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综快穿]带着房子穿了,可我黑户啊 完结+番外 >

第221章

[综快穿]带着房子穿了,可我黑户啊 完结+番外-第2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过了一会儿,那位灰色西装的男人站起来,面对微笑的道别,“今天与先生聊的很高兴,关于合作的事,我们可以再约个时间详谈。”
  黑色西装男人无奈,也跟着站起,“那我静待先生的大驾光临,相信只要我们联手,一定能大赚特赚。”
  两人友好的握手,然后在咖啡厅门口分别。
  安西看两个孩子都吃完了,结了账,然后抱着他们,不紧不慢的跟着离开。
  灰色西装的男人离开了,黑色西装男人重新回来,正好和安西走了个面对面。
  安西看到他,微笑颔首,然后侧身让他先行。
  但他也表现的十足绅士,看到安西抱着两个孩子,手里还提着几个购物袋,后推几步,给安西让出了位置。
  既然这样,安西也不推辞,径自跟着灰色西装男人下楼了。
  走到百货大楼的门口,安西一眼就看到了生子,不过他正和车友聊天,背对着大楼门口,没有注意到安西已经出来了。
  感受到楼上隐隐传来的视线,安西转身,和灰色西装男人背道而行。
  转身的瞬间,他眼皮子一抬,正好看到了黑色西装坐在四楼靠窗的位子。
  安西装作什么也没发现,带着两孩子去了韩老夫人说的裁缝铺。
  这家裁缝铺别看只是一间铺子,但能开在这条街上,足见其实力。他们是专门为有钱人定制衣服的,做工精巧,款式独一无二。
  最主要的是,对比商场卖的衣服,他们是量身定做,更加贴身和舒适。
  韩老夫人就是这家的常客,每个季度都会过来定制衣服,这不,一进来就碰到了她。
  “韩姨,早知道您今天也来,我就邀您一起了。”安西笑着打招呼。
  “这不是碰上了嘛,你想给两孩子定制什么衣服?”韩老夫人一点也不在意,招呼安西坐下。
  这家裁缝铺的服务很好,客人来了都会安排座位,然后有专门的师傅负责。
  韩老夫人找的是手艺她最喜欢的一位绣娘,“要做什么你和她说,她都能做出来。”
  绣娘连忙为安西拉开椅子,请他坐下。
  安西摆摆手,“我也不知道要做什么,还是韩姨你帮我决定吧。两孩子一人四套,应该是够了。”
  看他这样,韩老夫人有点疑惑,“你是有事要办吗?”
  安西笑着道,“还是韩姨懂我,正好有点事要去处理,您能帮我看看孩子吗?我等下就回来找你们。”
  韩老夫人没说什么,“那你去吧,两个孩子我带着,衣服定什么样的,也由我决定了。”
  安西笑着感谢,然后嘱咐了两孩子几句,就离开了裁缝铺。
  从裁缝铺出去,安西没有原路返回,而是绕了一段路,绕过了百货大楼,才从另一个出口,去了灰色西装的方向。


第301章 民国寻亲13
  安西的速度很快;即便在裁缝铺耽搁了一会儿,也很快到达了灰色西装男人消失的路口。
  这里一共有三个岔路口,其中一条通往另一条大街;叫西河街;那里也有许多商铺;但和这里不同,大部分都比较老旧;是普通百姓经常买东西的地方。
  左边那一条通往公园,现在这个时间点,人稍微有点少;到傍晚就热闹了;很多人在那里摆摊。
  靠右的则是往富人区而去;那一带都是比较大的宅子;四进五进的都有,不少是以前留下来的官邸。
  安西想了想,径直往公园而去,西河街都是底层老百姓;西装打扮并不适合那里;过去了就会被围观;非常显眼。而富人区,别看宅子大的没边,但人来来往往就那些,估计周围的人家都认识。
  即便主人家互相不认识,仆人也是认识的;至少混了个脸熟。
  灰色西装既然是整个北平地下组织的头,肯定不会表现的很招摇。
  有人说,大隐隐于世;可能灰色西装就反其道而行之呢?
