了他两次还不给他好脸色的人,他还能嬉皮笑脸和对方来往,可见是不同的。”
  “我看,那杜九言为人不错。是个讼师,人品很正。小子和她走动,倒是好事。”
  “还要再查一查,这杜九言是哪里人,家里有没有兄弟姐妹。”皇后低声道:“如果有个妹妹……也好叫小叔开个窍。”
  太后眼睛一亮,和皇后道:“你说的对。不如趁着这次嘉赏,将人招宫里来,哀家见见。”
  “交什么朋友,变什么人。要是他能把那小子带好点,哀家还要给她赏!”太后笑着道。
  皇后自己有个弟弟,早年被几个纨绔带的吃喝玩乐,不学无术,后来家里不让他出去,他渐渐的又认识了几个读书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