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末世女在六零[重生] >

第78章

末世女在六零[重生]-第78章

小说: 末世女在六零[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娟带着张大佑过来了,离老远就咋咋呼呼的。
  苏晓皱皱眉头,怎么这啥事儿里头都有文娟呢。
  张大佑沉着脸看着苏晓几个人在这站着,也不知道发生啥事了,李老二在地上躺着,这影响也不好,就赶紧把几个人都叫到村会去了。
  “你们几个给我说说,今儿个是因为啥打架?”
  让几个人在桌子前站好了,张大佑往椅子上一坐,把茶缸拍在桌子上,好大一声响。
  李老二本来身上就被打得发疼了,听这声吓得一哆嗦,要不是边上靠着墙呢,都能直接瘫坐在地上。
  张大佑抬抬眼皮,看看李老二这反应,心里也大概有个准了,肯定是这里老二又干了啥事儿,要不然萧冬书能跟他打架?
  苏晓三个人脸色都不太好,听着张大佑这么问,一时之间都不想回答。
  文娟抬头看了看三个人,眼睛里泛着光,“队长,刚才我路过的时候听着李老二说了几句,好像是说苏晓什么事儿,我也没怎么听清楚,毕竟都是一个村里住着的,要是有啥事儿还是说开了,好着打架也不能解决问题啊。”
  苏晓皱了皱眉头,看了文娟一眼,就知道她肯定是不怀好意
  萧冬书握着着苏晓的手,看了看边上的李老二,“队长,我跟晓晓结婚也有一阵子了,我俩也都是光明正大,家里父母都同意的,要不是李老二这个说了些难听的话,我也不至于动手打他,不管咋说,这事儿都是我先动手的,是我不对,在村子里打架,这影响确实不好,你要是想惩罚的话我也没有想辩解的,不过以后李老二如果还这么说的话,我肯定还是不会放过他!”
  张大佑叹了口气,萧冬书这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当初李家三兄弟去苏家提亲被苏家人打出来的事儿他也听说了,不过后来李家人还算消停,他也就没掺合进去,没想到苏晓和萧冬书都结婚了,这李老二又起幺蛾子了。
  “萧同志,既然你已经和苏晓结婚了,怎么说也算得上是咱们村里的人了,你也知道在村里打架的事儿影响不好,那你现在说这话是啥意思?以后还打算再打李老二呗!”
  萧冬书的话说完,张大佑还没回话,文娟就在一边儿接上了,语气挺冲的,明显萧冬书不是这意思,她这么一说,倒像是萧冬书在故意找事儿了。
  别说萧冬书和苏晓了,就是苏风在一边听着,都觉得文娟这话是在针对他们。
  张大佑瞪了文娟一眼,虽然不知道文娟为啥这么说,但是她这话一说出来就让人生气。
  “苏晓啊,你跟我进来,”张大佑站了起来,往村会里屋走,“你进来跟我说说,今儿个李老二这话都是咋说的,就算是他不对,也得把这事儿说明白了,要不我也不好办。”
  苏晓和萧冬书对视一眼,就跟着张大佑走进去了,也不需要添油加醋的,就把当时的情况,李老二跟她说的话给张大佑一说,张大佑就已经气的不行了。
  “李老二!你这个混小子,嘴里胡说八道些什么!我看你就是欠打!你这顿打挨得一点也不屈!你看看你们老李家这几个人平日里干活就不积极,还净惹事,以后我要再听你说些什么,就直接把你们家都赶出村去,以后都别回来了!”
  张大佑这次是真的生气了,现在国家搬了新政策,大家日子过得是越来越好,没想到还竟有这搅屎棍,非要整出点儿事儿来才行。
  听着张大佑这么说,李老二哆哆嗦嗦的点了点头,赶紧和张大佑告饶,“队长,是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敢了,您可别把我们家赶出村去啊,以后我再也不敢了。”
  苏风一直在边上站着,本来还担心张大佑可能会训斥萧冬书,毕竟今儿个这事儿先动手的是他们家人,现在一看张大佑这态度也就放心了。
  就算之后再说他们两句,他们心里也舒坦了,只是这李老二实在是可恨,以后要是再敢嘴里不干不净的说些什么,不肖张大佑动手,他们也得好好教训教训他!
  果然得了,李老二的保证之后,张大佑又不轻不重的说了萧冬书两句,让大家伙散了,这事儿就算完了。
  苏晓他们三个人先走了,李老二点头哈腰的跟张大佑说了两句也走了,剩文娟在屋里张了张嘴之后也没说出什么就也回家了。
  回家的路上,文娟越想越生气,队长这也忒偏心了,处处都向着苏晓他们,其实过这么大的事儿,明明是萧冬书动的手,明明是怪他们,可是一点儿惩罚也没有,说了两句就让他们回家了,她心里实在不服气,这个苏晓还真是碍事儿得紧!得想个办法,好好整整她才行!
