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末世女在六零[重生] >

第74章

末世女在六零[重生]-第74章

小说: 末世女在六零[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都说到这儿了,苏三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想想也是这么个理儿,赶紧就点点头,让俩嫂子放心。
  李小兰怀孕了,这事儿只要是去苏大木家吃了酒席的就都知道,大家伙都说这两年来苏家都是好事儿,看来是好日子要来了,每隔两天,苏大根家里又传出来,等收了秋苏晓和萧冬书的喜事儿也要办了,大家伙都紧着跟老苏家道喜。
  苏晓和萧冬书要办喜事儿这事儿在村里还是挺震撼的,毕竟到现在为止,知青下乡也是有几年的事儿了,可还没听说哪家的姑娘真的和城里的知青结婚了。
  等知青返乡的时候,大多都是自己回去的,也没谁真的留在村里过一辈子,所以一开始大家伙知道苏晓和萧冬书搞对象的时候,还觉得以后这苏晓肯定也是得遭不少罪,现在这一说,苏晓真的要和萧冬书结婚了,大家不觉得也都松了一口气。

第七十四章

  同时觉得震撼的还有文娟; 文娟和陈军两个人搞对象的事情在苏晓和萧冬书没多久之后就传出来了; 说起来俩人搞对象也有段时间了,可直到现在为止,陈军也没提过什么。
  以后办婚事啥的; 文娟有些沉不住气了; 当初和陈军在一起,不就是为了以后结婚了,能和他一起去城里生活吗?
  如果陈军一直不提这事儿的话; 那怎么跟他一起回去啊。
  自从陈军知道萧冬书不喜欢文娟了; 尤其是在他和文娟处对象了之后,陈军在知青所里也不那么挑事了; 还都能和张红萧冬书他们没事儿的时候说上几句。
  每天晚上的时候,陈军和萧冬书都是一起出门的,一个直接去苏家,一个拐去文家。
  这天晚上萧冬书先回来了,打算坐外面把今儿个的衣服洗了; 就看见陈军有些失魂落魄的也回来了。
  萧冬书皱皱眉头,还是没问。
  不过陈军自个儿倒是沉不住气了; “萧冬书; 你当初是怎么让你家里人同意你和苏晓的事儿的?”
  萧冬书甩了甩手上的水; “那你是打算怎么让你家里人同意你和文娟的事儿?”
  “我家里人不同意; 我上回写信的时候已经跟他们说过了; 他们想让我找个城里的。”
  陈军坐在萧冬书对面的板凳上; 双手抱着头; 有些痛苦。
  “你今儿个怎么想起问这事儿来了?”
  陈军还是抱着头,“今儿个我和文娟见面的时候,她问我这事儿了,她说是听说你和苏晓打算建新房了,说我俩在一起的时间也不比你俩短多少,现在你俩都要结婚盖房子了,我俩还没个信儿呢,就问我到底是怎么想的,可是我家里人是不可能同意我留在村子里的。”
  张红出来倒洗脚水,刚一出门,就听见陈军这话,“陈军,那你是咋想的?当初为什么和文娟处对象!明知道你不可能留在村子里,干嘛还和村子里的女同志处对象!”
  听着张红的话,陈军更加沉默了,头埋在胳膊,一点也抬不起来。
  回了文家的文娟也是,到家就直接回了,自己屋里也没跟她爹娘打声招呼。
  结果陈军的反应让她心里一凉,本来是打算问问陈军到底是怎么想的,可从他这支支吾吾的态度里文娟就能看出他的答案了,不行!她一定要和陈军回城里生活,她才不要一辈子都生活在这小小的石沟村里。
  陈军是真的很煎熬,萧冬书能看得出来,这两天吃饭的时候他都没好好吃什么,没几天的功夫,整个人看着都瘦了一圈。
  收了秋之后,把自己家地里的东西都收拾了,苏家就开始张罗着萧冬书和苏晓的新房了。
  就按当时苏晓说的把这新房建在了李大娘家里隔壁,正好那边有个空地。
  一回生两回熟,这都是萧冬书第三回盖房子了,之前也和苏晓说过,两个人的家要建成什么样子的,脑袋里有个大致的框图,这房子就好整了。
  虽然萧冬书家是城里的,但是苏家人多,三大家子一起准备东西,其实苏家在村里的人缘也好,这一听说是苏晓结婚用的新房,大家伙都过来帮忙,就跟当初知青所一样,没两个月就建成了。
  刚建成的房子也得空几天才行,正好这几天,苏晓和萧冬书就去镇里置办些东西。
  两人先是去木材店里看了些家具,但是仔细一想着,木材店里的家具都太贵了,还是自己整点木头,回去让村子里的木匠给打一套家具吧,实用还便宜。
  俩人就快结婚了,萧冬书当然得给苏晓准备些东西,正好这几次家里给寄的东西都是他俩能用得上的,萧冬书直接去首饰店给苏晓换了一些银首饰。
  这儿的姑娘,无论是城里的还是农村的都是一生下来吃完了酒席就要打耳洞的,平日里在家都是弄一根细细的草杆塞进去不让它长上就行,现在就要结婚了,交通书当然得给苏晓买个银耳环了,银戒指和银手镯也一样没少。
