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末世女在六零[重生] >

第17章

末世女在六零[重生]-第17章

小说: 末世女在六零[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倩眼角微翘,蜻蜓点水般绕过李老三的嘴。
  现在约莫有九点了,村子里都没有人了,不少人家灯都闭了,俩人就这么一前一后的走到文家,李老三没忍住,又趁着没人把许倩摁在墙上亲了一会才放她回去,自己也转身回家了。
  “许倩,你怎么才回来,我还以为你出什么事了呢”
  听到张红的声音,许倩收起脸上的娇媚,揉揉胳膊肘,“我有点想家了,在河边坐了会,走路不小心又摔了一跤,还好没摔到骨头,就是沾了一身草。”
  这套说辞许倩早就想好了,糊弄张红还不容易?
  听着许倩说没摔到哪张红才放心,“那你赶紧洗洗,看看还有哪摔破了没,早点睡啊,我先把炕铺了去。”
  说完张红就回了屋,天黑了,没来得及看清许倩还没褪去红晕的脸。
  第二天白天跟张红说过以后不和他们一起上山了,匆匆吃完晚饭,许倩就又偷偷摸摸去了前山头。
  李老三果然已经在那等着了。
  就这样,许倩每天吃过晚饭都会去那找李老三,砍捆柴火。
  俩人再腻歪一会儿,哪天都等到□□点才回去。每天都是背着一捆柴禾累的气喘吁吁的回去,倒也没人怀疑她去干别的。
  因为白天一直在地里干活,俩人也不敢干什么,一直没过了线,直到地里活忙活完了,李老三才敢真的把许倩吃干抹净。
  初尝禁果的两人一发不可收拾,再不满足于每天两个多小时的幽会,李老三倒是好说,一晚上不回家也没事,但是许倩不行。
  只能改了时间,李老三吃过晚饭就过来,等到半夜,大家伙都睡着了,许倩再偷偷跑过来,俩人随便折腾到几点,只要天亮大家伙起来之前回去就行。
  这下两人更是放肆,一晚上折腾几回,直接在这睡了,天快亮了再匆匆回家。一直这样,倒是也没人发现。
  直到知青所快盖完了,一天晚上俩人正闹的还没尽兴,突然听到隐隐约约有吧唧嘴声,李老三提上裤子,拿着砍刀,出去瞧了瞧,好家伙一只大野猪正在河边那拱吃着呢!
  李老三立马有了主意,赶紧把许倩送了回去,转身去了队长家,说是自己打兔子时候撞见了,队长立刻就叫了二十来人把那野猪逮了。
  回去路上,大家伙都挺兴奋,不停的夸李老三,李老三立时觉得脸上有光,第二天,队长更是提名表扬他,还单给了他肉,李老三只差扬着鼻孔走路了。
  李老三领了肉,回家割了一大块,剩下的给老娘拿过去,提着那一块就出去了,显然,又是去找他的小娘子了,两人人怎么分肉暂且不提。
  王家和苏家两家人往自己家走,一路上热热闹闹的,爷们儿有爷们儿的话唠,女人家有女人家的嗑说,苏晓就在一边听着,也不搭话。
  就这么的,萧冬书看了眼走在末尾的苏晓,自己也慢慢的降下速度,来到苏晓身边。
  “苏晓同志。”
  萧冬书眼睛还是看着前面,装的一脸自然,“这几日天越发热了,得注意点日头。”
  苏晓也没转头,还是保持原来的状态,“知道了,”过了一会,又补充道:“谢谢。”
  萧冬书在后面和苏晓又聊了两句,也没什么重要的,就是找机会和她说说话而已。
  本来这么多人一起,这两个人在一块儿也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但是今天早上听了苏晓说是和萧冬书一起上的山后,苏母就一直留着个心眼。
