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末世女在六零[重生] >

第96章

末世女在六零[重生]-第96章

小说: 末世女在六零[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对苏晓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以前的时候除了家里离工厂近的,大多数员工都会来自己这里吃饭。
  “只是…”苏晓迟疑了一下,“我们这店里地方不大,如果整个工厂的员工都过来吃,一批怕是吃不完,会耽误时间。”
  那工作人员也没意识到这个问题,不过想了想,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好解决,饭馆里地方不够,工厂里却有不少空着的车间。
  “老板娘,那就这样,你们在饭馆里把饭菜做好,然后我们会派人过来拿到工厂里,以后他们就在工厂里吃饭,也省得两头跑了。”
  苏晓一听这也可行,这些工人在工厂里吃饭,以后中午的时候饭馆里也能清闲不少。
  不过签协议这事还是比较重要的,想了想苏晓还是说等萧冬书回来两人商量一下。
  工作人员也没为难,只留下话,明天再过来便走了。
  其实工厂里的经理也有自己的考量,现在天长,中午休息两个小时也没什么,可入冬之后天就短了,如果中午在休息时间太长,一天也赶不出什么工来,倒不如直接在规定的地方解决好午饭,减少休息时间,每天多做些工。
  也不是没有员工对这个政策表示异议,只是工厂也不是只加工时,不加工钱,加班费给得足了,大家也没有什么不愿意的了,来这里累死累活的,不就是为了多挣些钱吗!
  晚上萧冬书回来,苏晓把这事跟他一说,两人商量时也没有避着苏老三夫妇,这段时间苏晓算是看出来了,她这三叔虽然在地里活上不上些做生意,却是个好手,能说会唠的,没用多长时间就能和大家都打好关系,正好补了她和萧冬书缺的。
  苏老三也觉得这事可行,现在镇里饭馆开的还不多,仅他们一家,等大家伙回过味儿来,觉得饭馆挣钱了,到时候多开几家,工厂里的工人也不一定就会到他家来吃了,趁着现在跟工厂订个协议,不管以后这里再开多少家饭馆,至少他们有了稳定的客源。
  这事就算这么定下来了,第二天工厂里经理亲自过来,他也笃定了,苏晓不会拒绝这桩好事的。
  协议签订了,苏晓干活更有劲儿了,这下无论什么时候,他们家每天总能有这样一批稳定的客源,不管有没有竞争对手,都不至于赔本了。
  苏老三确实适合做生意,没多久便给了她一个大惊喜。
  “晓晓,昨天常副镇长过来吃饭时,也带着镇中学的校长,我们简单说了几句,他们有意让咱们给学校里的教师送午饭。”昨天晚上,几个人吃完饭正坐堂屋闲聊天儿,苏老三突然想起这事来。
  苏晓一阵惊喜,镇中学里的学生只有一小半家就在镇里,大多数都是下属的各个村里的,这个时候学校还没有食堂,村里来的学生就只能早上来上课时带着一盒什么吃食,到中午也都凉的透透了。
  常副副镇长和校长发现这个问题,又想到萧冬书家里就是开饭馆的,所以就过来探探口风,看看他们有没有这意思,如果不愿意的话,就打算把学校的伙食外包了。
  苏晓当然愿意,就像工厂一样,在店里做好饭,学校会派人过来拿,这又给他们送了一大笔钱。
  当初决定请苏老三夫妇过来帮忙的事真是太正确了,现在苏晓在家里除了做饭带带女儿,就剩下数钱了。
  饭馆的生意越做越红火,这里也有不少人回过味儿来,一月之间镇里竟然新开了五家,不过这对苏晓他们也没有太大影响,他们现在主要的收入就在工厂和学校这里,其他散客多少都没有什么关系。
  饭馆虽然开的多了,不过老板可不一定都是做生意的料,哪家不是自己吃的好好的,卖给别人的就偷工减料了,这样一来就更抢不过苏晓他们了,当初苏老三夫妇来的时候,苏晓就跟三婶说过,咱们做饭一定要用好料,让大家吃得舒心,这样生意才能越做越好。
  一开始苏三婶也觉得没必要,怎么做不是吃啊,菜里少放点油,少放点肉也一样好吃,后来还是苏晓着重跟她强调两遍,她才改过来,现在看看那几家生意并不怎么红火的饭馆,也就明白苏晓的意思了。

