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综快穿]带着房子穿了,可我黑户啊 完结+番外 >

第225章

[综快穿]带着房子穿了,可我黑户啊 完结+番外-第2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即,心里又是一惊。还好还好,他们来的及时,不能真让盗墓贼挖走了,他们就亏大了。
  商人示意两位同志,三人一起,悄悄摸到了两个盗墓贼身后。
  “谁?”因为油灯的印照,三人的影子率先出现在盗墓贼的视线。
  两人吓了一跳,连忙要转身。
  可那两位同志原本就是个中好手,一个箭步直接冲了过去,抬起手劈晕了两盗墓贼。
  商人没管他们,径直跳入了盗墓贼挖的大坑里,拿起工具接着挖土。
  那两位同志,先把盗墓贼在一边安顿好,然后也跟着挖起土来。
  安西其实埋得还比较深,索性这两个盗墓贼来的比较早,挖了一大半。因此商人他们只挖了十几分钟,就见到了一个大木箱。
  三人一看,是真的!顿时激动起来,挖土的动作都迅速了一点。
  等到箱子彻底挖出来,他们也没先打开,而是抬出了坑。
  商人小心翼翼的拂去箱子上的泥土,打开箱子,里面满满是洁白的纸张,整整一箱子。
  纸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小字,商人小心的拿起最上面的一册:《步木仓生产制作详解》。
  再翻翻里面的内容,步骤详尽,材料清楚,附带图纸和数据,甚至连后续的改良方法都有。
  没错,没错,这就是他们目前最需要的东西。
  感谢那位不知名的先生!
  在商人翻看的时候,其他两人认真的整理了下,从最下面找出一个大大的玻璃瓶。
  这个玻璃瓶上没有什么标志,但从玻璃的纯净度也能看得出来,做工极其精巧,应该是国外顶尖技术生产出来的。
  瓶子里是一颗颗的小药片,药片极小,堆在瓶子里估计有上千颗。
  其中一位同志,小心的打开瓶盖,从里面把白纸抽出,上面是详细的药物使用说明。
  他看完,激动的拿给商人,“是消炎药,是消炎药,这下受伤的同志有救了。”
  商人一看,心下高兴不已,连忙拿出身上干净的手帕,取出十片药片,包好交给那位同志,“你即刻带着这药回去救人,其他的事我们来处理。”
  那人点头,没多说什么,拿着药片就摸黑离开了。
  等人走后,商人收拾好残局,把墓地复原,箱子带走。
  另外那两位盗墓贼,也直接带走。无论他们有没有看到墓地里的东西,商人都不敢冒险。
  这边,那位同志连夜往回赶,等走到城门附近,悄悄隐藏起来,只等天亮城门大开后,就直接进城。
  刘先生从收到那张白纸起,就一直在等,等到了天黑,又等了整整一夜。
  直到天空破晓,外面渐渐大亮,他才僵硬的起身,问小厮,“书生的病情怎么样了?”
  小厮心里也焦急,不过看着自家先生这样,还是宽慰道,“还是好样子,一直反反复复的发烧,不过暂时能撑的住,先生您不如先去休息会儿。您也受伤了,需要休息。”
  “我不碍事,这会儿城门已经开了,是不是真的,一会儿就有消息了。再等等吧,希望是好消息。”
  事情没有辜负刘先生的期待,他等来了好消息。
  不仅资料是真的,药也是真的。
  根据那位同志口述的用药说明,他们给书生先喂了半片下去,半个小时之后,书生的情况就稳定了很多。
  烧虽然还烧着,但不是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了,等再过几个小时,确定这药没问题后,他们会继续喂剩下的那半颗。
  挖坟那边发生的小波澜,安西一点也不知道,他正在努力完善自己的商业计划书。
  首先是纺织业,这是目前最好做,又最赚钱的行业。机器方面,方文海那边能搞定,他只需要提供技术支持,以及生产方式的改良,最后再制定一个促销计划,就差不多了。
  粮食买卖不能做,太扎眼了,他要的是安安静静赚钱,最好不引起任何一方的注意。医药肯定更不行了。
