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讼师 >

第127章

大讼师-第127章

小说: 大讼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花子和闹儿还有小萝卜抱在一起哭了一通,陈朗揽着他们,含笑道:“去广西是他和姐姐的梦想,现在达成了梦想,对于他来说,应该是好事。”
  “也许,几年后他还会回来,等他回来的时候,他的病说不定好了呢。”陈朗道。
  闹儿擦着眼泪,花子道:“先生……他的病一定能好对不对。”
  “嗯,一定能好!”陈朗说着,朝杜九言看来。
  杜九言道:“刘婶说他小时候没有这么严重。是这两年他和姐姐的生活发生了变化,外面的孩子常常嘲笑他,而让他越来越内向。等去了新的环境,没有人认识他,他一定会慢慢好起来的。”
  大家听着,心情这才好了一点。
  “娘啊,这是什么声音?”小萝卜擦掉眼泪,侧耳听着,“锣鼓的声音唉。”
  杜九言去找,很巧的,官道的两头居然有两家送亲的队伍,迎面而行,吹吹打打乐声交叠很是热闹。
  “今天是个宜嫁娶宜出行的吉日。”杜九言道。
  一行人和城内出来的轿子擦肩而过,刚上车走了一会儿,天就暗下来轰隆隆的雷声后,就是瓢泼大雨。
  ------题外话------
  去广西,一是因为他们爷爷从广西来的,而是因为听说那边好。
  姐姐死后,傅桥想去是因为这是他脑海里一直期盼着的事情,离开这里,姐姐就不会一直做花娘,而他也不用被嘲笑。
  广西是姐弟两人心目中定的一个崭新的开始。
  现在,傅桥去开始新生活了。