  文娟对苏晓的怨气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从一开始发现这辈子的事不在她的掌控之内时,她最先想到的就是苏晓没有像上辈子一样,一头栽死在地里。
  再后来队长不断的表扬苏晓,萧冬书又和苏晓结了婚,她心里的怨气就越来越重了,总想找个办法让苏晓出点岔子,今儿个好不容易逮着个机会还让队长这么轻描淡写的就结束了,她这心里怎么能舒服的了?
  这是一耽搁萧冬书晌午休息的时间就不多了,好在苏晓已经在家把饭做好了,俩人到家吃了口饭,萧冬书就又赶紧去上课了。
  苏晓在家里把上午挖回来的野菜剁碎了,又拌上草糠,放在大缸里,留着这几天喂鸡,猪圈得经常收拾,要不然就臭烘烘的,平时都是萧冬书有时间的时候他来收拾,他不让苏晓上手,不过最近这段时间也没排上苏晓的班,她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正好今天得空就把猪圈好好打扫了一下。
  今天的事儿她确实觉得来气,李老二嘴里不干不净的,刚才文娟在村会的时候还说她也听见李老二说什么了,萧冬书听着不得更生气啊!这李老二还真是欠打,苏晓一边想着,一边觉得自己之前打李老二的时候下手太轻了!
  苏家人也听说这事儿了,虽然都恨不得再去打李老二一顿但是这事儿也经过村长了,他们也不好把这事儿挑起来,再说这事要是闹大了苏晓的名声怎么也会损伤了,就这么样吧,以后要是有机会再好好教训李老二!
  晚上萧冬书才可回来,手里除了上课用的材料之外,还拎着一把青菜。
  苏晓正在厨房里做饭呢,接过青菜还有些疑惑,“这菜是哪儿来的?你又回家了?”
  这回家当然指的是回苏家了,平日里苏家要是做什么吃的了,都会叫他们回去拿点儿,所以看着萧冬书拎着一把蔬菜回来,苏晓当然就是想到他又回苏家了。
  萧冬书把材料送回屋里,肩上搭着手巾,在院里洗手,“不是,这是刚才大毛他娘来接他的时候偷偷塞给我的,我说不要她非要给我,没法子,我就拿回来了。”
  萧冬书讲课的时候风趣幽默,平日里也都是一脸笑呵呵的,在学堂里,孩子们都很喜欢他,愿意听他讲课,家长们来接孩子的时候总会给他塞点东西,也由不得他拒绝。
  正好苏晓还正打算着去后院的园子里摘把青菜呢,这下还省了时间。
  今儿个下课,大毛他娘给萧冬书拿青菜的时候,陈军也看着了,村里人给萧冬书送东西的事儿,他也都知道,不过一直都看不上眼罢了,心里总觉得萧冬书这人还真是眼皮子浅,给村里人上课,哪有收礼的道理?
  不过虽然是这样想着,但他也知道,这是因为萧冬书比他更受欢迎,从来到这石沟村开始,他就一直有意无意的把自己跟萧冬书比,可没有啥事儿能比得上他,他这心里早就积压着怨气了,只是一直都发泄不出来罢了。
  现在萧冬书和苏晓结婚了,又搬出了知青所,两个人除了平时上课的时候,也没有太多接触的时间,他就算有火气,也只能自己忍着。
  张红和陈军跟苏沐道了别就往知青所走,就这两步路的工夫,陈军还抓住机会跟张红抱怨萧冬书呢,“张红,你说说,他一个城里来的知青,在村子里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再收家长的东西,这影响多不好啊。村里人得怎么看咱们,还不得觉得要是不送点啥东西,咱们就不用心教孩子啊,你看看他把这风气都带坏了!”
  张红听着陈军的话,也没吱声,暗自撇了撇嘴,陈军这话说的多酸啊,不就是嫉妒萧冬书比他更受孩子们欢迎吗,萧冬书讲课确实好,不像陈军讲的那么死板,更容易让孩子们接受,孩子们当然会更喜欢他了。
  俩人回到知青所的时候,赵浩他们三个人上工还没回来呢,张红简单洗了一番,就开始张罗着做饭了。
  陈军也坐在门外,开始劈柴火,现在知青所里过得也还算和谐,赵浩他们三个都是新来的,平日里对陈军也还算是尊敬,要是有个什么不懂的也都跟陈军张红商量着。
  正好符合了陈军想要成为村里知青领头人的心思,这可比之前萧冬书在知青所时让陈军痛快多了,就好像他真的已经是知青领头人了一样。
  现在地里的活不多,村里的人都是按班排上工的,但是知青所这新来的三个知青是一直都跟着干活的,由村里的人带着教教他们到底都应该做些什么,三个知青正好也趁着这工夫和村子里的人多认识认识,赵浩嘴会说,没几天就和村里的人打成一片,成天婶子大娘的叫着,实在讨喜。
  “冬书,你昨个拿回来的兔子收拾好了,肉也腌上了,明个你上课的时候拎一条给大毛家去,你现在在村子里上课,也不好收人家的东西,谁家给咱家拿了东西,咱都记着点儿,再还回去,省得村里人说闲话。”
  吃完了晚饭之后,收拾完饭碗,俩人搬个小板凳在墙根儿坐着唠着磕,忽然就想起今天晚上大毛他娘送的那把青菜了。