  然后是钢铁行业,这个是刚需,无论哪方都需要争取的存在。
  可是想想,安西还是先划掉,买卖是大买卖,可方家兜不住,这比粮食还扎眼。除非他去了大后方,才能开始这一项。
  那除了民生之外,最赚钱的就是奢侈品了,赚有钱人的钱,总比剥削老百姓来的好。
  奢侈品有什么?女士的衣服,包包,化妆品,护肤品等等,男士的西装,手表,领带,香烟等物,都是极好的买卖。
  还有一项很挣钱的生意,那就是自行车。自行车的技术其实比较简单,只要搞定了链条等几个关键步骤,其他的几乎一目了然。但关键就是生产自行车的钢铁比较难办。
  安西挑挑拣拣,选了女士化妆品和自行车。
  化妆品这里,他可以提供技术,提供配方,只需要方文海去海外购买生产机器,和简单的实验室设备就行。
  至于自行车,算是安西给方文海的一个考验,如果他有能力弄到生产自行车的钢铁,那他们可以进行后续的合作,比如更加值钱的汽车,农用器械等。
  当然要是不行的话,也没关系,安西这里还有一个备选方案。
  那就是男士的西装。
  西装这玩意,看着差不多,但里面的门道还是有一些的,做工,材质,设计,款式等等,如果做这一行,安西自信自己设计的西装,能引领整个潮流,甚至反销海外。
  不过,这个价值虽然高,但一经发布,立刻会引来大批的效仿,挣的肯定没有自行车多。
  方文海看完安西的计划书后,惊为天人,恨不得立刻赶回上海,好实施这些计划。
  对于自行车那块,利润是远超想象的,他当然心动了,不过也没有打包票,而是说回去活动一下,如果可以,再和安西商谈。
  安西可有可无的答应了,反正赚钱就好,至于在哪一行赚钱,都无所谓。
  天渐渐凉了下来,安西和周老的研究差不多告一段落,等下次开始,就是新的课题了。
  趁着这个空档,周老给安西放了一段时间假,让他有机会送两个小家伙去上海。
  其实在这之前,李文海已经几次邀请安西了,只不过他这里也忙,暂时走不开。
  那边,李文海已经弄好了工厂,机器已经到位,就等着安西过去,亲自指导第一批的生产。
  只要第一次成功了,后面就是无限重复的过程。
  看了安西写的机器改良后,提交多少产量的计划书后,李文海就想让安西先把机器改良好,再开始生产,这样不仅能一劳永逸,而且也不怕生产过程中,发生什么问题。
  虽然没实际接触过,但李文海就是莫名信任安西的技术,觉得他比那些外国人都牛,所以一直等着。
  在离开北平之前,安西又去了刘先生的院子一趟,此时已经人去楼空。
  问过赵赫后,知道刘先生的病情加重,已经辞职回老家修养了。
  也就是说,他们安全撤离了?
  这倒是一件好事!
  之后,他又去了墓地,趁着无人把坟挖开来看过,里面大箱子没有,替代的是一个小箱子。
  箱子里装了一张存单,是瑞士银行的。存单上标明,有一万大洋。
  剩下的是一些房契和地契,房子应该就是北平的宅子和商铺,至于地契,标明了是京郊的别院,至于在哪,安西暂时没概念。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联系方式。
  比较隐蔽,需要安西先在某个报社发布一则寻人启事,对方的人看到后,会回一则广告。
  根据广告中所寓含的地址,他把想要表达的信息寄过去。
  反正就是经过几重波折之后,最终确定一个地址。
  安西还没试过这么曲折的方法,不过暂时也不打算去试。
  就这样吧,在钱没赚到之前,先什么都不干。


第307章 民国寻亲19
  知道安西要带着两个孩子去上海;方文海亲自过来接人,并且专门找关系,为他们安排好了两个包厢。
  这年代的火车;包厢环境比后世都要好,里面空间很大;放着一张双人床;有独立的卫生间。
  这一趟是专门从北平开往上海的,中途不需要转车,在火车上要花两天两夜的时间;这样的坏境能减少很多旅途的疲惫。
  另外,车厢内很暖和,似乎有暖气,也不用担心冬天出门冻着两个孩子。
  他们是提前上火车的;上来的时候,只有包厢的乘客,也就是所谓的上等人。
  这里的座位;一张就要十几个大洋,可即便有钱;大部分人也买不到。