第186章 上错花轿(二)
  刚才下雨,于湛一身喜服被雨水淋湿了,他弟弟跟在后面拿了帕子递给他,小声道:“哥,衣服上的线掉色,这块金线染出一块黄的了。”
  “这怎么办。”于湛个子高,唇红齿白气质温润,与人说话时眸中含笑,就算是生气的时候,也让人觉得如沐春风。
  他弟弟于然叹气,道:“补子店的东家说,要是弄坏了这件喜服我们就要买了,要二两银子呢。”
  “这……”于湛的心,比这深秋的雨水还要凉,“一会儿回去我仔细洗洗,说不定能洗下来。”
  他说着,叹了口气。
  于然朝后面轿子看了一眼,还有轿子后面跟着嫁妆,“嫂子肯定有钱,你让嫂子给你点钱。”
  “胡说。”于湛低声道:“男子顶天立地,怎可算计女人的东西。以后你也不能有这样的想法。”
  于然哦了一声,咕哝道:“嫂子那么丑,你娶他受尽了委屈,你让她拿点钱怎么了。”
  “不要说了。”于湛拂袖,拐进了朱家村。
  他祖上是江南人,后来迁到邵阳,落户在朱家村。这边的田原来是廖家的,后来廖家出事后,田就卖给了邵阳的路家。
  他家现在租了八亩地,加上他一家子五口人,原来就靠这八亩地糊口。
  去年秋天,于湛考中了举人,读书之余他进城在岳丈的书院做先生,每月有一两二钱银子的例钱,家里的日子总算好过一些。
  “来了,来了。”村口迎亲的人,迎了出来,鞭炮齐响,新人交拜送入了喜房。
  门外来了半村的人围观,低低议论着,“听说是于湛哥先生的女儿,生的奇丑,也不知道多丑……”
  “我见到过,一脸的麻子,塌鼻子大嘴巴,要都丑又多丑。”
  看热闹的嘻嘻哈哈笑着。
  “都回去吧。”于湛不想让新娘难堪,抓了喜糖出来散着,“明天她就出门了,大家一样看得到的。”
  “挤在这里,她头一天来会害羞的,都走吧走吧。”
  于湛人好,常教村里孩子读书认字,过年时一个村的对联,他都免费写,从不喊累拒绝哪家。
  所以他这么说,大家就都不好意思再看,嘻嘻哈哈地散了。
  于湛回房,将门关上站在床边,看着盖着盖头的新娘子,柔声道:“大家都走了,我挑开盖头行吗?”
  “等……等下。”新娘子忽然出声道:“我、我有话想和你说。”
  于湛应是,拿了凳子来坐在新娘对面。
  “我、我嫁给你虽不是我愿意的,但、但我既然和你拜堂了,那我以后就是你的人,你、你不能浑,要改改一身的毛病,什么事都要听我的,不然、不然我就回娘家去。”
  “好!”于湛点头,“你也不用多虑,我既娶了你和你拜了天地,此生我只要活着,便只会对你一人好,你就永远是我妻子。”
  新娘叹了口气,道:“我虽不信你这样的人,说这样的话能信几分。但你此时此刻能说出来,我也无话可挑。你……揭盖头吧。”
  于湛应了,拿了称挑了盖头,新娘抬起头来,朝于湛看来,男子唇红齿白容貌俊朗气质温润,就算是放在很多人之中,也是鹤立鸡群的英俊少年郎。
  于湛也打量着新娘,秀眉杏眸皮肤白皙,面颊上还有两个酒窝,娇俏甜美。
  “你是谁?”新娘道。
  “你……你是?”于湛道。
  两人不敢置信地看着对方,新娘道:“你、你不是胡守才?”
  “在下于湛。今日与恩师女儿苏小姐成亲。小姐您是……”于湛一头雾水,他和恩师的女儿是认识的,上轿子的时候他亲眼看着的,怎么下了轿子拜堂以后,就换了个人了。
  “我、我姓杨,是下面杨家庄的人,你……”杨秋娘怔了一下,忽然想起来,“我知道了,方才下雨,我们在隆庆寺旧庙避雨的时候,当时还有一个新娘也在,我后来……后来雨停了我上了轿子,就、就来你这里。”
  “上错轿子了!”于湛揉了额头,“这……这怎么是好。”
  于湛走了两步,杨秋娘也是脸色煞白素手无策。
  “你等一下。”于湛道:“既是错了,我就不能再留在这里,我请我娘来陪你,你、你别怕,我这就去里长,办这件事。”
  杨秋娘点头,“胡家在榆钱村外面,在缪家隔壁你知道吧。前段时间缪家还出了人命官司,就在那边。”
  “我知道,我知道。”于湛迅速出去,不一会儿喊自己的母亲和村里的两位婶子进来陪着杨秋娘。
  ……
  胡守才喝的酩酊大醉,由人扶着进了喜房,房间昏昏暗暗,他一边进门一边脱衣服,瞧见床上搭着盖头的新娘子,便嘿嘿一笑,就走了过去,道:“夫人……稍等我一下,我……我漱口洗脸,这就过来。”
  他摇摇晃晃去漱口洗脸,出来的时候已经脱的精光,放了帐子跪在床上,盖头掀开,和新娘子对视一眼,双双惊慌大叫一声。
  “胡守才!”
  “苏知音!”
  胡守才酒醒了一半,结结巴巴地道:“怎、怎么是你,你为什么在这里?”
  “我还要问你呢。”苏知音道:“我明明要嫁给于哥哥的,你、你这个丑鬼,你、你是不是抢亲了。”
  胡守才呸了一口,道:“就你这猪样,我去抢亲?你别说话,粉都砸着我脚背了。”
  啪!
  苏知音一巴掌抡圆打过去,胡守才当即倒在床上,她怒道:“说我丑,你以为你好看,也不照照镜子。”
  “一本三字经你读一年,字都没认全。你是又丑又蠢。”苏知音道。
  “你敢打我?”胡守才爬起来就讲苏知音摁在床上,又是掐脸又是撕衣服的,“我蠢,你难道聪明不成。你天天跟着于湛后面,是不是你爹威逼利诱,那傻子才娶你的。”
  两人厮打在一起,胡家听墙角只听到嘀嘀咕咕的说话声,纷纷喜笑颜开地散了。
  苏知音打的累了躺在床上,胡守才也呼呼喘着气趴在她胸口。
  苏知音胖,胸脯鼓鼓囊囊,喘气时上下颠簸,胡守才贴着贴着就受不了了,手就探了进去,苏知音大怒一吼,两人接着打……
  后半夜实在打不动,苏知音便又欲拒还迎,两人睡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再看彼此都忍不住吐了起来。
  “你给我等着,我要去告你。”苏知音嚎啕大哭。
  胡守才拍了床板,道:“你告我,我他娘的还要告你,我好好的漂亮媳妇,变成你这个丑八怪。”说着,就穿了衣服找人写了状纸,去衙门敲了登闻鼓,告于湛抢亲!
  苏知音哭着回了家,苏家人也是震惊不已,闹着打到胡家来。
  这边,于湛陪着杨秋娘以及她的娘家人到胡家来送亲,才知道自己被胡守才告了,四家人闹到了县衙。
  宋吉艺用了一刻钟的时间,将事情始末说完,大家听的目瞪口呆。
  “那就是我昨天出城时碰见的两家送亲的,当时还感叹日子好。”杜九言哭笑不得,“不过这事也不麻烦,再换回来就是。”
  大家都看着她,钱道安道:“已拜堂了,这换……已是不容易。”
  “那就和离再成亲,虽麻烦点,但能各位各位也是不错。”杜九言道。
  宋吉艺摇头,“不、不是、这、这、这过、过了一、一夜了。”
  “明白了。”杜九言颔首表示理解,“那就维持原样,上错花轿嫁对郎吧。”
  窦荣兴哈哈笑了,道:“九哥,要都是你这么想的,我估计也不用上衙门了。这里头肯定还有别的事,你就看吧。”
  “那我就等着看吧。”杜九言说完,董德庆推门进来了,“九言,我有事找你。”
  杜九言看着董德庆没说话。
  “你在我那打了多少秋风了,你算过没有?”董德庆用手撑着腰,圆圆的肚子顶的老远,凶神恶煞地道:“现在是你报恩的时候了。”
  杜九言托颊看着他,眨巴了眼睛,“难道不是你巴结我,请我吃饭的?”
  “巴结和打秋风不冲突。”董德庆坐她对面,敲了敲桌子,“你要是觉得我巴结你,那么现在是我用得着你的时候,你要是觉得你打秋风占我便宜,那么现在是你还债的时候。”
  杜九言咳嗽了一声,“说吧,我会量力而行。”
  “你要全力以赴啊。”董德庆道。
  杜九言点头,“那么,我能再打几次秋风呢?”
  “对!”宋吉艺道:“几、几次?”
  董德庆豪气地道:“随便,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
  “走,走。去德庆楼一边吃一边说。”杜九言招呼大家,拉着董德庆一起去了德庆楼。
  ------题外话------
  这个案子和下一个案子都是古代真实案件!
  难解决的是,一个洞房了,一个没有!