  回到村里,萧冬书就和苏家兄弟上了山,砍些木头,直接就拿到木匠家里。
  孙木匠是村子里唯一能做这些手艺活的,平日里谁家要是有个柜子箱子要打的都直接找他,这时候也没有钱,拿粮票,米票什么的换也实在太贵了,找他打家具的人就管着米还是肉的拎着点儿过来就行。
  萧冬书简单的跟孙木匠讲说了一下自己想打什么样的家具,不过他还实在不知道这手艺活里的一些词,没办法,萧冬书就直接回家,把自己想要的家具画了下来,给孙木匠送了过去。
  有了这图纸,孙木匠当然就知道到底该咋整了,看这图纸,这家具样式还真新奇,不像以前是的一个箱子几个柜就完事了。
  萧冬书去找孙木匠打造家具,苏晓也没闲着,这房子该建好屋子里的木屑、灰尘啥的太多了,得趁着现在不能住进来,赶紧收拾收拾,前些日子,苏母已经定好了俩人办亲事的时间,离着现在也不到半个月了,得抓紧点儿。
  萧冬书回到新房的时候,就看见苏晓正拿个抹布,这擦擦那蹭蹭的。
  看着苏晓忙碌的背影,萧冬书忍不住笑了,虽然现在还没结婚,但是看见苏晓这居家的样子,还真是觉得自己选的真没错。
  姑娘嫁人的前一天照规矩,家人要摆一桌子酒席给姑娘一个人吃,不管桌子上有多少样菜,姑娘每样都得动两筷子,都说这样以后日子才能过得圆圆满满的。
  做酒席给苏晓吃的前一天,苏老三特意上了一趟山,打了不少猎物回来,到家之后就让苏三婶带着苏望给苏晓送过去。
  苏三婶和苏望过去的时候,苏晓家正做饭呢,来的正是时候,苏三婶就赶紧把这肉给了苏母,让她直接做了。
  苏母做完了饭,就摆了个小桌在苏晓房间里,把菜都端上去了,自己关上门就出来了,坐在堂屋跟苏三婶唠嗑,苏望这会儿已经去找苏沐了,这孩子到现在也还是特别黏着苏沐,一有功夫就过来,苏沐又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
  苏母这会儿心里有些难受,自己一辈子就这一个闺女,从小到大都宝贝着,还总觉得她就是个小姑娘,没想到现在都要嫁人了,虽然她也知道萧冬书确实是对苏晓好,可她就总怕苏晓嫁了人之后受了欺负。
  “二嫂,你也不用担心这些,反正咱们住的近,你没事儿的时候就多就过去看看,咱家这姑娘也不是受了委屈还不说的人,而且我看他萧东说肯定也会对咱家苏晓好的…”
  苏三婶正劝慰着苏母,突然觉得一阵恶心,赶紧就起来,走到一边干呕去了。
  苏母走过去,拍拍她后背,“老三家的,你咋样了?”
  苏三婶咽了一口酸水,“也不知道是咋了,今儿个就一直这样,总觉得恶心。”
  苏三婶其实是觉得自己可能是有孩子了,毕竟这反应和当初怀着苏望的时候是一样的。
  苏母也觉得可能是这样,苏三婶最近一直都着急着,这事儿,如果真怀孕了,那可真是太好了。
  苏晓还得在里面吃一段时间。
  “老三家的,走,咱俩去李大夫那去一趟,让他看看到底咋回事。”
  苏三婶也点点头,挽着苏母就去了医务所。
  俩人到那,李大夫给诊了脉,摇了摇头。
  “你这是这几天着了凉,是不是又吃了不少生冷的东西?”
  苏三婶的眼神顿时就暗了下去,李大夫的医术高,说是没怀孕只是着了凉那肯定就是这样了。
  既然不是怀孕,着了点儿凉也不是什么大事,苏三婶和苏母就回去了,回家吃饭的时候多注意点就行。
  又直接回了苏晓家里,苏望还在那儿呢,到那一看苏望还黏着苏沐呢,苏晓也吃完了,正在堂屋里等着俩人回去。
  一看见苏母和苏三婶回去了,苏晓还觉得有些奇怪,就问他俩到哪去了。
  苏三婶把刚才发生的事跟苏晓一说,苏晓也太了口气,这段时间苏三婶有多着急,想生个孩子,大家都看在眼里,可这事确实是着急不来的啊。
  苏晓劝了几句,苏三婶也不知听没听进去,就点头答应了,说自己也不着急了,顺其自然吧。
  第二天一早,萧冬书从新房子出来到苏晓家接苏晓,今个的酒席是在新房子那儿办的,萧冬书家里没有人能过来,也只能是村子里人帮着忙,王老太太的三个儿子家早就过去帮忙了,柳家也过来了,柳虎还是一直沉默着,也不说话,腿上虽然还伤着,但也能干些轻活,就坐在那劈劈柴火也行。
  苏家人是娘家人,不能太早过去,得等新娘子进了新房子家门,他们家人才能过去帮忙。
  这场亲事热热闹闹的就办完了,结婚之后,苏晓和萧冬书的小日子过得也挺好。
  早上起来俩人一起做了饭,吃完了饭之后,苏晓就收拾收拾家里,有活的时候就下地干活,没活的时候俩人就上山上转悠一圈,挖点野菜,打点猎物啥的。
  现在天气渐渐冷了下来,队长就跟知青们商量,傍晚的时候还是由着他们几个给孩子们上上课,教教他们认字。