  方文海能订到;还托他的大哥方文山的关系。
  方文海一上车,就把两个孩子拜托给安西,他自己出门交际去了。
  去之前;他还问过安西;是否要一起,可以介绍一些人脉给安西认识。
  不过安西拒绝了,赚钱归赚钱,但也不必为此就汲汲营营。
  果然;让别人去忙,自己隐在幕后才适合他。
  方文海有点遗憾,但觉得这是安西文化人的傲骨,也就不多劝了。
  两个孩子第一次坐火车,此时都非常兴奋,在床上地下爬来跳去,一刻也不得闲。
  安西只要他们不出去,或者打开窗,就随便他们闹。
  此时窗外,似乎是一等座二等座的客人都上完了,轮到了三等座,人也多了起来,挤挤攘攘的,甚至还有人扒着窗户往上爬。
  这都快农历腊月了,天气已经非常冷了,虽然北平还没有下雪,但窗外早已结冰。光溜溜的非常不好抓。
  安西就看到,其中一人手上没抓稳,直接倒摔下去。
  索性下面也有很多人,不至于让他彻底摔在地上,却也引起了一阵慌乱。
  这样的情况,他不敢叫两个孩子往窗外看,万一看到了什么,受到了惊吓,在火车上不好找治疗。
  火车在站台停靠了半个小时,才缓缓发动,这期间,方文海一直没有回来。看来这火车上的一等座和二等座,也是个交际场。
  两个孩子好奇了一会儿,尤其是车发动后,盯着窗外看了很长时间,还叽叽喳喳的讨论,这是什么,那又是什么。
  但时间一长,就失去了兴趣。安西见此,就拿出准备好的玩具,让他们坐在床上,安心的玩。
  等到中午的时候,方文海终于回来了,敲开安西包厢的门,“安先生,到午餐时间了,我带你们去餐厅吧!”
  安西点头,没有异议,给两个孩子穿好外套,就带着他们过去。
  一等座就在车头的后面,之后是二等座,然后就是餐厅了。
  整个餐厅就是一节车厢,里面有二十几张桌子,每个桌子上都铺着白布,上面摆放着鲜花。
  餐厅的布置洁白温馨,地上还铺着灰色毯子,踩上去软绵绵的。里面很暖和,甚至超过了包厢的温度。
  安西看到餐厅已经坐了不少人,男的西装革履,女的不是旗袍,就是洋装。看打扮,好似这不是在冬天,而是在夏季的名利场。
  他们在一张空桌子上坐下,先为两个孩子脱下厚重的外套,再招呼侍应生过来点餐。
  和它的装修一样,这个餐厅是供应西式餐点的,方文海介绍道,“这车上的大厨手艺非常好,尤其是面包,都是现烤的,非常香。”
  安西点头,征询两个孩子的意见后,点了牛排和面包,以及一些甜点。
  除此之外,方文海还点了红酒,并且给安西到了一杯,“您别介意,这也是免不了的。等下要是有人过来打招呼,你意思一下就行了,剩下的就交给我。”
  安西明白,这就是一个交际场,只要不是你身份足够高,能拒绝所有人,就不应该什么招呼也不打,应酬是难免的。
  除非,你不来餐厅吃饭,那别人也就当不知道你在。
  可看到了却不打招呼,就显得很失礼了,也怕得罪人。
  方文海是要做生意的,即便他大哥有点身份,也不能在别人好心过来打招呼的时候,自己安坐着吃饭,总要喝几口表示一下的。
  当然,能坐在这里的,也是有眼色的,看到方文海正在用餐,也没有过来打扰,让他们安安静静的把饭吃完了。
  之后,就是一波又一波的人过来,有来和方文海谈合作的,也有打探安西和两个孩子身份的,当然也有仅仅是打招呼,混个脸熟的。
  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安西都刷了个脸熟。
  众人都对他心生好奇,知道他是北平大学的老师后,一部分人退散了,而另一部分人却真的和他交谈起来。
  这些人中,有的是文化人,和安西说一些学术上的内容,或者一些文人圈子里的消息。
  也有人是纯粹对北平大学老师这个身份感兴趣的,通常这样的,不是家里有孩子或亲戚需要上学,就是想要结交一下人脉。
  无论在哪里,一个大学的老师,都是值得敬重的。
  不管来的是什么人,安西都能应付的仅仅有条,让人身心愉快的同时,又对他不敢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