第187章 婚事纠纷(三)
  董德庆摇着头,“你小子,认识你我倒了霉了!”
  “今天不是用上了吗。您想想,我最近收讼费都是百两起步,您这一顿饭,很值得了。”杜九言宽慰道。
  董德庆想想也对,让小厮点菜上菜,宋吉艺和窦荣兴道:“我们去点!”
  “占小便宜,活该穷。”董德庆怒道。
  窦荣兴嬉皮笑脸,“有便宜不占,是傻。”说着,跑楼下去点菜。
  周肖和钱道安很坦然地坐在对面等着吃白食,董德庆瞪着两人,和钱道安道:“你以前的风骨呢。”
  “风骨不能充饥的。”钱道安道。
  董德庆呸了一声,“我一把年纪了,不和你们计较。”说着,和杜九言道:“我儿有个同窗,叫于湛……”
  董德庆将昨天于湛和杨秋娘的事说了一遍。
  “邵阳真小啊。”周肖感叹地看着杜九言,“才当趣事儿听完,就找到你这里来了。”
  杜九言揉了揉额头,“他被人告了?这事私聊比较好。”
  “现在是胡家人不同意,不但要将原来的媳妇要回去,还要告于湛抢亲。”董德庆道:“于湛那孩子聪明好学又懂事,为了感谢恩师培养,愿意娶恩师的女儿为妻。”
  “那苏小姐,体型和模样还不如我。”董德庆摇着肥头大耳,“可配不上于湛。”
  杜九言道:“人还在衙门?刘大人怎么说?”
  “人还在衙门,刘大人在调节,说这种事闹大了都不好看,私了比较妥当。”董德庆道。
  杜九言颔首,“那吃过饭我和你一起去看看。”
  “我、我也、也去。”宋吉艺过来道。
  大家吃过午饭,就去衙门。
  下午衙门不开,刘大人在后院,一边打盹儿一边听四家人家吵架。
  杜九言远远看着蔫头耷脑的刘大人一阵叹气,“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对比谁?”董德庆问道。
  杜九言摆手,“随口一说,哪个是于湛。”
  董德庆指了个年轻人。
  杜九言打量了一眼,生的确实还不错,尤其是和胡守才相比,简直是潘安转世,貌若谪仙。
  “边上那位是苏小姐。”董德庆道。
  苏知音高个子,体型很魁,皮肤很黑,塌鼻梁细眼睛脸上的雀斑……还算可爱。
  “这、”宋吉艺撇嘴,“丑、好丑。”
  一行人上去,黄书吏将刘县令喊醒,他睁开眼冲着杜九言招了招手,杜九言过去,行礼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