第七十五章

  轮到萧冬书的时候; 苏晓就和他一起过去; 萧冬书在前面讲,苏晓也认真的听着,每次这个时候; 苏晓都觉得萧冬书特别有魅力。
  苏晓和萧冬书结婚之后; 萧冬书家里也没少来信,现在因为新政策的规定,知青和家人不能见面; 所以萧家父母也没办法过来看看自己的儿媳妇; 不过总是邮寄过来不少新鲜的玩意给苏晓,苏晓也在萧冬书的帮助下; 给萧家父母写了封回信,苏晓跟萧家父母相处的很好。
  收了秋,大家伙就没什么事儿了,吃完饭的时候都到村子里带树根下坐会儿唠唠嗑,东家常西家短的闲扯着。
  天渐渐就冷了; 一到冬天,苏老爷子这身子骨就不那么好了; 苏望这孩子也特别怕冷; 到了冬天就不愿意出去; 整天就和苏老爷子往炕头一窝。
  苏晓和萧冬书没事的时候就会到苏老爷子那看看; 陪他坐一会儿; 又要过一年了; 苏老爷子又要老一岁了; 也不知道在能过几年,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也渐渐变得唠叨了,还好陪在他身边的是苏望,这要换个人,非嫌絮叨不可。
  今年冬天,苏老三也没怎么进过山里了,苏三婶时刻都盯着他,就怕他冒着大雪进山有啥危险,每当苏三婶这么说的时候,苏老三都憨笑着说自己是有家室的人了,哪能那么不惜命呢。
  转眼就又到了过年,今年过年苏家算是真正的凑齐了所有人,苏老爷子坐在主位上,看着下面都是一脸笑的儿子孙子女婿,在看看旁边那桌的儿媳妇你媳妇加上唯一的孙女,他这心里实在是高兴,老妻走的时候老三连个媳妇都没有,下一辈更是一个都没成家,他多活了,这几年也算是替妻子看了这些事,以后到了下面也能给她一个交代了。
  今年又是家里的这些汉子守岁,吃完饭没多,一会儿,苏望就困了,窝在苏老爷子的被窝里睡着了。
  苏晓和萧冬书也算是单独成家了,所以初二这天他俩也得跟着拜年了,其实他们要去的也没太多家,就苏家,再加上平时对他们很照顾地王家,晚上的时候再回知青所看一看。
  到了初三这天早上,就又是闺女回娘家的日子了,苏晓和萧冬书早早就起来了,俩人也没起火,做饭直接就回苏家吃了一口,今天苏母也得带着他们一家人回自己的娘家拜年去。
  苏晓和萧冬书结婚这段时间,日子过得简单,但也充实着,这还是两个人结婚之后过的第一个新年,萧冬书觉得意义非凡,所以苏晓的每件事他都要参与着。
  在苏家吃了早饭,一大家子就出门了,到杨兰家叫上他们家人直接往石岩村赶去,去年来的时候还只有苏家这五口人,今年来的时候就是七口人了,不对,是八口人了,李小兰肚子里还有一个呢,可把杨老爷子和杨老太太高兴坏了。
  大家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