第九十五章

  苏晓和萧冬书这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 村里人过得也不错,收了秋地理的粮食除了交税之外就都是自家的了,再加上家里养的些家禽; 今年准能过个好年。
  当初苏晓和萧冬书来这里时; 家里那头猪想了想还是没杀就感到苏家去了; 收秋之后,苏家又把这头猪折成现钱给苏晓和萧冬书,两人推迟不了只拿了一半。
  家里的活都收拾完之后; 又传来了好消息,订了亲的苏沐和孙晓香终于要办喜事了。
  苏晓和萧冬书收拾收拾,又买了不少东西,和苏老三夫妇一起回了村里,几个人是租了辆牛车回去的; 正巧苏沐和孙晓香办喜事这日子赶在九月一日; 国家新推的政策说是为了纪念国家成立; 把九月一日之后的一周都定为法定假期,这段时间工厂里的工人和学校里的学生是都不上工上课的,苏晓她们也不用做饭,店里关了几天也没什么影响。
  这么大阵仗的回来,村里人可都看见了,一时间都传开了; 苏晓和萧冬书这俩人在这里赚了大钱; 没看买回来的东西都是用牛车装的吗?
  家里办喜事这几天; 人一直都没断; 不管是过来帮忙的还是来套近乎的。
  张红和柳叶好长一段时间都没见着苏晓了,这几天一直在苏家帮忙,柳叶的孩子现在走路已经稳稳当当的了,大人忙着的时候,他也蹬蹬的这走那走的。
  “诶,也不知人苏晓这脑子是怎么长的,就会做生意,还做得这么红火,我家三儿前儿个去镇里,可是看到了人家店里那人都是不断的。”一个婶子抓了把瓜子,在院里一边嗑瓜子,一边跟其他婶子扯闲磕。
  大家伙也都附和,完全不见了一开始苏晓和萧冬书要做生意时那冷嘲热讽的样子。
  苏晓和萧冬书有出息,做生意做的好,张大佑脸上都有光,当初村里人不响应政策,还在背后念念叨叨的,他虽然心里憋着火,却也没法训斥她们,这回好了苏晓他们证明了国家政策还是好的。
  亲事热热闹闹的办了,苏晓心里也一直都憋着一口气,想给全村人证明自己之前不是瞎胡闹,也在村里人面前给自己父母长长脸。
  亲事刚办完,苏晓他们又在家呆了几天就回镇上了,和他们一起回去的还有苏实两口子和苏沐夫妻俩。
  “今年家里收成好,也都是好事,娘出钱,你们去镇上买点东西!”苏母现在可高兴了,三个孩子的事都定下来了,家里日子也越过越好,就自掏腰包让俩儿媳妇去镇里给自己置办点东西。
  李小兰和孙晓香本来是想拒绝的,后来还是苏晓劝她们,让她们不用跟娘客气,她俩才同意了。
  萧冬书和苏晓在镇上呆的时间挺久了,镇上哪家东西好,哪家实惠也都摸得清清楚楚,得到这里,刚一收拾好就带着那小两口出去买东西。
  妯娌俩一回自己来镇上买东西,以前都是在家跟着母亲一起来的,现在镇上的铺子开了不少,东西花样也多,看得人眼花缭乱的。
  李小兰拿着两个看着颜色比较素又很有特点的头绳,流露出喜爱的表情,却又舍不得买,在村子里头发都是自己拿布条绑上就行了,哪有花钱买头绳的。
  一边上苏实看着,心里有些犹豫,看媳妇这样子他有些心疼,要是自己再有点本事,哪能连个头绳也买不起呢!
  苏晓和萧冬书对视一眼,萧冬书点了点头,苏晓也没迟疑,上前拿起李小兰喜欢的那两个,又扯了两根看着适合孙晓香的,直接交给老板付了钱。
  “嫂子,你们就别跟我客气了,这段时间也多亏你们照顾爹娘,以后我们不在身边,二老还得辛苦你们。”苏晓把头绳放到俩人手里,也不由得她们推迟。
  随后一行人又捡着便宜实惠的买了点,妯娌俩是说啥都下不去手了,不是第一回觉得镇里东西贵了,可还是第一回这么大手大脚的买东西呢!
  一直跟在一边的苏晓无语望天,见识过后世的物价之后再来看看这里,觉得简直太便宜了,每次出来买东西都恨不得把店也搬回去。
  回到苏晓铺子里时已经不早了,中午饭吃的早,苏晓又赶紧去厨房简单做了点儿,大家吃完后,四个人就赶紧回村里了,本来萧冬书是打算再租一个牛车送送他们,可苏实苏沐非不同意,觉得就这点东西又不是拿不了,租个牛车太浪费了。
  学校开学之后,店里又忙碌起来,主要就是上午比较忙,需要赶做工厂和学校里的饭菜,其他时候倒还好。
  开学的第一天中午,常副镇长和校长竟然又过来吃饭了,这段时间,校长一直都和学生一样在学校里吃,常副镇长也有段日子没过来了。
  苏晓上菜时,一时好奇随口问了一句,没想到这答案却让她惊喜的不行。
  “国家新下的政策,说是要恢复高考了,你没听广播里说吗!”常副镇长也是一脸喜色,就连对面的一直挺严肃校长都笑得合不拢嘴了。
  苏晓愣了一下,在她原来的那个时代,高考是在七十年代末才恢复的,没想到这里倒是早了许多,萧冬书以前在城里时就已经读过高中了,只是赶上取消高考制度,又知青上山下乡支援农村,才来了这里,现在高考制度恢复了,他也能去参加高考读个大学了。
  常副镇长和校长来这里也是讨论这事的,在学校说人多口杂的不方便,来这清静,他们也能看看以前有真才实学的,没参加过高考的,现在都可以动员动员了,当初不少人才因为取消了高考制度而闲赋在家,或是专业做了别的,实在可惜。
  整个下午,苏晓的心一直都平静不下来,萧冬书在学校里应该也知道这件事了,还好做知青的这两年他也一直没放下书本,这段时间在好好准备准备,肯定能考个好大学。

