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亲后王爷暴富了 完结+番外-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有点担心自己的未婚夫面对这样出色的女子,真的就不动心吗?
傅元令带着妹妹们跟二人打招呼,先对付书慧抿唇浅笑,“今日可算是教我见到真人了,打从在潞阳府的时候,湘华妹妹就跟我炫耀自己有个书慧姐姐,果然百闻不如一见,付姑娘比湘华妹妹所言更优秀。”
付书慧闻言紧绷的心微微松了松,就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不敢当傅大姑娘的夸赞,都是湘华言过其实了。”
“付姑娘太过谦了,你前年送给湘华妹妹的雪中寒梅图,可真是令人惊艳。”
付书慧就真的吃惊了,看着傅元令说道:“没想到傅大姑娘居然见过拙作。”
傅元令看了刘湘华一眼,俏皮的说道:“这事儿你可不能怪别人,谁让你未来的小姑太喜欢你,见人就炫耀。在我们潞阳府人人都知道,知府大人的公子有个极为出色的未婚妻。”
付书慧转头看着刘湘华,眼中带着不敢置信,又微微夹着点惊喜。
刘湘华性子娇憨直爽,抱着付书慧的胳膊就道:“我书慧姐姐当然是最好的。”说完话音一转,“哎呀,元令姐姐也是很好的。”
付书慧闻言也轻笑起来,众人更是跟着笑。
傅元令又转头看着岳华容,“去年鸣旸县一桩冤案听闻就是岳大人复审时发现的,免于一家十几口死于刑刀下。岳大人一身正气为国为民,真是我们大干百姓的福气。”
第三百零八章:品鉴宴
当长辈的最喜欢别人夸自己的孩子,做孩子的就最喜欢别人赞誉自己的长辈。
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岳华容脸上的笑容都挡不住,看着傅元令的眼神都瞬间亲近起来,“我爹爹说也是巧了,不敢居功。”
傅宣瑶几个没见过傅元令与人交际时的场面,但是眼看着眨眼的功夫,右参议的女儿,郎中家的姑娘,都对自家大姐姐亲近起来,不由得心中拜服。
几个姑娘都不是掐尖好强的性子,很快的就谈到一起去。
付书慧不敢说博览群书,但是却总比一般的闺秀多读了几本书,很是言之有物。
傅元令与之交谈并不觉得困难,反而俩人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岳华容就酸溜溜的对傅宣意说道:“你看看她俩,这就差点上几炷香拜把子了。”
众人又都笑成一堆,刘夫人过来的时候正好听道,扬声说道:“这么乐呵,说什么呢?”
众人起身给刘夫人见礼,刘夫人一手执了付书慧,一手执了傅元令,亲切的说道:“在自己家里不用多礼,正好午饭摆好了,先去用饭如何?”
众人自然从命。
一路到了花厅,厅堂里摆了一张大圆桌,刘夫人是长辈居于上首坐下,众人续了齿也相继坐下。
这才续上之前的话,刘夫人就知道只要傅元令想要交好的人,就没有交不到的。
她丈夫就长叹息这孩子若是个男儿身就好了,可这世上哪有如果。
席间大家说说笑笑,岳华容就忽然提起,“你们听说没,安南侯府的徐大姑娘要摆一场品鉴宴,现在接到请帖的可是寥寥无几。”
傅元令梦中可没听说徐秀宁摆什么品鉴宴,眼睛闪了闪没说话。
付书慧接口说道:“品鉴宴就是鉴赏一些古物,听说也有好些海货。考校的是众人的眼光跟学识,这个没有些本事是不成的。”
至少,你在家里得见过,或者是你从书上读过,再不济你从别的地方瞧见过。
到时候若是一问三不知,那可真是出丑了。
刘夫人闻言思量一下说道:“你们小姑娘家家的不去也好,若是接到帖子去了,就当是开开眼界也可。”
刘湘华扮个鬼脸,“娘,人家是侯府的大姑娘,哪里能请我去。”
“你要想去也无妨,到时候我带你去。”傅元令开口说道。
“元令姐姐,你接到帖子了?”刘湘华惊讶的问道。
傅元令摇摇头,“暂时没有,不过应该快了。”
众人面面相觑,这种事情怎么好断言,万一要是接不到呢?