  也不是没可能,当特工的,什么角色都能驾驭。
  但做一个底下组织的头,需要做的是协调好各个组员的配合,能随时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无论是高官显贵,还是三教九流,他交往起来都不显得奇怪。
  另外,他还需要整理收到的消息,并认真分析,这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因而在他自己家里,不能有多余的外人伺候。
  谁知道那些下人里,有没有别人的探子?
  所以,作为一个领头羊,灰色西装既不能太显贵,也不能混迹底层,最好是那种中层阶级,能沟通上下。
  而且,安西看那灰色西装的气质,也不像豪富矜贵之家养出来的,穿着西装更像是一个文人。
  所以安西猜,那人明面上的身份,应该和文人有关,像老师,作家等职业就比较合适。
  果然,等安西到了公园,就发现这里正举行小规模的文会,人数不多,七八个样子,有男有女。其中一个他还认识,正是北平大学的老师,叫赵赫。
  知道了这些消息,安西也不多做停留,快速回了裁缝铺。
  韩老夫人看安西回来,也没有多问什么,拉着他介绍给两孩子定了什么样的衣服,问他自己需不需要。
  安西想了想,就定做了不同种类的衣服,长马褂,西装,家居服都有,适合不同的场合。
  他们在裁缝铺消磨了一个多小时,之后又陪着两孩子逛了他们感兴趣的店,才慢慢回去。
  第二天到学校,安西不着痕迹的出现在赵赫的面前,“赵老师早,看着心情很好的样子。”
  “是啊,安老师,我昨天去参加了一个文会,和文友们交流,受益匪浅啊!”赵赫提起这事,还意犹未尽。
  “哦?是什么文化?让你这么兴奋,我可是知道,赵老师在报纸上发表的文章写的有多好。”安西笑着引导话题。
  “哪里,哪里,比不上安老师,不过昨天那几个人都很厉害,如果安老师去了,一定能和他们交流经验。”赵赫自己小有文采,但不是那种恃才傲物的人,对于他觉得有文化的人,都不吝于夸奖和赞美。
  “那看来是我的遗憾了,如果下次有机会,还请赵老师为我引荐。”安西也没想到事情会这么顺利。
  他原本也只是想从赵赫嘴里知道灰色西装的身份,不过能结识一下,到也不错。
  “这个没问题,我们都是同一编辑名下的作者,昨天的聚会也是编辑组织的。我们聊的很好,约定下周末再聚一次,到时候带你过去,介绍给他们认识。”赵赫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会不会不太好,你们都是那个编辑的作者,我贸然加入,好像有点不合适。”安西故作迟疑的道。
  “不会,不会,编辑组织文化的目的,也是让我们互相学习交流嘛。有更多的作者愿意加入,编辑高兴还来不及呢。”赵赫不在意的摆摆手,“再说了,我昨天拿着你的文章和他们探讨,他们也非常希望能见到你,和你交流一下呢。”
  “那我就多谢赵老师的引荐了。”安西笑着感谢。
  “不用谢,不用谢,你愿意来,我高兴还来不及呢。那就这么说定了,下周末上午九点,怀山公园见。”
  “好的,下周末见。”
  搞定了这边,安西就认真思索起那两人的对话。
  技术,图纸,甚至是精确的数据,安西都是不缺的,只要在记忆宫殿里找一找,从最粗糙的火炮火统,到后面一步步改进的过程,他都能拿出详细的资料来。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哪些应该拿出来?