  虽然说自己家晓晓还没开那个处对象的窍,但是萧冬书可不一定,城里来的人花花肠子多了呢!指不定这萧冬书就是看上晓晓了,才献殷勤的。
  所以苏母自打萧冬书过来一直都盯着萧冬书,看他的反应,果然这小子就走到后边找晓晓去了。
  苏母暗自着急,可也不能就这么大庭广众的把苏晓叫过来,要不然这一群人不都看见了吗,就是没啥事也禁不起大家伙碎嘴啊!
  终于是到了家,苏母赶紧拉过二儿子,仔细询问平日里萧冬书是不是老是往苏晓身边凑。
  苏沐被苏母问的一愣,怎么扯到这了,萧冬书平日里也没什么跟小妹接触的啊,就是平时上山会见到啊,一想到上山,苏沐就知道他妈为啥会这么问了。
  昨天夜里萧冬书和苏晓一起上山,说是偶然撞见的,苏沐可不信,再加上苏母这么问了,一定是萧冬书对自家小妹有别的意思了。
  不过。
  “妈,我是没看到冬书往小妹身边凑,不过我倒觉得,萧冬书这人也不错,你看啊,是个城里人,有文化,有见识,也没看不起咱们农村人,还和咱们一起上山,平时有啥活也是抢着干,勤快!要真是看上咱晓晓了,我看也没啥不好的。”
  “你懂个屁!萧同志可是城里人!现在是下乡到咱们村里了,以后可是要回去的!到时候你妹妹可没地儿哭去!”
  苏母这话不错,这里的知青最后肯定是要返回城里的。
  那知青上山下乡是强制的,响应国家主席的号召,是为了让这些城里孩子接受“再教育”的,没有命令和上头拨下来的名额是不能回去的。
  但是这里不一样,这里知青下乡虽然也是硬性规定,但是有选择的,地点可以选择,时间可以选择,而且主要目的是教授农村孩子文化,给农村带去知识,带领农村进步的。
  这样一来,知青回乡之后都是带着功劳的,但是最重要一点,知青的返乡时间掌握在生产队队长手里,如果队长不许你走,就算是你家里背景再强也走不了。
  不过这样一来就有弊端了,如果队长不同意的话,知青在农村呆上一辈子就不合理了。所以之后也有了完善规定,知青的下乡时间严格规定在二到十年之内。
  听自己妈这么一说,苏沐也觉得不大合适,是自己想的简单了,冬书还是得回城里的,注定和咱们就不是一路人啊。
  苏沐摇摇头,又安慰母亲道:“妈,你放心吧,小妹没那根弦呢,而且冬书平时也没有老沾着小妹,昨个可能就真的,我觉得是凑巧了。”
  话虽这么说,苏母还是担心,老苏家一家子就这么一个姑娘啊,事事都得顾齐全了。
  “老二啊,你平日里跟萧同志接触多,多看着他点啊,要是他有啥对你小妹不好的心思,你一定告诉娘啊!”
  “嗯,我知道了,妈,那没啥事我先洗脸去了啊。”
  苏沐答应,跟苏母招呼过就转身出去了。
  就是苏母不说,苏沐也会好好盯着萧冬书的。
  苏晓要是知道自家母亲和二哥的想法,说不得会笑出声来,萧冬书会看上她?开什么玩笑!
  人性这东西太难琢磨了,在末世里苏晓见过不少为了一口吃食就大动干戈的家人,也见过不少为了利益抛妻弃子的杂碎。
  所以她从未想过嫁人,更绝对不会因为年龄到了,父母着急了就把自己嫁出去!就算是以后要嫁人,也一定要找个脾气属性都摸的清清楚楚的人。
  没多久知青所便建好了,只是还不能现在就搬过来,还得拾掇拾掇,置办点东西,这家徒四壁的,也不能住人啊。
  不过这些就得萧冬书他们四个人自己整了,村里人就只是帮着把房子盖起来,剩下的就不会管了。