傅宣瑶正想着替傅元令周全一下,就听着傅元令露出个无奈的笑容说道:“如今我在上京也算是有些名头,大概大家对我都挺好奇,这样的机会难得,会请我去的。”
毕竟,以傅元令的身份也能接到帖子,更何况安南侯夫人跟当今皇后娘娘是表姐妹,肖九岐一向跟皇后很亲近,对安南侯府也不错。
虽然肖九岐赌气去了云州,他肯定会记着给自己铺路。
别人的帖子拿不到,她一定会拿到的。
只是这些情由,就不好跟别人说了。
第三百零九章:我傅姐姐可厉害了
刘湘华却摇摇头,“我可不敢去,我肚里空空,去了一准被人耻笑,元令姐姐要是去带着我书慧姐姐去。”
“你书慧姐姐可不用我带,她颇具才名,以自己的本事就能去得。”傅元令笑道。
付书慧难得脸上微红,以她父亲的官职,要想去这样的宴会着实有点困难,但是听傅元令这样说,心里还是有些高兴。
岳华容唏嘘一声,“到时候上京贵女齐聚,我是不敢露面的,万一得罪了哪个,就怕给家里招祸,还是老实呆着吧。”
傅宣瑶几个颇为赞同,她们身份尴尬,高不成低不就的,真到了那些名门贵女面前,吃点亏都不敢声张,何必去受委屈呢。
傅元令轻笑一声,倒是都有骨气的人,真是人以类聚。
“等过些日子,我也设一宴,届时你们可都要赏脸去才好。”傅元令知道她们担心什么,到了自己宴席上就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能让她们玩的自在。
“那我要去。”刘湘华一点也不客气。
刘夫人点点女儿的额头,“就你淘气。”
瞧着吃得差不多了,让人撤了席,又奉上茶来。
刘夫人尽了主人之宜,就不打扰小姑娘们聊天,自己先去忙了。
刘夫人一走,她们就撒欢了。
岳华容低声说道:“其实品鉴宴不去也好,毕竟若是遇上信国公府的那个唐安珍就糟了。”
唐安珍的名字除了刘湘华都听说过,但是这会儿傅元令也要假装不知道。
刘湘华好奇的问道:“为什么?”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傅宣华就道:“她跟我们家四姐姐交好我到知道一些,那性子吧有点张扬,不爱吃亏又爱出风头的。”
刘湘华啧啧舌,“那还是算了,惹不起,躲得起。”
“这话在这里说说就算了,出去可不能说。”傅宣灵补了一句,背后说人总有点不好。
“那是当然,这里都是自己人,要是有别人在,才不说这些呢。”刘湘华拍着胸口保证。
好像这一句话下来,大家就真的觉得又亲近了几分。
又玩了个把时辰,傅元令就带着妹妹们告辞了。
等人一走,岳华容就道:“真是没想到傅家大姑娘竟是这样的人物,外头传言真是不可信,多好的人啊。”
付书慧闻言皱皱眉头,“确实,看来是有人在背后嚼舌根。”
刘湘华这才明白过来,“有人在背后说元令姐姐的坏话了?”
付书慧轻轻颔首,“也并不算是坏话吧,就是认定她在商贾家长大言行粗鄙。”
“商贾出身怎么了?傅家老太爷在的时候,重金聘请了大儒教导元令姐姐。元令姐姐懂的东西可多了,这些人真是无聊,乱嚼舌根。”
付书慧没想到刘湘华这么维护傅元令,就道:“你跟她关系的确很好。”
“我小的时候被人欺负,元令姐姐见到过就护着我的。那时候我嘴笨,被人骂了也不敢还嘴,回家也不敢告状,是元令姐姐帮我出头。那时候她以商家女的身份对上官家女都没吃亏,可厉害了。”
第三百一十章:请帖
看着刘湘华亮晶晶的眼睛,付书慧这会儿倒是真的有些对傅元令刮目相看了。
“真是一身胆气。”
“那时候我爹才是个小小知县,可是傅家在当地却是名声很响。”刘湘华叹口气,“元令姐姐交朋友从不看出身,是个很好很好的人。”
“我也觉着傅大姑娘相处起来让人很舒服,我挺喜欢跟她说话的。”岳华容在一旁笑着开口,“哎呀,你们别担心了。如今傅大姑娘可是平宁伯府的嫡长女,又被圣上亲口夸赞为义商,走出去谁敢小瞧。那些小人也就敢背后嚼舌根,让她们当面说个看看?”