第八十章

  萧冬书其实也记着这事儿呢; 本来也是打算从家里拿点啥,把这份情给人家还了,苏晓这样一提更合他意; 日子过的时间长了,萧冬书越来越觉得苏晓和他真是一家人; 不管什么事儿的想法都能碰到一起去。
  说完了这事; 俩人又说了会话; 每天都是这样,白天不累的话,晚上吃完了饭; 俩人就坐一块唠会嗑; 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儿,但是这样说着话就都觉得很开心了。
  第二天就是排到苏晓上工的班了; 苏晓一早就起来做完了饭; 吃完饭正好和萧冬书一起出门。
  现在地里也没什么打紧的活,长的草也不多,每个时段来的人数也不多,活不重,自然工分也就减半; 也就是说他们现在每天上一天工,但是拿到的工分只算一半儿的; 不过这样也好; 总比在家里呆着强。
  平日里; 苏晓也没少往知青所去; 跟张红说说话,跟知青所的三个人也都熟悉,这回排班她没和苏家人排在一起,正好和赵浩他们三个年轻人在一起说说话,干活时间过得也快。
  “苏嫂子,你这段时间都忙什么呢,张红同志直念叨你没过去了。”赵浩第一回见到苏晓的时候,就在萧冬书那论的一直叫她嫂子,平日里苏晓去知青所的时候,他也嫂子长嫂子短的。
  苏晓正和他们一起拔草呢,“这两天家里活忙,没时间过去,等过两天不忙了过去待会儿。”
  “这个我还听张红同志说后院菜园子里的芥蓝熟了,要给你拿点儿,可这几天忙着也没时间过去,今儿个好像直接拿去学堂给萧大哥了。”
  赵浩人机灵聪明,学啥也都快,虽然以前也都没干过这些活,但这熟悉两天之后也会了,现在干起活来可一点也不比村里的人慢。
  “正好,我今儿个让你萧大哥给你们拿了点儿鲜兔子肉,回头让张红就着芥蓝梗儿和辣椒炒了,还下饭。”
  也不知是不是有关系,苏晓虽然在做针线活方面没啥天赋,但是对这做饭兴趣还不小,平时在家里没少琢磨着怎么把这饭菜做更好吃了,在苏家的时候,一直给苏母打着下手,倒是也学了不少东西。
  周雅和吴达在一边听着两个人说话,他俩向来话不多,平时大家聊天的时候也就在边上听着,不怎么搭话,大家伙也都习惯了。
  晌午大家伙下工回家的时候,苏晓和知青所三人一块走,也不知怎么地就感觉文娟一直往他们这边看,午前干活时候就是苏晓老觉得文娟一直往他们这边瞄,偷偷摸摸的,也不知道看啥呢。
  文娟一看苏晓往自己这边看,心里虚着呢,赶紧就往远处走走。
  苏晓也没当回事,文娟这阵子一直都是村里的话题人物,因着和陈军分手的事,大家伙闲聊的时候没少提起来。
  下午也还跟午前一样,大家伙在地里唠唠嗑拔拔草,一下午就过去了。
  萧冬书下课比地里下工早,苏晓要是在地里干活的时候就都是萧冬书做饭,他也不会做啥复杂的,就会在锅里蒸饭,炒菜还得等着苏晓回来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