第九十六章

  店里的苏老三夫妇也听到这个消息; 不只是副镇长和校长来这儿说了; 其他吃饭的人也一直在提这问题; 高考制度真的恢复了; 那可是件大喜事!大家都很关注!
  和苏晓态度不同,苏老三夫妻俩有些担心,本来萧冬书就是城里的知青; 家境自然很好; 自家侄女只是村里的柴火妞,虽然在村里算是拔尖儿的; 可跟城里的女孩比还是差了不少,本来萧冬书现在这种情况; 两人结婚就是勉勉强强; 如果在去参加高考,考了好大学; 萧冬书以后肯定更加出众; 到时候还能看上侄女吗?
  果然下午萧冬书下课时欢欢喜喜的跑了回来; 一进店里也顾不得别人的眼光; 一把抱住还在忙碌的苏晓; 原地转了好几圈。
  “你快放我下来!放我下来…”
  苏晓当然知道萧冬书为什么这么高兴,可店里还有好些人呢; 这样怪不好意思的。
  苏晓的手轻轻落在身上; 萧冬书才反应过来; 赶紧把人放下; 挠了挠头; 看着店里的人也有些不好意思。
  店里人都和善的笑了,这家店开了这么长时间,大家都是熟客,早就知道小夫妻俩感情好着呢。
  晚上苏晓和萧冬书把闺女哄睡了之后,躺在被窝里小声说话。
  “冬书,这段时间你除了在学校里教书之外就好好复习一下,十月份高考,也没几个月了,可不能因为店里的活把这事耽搁下来。”苏晓看着窗外的月亮,眼睛都亮晶晶的。
  萧冬书轻轻地应了一声,“放心吧,我们都期盼这么长时间了,肯定会好好准备的。”
  两人又聊了聊萧冬书以后的计划,按后世来说,萧冬书是文科生,他是打算考安聊城的大学,学经济这类的专业,以后好考公务员,现在在国家机构工作还是铁饭碗,只要不贪污腐败的太厉害,基本上一辈子都有了保证。
  这天晚上晚睡的可不止这小夫妻俩,苏老三夫妇的屋里也时常传出低语。
  第二天萧冬书又去上课,早上的客人招呼完了,收拾好店里的东西后,苏三婶神神秘秘的把苏晓拉到里屋。
  “三婶,啥事啊?”苏晓在围裙上擦了擦手,一脸疑惑。
  苏三婶有些犹豫,吞吞吐吐道:“晓晓,冬书要考大学这事儿你怎么看的?”
  苏晓还是没明白,三婶这话是啥意思?“这是好事啊,读了这么多年书,不就是为了考个好大学么。”
  “傻丫头!他萧冬书是城里来的,考上大学之后身份就更高了,虽然你俩现在都结婚了,但我可听说结婚还能离婚呢,要是他以后动了别的心思咋办?”
  苏三婶就差没明说以后他身份高了就不要你的话,不过这么说了,苏晓也能明白,顿时觉得有些哭笑不得,“三婶,冬书不是那样的人!”
  苏三婶眉眼一横,“那可不一定,等男人有权有势了,啥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