“也是,咱们这算是庸人自扰了。”
三人笑了起来,付书慧跟岳华容也告辞离开。
回去的路上,傅宣瑶看着傅元令问道:“大姐姐真的没关系吗?”
傅宣灵也皱眉说道:“别人在背后说大姐姐,肯定事出有因,总不会无缘无故的就说姐姐坏话,还是查一查谁捣鬼的好。”
“是啊,大姐姐眼看着就要在外走动,这个时候传出这样的话来,一看就没安好心。”傅宣华心里是有点怀疑傅宣祎的,但是她没证据自然不能信口开河。
不然这府里还有谁不希望大姐姐好的,也就二房母女了。
“无妨,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傅元令心里有数,“回去后就不要提这些事情,免得祖母担心。”
大家齐声应了。
回府之后,众人先去太夫人那里请安,果然没提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只说学在刘府的趣事。
傅宣祎并不在,显然也不想跟她们撞在一起,因此并未露面。
就在这个时候,素绢笑着走出来,手里拿着一封请贴,“大姑娘,你不在家的时候,安南侯府送来的请帖,想请姑娘参加他们府上的品鉴宴。”
太夫人闻言就笑着说道:“安南侯夫人跟皇后娘娘是表姐妹,且他们府上的大姑娘一向名声不错,你去去看看也好。”
傅宣瑶几个你看我,我看你,没想到在刘府刚说过,现在大姐姐就真的接到请贴了。
大姐姐真是厉害啊,这都能猜得准。
换做她们,大概是没这样的底气的。
毕竟,真要说起来,她们府上跟安南侯府是没法比的。
人家不仅是勋贵,还算是沾的上边的皇亲国戚呢。
皇后娘娘很喜欢徐大姑娘,经常叫进宫去,这样的体面也就是贵妃娘家的侄女谭雪薇能比一比。
傅元令打开帖子看了看就收了起来,笑着对太夫人说道:“那我听祖母的,就去走一遭。”
太夫人满意的点点头,“行了,你们也回去休息吧。”
众人这才起身告退,等出了太夫人的院子,几个小姑娘叽叽喳喳的围着傅元令。
傅元令笑着说道:“你们想不想跟我去。”
其他几人忙摇摇头,她们去了就是当笑话的,才不会去。
“我想四妹妹应该回去的。”傅宣瑶轻声说道,她有点担心。
“就是,若是四姐姐也去,大姐姐那你要当心些。”傅宣灵想起三皇子的事情,就很难不把傅宣祎往恶里想。
第三百一十一章:九皇子失踪
傅元令自然是谢过她们的好意,在岔路口与大家分开回了自己的院子。
换了身衣裳,散开头发之后,这才轻轻地松口气,靠在软枕上,端着盏茶轻轻抿着,整个人才真正的放松下来。
“姑娘,云州跟三连山那边都来信了,义叔派人送了过来。”元礼拿着两封厚厚的信走过来说道。
傅元令的神色一下子正经起来,坐直身子先拆开三连山那边的信。
毕竟那边关系到她的几处矿脉,不能含糊。
仇行信中写了朝廷派去的特使查访,并未为难傅家,但是三连山中的鱼观山上也发现了一处废铁窑,鱼观山的开采要暂停。又说把周遭山林买下来的事情已经谈妥。
至于后期的开山种树现在已经开始准备,而且这一片荒山面积挺大,要全部种上桑麻,等到来年长起来,必然是当地官员的功绩。
因此,就此事跟当地官员协商的很是顺利,已经获得支持,傅家也承诺不仅栽种桑麻,还会在当地建起一条养蚕采丝织锦的路子。
这就意味着当地的产业经济会在短时间内就有一个大的飞涨,当地父母官岂能不高兴?
看来当初她制定的计划很有用,傅元令也松口气,就怕当地官员与人早有勾结,因此并不把这些看在眼中。
现在看来,当地官员应该还算是为民着想的。
而且,上京派遣的官员也已经抵达当地,傅元令心头的大石能先缓一缓。其他的还要等废铁窑的事情查清楚再说。
然后再打开云州的信,傅程的信要比仇行简单些,主要说了三件事情。
第一,第一批