  目前的技术到了哪一步,安西并不确定,这个世界有哪些原料可以利用,他也不是很清楚。
  在不了解这些的情况下,他无法精准的拿出适合红党的技术。
  原本这事是不需要纠结的,只要有资料,想要研究出来,也只是时间问题。但恰恰红党那边,既没有时间,也没有设备人才。
  现在是围剿时期,组织成员只能隐藏在暗处,不说没有安定的环境利于研究,就连最基本的生存都难以保障。
  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只能找最合适的武器小规模制造。
  可哪个合适?安西不知道啊!他来这个世界才一个多月而已,目前也没有接触的渠道。
  想来想去,安西只能做出一个决定,越详细越好!而这些,靠他手写是不够的。想到家里的打印机,他下定了决心。
  于是第二天,安西假借家里来信,向周老请了几天假。
  周老没有怀疑,直接同意了。
  把两个孩子托付给韩老夫人,安西收拾了一套衣物,就直接离开了。
  他没有租用任何交通工具,步行离开,等到了郊外无人处,就运起了轻功。
  说实话,马车还没有他的轻功快,马车需要走一天的路程,用轻功半天就到了。这还是他现在内力不够,用完了要停下来打坐快速恢复的情况下。
  安西这边回自己家准备资料去了,方大伯那边也通过关系,找到了能帮忙的人。除了官面上的,还有一人是辉记车行的老板。
  辉记车行是北平最大的黄包车行,垄断了北平城大半个黄包车市场,车行雇佣的车夫,购买车行黄包车的车主,多达上千人。
  因此要想在北平城找人找物,他们就是最方便的人之一。
  方大伯和辉记老板见面后,把自己的请求说了,老板一听,当即答应下来。
  说实话,方大伯要找的人特点很明显,一个年轻的男人,带着两个孩子,两孩子还长的一模一样。
  方大伯还知道年轻男人什么时候到达北平,入住什么酒店,什么时候离开酒店的。
  这么详细的资料,只要找到那些天,在酒店附近揽客的黄包车夫,就能探听一二。
  安西的消息对于那些黄包车夫来说,绝对是知道详细的,毕竟他当初包了生子的黄包车一个月,让其他人羡慕不已。
  之后又听说,安西给的价格很公道,都比得上周老包新车的价格了。
  这样的事,是车夫们最关注的,因此老板一来问,他们纷纷把自己知道的说了出来。
  然后老板找来了生子,生子一听就明白了,这是来找安先生的。
  生子有点迟疑,“老板,您说的这位确实像我服务的安先生,只是昨天安先生回老家去了,没有他的同意,我不能把安先生的事透露出去。”
  老板倒也不生气,这是当初他自己定下的规矩,不得随意透露客人的信息。
  这一点让他们得到了许多包月大户的认可,从而占据了大半市场。
  因此老板也没说什么,只交代生子,“不着急,那位先生回来了,你把这里的事和他说说。”
  生子一听,连忙答应。
  这边有了七八分真的消息,虽然还没确认过,车行老板还是让人给方大伯传了消息。
  方大伯听完消息,高兴不已,终于有确切消息了。听到安西离开了北平,又难免忐忑,生怕他离开后再也不回来了。
  心里焦躁静不下来,又要等安西回来,无所事事的方大伯想起了报纸,让仆人把收集来的报纸翻出来,打算做点正事。
  他最想看的,还是安西写的文章,因此排除了最新的四期之后,找到了倒数第五期。
  打开第二版面一看,有点失望,文章不是安西先生写的,是周老写的。
  周老也是名人,即便方大伯不混文化圈,对周老的大名也耳熟能详。
  只不过周老的文章学术性过于强了点,适合那些专研中西方差异的人,而他这样的,能学到的不多。
  失望的放下报纸,打算把安西写的那几期再拿出来读一读。
  突然,他眼光一凝,视线落到了第三版面的角落上。
  只见上面刊登着一则寻人启事,要寻找的是方家人,寻人的叫方止戈方芷嫆!
  方大伯浑身激动,拿起报纸看了又看,没错没错,这就是侄子侄女的名字,上面还提到了止战。
  当下,他再也顾不得什么体面了,穿好外套就冲出了酒店,在酒店门口,招了一辆黄包车,直往《大公报》报社而去。
  报社办公室,李文谨在正认真工作,这时,有人过来敲门,“主编,有人看到您登的那则寻人启事,说是您要找的人。”
  李文谨讶然,还真的找过来了?
  不过这是好事,当下开口道,“快请进来。”


第302章 民国寻亲14
  安西回到家;先开电脑搜寻关于民国的各种资料,然后仔细甄别,哪些是现在急需的;那些暂时不需要,但一定用得上的。
  花费了半天加一晚上的时间;暂时确定了要打印的资料。
  首先就是武器,在查过这个时代武器生产设备的情况下;他估摸了一个平均值;确定不是最先进的,也不是最落后的。
  只有这样的机器设备,红党那边有可能弄到;并且有机会生产出和目前水平大差不差的武器来。
  为此,安西还专门找了一些武器改良的资料,在现有的基础上,做什么方向的改良,才能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