第二十章

  现在地里也没啥大活; 几个人倒也有时间过来收拾; 本来萧冬书就是住在王家的; 和张红两人跟苏家走的也近; 东子华子几个王家兄弟,再加上苏风苏实几个苏家年轻人; 都过来帮着收拾。
  最近一段时间一直没机会在萧冬书面前刷好感的文娟; 自然不能放过这个好机会,每天都早早的过来,手脚勤快着呢; 闲聊时也左一个许倩姐姐,右一个张红姐姐的叫着; 好不亲热。
  许倩和张红自然不知道文娟怎么会是这么亲热,俩人在文娟家住的这段日子,文娟可没少给她俩甩脸子。
  对于许倩那就更不耐烦了,也就对张红平和的说着两句好话; 可也没一口一个妹妹地叫啊。
  搞不懂文娟想法的两人也只能笑着答应,毕竟多了个干活麻利的文娟; 他们也能少干不少呢。
  许倩更是答应的快,和文娟俩人很快就亲亲热热的; 不知道的还以为俩人一块儿长大的呢。
  萧冬书倒是一早就看出文娟的想法; 这段时间无论是种地还是搭房子的时候,文娟总会有事没事的往自己身边凑; 就那次在地里被二娃子给气着了也没能阻止她。
  萧冬书微微皱眉; 在对方再次往自己这边凑时; 不着痕迹的往陈军那边走了过去,文娟扑了个空,脸色有些难看。
  文娟的异常让张红发现了。
  渐渐的,她发现发现,文娟不只是时刻盯着箫冬书,还时不时的偷看苏晓,趁着别人不注意就往苏晓干活的地方瞄。
  而且行为还比较奇怪,无论什么时候她都是离着苏晓最远。
  这就比较奇怪了,按理说,想盯着谁的话不都是离她越近越看得清楚吗?文娟这怎么刚好相反了,张红想不明白。
  苏沐还应着苏母的话看着萧冬书呢,可这几天也没有看他和小妹说话,正要放下戒心,结果就看到萧冬书连着好多天都在苏晓边上干活,一直在苏晓边上转悠。
  苏沐这下可沉不住气了,当时就拉着萧冬书出去了,到外面找了个没人的角落,劈头盖脸的一顿说:“冬书!我知道我家小妹人长得好,又能干!可是你们俩是不可能的,你是城里来的不说,就是你现在这一副弱鸡的样,怎么保护晓晓?”
  萧冬书正忙着钉板凳,就被苏沐拉了出来,还一脸懵,就听见苏沐的话,可一听后面的话他就不乐意了,“苏二哥,我怎么就弱鸡了?”
  这话说完,萧冬书也觉得不对了,苏沐那么说,自己这话这么接,明显不就是自己和苏晓有点啥事吗!
  “不对,二哥,我说差了,你咋说我和苏晓呢,我俩也没啥事啊,你这么说要是别人听了,苏晓同志的名誉还要不要了啊。”萧冬书赶紧改口,自己说的那话要是传出去,苏晓还不被村里人念叨死啊。
  苏沐一听萧冬书的话也觉得自己莽撞了,这事怎么能在外头说呢,晓晓以后还得找个好人家呢。
  “你和晓晓没啥事?那你老往她那边凑啥!?”
  苏沐吹胡子瞪眼,他可没忘自己拉他出来是干啥的。
  “我见她干活儿利索,想学学,好干活儿,对了,那文娟怎么老盯着你妹妹?”
  箫冬书面不改色。
  苏沐的脸色一黑,被箫冬书后半句话给转移了注意力。
  “文娟那丫头,从小就不喜欢我家晓晓,许是嫉妒她乖巧懂事,小时候就给我家晓晓推到河里去了,前段日子不是又找我家晓晓的麻烦?还好晓晓聪明,才没中了她的道。”
  一提起文娟,苏沐就生气,文娟这个人他就不喜欢,总是盯着比她好的人找茬,从小到大,晓晓吃了她多少亏,也就是这两年长大了,晓晓才聪明点,离得她远远的,不让她欺负了。
  萧冬书一听苏沐这么说,也皱起眉头,这个文娟从第一次见面,就知道她不是个老实人,张嘴就诬陷苏晓,要不是那天看到苏晓去搬种子的人多,苏晓可能还真就着了她的道。
  这样一说,萧冬书心里也有了数。
  萧冬书自己都没有察觉到,在不经意间,自己现在已经把苏晓的事看的那样重了。
  俩人又在外面扯了两句,赶紧回去又继续忙活了,屋里人对出去的俩人也没啥反应,就想着可能是出去拿东西了。
  人多了干起活来倒也快,也就个几天,知青所就拾掇的有模有样的,萧冬书四个人商量着,这几天来帮忙的人都挺辛苦的,不如就拿粮票去换掉粮食,再去挖点野菜,找点野味,请大家都好好吃一顿。
  陈军难得的对萧冬书的想法没有质疑,毕竟年龄大些能想的事也多些,在这村里这么长时间了,大家伙是啥样人他也都知道,都是些性子淳朴的老实人,人家过来帮忙这么多天,请人吃顿饭也是应该的。
  就这样,几人商量好了,搬了家之后再准备请他们吃饭。
  也没什么讲究,知青所拾掇好了,四个人就开始搬东西,能不打扰老乡了自然是得早点,东西也不多,四个人几趟就搬完了。
  知青所盖的不大,四个有炕能住人的屋,一个灶房一个吃饭的堂屋,加上一个小院子。
  他们四个来的时候组织看人少,也没给安排个领头的,所以他们劳动干的活啥的都是队长张大佑给安排,这住的问题也是他给解决。
  张大佑是这么想的,知青所也就只能建这么一个,以后说不得还得来有知青,到时候肯定也是住这,屋里炕搭的也够大,现在就让他们俩人睡一个屋,还能剩下两个屋子,以后再来人也能直接住了。
  虽然这段时间许倩和张红不像以前那么黏糊了,但是毕竟俩人关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